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市政减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6140发布日期:2020-05-20 03:1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市政减速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市政减速带。



背景技术:

减速带也叫减速垄,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其形状一般为条状,也有点状的,减速带的材质主要是橡胶,一般以黄色黑色相间以引起视觉注意,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目的。减速带一般设置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人口等需要车辆减速慢行的路段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是用于降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驶速度的新型交通专用安全设置。但是,现有的减速带结构简单,缺少缓震功能,当汽车经过减速带时,在减缓汽车车速的同时容易造成汽车颠簸,引起车内乘客的不适。

为此,亟需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市政减速带,该减速带在汽车经过时有效缓解了汽车车轮滚下减速带时所承受的竖直冲击,减缓了汽车的颠簸,使得车内乘客的乘坐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市政减速带,该减速带在汽车经过时有效缓解了汽车车轮滚下减速带时所承受的竖直冲击,减缓了汽车的颠簸,使得车内乘客的乘坐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市政减速带,包括横向设置于道路上并与道路路面固定的减速体;所述减速体上表面开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减速体长度方向一致的缓震槽,所述缓震槽内设有缓震装置,所述缓震装置包括固定于缓震槽内的固定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缓震槽内并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侧的缓震条、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表面上的缓震块、一端与所述缓震条底面铰接另一端与缓震块上表面铰接的连杆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弹性块,所述缓震条上表面突出所述减速体上表面;所述弹性块设置于所述缓震块的滑动路径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汽车经过该减速带时,汽车的车轮轧过减速带,使得缓震条在汽车车轮的压力作用下下移,带动了连杆转动,驱动了缓震块滑动,直至缓震块与弹性块抵触,使得弹性块变形,从而缓解了缓震块以及缓震条上的冲击,使得汽车车轮在滚下减速体的过程中的震动减弱,从而减缓了汽车的颠簸,使得车内乘客的乘坐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缓震块底面固定有与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呈燕尾形块状结构,且所述滑槽的横断面呈燕尾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杆带动缓震块移动时,固定于缓震块底部的滑块于滑槽内滑动,从而实现了缓震块与固定板上表面的滑动连接,且滑块与滑槽横断面均呈燕尾形,有效防止了缓震块从固定板上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震条底面与所述固定板上表面之间固定有伸张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减速带上未经过汽车时,伸张弹簧伸张,使得缓震条上移,直至缓震条上表面突出减速体上表面,从而防止缓震条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没入缓震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张弹簧上套设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一端与缓震条的底面固定并密封,另一端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并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套套设于伸张弹簧上,且弹性套两端密封,使得伸张弹簧与外界隔绝,有效减少了伸张弹簧的锈蚀,且当缓震条下移时,弹性套内空间压缩,弹性套变形,一定程度上缓冲了缓震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速体两侧外壁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减速体底面连通,且所述固定板底面高于所述排水槽内顶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雨水天气时,雨水流动至减速带两侧并积蓄,此时继续在减速带两侧的雨水通过减速带的排水槽通过减速带,有效防止了雨水在减速带处的积蓄,防止汽车经过时溅起雨水而影响到路人的行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槽靠近所述减速体外的开口内固定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布满过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的开口处固定有过滤板,使得雨水通过过滤板上的过滤孔进入排水槽内,从而过滤了雨水中的杂物,防止杂物堵塞排水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速体两侧外壁固定有长度方向水平的减速条,所述减速条设有多条,且多条所述减速条沿所述减速体外壁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汽车经过该减速带时,汽车车轮与减速体两侧外壁接触,使得汽车车轮上防滑纹路的凸起嵌入固定于减速体两侧外壁上的减速条之间的间隙中,增大了汽车车轮与减速体外壁的摩擦,增强了减速带的减速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震条上表面开设有发光槽,所述发光槽内固定有荧光灯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荧光灯条的设置,使得汽车内驾驶员在远处即可发现减速带,从而提醒了驾驶员减缓车速,防止汽车经过减速带时颠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汽车经过该减速带时,汽车的车轮轧过减速带,使得缓震条在汽车车轮的压力作用下下移,带动了连杆转动,驱动了缓震块滑动,直至缓震块与弹性块抵触,使得弹性块变形,从而缓解了缓震块以及缓震条上的冲击,使得汽车车轮在滚下减速体的过程中的震动减弱,从而减缓了汽车的颠簸,使得车内乘客的乘坐舒适;

2.当减速带上未经过汽车时,伸张弹簧伸张,使得缓震条上移,直至缓震条上表面突出减速体上表面,从而防止缓震条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没入缓震槽内;

3.当出现雨水天气时,雨水流动至减速带两侧并积蓄,此时继续在减速带两侧的雨水通过减速带的排水槽通过减速带,有效防止了雨水在减速带处的积蓄,防止汽车经过时溅起雨水而影响到路人的行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减速体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速体;11、缓震槽;12、减速条;2、缓震装置;21、固定板;211、滑槽;22、缓震条;23、缓震块;231、滑块;24、连杆;25、弹性块;26、伸张弹簧;261、弹性套;3、排水装置;31、排水槽;32、过滤板;321、过滤孔;4、警示装置;41、发光槽;42、荧光灯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市政减速带,包括减速体1、缓震装置2、排水装置3以及警示装置4。减速体1为截面呈弧形的条状结构,其长度方向与道路的宽度方向一致,且减速体1底面与道路路面固定。减速体1的上侧弧形表面开设有缓震槽11,缓震槽11的开口呈矩形,其长度方向与减速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缓震槽11与减速体1的底面连通。减速体1上侧的弧形表面上固定有减速条12,减速条12为截面呈矩形的长条状结构,其长度方向与减速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减速条12共设有六条并设置于缓震槽11两侧,且缓震槽11一侧的三条减速条12沿减速体1的弧形表面排列。

如图2所示,缓震装置2包括固定板21、缓震条22、缓震块23、连杆24、弹性块25以及伸张弹簧26,固定板21为矩形长板状结构,其长度方向与缓震槽1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固定板21设置于缓震槽11内并与缓震槽11的四周内侧壁固定。缓震条22为截面呈矩形的条状结构,其上表面呈鼓起呈弧形,且缓震条22设置于缓冲槽内并与缓冲槽的四周内侧壁滑动连接。缓震块23为矩形块状结构,其设置于固定板21上,且缓震块23底面与固定板21上表面贴合并相抵。此外,缓震块23共设有两块,两块缓震块23分别设置于固定板21竖直平分面的两侧。固定板21上开设有滑槽211,滑槽211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板21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滑槽211的横断面呈燕尾形。滑槽211共设有两处,两处滑槽211分别设置于两个缓震块23下侧。缓震块23底面上固定有滑块231,滑块231为截面呈燕尾形的块状结构,其设置于滑槽211内并与滑槽211内壁滑动连接,从而使得缓震块23与固定板21上表面滑动连接。弹性块25为矩形块状结构,由高强度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弹性块25底面与固定板21上表面固定,且弹性块25设有两块,两块弹性块25分别设置于两块缓震块23靠近缓震槽11两侧内侧壁的一侧。连杆24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杆状结构,其倾斜设置,且其一端与缓震条22底面铰接,另一端与缓震块23上表面铰接,此外,连杆24共设有两根,两根连杆24分别与两个缓震块23连接。伸张弹簧26设置于缓震条22与固定板21之间,其轴线竖直,且伸张弹簧26一端与缓震条22底面固定,另一端与固定板21上表面固定,当缓震条22上未受压力时,伸张弹簧26伸张,使得缓震条22上表面突出缓震槽11。伸张弹簧26上套设有弹性套261,弹性套261为圆管状,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其一端与缓震条22底面固定并密封,另一端与固定板21上表面固定并密封。

如图2所示,排水装置3包括排水槽31以及过滤板32,排水槽31开设于减速体1的弧形外壁上,其开口呈矩形,且其与减速体1底面连通。结合图1所示,排水槽31共设有多组,每组排水槽31分别设置于减速体1两侧,多组排水槽31沿减速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且排水槽31的内顶壁在竖直方向上低于固定板21的底面。过滤板32为矩形板状结构,其竖直设置于排水槽31内并与排水槽31的内顶壁以及两侧内侧壁固定,且过滤板32设置于排水槽31靠近减速体1外的一端。过滤板32的表面上布满过滤孔321,过滤孔321的开口呈圆形,用于过滤雨水中的杂物,防止杂物堵塞排水槽31。警示装置4包括发光槽41以及荧光灯条42,发光槽41开设于缓震条22上表面,其开口呈矩形,且其长度方向与缓震条22的长度方向一致。发光槽41于缓震条22上设有多处,多处发光槽41沿缓震条22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荧光灯条42由荧光材料制成的条状结构,其截面呈半圆形,且其设置于发光槽41内并与发光槽41内底壁固定,此外荧光灯条42的长度方向与发光槽41的长度方向一致,用于在黑夜中提示汽车内的驾驶员减速带的位置。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汽车经过该减速带时,汽车的车轮轧过减速带,使得缓震条22在汽车车轮的压力作用下下移,带动了连杆24转动,驱动了缓震块23滑动,直至缓震块23与弹性块25抵触,使得弹性块25变形,从而缓解了缓震块23以及缓震条22上的冲击,使得汽车车轮在滚下减速体1的过程中的震动减弱,从而减缓了汽车的颠簸,使得车内乘客的乘坐舒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