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悬臂箱梁块段浇筑的端头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5255发布日期:2020-11-03 23:4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悬臂箱梁块段浇筑的端头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悬臂箱梁现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悬臂箱梁块段浇筑的端头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施工悬臂箱梁块段浇筑使用的端头模板设计为上、下(腹板为左、右)带钢筋定位卡槽的一整块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卡槽安放钢筋后的剩余缝隙进行了封堵,但封堵效果差,仍然产生较多漏浆,致使悬臂箱梁块段端头四周不整齐,影响悬臂箱梁块段间接缝整体效果。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悬臂箱梁块段浇筑的端头模板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端头模板封堵效果差,容易产生较多漏浆,致使悬臂箱梁块段端头四周不整齐,整体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悬臂箱梁块段浇筑的端头模板封堵效果差,容易产生较多漏浆,致使悬臂箱梁块段端头四周不整齐,整体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悬臂箱梁块段浇筑的端头模板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悬臂箱梁块段浇筑的端头模板结构,包括:

主模板,所述主模板设置于箱梁端部,且与所述箱梁端部截面形状一致,所述主模板上端部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主模板钢筋定位槽口;

角钢,所述角钢设置于所述主模板下部,且沿主模板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角钢上均匀间隔开设有角钢钢筋定位槽口;

预应力管道,所述主模板上开设有若干预应力管道,用于将预应力钢绞线穿过所述预应力管道,给悬臂箱梁块段整体施加预应力。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端头模板结构,由主模板、角钢、预应力管道以及均匀间隔开设于主模板顶部、角钢上的槽口共同构成端头模板,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有效解决悬臂箱梁块段端头混凝土成模漏浆缺陷,还控制了准确定位了槽口的间距,提高施工精度。此外,在主模板上开设有若干预应力管道,给钢绞线穿过预应力管道预留出孔道,便于后期通过钢绞线施加的预应力使悬臂箱梁块段整体受力。

进一步的,所述主模板钢筋定位槽口上方设置有方钢管。

在主模板钢筋定位槽口上方设置方钢管,目的是阻止主模板上端部的主模板钢筋定位槽口浇筑混凝土时产生漏浆现象,此外,通过方钢管顶面平面控制悬臂箱梁混凝土浇筑块段端头设计的标高,使梁体顶面混凝土收面时与方钢管顶面高度一致,提高混凝土外观施工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主模板钢筋定位槽口内放置有沿箱梁长度方向水平铺设的钢筋,所述方钢管安装于所述钢筋上方,并设置于所述主模板内侧。

钢筋两端分别安装在悬臂箱梁两端的主模板上的钢筋定位槽口内,并沿悬臂箱梁长度方向铺设,方钢管安装在柱模板上,具体位于钢筋定位槽口上方,并位于主模板内侧(即主模板靠近箱梁预浇筑混凝土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角钢钢筋定位槽口内放置有沿箱梁长度方向水平铺设的钢筋,所述钢筋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厚度为50mm。

钢筋的直径以及材质根据桥梁设计要求选定,且在钢筋表面设计保护层,保护层厚度为50mm,增加了悬臂箱梁的强度以及承重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角钢为l型结构,其中,所述l型结构的边宽为10cm。

将角钢设计为l型结构,且其边宽设计为10cm,保证钢筋精确定位,同时,方便模板的安装与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主模板的厚度设置为5-10mm。

将主模板的厚度设置为5-10mm之间,当主模板的厚度小于5mm时,模板刚度不够,变形量大,当主模板的厚度大于10mm时,刚度虽可以,但是太笨重,同时也不经济,因此将主模板的厚度设置为5-10mm之间正合适。

进一步的,所述方钢管采用5×3cm的方形钢管。

方形钢管的方形尺寸设计为5×3cm,可方便控制梁顶端口收面标高,保证混凝土外观施工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悬臂箱梁块段浇筑的端头模板结构,由主模板、角钢、预应力管道以及均匀间隔开设于主模板顶部、角钢上的槽口共同构成端头模板,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有效解决悬臂箱梁块段端头混凝土成模漏浆缺陷,还控制了准确定位了槽口的间距,提高施工精度。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悬臂箱梁块段浇筑的端头模板结构,在主模板钢筋定位槽口上方设置方钢管,目的是阻止主模板上端部的主模板钢筋定位槽口浇筑混凝土时产生漏浆现象,此外,通过方钢管顶面平面控制悬臂箱梁混凝土浇筑块段端头设计的标高,使梁体顶面混凝土收面时与方钢管顶面高度一致,提高混凝土外观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箱梁端头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悬臂箱梁端头模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角钢;2、主模板;3、方钢管;4、主模板钢筋定位槽口;5、角钢钢筋定位槽口;6、预应力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悬臂箱梁块段浇筑的端头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模板2,所述主模板2设置于箱梁端部,且与所述箱梁端部截面形状一致,所述主模板2上端部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主模板钢筋定位槽口4;角钢1,所述角钢1设置于所述主模板2下部,且沿主模板2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角钢1上均匀间隔开设有角钢钢筋定位槽口5;预应力管道6,所述主模板2上开设有若干预应力管道6,用于将预应力钢绞线穿过所述预应力管道6,并给悬臂箱梁块段整体施加预应力。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端头模板结构,由主模板2、角钢1、预应力管道6以及均匀间隔开设于主模板顶部、角钢上的槽口共同构成端头模板,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有效解决悬臂箱梁块段端头混凝土成模漏浆缺陷,还控制了准确定位了槽口的间距,提高施工精度;此外,在主模板2上开设有若干预应力管道6,给钢绞线穿过预应力管道预留出孔道,便于后期通过钢绞线施加的预应力使悬臂箱梁块段整体受力。

所述角钢钢筋定位槽口5内放置有沿箱梁长度方向水平铺设的钢筋,所述方钢管3安装于所述钢筋上方,并设置于所述主模板2内侧。

钢筋两端分别安装在悬臂箱梁两端的主模板2上的钢筋定位槽口内,并沿悬臂箱梁长度方向铺设,方钢管3安装在主模板上,具体位于主模板钢筋定位槽口4上方,并位于主模板2内侧(即主模板2靠近箱梁预浇筑混凝土的一侧)。

所述角钢1为l型结构,其中,所述l型结构的边宽为10cm。所述主模板2的厚度设置为5-10mm。

将角钢1设计为l型结构,且其边宽设计为10cm,保证钢筋精确定位,同时,方便模板的安装与拆卸。

此外,将主模板2的厚度设置为5-10mm之间,当主模板2的厚度小于5mm时,模板刚度不够,变形量大,当主模板2的厚度大于10mm时,刚度虽可以,但是太笨重,同时也不经济,因此将主模板2的厚度设置为5-10mm之间正合适。

具体的,为了实现对悬臂箱梁块段混凝土浇筑端头板钢筋定位,而槽口位置又不产生混凝土漏浆,块段界面整齐,箱梁块段间接缝美观,在悬臂箱梁块段浇筑的端头模板,按照三件套组件(即角钢1、主模板2和方钢管3)依次安装加固,完成模板安装与钢筋定位。

在悬臂箱梁块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规定时,对模板进行拆除,拆模顺序是依次先拆除角钢1、主模板2,最后拆除方钢管3,对角钢1、主模板2、方钢管3端头模板组件进行整理清理,进行下一块段施工。如是循环完成悬臂箱梁施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悬臂箱梁块段浇筑的端头模板结构,相比于实施例1,更进一步的,所述主模板钢筋定位槽口4上方设置有方钢管3。

在主模板钢筋定位槽口4上方设置方钢管3,目的是阻止主模板2上端部的主模板钢筋定位槽口4浇筑混凝土时产生漏浆现象,此外,通过方钢管3顶面平面控制悬臂箱梁混凝土浇筑块段端头设计的标高,使梁体顶面混凝土收面时与方钢管顶面高度一致,提高混凝土外观施工质量。

所述方钢管3采用5×3cm的方形钢管。方钢管3的方形尺寸设计为5×3cm,可方便控制梁顶端口收面标高,保证混凝土外观施工质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