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9008发布日期:2020-04-07 21:48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沟。



背景技术:

如图1,传统的道路横向排水沟一般采用混凝土沟身+铸铁盖板的形式,两者相对分离,连接处再设置预埋角钢垫层,并用螺栓将铸铁盖板固定于沟身。

在较大的重载交通下,该结构型式被车辆反复碾压后往往容易导致螺栓的松动和脱落、从而导致盖板与沟身之间产生间隙。车辆碾压在盖板上,盖板振动与沟身不断碰撞,从而导致盖板和沟身容易受损,从而导致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沟,具有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雨水沟,包括沟身和盖板,所述沟身上端的两侧预埋有刚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截面为“7”字形,所述支撑件朝向沟身内壁的一侧固定有竖直的限位板,所述沟身内壁两侧预埋有竖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限位板之间填充有水泥砂浆,所述水泥砂浆的上端与支撑板的上端平齐,所述盖板下表面的两侧与水泥砂浆抵触相连,所述盖板的两侧与限位板抵触且焊接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件预埋在沟身的上端,增强沟身上端的结构强度。沟身内壁预埋支撑板,支撑板对沟身内壁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强,防止沟身内壁坍塌。盖板盖在水泥砂浆上,盖板的侧壁与限位板进行焊接。盖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限位板和支撑件相连,增强盖板与限位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盖板与限位板之间不易松脱,盖板不易与沟身之间产生碰撞,从而提高盖板和沟身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内部沿长度方向均匀固定有若干片加强片,所述加强片中心开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片增强支撑件内部的结构强度,提高沟身的稳定性。支撑件预埋在沟身内,沟身上的混凝土可通过通孔充满支撑件的内部,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若干灌注口,所述加强片位于灌注口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沟身上的混凝土可通过灌注口进入支撑件内部,沟身与支撑件的接触面积较大,连接较为稳定,提高沟身与支撑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水泥砂浆沿长度方向内开设有若干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内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上端与盖板的底部固定相连,所述连接弹簧的底部与连接筒的底部固定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通过连接弹簧与连接筒固定相连,连接弹簧始终对盖板施加向下的拉力,盖板与支撑件的焊接处即使断裂,连接弹簧仍然对盖板施加向下的拉力,使得盖板紧紧压在沟身上,从而减小盖板与沟身之间的振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的外壁固定有若干向外延伸的加强筋,所述预留孔上开设有与加强筋相配合的加强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筒插入预留孔内,加强筋插入加强槽内。加强槽和加强筋增大连接筒和水泥砂浆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底部开设有与连接筒相对的连接槽,所述连接弹簧与连接槽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弹簧与连接槽相连,盖板与限位板松脱后,连接槽与连接筒正对,连接筒和连接槽相互配合对盖板进行限位,防止盖板窜动。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两侧固定有若干向外延伸的连接凸片,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连接凸片相配合的连接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盖在沟身上方,连接凸片嵌入连接凹槽内。盖板和支撑件的接触面积较大,两者之间的焊接面积较大,连接较为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支撑件和限位板的设置,盖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限位板和支撑件相连,增强盖板与限位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盖板与限位板之间不易松脱,盖板不易与沟身之间产生碰撞,从而提高盖板和沟身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排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沟身;2、盖板;21、连接槽;22、连接凸片;23、过水孔;3、支撑件;31、限位板;32、加强片;321、通孔;33、灌注口;35、连接凹槽;4、支撑板;5、水泥砂浆;51、预留孔;52、加强槽;6、连接筒;61、连接弹簧;6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雨水沟,如图2,包括由混凝土浇筑的沟身1,沟身1的上端设有钢制的盖板2,盖板2上开设有过水孔23,用于排水。

如图3,沟身1内壁两侧预埋有竖直的支撑板4,支撑板4对沟身1内壁进行加强,提高沟身1的结构强度,增强沟身1的使用寿命。

如图2,沟身1上端的两侧预埋有刚性的支撑件3,盖板2安装于两支撑件3之间。盖板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支撑件3相连,盖板2与支撑件3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强,盖板2不易与支撑件3松脱从而与沟身1发生碰撞。

如图2,盖板2的两侧固定有若干向外延伸的连接凸片22,支撑件3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连接凸片22相配合的连接凹槽35。盖板2盖在沟身1上方,连接凸片22嵌入连接凹槽35内。盖板2和支撑件3的接触面积较大,两者之间的焊接面积较大,连接较为稳定。

如图3,支撑件3为“7”字形,支撑件3朝向沟身1内壁的一侧固定有竖直的限位板31,限位板31与盖板2的侧壁抵触。支撑件3和限位板31由钢材料一体设置,限位板31和支撑件3通过弯折成型,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好。

如图4,支撑件3的弯折处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灌注口33,支撑件3内部在灌注口33的两侧焊接有加强片32,加强片32位于支撑件3的内部用于增强支撑件3的结构强度。

如图4,加强片32中心开设有通孔321,支撑件3与加强片32焊接后预埋在沟身1(见图2)内,沟身1(见图2)的混凝土通过灌注口33和通孔321填满支撑件3的内部,从而增大沟身1(见图2)与支撑件3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

如图5,支撑板4与限位板31之间填充有水泥砂浆5,水泥砂浆5的上端与支撑板4的上端平齐,盖板2下表面的两侧与强度水泥砂浆5抵触相连。

如图5,水泥砂浆5沿长度方向内开设有若干预留孔51,预留孔51的四周开设有若干条状的加强槽52,预留孔51内固定有连接筒6,连接筒6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嵌于加强槽52内的加强筋62。加强筋62与加强槽52增大连接筒6与水泥砂浆5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固性。

如图5,连接筒6的上端稍高于水泥砂浆5的上端,盖板2的下表面开设有与连接筒6正对的连接槽21,连接筒6内安装有连接弹簧61,连接弹簧61一端与连接筒6的底部固定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槽21的底部固定相连,连接筒6的上端嵌入连接槽21内。连接弹簧61始终对盖板2施加向下的拉力,盖板2与支撑件3的焊接处即使断裂,连接弹簧61仍然对盖板2施加向下的拉力,使得盖板2紧紧压在沟身1上,从而减小盖板2与沟身1之间的振动。

具体实施过程:将加强片32与支撑件3相焊接,将支撑件3和支撑板4预埋在沟身1内。连接筒6通过连接弹簧61与盖板2的底部固定相连。在支撑板4和限位板31之间浇铸水泥砂浆5,并预留出预留孔51。连接筒6对准预留孔51,将盖板2盖下。连接凸片22嵌入连接凹槽35内,将盖板2和支撑件3进行焊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