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1646发布日期:2020-05-15 15:46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道路表面排水经常在土路肩部分发生阻水现象,这是路面排水不畅和土路肩冲刷的主要原因,它不仅增加了路面的病害,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雨天交通事故。现有土路肩采用集中排水或者植草处理,易产生以下问题:

(1)集中排水受空间限制,有效排水尺寸较小,极易发生堵塞现象,且混凝土用量较大,造价偏高。

(2)集中排水构件较多,虽然构件采用预制可以节约部分时间,但安装较为复杂,需要较多的人工和时间;且拼接缝较多,易出现接缝处渗水、构件损坏等现象。

(3)土路肩植草方案施工方便,造价便宜,但运营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养护,否则泥土、碎石等易在土路肩堆积,降雨时成为阻水埂,延长了路面排水的时间,增加了雨天车辆行驶的危险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养护方便、耐久性好、造价不高的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包括基础,位于所述基础顶部的回填土,位于所述回填土顶部的通料碎石,所述通料碎石与回填土之间设有隔渗土工布,位于所述基础、回填土、通料碎石外侧的现浇混凝土,位于所述通料碎石和现浇混凝土顶部的混凝土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板顶面与路面顶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现浇混凝土为四边形,坡率为1:1-1:1.5。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板在纵向、横向均设置1cm宽施工缝。

优选的,所述通料碎石底面设置贯穿现浇混凝土层的pvc管。

优选的,所述施工缝采用水泥砂浆回填。

优选的,所述施工缝顶面均比混凝土板顶面低1cm。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土路肩采用混凝土处理,加快了降雨时路面汇水的排水速度,减薄了降雨时车辆轮胎的水膜,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混凝土强度高性能持久,极大的减少了道路运营期间土路肩的养护工作量;预制板采用工厂集中预制,避免了天气、温度等外界条件对施工的干扰;养护维修更换损坏板块即可,十分方便;侧面采用现浇混凝土进行硬化,可减少路面汇水渗入土路肩和对土路肩的冲刷作用;施工方案简单,便于实施,且预制块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设置的纵横向施工缝比预制板低,并用水泥砂浆进行填筑,防止接缝施工误差产生阻水现象和减少下渗水。

总之,施工、养护维修方便、耐久性好的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可以尽快将路面汇水排出路基范围,避免发生排水不畅、道路病害、安全事故等,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提供了一种好的思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础、2底基层、3下基层、4上基层、5下面层、6中面层、7上面层、8矩形混凝土预制板、9护栏立柱、10纵向施工缝、11横向施工缝、12直角梯形混凝土预制板、13通料碎石、14隔渗土工布、15pvc管、16回填土、17现浇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包括基础1;

土路肩自下而上包括位于基础1上的底基层2、下基层3、上基层4、下面层5、中面层6、上面层7;

防排水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基础顶部的回填土16,位于所述回填土顶部的通料碎石13,所述通料碎石与回填土之间设有隔渗土工布14,位于所述基础、回填土、通料碎石外侧的现浇混凝土17,位于所述通料碎石和现浇混凝土顶部的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上设纵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所述施工缝采用水泥砂浆回填。

还包括护栏立柱9,护栏立柱贯穿混凝土板、通料碎石和土路肩,护栏立柱将混凝土板分割成矩形混凝土预制板8和直角梯形混凝土预制板12,矩形混凝土预制板8靠近土路肩一侧,直角梯形混凝土预制板12靠近现浇混凝土17一侧。

所述矩形混凝土预制板8分在护栏立柱处采用现浇混凝土18,其余均采用混凝土预制。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预制板厚度均为8cm,混凝土强度为c30;水泥砂浆强度为m10;现浇混凝土厚度均为8cm,混凝土强度为c25;pvc管长度20cm,直径为5cm,每5m设置一处;纵横向施工缝宽度均为1cm,均比混凝土板低1cm;边坡坡率为1:1.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特征之间相互交错,不一定独立存在。以上显示与描述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其优点。从事该专业的技术人员需知,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的实施例与说明书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以成为唯一选择。在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要求下,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变化并优化,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改进优化都进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具体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位于所述基础顶部的回填土,位于所述回填土顶部的通料碎石,所述通料碎石与回填土之间设有隔渗土工布,位于所述基础、回填土、通料碎石外侧的现浇混凝土,位于所述通料碎石和现浇混凝土顶部的混凝土板。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板顶面与路面顶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混凝土为四边形,坡率为1:1-1:1.5。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板在纵向、横向均设置1cm宽施工缝。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采用水泥砂浆回填。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顶面均比混凝土板顶面低1cm。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料碎石底面设置贯穿现浇混凝土层的pvc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处理土路肩防排水系统,包括基础,位于所述基础顶部的回填土,位于所述回填土顶部的通料碎石,所述通料碎石与回填土之间设有隔渗土工布,位于所述基础、回填土、通料碎石外侧的现浇混凝土,位于所述通料碎石和现浇混凝土顶部的混凝土板。土路肩采用混凝土处理,加快了降雨时路面汇水的排水速度,减薄了降雨时车辆轮胎的水膜,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混凝土强度高性能持久,极大的减少了道路运营期间土路肩的养护工作量;预制板采用工厂集中预制,避免了天气、温度等外界条件对施工的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斌;于恒峰;王志峰;易昕;张军华;王春红;陈小龙;胡启晨;牛京涛;任园;鲍世辉;方肖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9.07.29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