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道式缓跑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3109发布日期:2020-08-11 22:12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道式缓跑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道式缓跑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的人口日益增多,随着而来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加大。通常情况下,城市居民都会通过适当的锻炼来进行压力调节,有效放松身心。其中跑步是人们最常采用的一种身体锻炼方式,主要因为跑步技术要求简单,无需特殊的场地、服装或器械。同时,跑步时血液的流通速度会增加,增加对氧气的摄入量,免疫力也会提高,进而提高身体素质。并且跑步进行排汗的同时,一些在皮肤底下的杂质也会被排除来,进而清洁了皮肤的毛孔,让皮肤看起来更加晶莹有亮度和光泽。尤其对于一些生活在城市中的青少年和中老年人来说,跑步能够有效活动肌体,保证身体机能。但在城市中,由于城市用地紧张、人口也相对比较密集,在马路或者人行道上跑步运动存在比较大的风险。并且马路或者人行道多是硬度比较大的地面,在跑步过程中容易对人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耐用的双道式缓跑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道式缓跑径,包括跑道和走道,跑道和走道并排设置,跑道由上到下设有透气型塑胶跑道面层、透水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石粉垫层和夯土层,走道由上到下设有第一砖石层、水泥砂浆层、混凝土层、石粉垫层和夯土层,跑道和走道之间设有隔道,隔道由上到下设有第二砖石层、水泥砂浆层、混凝土层、石粉垫层和夯土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跑道在远离走道的一侧设有隔道,走道在远离跑道的一侧设有隔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走道和隔道的夯土层的高度位置均低于跑道的夯土层的高度位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跑道的宽度为1400~1600mm,走道的宽度为800~1000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混凝土层为强度等级为c20,水泥砂浆层的强度等级为m20,夯土层的夯土系数不小于94%。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砖石层和第二砖石层均为花岗岩材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混凝土层、石粉垫层的厚度一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石粉垫层中包括石粉和5~6%的水泥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这种双道式缓跑径,设有并排设置的跑道和走道,跑道由上到下设有透气型塑胶跑道面层、透水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石粉垫层和夯土层,走道由上到下设有第一砖石层、水泥砂浆层、混凝土层、石粉垫层和夯土层,跑道和走道之间设有隔道,隔道由上到下设有第二砖石层、水泥砂浆层、混凝土层、石粉垫层和夯土层,其中跑道的透气型塑胶跑道面层和透水混凝土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能够有效应对雨天,避免积水影响跑步,还能提供比较好的柔软性和弹性,充分保护跑步者,并且其石粉垫层可以提供比较好的吸水性,能够很好地配合透气型塑胶跑道面层和透水混凝土层,而走道可以为跑步完的用户提供休息的场地,也为行人提供散步场地,避免跑步者与行人之间的冲突,降低其存在的碰撞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缓跑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道式缓跑径,包括跑道和走道。跑道用于提供缓跑的场地,而走道用于行走和散步,可以有效划分开行人和跑步者,避免碰撞。跑道和走道并排设置,通常是平行设置。跑道由上到下设有透气型塑胶跑道面层11、透水混凝土层12、混凝土层13、石粉垫层14和夯土层15。其中透气型塑胶跑道面层11、透水混凝土层12可以有效透水透气,可以在雨天后马上进行跑步。并且透气型塑胶跑道面层11具有弹性,能够缓和跑步者的动能,减少肌肉脚踝的损伤,为跑步者提供舒适的跑步体验。混凝土层13用于有效地承接支撑,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而石粉垫层14能够吸收水,并且降低混凝土层13的厚度,减少工程造价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夯土层15由于支撑整体结构,确保不发生下陷。走道由上到下设有第一砖石层21、水泥砂浆层22、混凝土层13、石粉垫层14和夯土层15。跑道和走道之间设有隔道,隔道由上到下设有第二砖石层31、水泥砂浆层22、混凝土层13、石粉垫层14和夯土层15。隔道可以有效区分开走道和跑道,避免人流冲突。通常第一砖石层21和第二砖石层31是一些普通的石材、砖石结构,通常设置为不一致。并且还可以在隔道上设置条纹形成盲。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跑道在远离走道的一侧设有隔道,走道在远离跑道的一侧设有隔道。隔道用于隔离区分外侧地面,并且通常在第二砖石层31的侧面上设有细石混凝土层32,用于抵住第二砖石层31。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走道和隔道的夯土层15的高度位置均低于跑道的夯土层15的高度位置,可以利于跑道的排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跑道的宽度为1400~1600mm,走道的宽度为800~1000mm,充分考虑跑步和行走之间的协调。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混凝土层13为强度等级为c20,水泥砂浆层22的强度等级为m20,夯土层15的夯土系数不小于9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砖石层21和第二砖石层31均为花岗岩材质,但第一砖石层21和第二砖石层31的形状不一致,可以降低施工造价。并且各混凝土层13、石粉垫层14的厚度一致,降低施工难度。在本实施例中,石粉垫层14的厚度为100mm,混凝土层13的厚度为100mm,透水混凝土层12的厚度为30mm,透气型塑胶跑道面层11的厚度为10mm。

该双道式缓跑径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图纸设计在地面上放中线桩,并根据中线桩放定边桩;

2)、根据定边桩进行挖槽,并洒水后夯实;

3)、搅拌石粉加入5~6%的水泥搅拌均匀后铺撒,并振捣密实形成石粉垫层14;

4)、搅拌混凝土并进行浇筑形成混凝土层13;

5)、进行后续透水混凝土层12、透气型塑胶跑道面层11、水泥砂浆层22、第一砖石层21和第二砖石层31的铺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中,用蛙式打夯机夯土2~3遍,并保证其平度允许误差不大于2mm。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按照该双道式缓跑径设计的中线,在地面上每隔10~20m放一个中线桩,在弯道的曲线上应在曲头、曲中、曲尾各放一个中线桩,并在中线桩上写明桩号。再以中线桩为准,根据设置该双道式缓跑径的宽度和场地的范围定边桩,最后放出路面和场地的平面线。

然后按设计该双道式缓跑径的宽度和范围,沿边线桩每侧放出25cm挖槽。槽的深度应等于所需铺设的功能层的厚度,槽底应有2%~3%的横坡度。这里功能层指的是上面所说的透气型塑胶跑道面层11、透水混凝土层12、混凝土层13、石粉垫层14和夯土层15等层级结构。挖好槽后在槽底上洒水,使它潮湿,然后用蛙式打夯机夯土2~3遍,铺地槽平度允许误差不大于2cm。其中细节上的地形处理要结合场地现状,适当造型,力争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根据设计要求拌制水泥石粉,这里在石粉中拌入5.5%的水泥粉,在铺筑时应注意铺筑厚度,并用大于2.8kw的大平板振动器捣密实。通常是每10m作为为一施工段落,根据设计标高,路面宽度、场地范围进行放中线桩和边线桩,在石粉垫层14上用经纬仪定线,起始应依据边缘测量向中心开展。

根据放好线的范围、标高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注意混凝土的质量和振捣,保证混凝土层13的施工质量。然后进行其他功能层的铺筑,功能层铺筑时应先铺边缘及导向材料。花岗岩石材应轻轻放平,用橡胶锤敲打稳定,不得损伤石材的边角。铺好花岗岩石材后应沿线检查平整度,发现花岗岩石材有移动现象时,应立即整修。最后道牙基础最好跟地床同时填挖碾压,以保证有整体的均匀密实度,并且用1:3的白砂浆2cm。道牙要安稳,牢固后用m10水泥砂浆匀缝,道牙背后应用灰土夯实。边条铺砌的深度相对于地面应尽可能低些,槽块一般紧靠道牙设置,以利于地面排水,该双道式缓跑径的路面应梢稍高于槽块。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