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叶收集车空气水过滤装置及树叶收集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1887发布日期:2020-10-23 12:3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叶收集车空气水过滤装置及树叶收集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叶收集车或者树叶清扫车技术领域,特别指的是既能作为专业进行树叶收集车,又能两用充作清扫街道用的清扫车设备,具体是指一种树叶收集车空气水过滤装置及树叶收集车。



背景技术:

树叶收集车又称为树叶收集器、吸叶机、树叶清扫机、落叶清扫机、大面积树叶收集车、落叶清扫车、树叶清扫车等,是申请人学习欧洲树叶收集理念,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生产的一种新型树叶收集设备,专为解决环卫及园林绿化等秋天集中落叶清扫问题。树叶收集车清扫相较于人工清扫效率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垃圾储存袋采用便捷式方式,便于更换垃圾,且使用成本较低。吸口可配置延长管,用来吸收绿化带中的落叶和垃圾。

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树叶收集车与粉尘会一起被吸入垃圾箱,含带粉尘气体需要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通过空气滤芯进行过滤排放,存在的问题是空气滤芯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被堵掉,需要更换,无法长时间使用,作为消耗品的滤芯成本高,例如公开号为110424314a的适用于道路的树叶收集车实用新型专利就是采用的滤芯结构。

现有公开专利不乏水雾过滤技术的介绍,授权公告号为207769397u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水雾过滤装置,公开号为109173544a专利公开了一种沉降式水雾过滤器,然而将现有技术水雾过滤装置直接拿来应用于树叶收集车上来解决带粉尘风排泄技术问题是无法实现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制造出了一种树叶收集车空气水过滤装置及树叶收集车,既能清扫树叶,又能偶尔充当马路清扫车,树叶收集车包含两种用途;空气水过滤装置实现了对含尘气体的净化处理排放,避免了排放扬尘气体,更加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树叶收集车空气水过滤装置及树叶收集车,所述空气水过滤装置包括粉碎风机、与粉碎风机连接的风道、连接风道的垃圾箱,垃圾箱一侧设有水化除尘箱,垃圾箱通过过滤板连接喷淋箱,喷淋箱与水雾分离结构连接,水雾分离结构下端设有泥浆泵,泥浆泵与设在喷淋箱内的喷淋水管连接;喷淋箱与水雾分离结构连接处接口面积小于水雾分离结构的横截面面积;水化除尘箱设有多层除雾网板;所述水雾分离结构包括内侧的多层除雾网层、外侧的导向层、底端的抽拉板。

优选的,所述多层除雾网板或多层除雾网层包括多个单层板,单层板由多个折弯构成,折弯上设有多个孔,水雾分离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导向层上设有多个导向耳窗,将气流向下导流。

优选的,所述多层除雾网板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树叶收集车包括车体、设在车体前端的扫刷装置、设在扫刷装置后端的吸储分离装置,吸储分离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粉碎风机。

优选的,扫刷装置包括前端扫刷和后端扫刷。

优选的,所述吸储分离装置包括吸扫装置、设在吸扫装置前端的重物垃圾存放箱、设在吸扫装置上端的吸风口,前端扫刷设在吸扫装置前端两侧;吸扫装置包括吸扫盘、设在吸扫盘内部的滚刷;后端扫刷包括内毛刷和设在内毛刷外侧的内毛刷护罩,前端扫刷打开状态时,内毛刷部分位于吸扫装置下方。

优选的,所述树叶收集车前端设有喷洒支架,喷淋箱上设有透气孔用于平衡内外压力。

水雾分离结构使用及原理说明,树叶和粉尘连同气流经过粉碎风机、风道吸入垃圾箱,粉碎风机对树叶进行破碎,破碎的含有粉尘树叶进入垃圾箱,垃圾箱内放置编制袋,携带粉尘的气流(后面称为粉尘气流)透过编织袋孔进入垃圾箱内,过滤板进行第一次过滤,作用是过滤掉尺寸较大的垃圾,例如碎树叶等,被过滤掉大尺寸杂质的粉尘气流进入水化除尘箱进行净化处理,喷淋水管中喷出自上而下的水流将粉尘气流中的粉尘吸附变成水浆液连同干净气流一起由喷淋箱进入水雾分离结构,喷淋箱与水雾分离结构之间的接口a直径小于水雾分离结构横截面积,此设计使得喷淋箱中携带水浆液的气流进入水雾分离结构有一个增压作用,此原理类似文丘里管道,设计一个直径较小收口,然后直径慢慢变大,实现了携带水浆液的气流在水雾分离结构中的良好扩散,多层除雾网层结构配合喷淋箱与水雾分离结构结构设计是实现空气水过滤的关键,构成多层除雾网层的单层板包含有多个折弯,且每个折弯上设有多个孔,此设计有效处理携带水浆液的气流,只有干净不带水雾的气流通过多层除雾网层进入到导向层,导向耳窗将干净气流带到水雾分离结构外空间且将干净气流垂直向下吹,携带泥浆的水雾被多层除雾网层过滤掉,沿着多层除雾网层内壁下流,抽拉板设计是为了定时清理水雾分离结构底端的泥浆提供方便。

关于保障垃圾轻重分离的结构说明,后端扫刷与滚刷呈三角形布置,滚刷作用是将垃圾清扫且汇集,伴随着整个装置前移,重物垃圾被清扫到重物垃圾存放箱内,轻物垃圾被吸走,重物垃圾存放箱设在两个后端扫刷连线之间且后端扫刷打开状态时,也就是正常清扫状态时,内毛刷部分位于吸扫装置下方,吸扫装置与内毛刷护罩、将内毛刷封闭罩住,形成的格局是内毛刷部分嵌在吸扫装置下方且被吸扫装置和内毛刷护罩遮住,这样实现的效果是,后端扫刷与内毛刷之间位置空间相对非常封闭,避免了吸力浪费,从而能降低单位宽度风所需风机功率,达到节能降耗,后端扫刷与内毛刷将垃圾聚集到中间,轻物垃圾被吸走进入垃圾箱,重物垃圾被滚刷卷入重物垃圾存放箱,有效实现垃圾的轻重分离;另加之,本装置不会扬尘,相对密闭环境确保了吸力不会向外流失而导致吸风口吸力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概括为:其一,空气水过滤装置能将树叶和含尘气流分离后对含尘气流进行净化,所以树叶收集车既能清理树叶,又能充能扫路;其二,喷淋箱、水雾分离结构之间结构设计及其各自内部构造设计,确保水雾与气流分离效果好,干净气体最终排放;其三,扫刷装置通过轻重垃圾分离回收这一结构布置改进,降低了单位清扫宽度风机的吸力,降低了风机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树叶收集车空气水过滤装置及树叶收集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树叶收集车空气水过滤装置及树叶收集车的斜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树叶收集车空气水过滤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树叶收集车空气水过滤装置斜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雾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雾分离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单层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吸储分离装置与前端扫刷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吸储分离装置与前端扫刷斜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粉碎风机,2.风道,3.垃圾箱,4.过滤板,5.喷淋箱,6.水雾分离结构,7.泥浆泵,8.水化除尘箱,9.喷淋水管,10.多层除雾网板,11.多层除雾网层,12.导向层,12a.导向耳窗,13.抽拉板,14.扫刷装置,14a.前端扫刷,14b.后端扫刷,14b1.内毛刷,14b2.内毛刷护罩,15.吸储分离装置,151.吸扫装置,151a.吸扫盘,151b.滚刷,152.重物垃圾存放箱,154.吸风口,16.喷洒支架,88.单层板,88a.折弯,a.接口,tq.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树叶收集车空气水过滤装置及树叶收集车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树叶收集车空气水过滤装置及树叶收集车,所述空气水过滤装置包括粉碎风机1、与粉碎风机1连接的风道2、连接风道2的垃圾箱3,垃圾箱3一侧设有水化除尘箱8,垃圾箱3通过过滤板4连接喷淋箱5,喷淋箱5与水雾分离结构6连接,水雾分离结构6下端设有泥浆泵7,泥浆泵7与设在喷淋箱5内的喷淋水管9连接;喷淋箱5与水雾分离结构6连接处接口a面积小于水雾分离结构6的横截面面积;水化除尘箱8设有多层除雾网板10;所述水雾分离结构6包括内侧的多层除雾网层11、外侧的导向层12、底端的抽拉板13;所述多层除雾网板10或多层除雾网层11包括多个单层板88,单层板88由多个折弯88a构成,折弯88a上设有多个孔;所述导向层12上设有多个导向耳窗12a;所述多层除雾网板10倾斜设置;所述树叶收集车包括车体、设在车体前端的扫刷装置14、设在扫刷装置14后端的吸储分离装置15,吸储分离装置15通过管道连接粉碎风机1;扫刷装置14包括前端扫刷14a和后端扫刷14b;所述吸储分离装置15包括吸扫装置151、设在吸扫装置151前端的重物垃圾存放箱152、设在吸扫装置151上端的吸风口154,前端扫刷14a设在吸扫装置151前端两侧;吸扫装置151包括吸扫盘151a、设在吸扫盘151a内部的滚刷151b;后端扫刷14b包括内毛刷14b1和设在内毛刷外侧的内毛刷护罩14b2,前端扫刷14b打开状态时,内毛刷14b1部分位于吸扫装置151下方;所述树叶收集车前端设有喷洒支架16,喷淋箱5上设有透气孔tq。

水雾分离结构6使用及原理说明,树叶和粉尘连同气流经过粉碎风机1、风道2吸入垃圾箱3,粉碎风机1对树叶进行破碎,破碎的含有粉尘树叶进入垃圾箱3,垃圾箱3内放置编制袋,携带粉尘的气流(后面称为粉尘气流)透过编织袋孔进入垃圾箱3内,过滤板4进行第一次过滤,作用是过滤掉尺寸较大的垃圾,例如碎树叶等,被过滤掉大尺寸杂质的粉尘气流进入水化除尘箱8进行净化处理,喷淋水管9中喷出自上而下的水流将粉尘气流中的粉尘吸附变成水浆液连同干净气流一起由喷淋箱5进入水雾分离结构6,喷淋箱5与水雾分离结构6之间的接口a直径小于水雾分离结构6横截面积,此设计使得喷淋箱5中携带水浆液的气流进入水雾分离结构6有一个增压作用,此原理类似文丘里管道,设计一个直径较小收口,然后直径慢慢变大,实现了携带水浆液的气流在水雾分离结构6中的良好扩散,多层除雾网层11结构配合喷淋箱5与水雾分离结构6结构设计是实现空气水过滤的关键,构成多层除雾网层11的单层板88包含有多个折弯88a,且每个折弯88a上设有多个孔,此设计有效处理携带水浆液的气流,只有干净不带水雾的气流通过多层除雾网层11进入到导向层12,导向耳窗12a将干净气流带到水雾分离结构6外空间且将干净气流垂直向下吹,携带泥浆的水雾被多层除雾网层11过滤掉,沿着多层除雾网层11内壁下流,进入水化除尘箱8底端,泥浆泵8抽吸水打入喷淋水管9实现水的循环使用,抽拉板13设计是为了定时清理水雾分离结构6底端的泥浆提供方便,,,从导向耳窗12a排出的气流向下吹,与水化除尘箱8中的水再次接触后上返,经过多层除雾网板10的再次过滤最终排放,确保了排放的气流不含水分与粉尘,不污染大气。

关于保障垃圾轻重分离的结构说明,后端扫刷14b与滚刷151b呈三角形布置,滚刷151b作用是将垃圾清扫且汇集,伴随着整个装置前移,重物垃圾被清扫到重物垃圾存放箱152内,轻物垃圾被吸走,重物垃圾存放箱152设在两个后端扫刷14b连线之间且后端扫刷14b打开状态时,也就是正常清扫状态时,内毛刷14b1部分位于吸扫装置151下方,吸扫装置151与内毛刷护罩14b2、将内毛刷14b1封闭罩住,形成的格局是内毛刷14b1部分嵌在吸扫装置151下方且被吸扫装置151和内毛刷护罩14b2遮住,这样实现的效果是,后端扫刷14b与内毛刷14b1之间位置空间相对非常封闭,避免了吸力浪费,从而能降低单位宽度风所需风机功率,达到节能降耗,后端扫刷14b与内毛刷14b1将垃圾聚集到中间,轻物垃圾被吸走进入垃圾箱3,重物垃圾被滚刷151b卷入重物垃圾存放箱152,有效实现垃圾的轻重分离;另加之,本装置不会扬尘,相对密闭环境确保了吸力不会向外流失而导致吸风口吸力不足,前端扫刷14a相对后端扫刷14b外扩设计,增加了清扫面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