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卫绿化一体式洒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6448发布日期:2020-04-17 18:1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卫绿化一体式洒水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洒水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卫绿化一体式洒水车。



背景技术:

洒水车是由取力器,水泵组成的,主要适合于各种路面冲洗,树木、绿化带、草坪绿化,道路、厂矿企业施工建设,高空建筑冲洗。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755301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环卫洒水车,包括车体、水罐、水泵、进水口、支撑架、进水管、出水管、洒水管、伸展度调节杆等,所述车体的后部设置有水罐,所述水罐的上方设置有多个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水罐上面设置有洒水高炮;所述水罐的两侧中部设置有支撑架,本环卫洒水车通过设置的洒水高炮实现了空中和远距离洒水;通过设置的伸展调节装置,实现了对不同宽度路面和绿化带的洒水;通过设置的角度调节装置,实现了对洒水管洒水角度的调整;通过设置的多个水泵实现了在从多种水源处进行取水,相比现有的洒水车,本洒水车使用方便,功能更强,洒水效果更好。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洒水车遇到坑洼的地面,会使得车体下方的喷水头长时间磨损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卫绿化一体式洒水车,通过设有第一伸缩杆,弧形罩,当车辆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的时候,凸起来的地面会碰到弧形罩,给洒水支架一个向上的力,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第一伸缩杆缩短,从而晒水喷头得以越过凸起地面,不对造成洒水喷头磨损,且利用弧形罩上的喷水孔,会使洒水车经过的地面得到均匀的洒水,以此便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卫绿化一体式洒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表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水罐,所述水罐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水罐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靠近支撑板一侧设有第一水泵进口,所述第一水泵进口的侧面与出水口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水管,所述第一水泵的侧面设有第一水泵出口,所述车体的一端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分水管,所述第一水泵出口的侧面与分水管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水管,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一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端设有洒水支架,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卡块,所述凹槽的两侧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相匹配,所述洒水支架的底部设有多个洒水喷头,所述分水管的一侧与洒水喷头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软管,所述洒水喷头的外部设有弧形罩,所述弧形罩的弧面设有多个喷水孔。

所述水罐的顶部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靠近进水口的一侧设有第二水泵进口,所述水罐的内部与第二水泵进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三连接水管,所述第二水泵的一侧设有第二水泵出口。

所述第二水泵的一侧设有两个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均固定安装在水罐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设有多个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部设有灌溉喷头。

两个所述灌溉喷头之间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内部设有第二弹簧。

所述灌溉喷头的侧面与第二水泵出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软管。

所述第一水泵出口的侧面与第二水泵出口的侧面均设有止水阀。

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侧均设有两个限位块。

所述水罐的底部设有两个斜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弧形罩和第一伸缩杆,当车辆行驶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时,凸起的地面会碰到弧形罩,这时洒水支架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从而第一弹簧受力收缩,带动第一伸缩杆收缩,同时第一伸缩杆两侧的卡块在卡槽内运动,保证了洒水支架在上升的过程中不会偏移,这样洒水喷头得以越过凸起的地面,不会发生磨损的现象,然后在利用第一弹簧的回复力,洒水支架重新回到初始位置进行洒水,晒水喷头一端设有的弧形罩,不但可以保护洒水喷头不受磨损,还可以利用弧形罩上的喷水孔,使得洒过水的地面水分更加均匀,这样达到了保护洒水喷头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洒水车在经过凹凸不平地面造成洒水喷头磨损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二伸缩杆和贯穿孔,当需要灌溉绿化树木的时候,因为路面的宽度不一,这时候就可以根据路面的宽度来调节灌溉喷头的高度,利用第二弹簧可以收缩,使得第二伸缩杆收缩,这时候灌溉喷头得以从贯穿孔内部脱离,选择好合理的贯穿孔,松开第二伸缩杆,利用第二弹簧的回复力,灌溉喷头卡进贯穿孔内,且设有限位块,可以使得灌溉喷头不会伸出贯穿孔太多,这样达到了可以根据路面宽度来调节灌溉喷头的高度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罩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孔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车体;2、支撑板;3、水罐;4、进水口;5、出水口;6、第一水泵;7、第一水泵进口;8、第一连接水管;9、第一水泵出口;10、固定块;11、分水管;12、第二连接水管;13、凹槽;14、第一伸缩杆;15、洒水支架;16、第一弹簧;17、卡块;18、卡槽;19、洒水喷头;20、第一软管;21、弧形罩;22、喷水孔;23、第二水泵;24、第二水泵进口;25、第三连接水管;26、第二水泵出口;27、固定板;28、贯穿孔;29、灌溉喷头;30、第二伸缩杆;31、第二弹簧;32、第二软管;33、止水阀;34、限位块;35、斜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环卫绿化一体式洒水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表面设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设有水罐3,所述水罐3的顶部设有进水口4,所述水罐3的底部设有出水口5,所述支撑板2的侧面设有第一水泵6,所述第一水泵6靠近支撑板2一侧设有第一水泵进口7,所述第一水泵进口7的侧面与出水口5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水管8,所述第一水泵6的侧面设有第一水泵出口9,所述车体1的一端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块10,两个所述固定块10之间设有分水管11,所述第一水泵出口9的侧面与分水管11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水管12,两个所述固定块10的相对一侧均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内部设有第一伸缩杆14,所述第一伸缩杆14的顶端与凹槽13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伸缩杆14的底端设有洒水支架15,所述第一伸缩杆14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16,所述第一伸缩杆14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卡块17,所述凹槽13的两侧均设有卡槽18,所述卡槽18与卡块17相匹配,所述洒水支架15的底部设有多个洒水喷头19,所述分水管11的一侧与洒水喷头19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软管20,所述洒水喷头19的外部设有弧形罩21,所述弧形罩21的弧面设有多个喷水孔22,所述水罐3的底部设有两个斜形板35;

如图1-6所示的,具体实施方案为:设有两个斜形板35,可以使得水罐3内部的水不会有残留,使得水的最大化利用,设有第一软管20,可以给洒水支架15在上升的时候提供足够的长度,当车辆行驶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时,凸起的地面会碰到弧形罩21,这时洒水支架15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从而给第一弹簧16受力收缩,带动第一伸缩杆14收缩,同时第一伸缩杆14两侧的卡块17在卡槽18内运动,保证了洒水支架15在上升的过程中不会偏移,这样洒水喷头19得以越过凸起的地面,不会发生磨损的现象,然后在利用第一弹簧16的回复力,洒水支架15重新回到初始位置进行洒水,设有的弧形罩21,不但可以保护洒水喷头19不受磨损,还可以利用弧形罩21上的喷水孔22,使得洒过水的地面更加均匀,这样达到了保护洒水喷头19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洒水车在经过凹凸不平地面造成洒水喷头19磨损的问题。

所述第二水泵23的一侧设有两个固定板27,且两个固定板27均固定安装在水罐3的一侧,所述固定板27的侧面设有多个贯穿孔28,所述贯穿孔28的内部设有灌溉喷头29,两个所述灌溉喷头29之间设有第二伸缩杆30,所述第二伸缩杆30的内部设有第二弹簧31,所述灌溉喷头29的侧面与第二水泵出口26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软管32,所述第一水泵出口9的侧面与第二水泵出口26的侧面均设有止水阀33,所述第二伸缩杆30的两侧均设有两个限位块34;

如图1和图7所示的,具体实施方案为:设有第二软管32,可以给调节灌溉高度时提供足够的长度,当需要灌溉绿化树木的时候,因为路面的宽度不一,这时候就可以根据路面的宽度来调节灌溉喷头29的高度,利用第二弹簧31可以收缩,使得第二伸缩杆30收缩,这时候灌溉喷头29得以从贯穿孔28内部脱离,选择好合理的贯穿孔28,松开第二伸缩杆30,利用第二弹簧31的回复力,灌溉喷头29卡进贯穿孔28内,且设有限位块34,可以使得灌溉喷头29不会伸出贯穿孔28太多,这样达到了可以根据路面宽度来调节灌溉喷头29的高度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6,当需要洒水时,关上第二水泵出口26处的止水阀,这时候开动第一水泵6,水从水罐3底部设有的出水口5经过第一连接水管8进入第一水泵6内,然后再从第一水泵出口9处出去,经过分水管11的分化处理,进入多个第一软管20内,从而给多个灌溉喷头19提供水源,在经过弧形罩21上设有的喷水孔22,可以均匀的洒到地面上,当车辆行驶到凹凸不平的地面的时候,凸起的地面会给弧形罩21一个向上的力,使得第一弹簧16收缩,带动第一伸缩杆14收缩,卡块17得以在卡槽18内移动,这时洒水支架15上升,洒水喷头19得以越过凸起的地面,然后利用第一弹簧16的回复力,洒水喷头19会到初始位置继续洒水。

进一步,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图7,需要灌溉树木的时候,关闭第一水泵出口9处的止水阀33,打开第二水泵出水26处的止水阀,开动第二水泵23,在第二水泵23的作用,水从第三连接水管25流入第二水泵23,然后经过第二软水管32给灌溉喷头29提供充足的水源灌溉,当路面发生变化时,需要调节灌溉喷头29的位置时,用手收缩第二伸缩杆30,第二弹簧31受力收缩,灌溉喷头29得以从固定板27上的贯穿孔28内脱离,然后调节到合理位置,利用第二弹簧31的回复力,灌溉喷头29重新进入贯穿孔28内进行灌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