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4798发布日期:2020-05-20 03:11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材铺装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城市的“热岛效应”、遭遇强暴雨时引发的内涝、地下水资源枯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开展“海绵城市”的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其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是采用透水铺装。最早在1852年,英国开发出不含细骨料的混凝土。1950年,英国将多孔沥青路面应用于机场跑道。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设计透水性混凝土。荷兰在1972年开始研究排水沥青混合料。此外,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也对多孔沥青路面有研究和应用。1986年,英国开始研究透水性铺面的径流抑制及污染防治。

在目前的“海绵城市”的建设中,石材铺装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传统户外石材的铺装密实度较高,灰尘和沙土等异物又极易堵塞表层孔隙,从而会大大影响石材铺装的透水能力,造成石材铺装后的整体透水能力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其采用了一种塑料板结合喇叭形导水槽的设计来提升两石材板之间缝隙的透水能力,可以有效地实现整体石材地面的透水性能。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其包括多块铺设于地面基层上的石板,每相邻的两石板之间形成缝隙,石板和地面基层之间设置有塑料板,石板固定于塑料板上,塑料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两折弯端,折弯端延伸入缝隙并包住石板的边沿,相邻的两折弯端之间形成填缝空间,填缝空间内填充有透水砂层,地面基层上开设有正对透水砂层的导水槽,导水槽为喇叭形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塑料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为梳齿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塑料板包括多个沿着塑料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板体单元。

进一步地,上述板体单元包括沿着塑料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板条、第二板条、第三板条和第四板条,第二板条的厚度为第一板条的一半,第一板条的厚度等于第三板条的厚度,第二板条的厚度等于第四板条的厚度。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板条的下表面靠着地面基层,第四板条的上表面靠着石板的底面。

进一步地,上述导水槽包括上导水槽单元和下导水槽单元,上导水槽单元的底部连通下导水槽单元的顶部,上导水槽单元和下导水槽单元皆为喇叭形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导水槽的槽壁形成台阶面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导水槽的槽底形成半球形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透水砂层包括碎石层、河沙层和碎沙层。

进一步地,上述碎石层、河沙层和碎沙层由下至上依次排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首先在石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石板的塑料板,然后在两塑料板的折弯端之间填充入透水砂层,透水砂层将水透入底部的喇叭形导水槽内,塑料板利用其光滑表面使得水分不会流在塑料板的表面,并且提高流水向下滑落的速度,使得流水可以大部分进入到透水砂层内,喇叭形导水槽中,利用斜向的槽壁增加水流向下的流动速度。

因而,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整体石材地面的透水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中塑料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其包括多块铺设于地面基层1上的石板2,每相邻的两石板2之间形成缝隙21,石板2和地面基层1之间设置有塑料板22,石板2固定于塑料板22上,塑料板22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两折弯端23,折弯端23延伸入缝隙21并包住石板2的边沿,相邻的两折弯端23之间形成填缝空间,填缝空间内填充有透水砂层24,该透水砂层24具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碎石层、河沙层和碎沙层,地面基层1上开设有正对透水砂层24的导水槽11,导水槽11为喇叭形结构。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首先在石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石板的塑料板,然后在两塑料板的折弯端之间填充入透水砂层,透水砂层将水透入底部的喇叭形导水槽内,塑料板利用其光滑表面使得水分不会流在塑料板的表面,并且提高流水向下滑落的速度,使得流水可以大部分进入到透水砂层内,喇叭形导水槽中,利用斜向的槽壁增加水流向下的流动速度。

因而,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整体石材地面的透水性能。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塑料板22包括多个沿着塑料板22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板体单元221,板体单元221包括沿着塑料板22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板条222、第二板条223、第三板条2231和第四板条224,第二板条223的厚度为第一板条222的一半,第一板条222的厚度等于第三板条2231的厚度,第二板条223的厚度等于第四板条224的厚度,第二板条223的下表面靠着地面基层1,第四板条224的上表面靠着石板2的底面。因此,塑料板22的上下表面均形成了梳齿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使得塑料板的上表面与石板的连接力增强,在塑料板的上表面铺设水泥等粘结介质时,可以保证石板安装的牢固性;同时,塑料板的下表面可以形成与地面基层之间的排气通道,降低石板对地面基层的压力,保证地面基层良好的排水性能。

实施例三: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户外石材面层透水铺装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导水槽11包括上导水槽单元12和下导水槽单元13,上导水槽单元12的底部连通下导水槽单元13的顶部,上导水槽单元12和下导水槽单元13皆为喇叭形结构,且导水槽11的槽壁形成台阶面结构,且导水槽11的槽底形成半球形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可以提高水流向下的速度,并且半球形的槽底可以形成底部漩涡,加快水流向外排出的速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