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路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1630发布日期:2020-05-15 15:4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路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水路面。



背景技术:

目前路面排水的目的,就是要求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应根据当地降水与路面的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并适当地选择路面的空间布置形式和结构,及时将降水排出路面,防止路面积水渗入到路面内部,甚至路基,保证行车安全。行车速度快的高等级道路路面水应迅速排除,以防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379737,公告日2019年1月15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排水路面,该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将水中的杂物过滤进而提高排水稳定性的效果。

该排水路面通过设置过滤盒可实现对积水的过滤作用,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排水路面只能将水中的树叶石块等较大的杂物进行过滤,无法对水中的泥沙进行过滤或对水进行初步净化,且当路面积水严重时,无法使积水进行紧急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路面积水进行过滤净化的排水路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排水路面,包括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包括基坑、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中央绿化分隔带,所述基坑于其上端且远离基坑的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于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下端靠近基坑的侧壁上开有与基坑连通的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下端填有分别将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盖住的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均横向布置在基坑的底端,分别由基坑底端两侧壁向远离基坑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路面上的积水流入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时,积水从路面的两侧分别流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此时第一过滤层可将积水从路面带来垃圾等进行初步过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坑底部还布置有用于过滤泥沙和净化水质的第二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由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的下端延伸至基坑的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经第一过滤层过滤后的积水从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流出后,可再通过第二过滤层将积水中掺夹的泥沙进行过滤并净化,防止积水中夹杂的重金属或其他污染物污染土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分别于基坑侧面的入口位置布置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防止第二过滤层的过滤物料被积水从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中冲刷出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还包括有分别直接与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连通的第三输水管和第四输水管,所述第三输水管和第四输水管的进水口分别布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远离基坑且高于第一过滤层上端面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暴雨后路面积水严重时,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的积水水面上升到第三输水管或第四输水管的入水口后,积水可直接通过第三输水管或第四输水管流入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然后直接排出,缓解路面排水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输水管和第四输水管分别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侧壁的入口端布置有第三过滤网和第四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被积水冲刷下来的垃圾进入排水管道,使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以及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不会被堵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央绿化分隔带包括绿色植被、路缘石、土方层,于所述基坑的两侧砌有路缘石,所述绿色植被栽种在土方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缘石可保证中央绿化带的土方层不会被冲刷,具有保护绿色植被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土方层下方铺设有粗砂层,并于粗砂层下方铺设一层工布层,所述工布层由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的下端延伸至第一输水管的上端,所述粗砂层充满在工布层与土方层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由中央绿化带渗透的积水将土方层的泥沙带入第二过滤层使第二过滤层丧失净化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格栅板和第二格栅板,所述第一格栅板和第二格栅板与地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格栅板防止路面塑料袋等较大的垃圾进入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保护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第三输水管和第四输水管不被堵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可将路面的积水进行过滤净化再排出,保护土壤和环境;

2.当路面积水严重时,积水可通过紧急输水管直接排出;

3.将路面上的例如塑料袋等大型垃圾与排水系统隔绝开来,保护排水系统不被堵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2、基坑;3、第一排水管;4、第二排水管;5、中央绿化分隔带;51、绿色植被;52、路缘石;53、土方层;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第一输水管;9、第二输水管;10、第一过滤层;11、第二过滤层;12、第一过滤网;13、第二过滤网;14、第三输水管;15、第四输水管;16、第三过滤网;17、第四过滤网;18、粗砂层;19、工布层;20、第一格栅板;21、第二格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将积水进行过滤和净化处理后再排出的排水路面,包括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1,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1包括基坑2、第一排水管3、第二排水管4、中央绿化分隔带5。所述基坑2于其上端且远离基坑2的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格栅板20和第二格栅板21,所述第一格栅板20和第二格栅板21与地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下端靠近基坑2的侧壁上开有与基坑2连通的第一输水管8和第二输水管9,于所述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下端填有分别将第一输水管8和第二输水管9盖住的第一过滤层10,第一过滤层10为直径小于两厘米的鹅卵石填充层。所述第一排水管3和第二排水管4均横向布置在基坑2的底端,分别由基坑2底端两侧壁向远离基坑2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排水管3和第二排水管4分别于基坑2侧面的入口位置固定连接有不锈钢材质的第一过滤网12和第二过滤网13。

参照图1,所述基坑2底部还布置有用于过滤泥沙和净化水质的第二过滤层11,第二过滤层11为活性炭填充层,且由第一输水管8和第二输水管9的下端延伸至基坑2的底端。所述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1还包括有分别直接与第一排水管3和第二排水管4连通的第三输水管14和第四输水管15,所述第三输水管14和第四输水管15的进水口分别布置在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远离基坑2且高于第一过滤层10上端面的侧壁上。所述第三输水管14和第四输水管15分别于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侧壁的入口端固定连接有不锈钢材质的第三过滤网16和第四过滤网17。

参照图1,所述中央绿化分隔带5包括绿色植被51、路缘石52、土方层53,于所述基坑2的两侧砌有路缘石52,所述绿色植被51栽种在土方层53上。所述土方层53下方铺设有粗砂层18,并于粗砂层18下方铺设一层工布层19,所述工布层19由第一输水管8和第二输水管9的下端延伸至第一输水管8的上端,所述粗砂层18填充在工布层19与土方层53之间。

当路面积水时,积水从路面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格栅板20和第二格式板流入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此时积水经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上的第一过滤层10过滤后便流入第一输水管8和第二输水管9,然后分别从第一输水管8和第二输水管9流入活性炭组成的第二过滤层11,最后经第二过滤层11过滤和净化后由第一排水管3和第二排水管4分别排出,使排出的积水干净无污染,不会污染土壤或破坏生态环境。

当下暴雨使路面积水严重时,为了缓解路面排水压力,保护路面上车辆的正常行驶,一旦第一凹槽6或第二凹槽7中的积水水面上升到第三输水管14或第四输水管15的管口位置后,积水便可直接通过第三输水管14和第四输水管15流入第一排水管3或第二排水管4进行排出。

中央绿化分隔带5的土层和泥沙有保湿储水的功能,使绿色植被51有充足的水分可吸收。当中央绿化分隔带5中的水分过多时,中央绿化分隔带5往下溢入的水先流过工布层19,工布层19会使往下溢入的积水中的泥沙被过滤掉,然后溢入的水再流入活性炭第二过滤层11,最后经第一排水管3和第二排水管4排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排水路面的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1中设置第一过滤层10和第二过滤层11分别将流入排水系统中的积水得到过滤和净化处理,使排出的水干净无污染,进而保护生态环境。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