一种基坑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6121发布日期:2020-03-24 15:34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省市相应出台各种扬尘防治办法及相应规范,施工行业首当其冲,特别是在市中心部位,如果出现扬尘可能面临经济处罚或者停工处罚。

现在大部分工地采用的仍旧是传统的基坑顶部或者围挡上设置喷淋装置,基坑内部道路采用洒水车进行降尘,路口使用雾炮进行降尘处理,因仅在基坑周围设置喷雾装置,无法深入到基坑内侧,无法有效进行喷雾降尘作业,除尘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除尘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基坑除尘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坑除尘系统,包括供水装置、主管路、第一支管路、第二支管路和喷头;所述主管路设置在基坑四周并与所述供水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支管路安装在所述基坑支撑上,所述第二支管路位于相邻两基坑支撑之间,所述第一支管路和所述第二支管路均与所述主管路相连接;多个所述喷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除尘系统,区别于现有在基坑边缘喷水除尘,在基坑内设有安装在基坑支撑上的第一支管路和位于两基坑支撑之间的第二支管路,喷头连接于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上,保证了基坑内水喷洒面积,大大提高了除尘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基坑除尘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支管路安装在所述基坑支撑的顶部,和/或,所述第二支管路安装在所述基坑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多个所述喷头的喷洒范围覆盖所述基坑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还包括连接管,所述喷头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相连接,且所述连接管被构造为使所述喷头竖直向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泵和开闭所述水泵的开关装置,所述基坑具有涌水区和/或雨水区,所述水泵用于抽吸所述涌水区和/或雨水区内的水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还包括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分别与所述水泵和所述主管路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还包括灰尘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灰尘检测装置和所述报警装置电连接,当所述灰尘检测装置检测到灰尘浓度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报警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以打开报警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还包括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用于打开所述开关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开关装置电连接,当所述灰尘检测装置检测到灰尘浓度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开关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以使所述开关装置打开所述水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连接的控制信号生成器和比较器,所述比较器和所述灰尘检测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器与所述报警装置和所述开关装置电连接。

以上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坑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坑除尘系统的喷淋效果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主管路;2、第一支管路;3、第二支管路;4、喷头;5、连接管;6、基坑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坑除尘系统,包括供水装置(图中未示出)、主管路1、多个第一支管路2、多个第二支管路3和多个喷头4等主要部件。本实施例的供水装置用于将外部水体引入到主管路1内,水体经主管路1再分配至各个支管路,最后由喷头4喷洒出去。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附图仅示出部分基坑,而基坑除尘系统的铺设范围具体由基坑开挖程度和基坑支撑6的架设程度来确定,本实施例仅做出简单示意。

本实施例的供水装置具体可以包括水泵和开闭水泵的开关装置,开关装置可以通过人工操作或者遥控操作来打开水泵,水泵将水体抽吸至主管路1内,优选的,本实施例的供水装置还可以包括对进入主管路1的水体进行加压的加压装置,加压装置分别连接水泵和主管路1,使得喷头4喷洒更加有力,喷洒范围更大。

本实施例的主管路1设置在基坑四周,主管路1主要用于和供水装置连接,并将供水装置输送来的水引导至第一支管路2和第二支管路3内;本实施例的主管路1根据基坑形状来确定,可以是图中的具有三条边的框架结构,也可以是四边形的框架结构等,本实施例的主管路1优选采用pvc管,结构稳定且成本较低,同理,上述第一支管路2也可以采用pvc管。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二支管路3为喷淋软管,在无支撑梁的情况下,采用钢丝绳张拉将喷淋软管绑扎在钢丝绳下,喷淋软管两端与支管连接,并且本实施例的喷头为高效喷头,采用pvc管和喷淋软管相结合的方式,并选择高效喷头,确保喷洒范围能覆盖基坑。

本实施例的第一支管路2安装在基坑支撑6上,其相对两端的一端与主管路1的一段连接,另一端与主管路1的另一段相连接,一般是第一支管路2的一端与主管路1分别与主管路1的相对两段相连接,或者与主管路1的相邻两段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二支管路3位于相邻两基坑支撑6之间,其布设方式有多种,可以直接与主管路1连接,连接方式同第一支管路2的连接方式,也可以连接第一支管路2,以使第二支管路3与主管路1通过第一支管路2间接连接,第二支管路3的布设目的主要由于安装在基坑支撑6在基坑中部分布不够秘密集,导致安装在基坑支撑6上的第一支路上的喷头4的喷洒范围较小,因此通过第二支路来弥补喷洒盲区,进而提高除尘效果。

本实施例的多个喷头4连接于第一支管路2和第二支管路3上,具体的,是沿第一支管路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有多个喷头4,同样的,在沿第二支管路3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设有多个喷头4,保证喷洒区域能够满足降尘效果。

结合上述结构说明可知,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基坑除尘系统,区别于现有在基坑边缘喷水除尘,在基坑内设有安装在基坑支撑6上的第一支管路2和位于两基坑支撑6之间的第二支管路3,喷头4连接于第一支管路2和第二支管路3上,保证了基坑内水喷洒面积,大大提高了除尘效果。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还对基坑防尘系统做出进一步的改进,首先将第一支管路2安装在基坑支撑6的顶部,并且将第二支管路3安装在基坑顶部,能够进一步扩大喷洒范围,而且也便于管路和喷头4的安装。

而且,本实施例还将多个喷头4布设为:多个喷头4的喷洒范围能够覆盖基坑底部,该设计是由于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的除尘设备仅仅是为了除尘,因此能够达到除尘效果即可,但是由于基坑内后续还要进行混凝土浇筑,而混凝土的养护还需要大量的洒水设备来进行混凝土养护,因此实用新型人直接将喷头4布设为能够进行混凝土养护的设备,也就说除了除尘外,本实施例的基坑除尘系统还作为混凝土养护设备,无需再使用其他养护设备,十分方便,节约生产成本。

结合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坑除尘系统还包括连接管5,喷头4通过连接管5与第一支管或第二支管相连接,且连接管5被构造为使喷头4竖直向下,具体的,是连接管5呈矩形状,并紧贴基坑支撑6的外壁向下延伸,连接管5的最低端连接喷头4,该结构使得水体在重力作用下自行进入到喷头4中完成喷洒,无需其他结构打开喷头4。

另外,实用新型人又发现,现有的除尘喷洒均采用生活用水,十分浪费水源,而基坑在开挖过程中会出现涌水或雨水沉积,现有解决渗水的方式是设计降水井点,把渗出的地下水再次排入到地下,而本申请将水泵置于涌水区和/或雨水区内,水泵用于抽吸涌水区和/或雨水区内的水体,节约大量用水。

结合附图4所示,为了能够实时监控基坑内的灰尘度,本实施例的基坑防尘系统包括灰尘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和报警装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述设备均为现有技术,因此以上设备本实施例并未给出具体电路,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获知其结构。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分别与灰尘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电连接,当灰尘检测装置检测到灰尘浓度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装置向报警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以打开报警装置,工作人员得到报警提醒后操作开关装置,打开水泵进行喷洒除尘。打开水泵的方式可以是手动操作,也可以是通过遥控器或者手机等遥控装置来进行远程遥控操作,更加便捷。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灰尘检测装置可以是建筑工地上常见的工地扬尘检测设备,其包括摄像机、风速仪、led显示屏、pm浓度检测其等具体部件,上述部件集成在一个机架上,并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施工现场,由于上述工地扬尘检测设备是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因此本实施例不对其工作原理和各个部件的连接关系做出解释,而且其他本领域公知的灰尘检测装置也应用到本实施例中,这里不一一列举。

为了进一步实现系统的智能化,防止工作人员接到报警后不能及时打开水泵,本实施例还对基坑除尘系统做出进一步改进,将控制装置与开关装置电连接,当灰尘检测装置检测到灰尘浓度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装置向开关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以使得开关装置打开水泵。

具体的,为了实现上述的控制装置的功能性,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至少包括电连接的控制信号生成器和比较器,比较器和灰尘检测装置电连接,控制信号生成器与报警装置和开关装置电连接,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为具有数据分析和发送控制信号功能的现有任意一种控制器。而由于比较器和控制信号生成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因此对其结构、电路布设和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不做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获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