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9092发布日期:2020-07-29 03:28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下沉式绿地为海绵城市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下沉式绿地可将路面径流汇聚到下沉区内,供下沉区内植物的生长所需,从而节省城市绿化浇灌用水;现有的部分下沉式绿地还设有渗水会用系统,即下沉区的下方还铺有带孔的管路,管路连通至周围的喷泉系统或水池系统,下沉区内下渗的水可流入管路中,并导向至喷泉系统或水池系统中,从而进一步提高雨水利用效率。

针对于上述这种下沉式绿地,渗排结构一般包括路面、下沉区、下沉区由上至下又包括雨水过滤层、雨水过渡层、雨水排水层;雨水先经过路面引导,进至下沉区内,并以此经过雨水过滤层、雨水过渡层、雨水排水层,最终渗至管路中。

上述这类的下沉式绿地存在以下缺陷:路面径流在汇聚到下沉区内的过程中,常常会将路面上的垃圾带进下沉区内,这部分垃圾在下沉区内长期滞留,可能对下沉区内的土壤和水造成污染,并影响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设有汇流槽和导向槽,导向槽的槽口设有过滤装置,绿化带附近的垃圾被雨水带动流至汇流槽内,汇流槽的雨水和垃圾通过导向槽流动到绿化带的过程中,垃圾被过滤装置阻挡,避免垃圾流至绿化带内,造成土壤和水的污染、影响植物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包括绿化带、绿化带内的雨水过滤层、雨水过渡层、雨水排水层、位于雨水排水层内的管路,所述绿化带外周设置有嵌于路面内的环状汇流槽,汇流槽与绿化带之间连通有导向槽,导向槽远离汇流槽的一端槽口处设置有用于防止垃圾通过的过滤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汇集在汇流槽内,且汇流槽呈环状包围绿化带能够增强绿化带的保护效果,使垃圾流至汇流槽内,防止垃圾从绿化带外围流至绿化带内;汇流槽的雨水经过导向槽流至绿化带内,再经过绿化带内的雨水过滤层、雨水过渡层、雨水排水层的层层处理;雨水在导向槽流动的过程中,垃圾被雨水带动至导向槽内,并被过滤装置阻挡,有效起到防止垃圾流入绿化带内的效果,保护了环境。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过滤桶的内部呈中空设置,且过滤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过滤罩,第一过滤罩的表面贯穿有若干第一过滤孔;过滤筒的外周壁两侧设有均卡接块;导向槽的内壁两侧开有卡接槽,卡接槽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连通槽和沿导向槽长度方向延伸的滑动槽,连通槽的下端连通于滑动槽的一端;卡接块滑动卡接于卡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垃圾被雨水带动至导向槽内时,垃圾被雨水带动堆积至第一过滤罩的一侧,操作者滑动过滤筒,使过滤筒从卡接槽内滑出,此时垃圾已被堆积至过滤筒内,操作者将过滤筒取出后,能够同时将堆积在过滤筒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处理绿化带附近的垃圾更为方便;同时将过滤装置取出后,更便于操作者对第一过滤罩进行清洗,避免长时间使用对第一过滤罩造成堵塞;当操作者将过滤筒沿雨水流动方向滑动至导向槽内后,由于雨水从汇流槽流至绿化带,雨水的冲击力使过滤筒抵接于滑动槽内,过滤筒稳定性较高。

优选的:所述过滤筒的外周壁两侧设有均卡接块;所述导向槽位于路面的一侧连接有螺栓,螺栓连通至滑动槽内并抵紧于卡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过滤装置装于导向槽内后,旋紧螺栓,螺栓的一端抵紧于过滤装置,将过滤装置固定于导向槽内,增强过滤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过滤桶内连接有第二过滤罩,第二过滤罩的表面贯穿有若干第二过滤孔,第二过滤孔的直径大于第一过滤孔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带动垃圾在导向槽内流动时,大垃圾先被第二过滤罩阻挡,小垃圾被第一过滤罩阻挡;避免大垃圾和小垃圾一起堆积至第一过滤罩,造成第一过滤罩的堵塞。

优选的:所述卡接块靠近卡接槽的一侧开有若干球槽,球槽内设有滚珠,滚珠滚动抵接于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带动垃圾在导向槽内流动时,泥沙、树叶等垃圾容易造成卡接槽的堵塞,使卡接块滑动于卡接槽内时,容易卡住;滚珠与卡接槽的滚动抵接,使卡接块与卡接槽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小卡接块与卡接槽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汇流槽的截面向下凸起呈圆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在汇流槽内流动时,防止垃圾、淤泥在汇流槽的转角处堆积,难以清理。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包括连接部和导向部,连接部连通于导向部和汇流槽之间,连接部的槽底不高于汇流槽的槽底最低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汇流槽的雨水较少时,也能够将汇流槽的雨水引导至导向槽内,避免汇流槽内雨水堆积。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槽底靠近汇流槽的一端高于靠近绿化带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雨水更容易在导向槽内流至绿化带;同时利用过滤装置的重力作用,使过滤装置进一步抵接于卡接槽的底部,增强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汇流槽和导向槽的配合能够带动雨水和垃圾经过导向槽流动,过滤装置能够阻挡导向槽内的垃圾,避免垃圾流至绿化带内;

2.本方案中,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且过滤装置与导向槽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垃圾被雨水带动流至过滤筒内,便于对垃圾的集中处理;

3.本方案中,过滤筒内连接有第二过滤罩和第一过滤罩,分别过滤不同大小的垃圾,避免第一过滤罩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示出内部结构。

图3是图1中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绿化带;11、雨水过滤层;12、雨水过渡层;13、雨水排水层;2、汇流槽;3、导向槽;31、连接部;32、导向部;33、嵌入部;4、过滤装置;41、过滤筒;411、竖直板;412、水平板;42、第一过滤罩;421、第一过滤孔;43、卡接块;431、球槽;432、滚珠;44、插接槽;45、第二过滤罩;451、第二过滤孔;5、卡接槽;51、连通槽;52、滑动槽;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包括绿化带1、绿化带1内的雨水过滤层11、雨水过渡层12、雨水排水层13、位于雨水排水层13内的管路14,管路14将雨水排水层13内的雨水导至喷泉系统或水池系统;绿化带1的外周设置有镶嵌在地面内的环状汇流槽2,汇流槽2的截面向下凸起呈圆弧设置;汇流槽2与绿化带1之间连接有四条呈矩阵排布的导向槽3,导向槽3靠近绿化带1的一端槽口设有过滤装置4。

参考图2和图3,导向槽3的槽底靠近汇流槽2的一端高于靠近绿化带1的一端,使雨水更容易流至绿化带1内;导向槽3包括连接部31、导向部32、嵌入部33,连接部31连通于导向部32和汇流槽2之间,连接部31的槽底不高于汇流槽2的槽底最低处;嵌入部33连通于导向部32和绿化带1之间,且嵌入部33的槽底低于导向部32的槽底。

导向槽3的内壁两侧开有卡接槽5,卡接槽5包括沿竖直方向贯穿于底面的连通槽51和沿导向槽3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槽52,连通槽51远离地面的一端连通于滑动槽52的一端,使连通槽51与滑动槽52组合呈l型。

参考图3和图4,过滤装置4包括过滤筒41,过滤筒41包括水平板412和两块固定连接于水平板412两侧的竖直板411,使过滤筒41内部呈中空设置,且过滤筒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罩42,第一过滤罩42的表面贯穿有若干第一过滤孔421;竖直板411相互远离的侧面分别固定有卡接块43,卡接块43远离竖直板411的一侧开有球槽431,球槽431内设有滚珠432;两个卡接块43分别滑动卡接于两条卡接槽5内,卡接块43的高度低于滑动槽52的宽度,且滚珠432滚动抵接于卡接槽5的槽壁;导向槽3位于地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6,螺栓6的一端抵接于卡接块43,使过滤筒41固定。操作者先将过滤筒41竖直方向上滚动卡接于连通槽51内,再沿滑动槽52方向滑动,直至卡接块43移动至滑动槽52的底部,此时水平板412镶嵌在嵌入部33内,水平板412的高度不高于导向部32的最低处,避免垃圾被水平板412阻挡。

竖直板411的上侧开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插接槽44;过滤装置4还包括第二过滤罩45,第二过滤罩45的表面贯穿有若干第二过滤孔451,第二过滤孔451的直径大于第一过滤孔421的直径;第二过滤罩45插接于插接槽44内。当雨水带动垃圾流至过滤筒41内时,大垃圾被第二过滤罩45过滤,小垃圾被第一过滤罩42过滤,将垃圾分两次过滤,避免所有垃圾都堆积在第一过滤罩42,容易造成第一过滤罩42的堵塞。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绿化带1附近的垃圾被雨水带动流至汇流槽2内,随之雨水带动垃圾流至导向槽3;大垃圾被第二过滤罩45所过滤,大垃圾被阻挡在第二过滤罩45远离第一过滤罩42的一侧,小垃圾被第一过滤罩42过滤,小垃圾被阻挡在第一过滤罩42靠近第二过滤罩45的一侧;雨水汇流至绿化带1内,再经过雨水过滤层11、雨水过渡层12、雨水排水层13的层层处理;

操作者转动螺栓6,使螺栓6的一端不再抵紧于卡接块43,移动过滤筒41,使过滤筒41从导向槽3内抽出,被过滤在过滤筒41内的垃圾即可集中处理;操作者从插接槽44内抽出第二过滤罩45,便于对第一过滤罩42和第二过滤罩45的清洗,避免垃圾对第一过滤孔421和第二过滤孔451造成堵塞。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