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交通杆、交通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5117发布日期:2020-04-24 22:0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交通杆、交通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于一种多功能交通杆、交通杆系统。



背景技术:

隨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城市道路现代化的建设,改造也急切的摆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面前。以目前城市道路为例,一公里内的距离就有二、三百根各式各样,各种形状高低,各种样式的灯杆,监控立杆、信号立杆、灯杆、杂乱无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追根寻源这是多年留下的老毛病。单位各自为政,无统一规划,无前瞻性,无统一样式功能的超前设计。今天电信公司栽一根,明天交通部门栽一根,后天公安部门又栽一根,谁对城市灯杆统一设计管理呢?没有统一的单位,统一的部门,统一的机构。事实上城市管理规划是非常需要统一管理规划的,也应该统一具有前瞻性的改造建设的。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提出公路“一杆多能”、“一柱多功”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可以统一规划交通标志建设,简化城市交通标识,多功能的交通杆便于行人车辆的通行,减少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操作实用,结合交通信号灯、5g微型基站、监控、报警等一系列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交通杆、交通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交通杆,包括交通杆本体及设置在所述交通杆本体上的功能模块,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包括:

交通指示装置,用于对交通道路上的车辆、行人进行交通指示;

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实时采集监控区域的交通图像;

斑马线投线灯,用于为交通道路投射斑马线;

led照明灯,用于交通道路上的路况照明;

太阳能发电板,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所述功能模块供电。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交通杆本体,包括:

立柱杆,底部埋设在交通道路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所述太阳能发电板;

伸出臂,从所述立柱杆的一侧延展到所述交通道路的上空,所述伸出臂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与所述交通道路的中轴线垂直。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交通指示装置,包括:机动车交通指示灯和行人交通指示灯;

其中,所述机动车交通指示灯,悬设在所述伸出臂上;

所述行人交通指示灯,嵌设在所述立柱杆的侧壁上,面向所述交通道路的斑马线。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斑马线投线灯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动车交通指示灯的两侧。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led照明灯设置在所述伸出臂的末端,所述led照明灯的发光面朝向所述交通道路。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5g微基站,围设在所述立柱杆的外侧。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嵌设在所述立柱杆侧壁上的语音提示模块和led显示模块。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语音提示模块用于对通路同侧的行人进行交通规则的语音提示;所述led显示模块用于对道路同侧的行人进行交通规则的文字提示。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嵌设在所述立柱杆侧壁上的报警器及针孔摄像头;其中,

所述报警器上设有报警按钮,用于在行人按下所述报警按钮后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针孔摄像头,用于在行人按下所述报警按钮后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现场监控视频。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多功能交通杆系统,其特征具有前述的多功能交通杆及其结构。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还包括光感传感器,所述光感传感器,埋设在地面下,正对所述斑马线投线灯投影出的第一根斑马线和/或最后一根斑马线。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还包括花台式高能储电柜,与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相连,用于储存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多余的电能;所述花台式高能储电柜一半埋设在地下,一半露出在地面,所述花台式高能储电柜露出地面的部分设有花草种植槽。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花台式高能储电柜上引出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与沿街的充电设备相连,所述充电设备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

手机扫码充电设备、电动车扫码充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有斑马线投射灯,它可以投射斑马线,能更加智能化醒目便捷的提示行人和车辆的通行指示。太阳能吸收装置,主要功能是充分吸收阳光发电,为花台式高能储电柜提供电力,为本实用新型整个装置提供电力,起到了节约成本和保护环境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装有5g微型基站,因其广泛应用于5g时代且布局密度很大,在道路两旁设基站是非常合理实用的,为通信领域提供了便捷,使通信更发达。本实用新型在检测行人在待行时越出安全区域,使用了石墨烯传感器,具有高敏感、快速响应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具有语音提示功能、标识显示提示功能、监控功能和报警功能,能从视觉、听觉全方位快速醒目提醒行人车辆当前交通指示,保障行人安全通行和车辆的安全驾驶。本实用新型不仅规范化了行人和车辆的交通行为,还简化规范了交通中各个功能的监控立杆、信号立杆、灯杆等;并且有效管制交通,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和谐处理人、车、路三者关系。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手机充电设备和电瓶车充电设备,可供行人和电瓶车进行及时充电,带来了便利。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低成本、多功能、智能化、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交通指示装置,11-机动车交通指示灯,12-行人交通指示灯,2-图像采集装置,3-斑马线投线灯,4-led照明灯,5-太阳能发电板,6-5g微基站,7-语音提示模块,8-led显示模块,9-报警器,91-报警按钮,92-针孔摄像头,10-光感传感器,11-花台式高能储电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多功能交通杆由交通杆本体及设置在所述交通杆本体上的功能模块组成。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交通指示装置1,用于对交通道路上的车辆、行人进行交通指示;图像采集装置2,用于实时采集监控区域的交通图像;斑马线投线灯3,用于为交通道路投射斑马线;led照明灯4,用于交通道路上的路况照明;太阳能发电板5,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所述功能模块供电。

所述交通杆本体,包括立柱杆和伸出臂两部分。立柱杆,底部埋设在交通道路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伸出臂,从所述立柱杆的一侧延展到所述交通道路的上空,所述伸出臂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与所述交通道路的中轴线垂直。

所述交通指示装置1,包括机动车交通指示灯11和行人交通指示灯12。其中,所述机动车交通指示灯11,悬设在所述伸出臂上;所述行人交通指示灯12,嵌设在所述立柱杆的侧壁上,面向所述交通道路的斑马线。所述动车交通指示灯11和行人交通指示灯12可以高效、有序引领车辆和行人进行安全通行。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和斑马线投线3灯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动车交通指示灯11的两侧。所述斑马线投影灯3可以定时自动运行,根据斑马线、红、绿灯光变换,同步打投红、绿斑马线及文字;具有倒闪5秒功能,以提示行人快速通过。除了斑马线红、绿灯投照时,机动车、非机动车在红灯停车线上。所述斑马线投影灯3还会投射一条“机动车、非机动车红灯禁行警示线”,不得超越,以此警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这就非常醒目地标注了准确的停车法规线,超出即视为违法行为。

所述led照明灯4设置在所述伸出臂的末端,所述led照明灯4的发光面朝向所述交通道路。

所述太阳能发电板5可以采用碲化镉膜弱光发电柔性玻璃,为了美观外观造型为花辦状,主要功能是充分吸收阳光发电,具有高光吸收率、转换效率高、质轻、价低等特点。

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围设在所述立柱杆的外侧的5g微基站6,嵌设在所述立柱杆侧壁上的语音提示模块和led显示模块。

所述5g微基站6外形设计可多样化,安装于立柱杆上,能够减少重复投资和建设,减少土地占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资效益。

所述语音提示模块7用于对通路同侧的行人进行交通规则的语音提示。例如,当行人在等待通行并超过安全等待区域时,所述语音提示模块7会发出提示语音内容为请退出警示线。

所述led显示模块8用于对道路同侧的行人进行交通规则的文字提示。所述led显示模块8从视觉上给行人醒目的通行和/或禁行的标志,让行人更加清晰、直观的得到交通提示。

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嵌设在所述立柱杆侧壁上的报警器9及针孔摄像92头。其中,所述报警器上设有报警按钮91,用于在行人按下所述报警按钮91后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针孔摄像头92,用于在行人按下所述报警按钮91后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现场监控视频。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报警器9、针孔摄像头92与交通平台和公安平台连接,辅助街面监控,报警更迅速,监控不留死角,使城市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功能交通杆系统,使用了前面所述的多功能交通杆及其结构。多功能交通杆系统还包括光感传感器10、花台式高能储电柜11。

所述光感传感器9,埋设在地面下,正对所述斑马线投线灯3投影出的第一根斑马线和/或最后一根斑马线。所述光感传感器9为石墨烯传感器,石墨烯传感器是由石墨烯制作而成的用途广泛的高光敏度传感器。石墨烯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表面积大、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电子传递快、廉价等特点,能提升传感器的各项性能。所述光感传感器9感应到行人在红灯等待时越线,通过所述语音提示模块7自动语音提示。

所述花台式高能储电柜11,与所述太阳能发电板5相连,用于储存所述太阳能发电板5多余的电能。所述花台式高能储电柜11一半埋设在地下,一半露出在地面,所述花台式高能储电柜11露出地面的部分设有花草种植槽。所述花台式高能储电柜11同时还与与国家电网并网连接,存储充足的电量。

所述花台式高能储电柜11上引出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与沿街的充电设备相连,所述充电设备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

手机扫码充电设备、电动车扫码充电设备。

手机扫码充电设备、电动车扫码充电设备选择最佳沿街位置,扫码充电,线上收费。为行人、电动车提供了充电便捷,解决了突发没电的紧急情况。

实用新型是新概念、新思维,是三维立体、空、天、地、人、车、路高度互动、互联、全方位交融、横向、纵向的一种全新多功能交通杆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