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1173发布日期:2021-02-26 15:2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组装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


背景技术:

[0002]
人们的出行由以前的步行渐渐发展成由交通工具代步,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相对应的公路、铁路等一系类的道路开始出现,并且在发展过程中渐渐的由路面建设发展到空中建设,在这样的条件下,桥梁的作用也越加的重要,因为在长路程的公路建造中,经常要跨越河流、山谷等地方,所以这是就要通过桥梁来连通,在桥梁建设中,桥梁支座是连接、约束桥梁上、下部结构的重要构件,现有的桥梁很少采用模型的样式出现,模型桥梁能够更好加直观的观察桥梁的样式,进而方便对其进行改进,进而设计出更好的桥梁。
[0003]
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的组装连接方式较为普通,没有较好且稳固的连接结构,导致连接效果一般,同时缺乏较好的对桥梁之间的减震装置。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对桥梁之间进行固定,同时能够使桥梁之间起到较好的减震的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包括:桥墩;桥架,所述桥架固定安装在桥墩的顶部;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桥架的內底面;伸缩支撑杆,所述伸缩支撑杆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顶部;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伸缩支撑杆的顶部;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支撑杆;桥梁,所述桥梁设置第一固定板顶部;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桥梁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与桥梁顶面水平;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桥梁远离第二支撑板一侧,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底面与桥梁底面水平;矩形槽,所述伸缩第二支撑板内部开凿有矩形槽;基座,所述伸缩矩形槽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基座;连接杆,所述急着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第二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凹型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板顶部固定安装有凹型支撑架,所述凹型支撑架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电源块,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固定安转有电源块;第一电流钢索,所述电源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流钢索;电动旋转螺帽,所述第一电流钢索远离电源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旋转螺帽;磁性凹块,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磁性凹块,所述凹型磁块的顶部内凹形状为圆弧形;电磁线圈块,所述第三支撑板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线圈块,所述电磁线圈块的底部设置呈凸型圆弧;电流接收螺栓,所述电磁线圈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流接收螺栓,所述电流接收螺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电动旋转螺帽;当电源块流出正向电流,所述正向电流通过第一电流钢索带动电动旋转螺帽转动,所
述电动旋转螺帽转动与电流接收螺栓螺纹连接,所述正向电流通过电流接收螺栓流入电磁线圈块,所述电磁线圈块因电流的磁效应产生磁场,所述电磁线圈块产生的磁场与磁性凹块自身磁场相排斥。
[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外壁靠两个卡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固定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凹型支撑架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矩形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卡槽,所述两个卡块分别卡接在相对应的卡槽内。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三列均匀对称分布的伸缩支撑杆,所述每列包含多个伸缩支撑杆。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对称开凿有两列矩形槽,所述每列包含多个矩形槽,所述凹型支撑架的数量和位置与矩形槽相同。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固定安装有两列电源块,所述每列包含多个电源块,所述电流接收螺栓的数量和位置与电源块相同。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流接收螺栓顶部安装有若干组弹性固定板,所述若干组弹性固定板在螺栓的顶部呈圆形等距设置。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所述桥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线圈块,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流钢索。
[001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电流钢索远离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远离第二电流钢索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桥架横梁一侧。
[001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桥架为类口字型,所述桥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桥墩,所述桥架两侧与桥梁两侧不发生接触,所述桥架顶部横梁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板。
[0015]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1.通过设置桥梁、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矩形槽和凹型支撑架等装置,解决了桥梁安装不便的问题,桥梁均一端设置第二支撑板、另一端设置第三支撑板,安装时只需对第二支撑板上的矩形槽和第三支撑板上的凹形支撑架进行匹配连接即可,且各部分尺寸一致,增加了装置的通用性,方便工人进行实际装配。
[0016]
2.通过设置桥墩、桥架、第一支撑板、第一弹簧、桥梁、连接杆、滑块、凹型支撑架和第二弹簧等装置相互作用,解决桥梁减震问题,桥架与桥梁不发生接触,仅靠第一支撑板及第一弹簧、第一固定板对桥梁进行缓冲支撑,同时桥梁内部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进行缓冲,对桥梁进行充分的缓冲作用,增加桥梁的减震效果。
[0017]
3.通过设置电源块、电磁线圈块、第一电流钢索、电动旋转螺帽、电流接收螺栓、磁性凹块、第二固定板、第二电流钢索和第三固定板等装置相互作用,解决了桥梁稳固性问题,当桥梁受到向下的载荷力时,通过位移传感器控制电源块流出正向电流,电流流入第一电流钢索,并带动电动旋转螺帽转动,电动旋转螺帽转动实现与电流接收螺栓螺纹连接,电流沿电流就收螺栓流入电磁线圈块,电磁线圈块因电流的磁效应产生磁场,该磁场方向与
磁性凹块磁场方向相反,实现相排斥作用,保证电磁线圈块与磁性凹块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同时电磁线圈块的底部突出的圆弧设计与磁性凹块之间的凹陷的圆弧设计相匹配,实现对桥梁晃动的缓冲作用,使桥梁在受到重载或者风力等自然环境下的适当范围的摆动而不发生坍塌,同时第二电流钢索与固定板、电磁线圈块、磁性凹块之间也能实现同原理的缓冲效果。
[0018]
4.通过设置电源块、电磁线圈块、第一电流钢索、电动旋转螺帽、电流接收螺栓、磁性凹块、第二固定板、第二电流钢索和第三固定板等装置相互作用,当桥梁6受到向上的载荷力时,通过位移传感器控制电源块17流入反向电流,反向电流通过一系列流动最终进入电磁线圈块18,从而使电磁线圈块18产生反向磁场,该磁场与磁性凹块25自身磁场方向相反,从而使电磁线圈块18同磁性凹块25相吸引,从而拉绳第一电流钢索19,使第一电流钢索19对桥梁6施加向下的作用力,防止桥梁6发生倾斜甚至翻覆。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桥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电控钢索、电动旋转螺帽和螺栓的装配示意图。
[0021]
图中标号:1、桥墩;2、桥架;3、第一支撑板;4、第一弹簧;5、第一固定板;6、桥梁;7、伸缩支撑杆;8、第二支撑板;9、第三支撑板;10、矩形槽;11、基座;12、连接杆;13、卡块;14、滑块;15、凹型支撑架;16、第二弹簧;17、电源块;18、电磁线圈块;19、第一电流钢索;20、电动旋转螺帽;21、电流接收螺栓;22、第二固定板;23、第二电流钢索;24、第三固定板;25、磁性凹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包括:桥墩1;桥架2,桥架2固定安装在桥墩1的顶部,桥架2为类口字型,该形状设计具有普遍性,且稳定性高,桥架2两侧与桥梁6两侧不发生接触,桥梁6仅靠弹簧作支撑,可实现更大程度的减震效果,同时桥梁6与桥架2之间的间隙距离可作为最大摆动范围,对桥梁6受载范围做监控,桥架2顶部横梁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板24;第一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3固定安装在桥架2的內底面,第一支撑板3的长度与桥梁6的长度一致,且对称中心与第二支撑板8和第三支撑板9的对称中心重合,这样设计可以使第一支撑板3顶部的弹簧缓冲装置均匀分布,增加装置的稳定想;伸缩支撑杆7,伸缩支撑杆7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3顶部,伸缩支撑杆7
主要起支撑及缓冲作用,桥梁6受载荷时可发生适当的收缩对其进行减震缓冲,第一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三列均匀对称分布的伸缩支撑杆7,每列包含多个伸缩支撑杆7,三列伸缩支撑杆7的中间一列位于第一支承板3的中轴线上,其余两列均匀对称分布,这样就实现了伸缩支撑杆7对桥梁6的均匀支撑,保证装置稳定性;第一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5设置在伸缩支撑杆7的顶部,第一固定板5用于连接伸缩支撑杆7与桥梁6,且第一固定板5顶部有缓冲棉,缓冲棉与桥梁6接触可进一步起到减震作用;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3的顶部;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5的底部,第一弹簧4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支撑杆7;桥梁6,桥梁6设置第一固定板5顶部,桥梁6主要作为承重装置;第二支撑板8,所述第二支撑板8固定安装在桥梁6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8的顶面与桥梁6顶面水平;第三支撑板9,所述第三支撑板9固定安装在桥梁6远离第二支撑板8一侧,所述第三支撑板9的底面与桥梁6底面水平,该设计可有效保证桥顶面与底面的平滑性,不仅似的桥面更适合车辆行驶,也可保证安装时的准确性,同时标准化的设计也可以解决生产维修更换时的通用性;该组装桥梁单件主要由桥梁6、第二支撑板8和第三支撑板9组成,然后由多个该结构拼接而成,每部分形状大小尺寸都一致,这样可增大装置的通用性,在实际生产与安装中保证效率,减震机构,六个减震机构均设置在第二支撑板8和第三支撑板9上。
[0023]
减震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二支撑板8底部的矩形槽10,第二支撑板8底部对称开凿有两列矩形槽10,每列包含多个矩形槽10,凹型支撑架15的数量和位置与矩形槽10相同,该对称分布有利于减震机构的均匀对称性,保证减震效果最优化,矩形槽10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基座11,连接杆12固定安装在基座11的底部,连接杆12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卡块13,矩形槽10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卡槽,两个卡块13分别卡接在相对应的卡槽内,连接杆12的两侧外壁靠两个卡块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块14,滑块14内固定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滑块14在滑槽内的滑动距离,即可反映出桥梁6的受载荷的大小和方向,可予以及时的反馈,第三支撑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凹型支撑架15,凹型支撑架15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顶端与连接杆12的底部固定连接,桥梁6受载荷时,第二支撑板8内的基座11会带动连接杆12下移,连接杆12会压缩第二弹簧16,并带动滑块14在滑槽内发生适当的滑动。
[0024]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测试用的小车分别放置在桥梁6上,随后渠启动测试小车,在测试小车行驶时,对桥梁6施加载荷,桥梁6将载荷传导给第一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5将载荷传导给伸缩支撑杆7,伸缩支撑杆7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下对其进行缓冲减震,同时,小车的载荷作用到第二支撑板8上,第二支撑板8将载荷传递给基座11,基座11将载荷传导给连接杆12,连接杆12将载荷传导给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对其进行缓冲和减震,同时连接杆12外侧的滑块14在滑槽内滑动,并通过位移传感器将受载程度反馈出来。
[0025]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桥梁6、第二支撑板8、第三支撑板9、矩形槽10和凹型支撑架15等装置,解决了桥梁6安装不便的问题,桥梁6均一端设置第二支撑板8、另一端设置第三支撑板9,安装时只需对第二支撑板8上的矩形槽10和第三支撑板9上的凹形支撑架15进行匹配连接即可,且各部分尺寸一致,增加了装置的通用性,方便工人进行实际装配。
[0026]
2.通过设置桥墩1、桥架2、第一支撑板3、第一弹簧4、桥梁6、连接杆12、滑块14、凹型支撑架15和第二弹簧16等装置相互作用,解决桥梁6减震问题,桥架2与桥梁6不发生接触,仅靠第一支撑板3及第一弹簧4、第一固定板5对桥梁6进行缓冲支撑,同时桥梁6内部第二支撑板8和第三支撑板9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6进行缓冲,对桥梁6进行充分的缓冲作用,增加桥梁6的减震效果。
[0027]
第二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由于在使用该装置时,各处的弹簧仅能解决桥梁6之间的竖直方向减震效果,而桥梁6的稳定性及水平方向上的缓冲等问题也是桥梁6建设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钢结构组装桥梁的稳定性,避免水平方向上的载荷力对桥梁6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请结合参阅图5-7,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基于钢结构的高稳定性组装桥梁还包括:电源块17,第二支撑板8底部固定安转有电源块17,顾名思义,电源块17主要为电源装置,其可以流出正反向电流,根据位移传感器的反馈控制电源块17流出电流的方向;第一电流钢索19,电源块1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流钢索19,第一电流钢索19不仅具有钢索类的耐拉扯性,同时还可以流动电流,用以向其他装置传导电流;电动旋转螺帽20,第一电流钢索19远离电源块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旋转螺帽20,电动旋转螺帽20可在电流的作用下控制螺帽旋转,实现与螺栓的螺纹配合,不仅具有连接作用,还具备自动定位作用,保证第二支撑板8和第三支撑板9可以找到最佳拼接位置;磁性凹块25,第一固定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磁性凹块25,凹型磁块25的顶部内凹形状为圆弧形,凹形磁块25自身可释放出一定大小方向的磁场,且该磁场永久存在,可与电磁线圈块18产生的磁场进行吸引或排斥;电磁线圈块18,第三支撑板9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线圈块18,电磁线圈块18的底部设置呈凸型圆弧,电磁线圈块18底部的凸型圆弧状刚好和凹形磁块25顶部的凹形圆弧状相匹配,可实现电磁线圈块18在凹形磁块25顶部任意位置滑动,同时由于电磁线圈块18内部流入电流会产生电磁场,该电磁场会和凹形磁块25自身带有的磁场相互作用,实现排斥或者吸引,用以应对不同的工作场景;电流接收螺栓21,电磁线圈块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流接收螺栓21,电流接收螺栓2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电动旋转螺帽20,电流接收螺栓21的主要作用基本与电动旋转螺帽20相同,不仅通过螺纹连接紧固装置,还可以流通电流,保证电磁线圈块18内通电;桥梁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22,第二固定板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线圈块18,第二固定板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流钢索23,第二电流钢索23远离第二固定板2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板24,第三固定板24远离第二电流钢索23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桥架2横梁一侧,第二电流钢索23与第一电流钢索19作用类似,不仅具有钢索的拉伸性,还可以流通电流,保证电磁线圈块18内有电流,第二固定板22主要起固定作用,内部有用于第二电流钢索23与电磁线圈块18连接的空间,第三固定板24内部同样有一电源装置,且同样受到位移传感器的来控制电流的方向,与电池块17类似,第二电流钢索23便连接于第三固定板24内的电源装置端。
[0028]
该实施例二主要解决载荷小车在桥梁上6行驶时的动态化变化以及相对应的缓冲减震及维持装置稳定性的问题,在桥梁6正常状态下,第二支撑板8与第三支撑板9拼接,连接杆12外表面的滑块14位于滑槽内的一固定位置,第二支撑板8由于自身重力受到向下的力,此时电源块17流出正向电流,正向电流通过第一电流钢索19带动电动旋转螺帽20转动,电动旋转螺帽20转动与电流接收螺栓21螺纹连接,正向电流通过电流接收螺栓流21入电磁
线圈块18,电磁线圈块18因电流的磁效应产生磁场,电磁线圈块18产生的磁场与磁性凹块25自身磁场相排斥,从而使电磁线圈块18与磁性凹块25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可使电磁线圈块18在磁性凹块25顶部任意方向滑动时收到的阻力最小,同时由于电磁线圈块18与磁性凹块25接触部位的圆弧状设计,从而桥梁6在受到风力或车辆行驶载荷时可自适应的发生一定程度的随之摆动而不发生断裂等问题,大大提高的桥梁6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力,并协同第一弹簧4的弹簧减震功能,实现对桥梁6空间上的减震缓冲作用,第一弹簧4可以解决竖直方向上的减震作用,而磁性凹块25可以解决水平方向上的缓冲作用,因此更加能适应各种工作情况,解决大部分的工作问题;当载荷小车驶过时,假设优先驶到第二支撑板8顶部,桥梁6通过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16对其进行减震缓冲,且此时第二支撑板8受到较大的向下的载荷力,使连接杆12受到载荷力的作用向下滑动,带动滑块14向下滑动,滑块14内的位移传感器可检测其位移距离,没有超过所设定的阈值则不存在超载问题;当小车继续行驶过程中,桥梁6会随小车行驶方向发生一定程度的追随形变,此时就可以通过电磁线圈块18与磁性凹块25的配合实现适当程度的摆动而不造成桥梁6局部载荷过大的问题,当小车行驶到桥梁6中部,整个桥梁6主要依靠第一弹簧4对其进行减震缓冲,同时第二支撑板8受到的载荷力减小,导致第二弹簧16处的载荷持续减少,第二弹簧16支撑连接杆12持续恢复原位,当小车行驶到远离第二支撑板8的位置时,第一弹簧4对其进行缓冲减震,此时桥梁6在跷跷板的原理下,第二支撑板8受到的载荷力持续减少,导致第二弹簧16处受到的载荷力不断减小,甚至连接杆12会对第二弹簧16产生拉伸作用,因此滑块14内的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不断减小,直至到达极限值零处,此时位移传感器控制电源块17流出反向电流,反向电流经过第一电流钢索19、电动旋转螺帽20和电流接收螺栓21流入电磁线圈块18,电磁线圈块18产生反向电磁场,该电磁场与磁性凹块25自身的磁场相吸引,会使电磁线圈块18与磁性凹块25紧密吸合,并带动第一电流钢索19处于紧绷状态,拉伸第二支撑板8,以免第二支撑板8在小车的载荷力的作用下发生反转,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可可靠性,解决了小车行驶到桥梁6不同位置时可能存在的各种隐患。
[0029]
使用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当第二支撑板8受到向下的力时,只需打开电源块17,电源块17内的电流流向第一电流钢索19,在由第一电流钢索19流入电动旋转螺帽20,电流带动电动旋转螺帽20转动,并于电流接收螺栓21螺纹连接,电流通过电动旋转螺帽20流入电流接收螺栓21,电流在由电流接收螺栓21流入电磁线圈块18,电磁线圈块18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电磁场,并与磁性凹块25自身的电磁场排斥,使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使电磁线圈块18与磁性凹块25接触部分的圆弧面滑动时不存在摩擦,并协同第一弹簧4的减震功能,实现对桥梁6空间上的减震缓冲作用,第一弹簧4可以解决竖直方向上的减震作用,而磁性凹块25可以解决水平方向上的缓冲作用,因此更加能适应各种工作情况,解决大部分的工作问题,当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第二支撑板8端受到向下的力时,电源块17流出反向电流,反向电流通过第一电流钢索19、电动旋转螺帽20和电流接收螺栓21最终流入电磁线圈块18,电磁线圈块18产生反向电磁场,与磁性凹块25自身产生的电磁场相吸引,用以抵消第二支撑板8受到的向上的力。
[0030]
1.通过设置电源块17、电磁线圈块18、第一电流钢索19、电动旋转螺帽20、电流接收螺栓21、磁性凹块25、第二固定板22、第二电流钢索23和第三固定板24等装置相互作用,解决了桥梁6稳固性问题,当桥梁6受到向下的载荷力时,通过位移传感器控制电源块17流
出正向电流,电流经过一系列的流动最终流入电磁线圈块18,电磁线圈块18因电流的磁效应产生磁场,该磁场方向与磁性凹块25磁场方向相反,实现相排斥作用,保证电磁线圈块18与磁性凹块25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同时电磁线圈块18的底部突出的圆弧设计与磁性凹块25之间的凹陷的圆弧设计相匹配,并配合第一弹簧4的弹簧减震功能,实现对桥梁6空间上的缓冲作用,不仅有竖直方向上的减震,还有水平方向上的缓冲,使桥梁6在受到重载或者风力等自然环境下的适当范围的摆动而不发生坍塌,同时第二电流钢索23与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4、电磁线圈块18、磁性凹块25之间也能实现同原理的缓冲效果。
[0031]
2.当桥梁6受到向上的载荷力时,通过位移传感器控制电源块17流入反向电流,反向电流通过一系列流动最终进入电磁线圈块18,从而使电磁线圈块18产生反向磁场,该磁场与磁性凹块25自身磁场方向相反,从而使电磁线圈块18同磁性凹块25相吸引,从而拉绳第一电流钢索19,使第一电流钢索19对桥梁6施加向下的作用力,防止桥梁6发生倾斜甚至翻覆。
[003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申请文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其中所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3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