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扣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2079发布日期:2020-11-20 09:5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轨道扣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轨电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扣件。



背景技术:

轨道扣件是轨道结构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作用是为钢轨扣压在轨枕或道床上提供恰当的纵、横向阻力,以满足列车正常行驶的需要。

现有的轨道扣件,其基板的限位装置是基板顶侧的两个凸起结构。用于衬垫钢轨的垫板被夹置在这两个凸起结构之间。但是如果现场发生垫板窜出的情况,该凸起结构将直接顶在钢轨下面,而且在列车荷载作用下,钢轨存在被这两个凸起结构隔断的风险。

因此,改进垫板和基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扣件。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扣件,包括:基板,基板的一条对角线上间隔设置两个通孔;垫板,垫板设置在基板上,垫板上设有两个与两个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垫板的底侧设有两个与基板纵向的两侧相对应的限位凸缘;两个螺旋道钉,每个螺旋道钉分别延伸穿过一个通孔和一个安装孔;其中,当垫板在自然状态,两个安装孔的横向间距小于两个通孔的横向间距,两个限位凸缘的纵向间距大于或等于基板的纵向长度;当两个螺旋道钉对应的穿过两个通孔和安装孔时,垫板被横向张拉,两个限位凸缘的纵向间距减小并且可以卡紧在基板纵向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垫板的底侧设有花纹或者磨砂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垫板的顶侧设有磨砂面或者花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基板的顶侧设有磨砂面或者花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垫板与限位凸缘之间的夹角为圆弧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限位凸缘与垫板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限位凸缘由上至下的宽度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限位凸缘的硬度大于垫板的硬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一方面,垫板可以通过螺旋道钉和通孔的配合,将垫板安装到基板上。另一方面,当垫板安装到基板上后,两个限位凸缘的纵向间距减小,这两个限位凸缘紧紧卡在基板纵向的两侧。因此,垫板被牢牢固定在基板上,难以窜出。而且基板的顶侧不再保留原有的凸起结构,即使垫板窜出,钢轨也不会被隔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轨道扣件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基板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垫板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垫板的仰视图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垫板的截面图示意图,其中图5是沿着图3或图4中虚线a-a截出的;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限位凸缘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基板;12、通孔;14、垫板;16、安装孔;18、限位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纵向指的是钢轨长度所在的方向,即钢轨铺设的方向;横向是钢轨宽度所在的方向。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扣件还包括弹条、螺栓、轨距块等配件。本实用新型没有涉及对这些配件进行改进,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有能力了解和实现这些配件功能,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这些没有改进的内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扣件,包括金属基板10、垫板14和两个螺旋道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基板10的一条对角线上间隔设置两个通孔12。这两个通孔12用于插入螺旋道钉。基板10的另一条对角线上间隔设置两个固定座。具体来说,这两个通孔12是中心对称分布的,这两个固定座也是中心对称分布的。由于两个固定座设置在基板10的顶侧,用于垫板14安装的区域呈“z”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垫板14大致呈“z”形,垫板14可以共形的设置在基板10上。垫板14间隔的设有两个安装孔16,这两个安装孔16分别与两个通孔12相对应。这两个安装孔16用于螺旋道钉插入。垫板14上间隔设置两个缺口,用来避让两个固定座。垫板14的底侧设有两个限位凸缘18,这两个限位凸缘18用于分别卡紧在基板10纵向的两侧。当垫板14在自然状态时,两个安装孔16的横向间距小于两个通孔12的横向间距,两个限位凸缘18的纵向间距大于或等于基板10的纵向长度。当两个螺旋道钉对应的穿过两个通孔12和安装孔16时,垫板14被横向张拉,两个安装孔16的横向间距增大,两个限位凸缘18的纵向间距减小并且可以卡紧在基板10纵向的两侧。因此,在安装垫板14时,先将垫板14铺设在基板10上,再通过一个螺栓道钉对应的插入一个安装孔16和一个通孔12,从而固定垫板14的一侧。由于此时垫板14还未张拉,两个限位凸缘18的纵向间距大于等于基板10的纵向长度,两个限位凸缘18还没有紧紧的卡在基板10纵向的两侧。然后横向张拉垫板14,两个安装孔16的横向间距增大,使得垫板14的另一安装孔16与另一通孔12对准,再将螺旋道钉插入该安装孔16和该通孔12。此时,由于垫板14经过张拉,两个限位凸缘18的纵向间距减小,两个限位凸缘18可以紧紧的卡在基板10纵向的两侧。因此,通过设置两个安装孔16,垫板14可以被螺旋道钉安装固定在基板10上;通过设置两个限位凸缘18,垫板14可以紧紧地卡接至基板10(可以视作形成过盈配合),垫板14根本不会从钢轨下方窜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凸缘18的硬度大于垫板14的硬度,有助于使限位凸缘18紧紧卡在基板10纵向两侧而不松动。因此,当垫板14受到钢轨施加的力时,限位凸缘18不会轻易变形而使垫板14从钢轨下方窜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垫板14的底侧设置有花纹或者磨砂面。花纹或者磨砂面使得垫板14的底侧更加粗糙,从而增加了垫板14和基板1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垫板14更加难以从钢轨下方移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垫板14的顶侧设有磨砂面或者花纹。花纹或者磨砂面使得垫板14的顶侧更加粗糙,从而增加了垫板14和钢轨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钢轨的纵向摩擦力增加,有助于避免钢轨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板10的顶侧设有磨砂面或者花纹。花纹或者磨砂面使得基板10的顶侧更加粗糙,从而增加了基板10和垫板14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垫板14更加难以从钢轨下方移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垫板14与限位凸缘18之间的夹角为圆弧结构。也就是说,垫板14与限位凸缘18之间的夹角通过圆弧结构过渡。该圆弧结构实际上增加了该夹角处的厚度,也将基板10施加给该夹角处的应力分散,使得该部位不易断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凸缘18与垫板14一体成型。这样有利于增加限位凸缘18的结构强度,防止限位凸缘18从垫板14上断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限位凸缘18由上至下的宽度逐渐增大。也就是说,限位凸缘18的下部相对于上部更宽。这样限位凸缘18的下部与基板10之间卡得更紧,垫板14与基板10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垫板14由橡胶制成,例如三元乙丙橡胶、丁晴橡胶或碳氟橡胶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