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5100发布日期:2020-05-20 03:12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会将大量高温、高含湿量的尾气排入大气,这种尾气遇到周围温度很低的大气后温度急剧下降,当尾气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时,其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珠,导致排气口处形成大量水汽,造成强烈的“视觉污染”,这种现象在大气温度较低和(或)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包括热风炉、燃烧器、连接管和烟囱,热风炉包括外壳和套设在外壳中的内炉膛,外壳上开设有与沥青搅拌站排气口连接的进气口,外壳内壁和内炉膛外壁之间形成有尾气通道;燃烧器与内炉膛的前端连接,用于向内炉膛供热;连接管一端与外壳连接,另一端与烟囱连接,尾气沿着尾气通道向烟囱方向流动与从内炉膛流出的热气混合加热,再通过连接管进入烟囱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与沥青搅拌站排气口之间通过进气管连接,进气管的管径沿尾气的进风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最小管径小于或等于外壳半径与内炉膛半径之差。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外壳上靠近燃烧器一端的侧壁上,尾气的进风方向与尾气通道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内炉膛的尾端设置有连接筒,连接筒的筒壁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炉膛与连接筒的长度之和为外壳长度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的,所述内炉膛的长度为外壳长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与引流段,引流段向上弯曲与所述烟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尾端为缩口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外表面、连接管外表面和烟囱外表面均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排出的尾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尾气通道,与从内炉膛出来的热气混合均匀,再从烟囱排出,尾气加热后温度高于露点温度,排入大气后在充分扩散前,温度不会降到露点温度以下,保证烟囱出口无水汽现象形成,减少“视觉污染”;

内炉膛尾端设置有连接筒,且其筒壁开设有透气孔,连接筒可以防止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热气对外壳内侧壁的热辐射,同时在尾气通道流动的尾气可通过透气孔进入连接筒中与热气混合,增大与热气的接触面积,保证尾气与热气的热交换效率;

进气口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尾气的进风方向与尾气通道垂直,使尾气在尾气通道内和烟囱内形成旋流,降低燃烧器阻力,并能够促使尾气与燃烧器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行充分换热,使烟囱出口处气体温度分布均匀;

外壳中设置有内炉膛且进气口设置在外壳上靠近燃烧器一端的侧壁上,保证从进气口进入的尾气不会与燃烧器的火焰接触;

外壳外表面、连接管外表面和烟囱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隔热层,以减少尾气流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保证从烟囱出气口出去的尾气温度不会降到露点温度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风炉、2-燃烧器、3-连接管、4-烟囱、5-进气管、6-尾气通道、11-外壳、12-内炉膛、13-连接筒、31-连接段、32-引流段、111-进气口、13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包括热风炉1、燃烧器2、连接管3和烟囱4。



本技术:
的热风炉有两种实施例,第一实施例中,热风炉1包括外壳11和内炉膛12,外壳11上开设有与沥青搅拌站排气口连接的进气口111,进气口111与沥青搅拌站排气口之间通过进气管5连接,进气管5的管径沿尾气的进风方向逐渐减小,进气管5的最小管径小于或等于外壳11半径与内炉膛12半径之差,保证从进风口进入的尾气不会对内炉膛12形成巨大冲击;内炉膛12套设置在外壳11中,沿外壳11的长度方向延伸,外壳11内壁与内炉膛12外壁之间形成有尾气通道6,内炉膛12的长度为外壳11长度的一半,内炉膛12由耐高温材料制成,以保证燃烧器2的稳定燃烧,具体的,进气口111设置在外壳11上靠近燃烧器2一端的侧壁上,尾气的进风方向与尾气通道6垂直,使尾气在尾气通道6内和烟囱4内形成旋流,降低燃烧器2阻力,并能够促使尾气与燃烧器2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行充分换热,使烟囱4出口处气体温度分布均匀;进一步的,外壳1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隔热层,减少尾气流动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热风炉1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1中与内炉膛12的尾端连接的连接筒13,连接筒13的筒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31,以防止燃烧器2产生的高温热气对外壳11内壁的热辐射,同时在尾气通道6流动的尾气可通过透气孔131进入连接筒13中与热气混合,增大与热气的接触面积,保证尾气与热气的热交换效率,连接筒13的直径与内炉膛12的直径一致,且内炉膛12与连接筒13的长度之和为外壳11长度的三分之二。

燃烧器2设置在热风炉1的前端,与内炉膛12的前端密封连接,用于向内炉膛12供热,将燃烧器2与内炉膛12连接,保证从进气口111进入的尾气不会与燃烧器2前端的火焰接触,保证燃烧器2的使用安全,燃烧器2为沥青制备领域中常用的燃烧器2,其具体结构这边不再进一步赘述。

连接管3一端与外壳11连接,另一端与烟囱4连接,尾气沿着尾气通道6向烟囱4方向流动与从内炉膛12流出的热气混合加热,再通过连接管3进入烟囱4排出,具体的,连接管3包括依次设置的连接段31与引流段32,引流段32向上弯曲与烟囱4连接,保证尾气可快速流入烟囱4中,外壳11的尾端为缩口结构,其尾端的最小直径与连接段31的直径一致,进一步的,连接管3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隔热层,以减少加热后的尾气在流动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烟囱4的外表面设置有有保温隔热层,以减少加热后的尾气在流动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工作时,沥青搅拌站排气口的尾气通过进气管5进入尾气通道6中,沿尾气通道6旋流与内炉膛12尾端流出的热气混合加热后,再通过连接管3进入烟囱4中排出,尾气加热后温度高于露点温度,排入大气后在充分扩散前,温度不会降到露点温度以下,保证烟囱4出口无水汽现象形成,减少“视觉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风炉、燃烧器、连接管和烟囱,热风炉包括外壳和套设在外壳中的内炉膛,外壳上开设有与沥青搅拌站排气口连接的进气口,外壳内壁和内炉膛外壁之间形成有尾气通道;燃烧器与内炉膛的前端连接,用于向内炉膛供热;连接管一端与外壳连接,另一端与烟囱连接,尾气沿着尾气通道向烟囱方向流动与从内炉膛流出的热气混合加热,再通过连接管进入烟囱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与沥青搅拌站排气口之间通过进气管连接,进气管的管径沿尾气的进风方向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最小管径小于或等于外壳半径与内炉膛半径之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外壳上靠近燃烧器一端的侧壁上,尾气的进风方向与尾气通道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炉膛的尾端设置有连接筒,连接筒的筒壁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炉膛与连接筒的长度之和为外壳长度的三分之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炉膛的长度为外壳长度的二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与引流段,引流段向上弯曲与所述烟囱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尾端为缩口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外表面、连接管外表面和烟囱外表面均设置有保温隔热层。


技术总结
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包括热风炉、燃烧器、连接管和烟囱,热风炉包括外壳和套设在外壳中的内炉膛,外壳上开设有与沥青搅拌站排气口连接的进气口,外壳内壁和内炉膛外壁之间形成有尾气通道;燃烧器与内炉膛的前端连接,用于向内炉膛供热;连接管一端与外壳连接,另一端与烟囱连接,尾气沿着尾气通道向烟囱方向流动与从内炉膛流出的热气混合加热,再通过连接管进入烟囱排出,尾气加热后温度高于露点温度,排入大气后在充分扩散前,温度不会降到露点温度以下,保证烟囱出口无水汽现象形成,减少“视觉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韩雨;颜伟泽;程建奎;侯建强;杜金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