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熨平板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0879发布日期:2020-12-22 10:52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熨平板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摊铺机熨平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熨平板箱。



背景技术:

熨平板在工作时,需要将熨平板加热至100摄氏度以上,否则,摊铺路面质量则会降低,达不到路面平整度要求。一般工作前需对熨平进行加热,目前加热分两种,一种为气加热,使用液化气通过熨平板后方的加热孔对熨平箱体内部进行加热;一种为电加热,使用电伴热方式对熨平板箱体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温度需求。

而对于单纯气电加热或者电加热来说都有一定的弊端,单纯气加热时,加热较慢,温度不易控制,单纯电加热则对电加热可靠性要求较高,一旦加热条或者电机等出现故障,而又无法及时更换时,则对路面施工质量有一定影响。目前,还有些气电两用型熨平板,如加热条有部分好部分坏又想用气加热时,气电加热部分未做分隔,则气加热的热辐射会将电加热部分的元器件进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熨平板箱,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种加热方式可单独也可同时进行,且气加热时对电加热元器件无损伤的气电两用熨平板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熨平板箱,包括外箱体、电加热件和加热气腔;所述电加热件和加热气腔设置在外箱体内,所述加热气腔具有隔热功能且固定在外箱体的底板上;所述加热气腔侧壁上设置有加热管和透气管,加热管和透气管分别穿过外箱体侧壁与外箱体外连通;所述电加热件固定连接在加热气腔外的底板上;外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摊铺机固定的连接部。

所述的外箱体是由板架前板、板架后板、左侧板、右侧板、隔板和底板围成的为中空箱体结构;所述板架前板上部两端固定有连接部,板架前板中部开有用于透气管通过的通孔;所述板架后板中部开有用于加热管通过的通孔;所述左侧板的底部开有方形孔;所述隔板水平连接在外箱体上部。

所述的加热管和透气管设置有多个,且在加热气腔上均匀布设。

所述的加热气腔外侧壁上连接有固定筋板;所述的加热气腔通过固定筋板与外箱体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的加热气腔侧壁由加热槽、隔热层和隔热护板组成;所述的加热槽、隔热层和隔热护板从内之外依次设置;所述的加热管和透气管穿过隔热护板和隔热层与加热槽连通。

所述的隔热层采用耐高温隔热涂料层代替。

所述的加热槽为倒u形,开口朝向外箱体底面。

所述的电加热件包括加热条、压板、插座盒、导线和插头;所述加热条通过压板固定连接在外箱体的底板上;所述插座盒固定在外箱体上,所述加热条的一端通过穿过外箱体的导线与插座盒连接,所述插头通过导线与插座盒连接。

所述的所述加热条是由两段组成的l形一体结构,加热条其中的一段通过压板固定连接在外箱体的底板上,加热条的另一段与底板垂直设置且此段端头连接有导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用于与摊铺机固定的连接部的外箱体、连接在外箱体内底面且具有隔热功能的加热气腔、固定连接在加热气腔外的底板上的电加热件及两端分别与加热气腔和外箱体外部连通的加热管和透气管的有机设置,产生了如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两种加热区域进行分隔,使得气加热时对电加热元器件不产生损伤,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在极端条件下,气加热和电加热两种方式可同时进行,提高了加热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侧剖图;

图5是图1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外箱体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外箱体上导线布设示意图。

图中:1-外箱体;2-加热气腔;3-板架前板;4-板架后板;5-左侧板;6-右侧板;7-隔板;8-加热槽;9-隔热层;10-隔热护板;11-加热管;12-透气管;13-固定筋板;14-加热条;15-压板;16-底板;17-压板螺栓;18-插座盒;19-导线;20-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根据图1-6所示的一种熨平板箱,包括外箱体1、电加热件和加热气腔2;所述电加热件和加热气腔2设置在外箱体1内,所述加热气腔2具有隔热功能且固定在外箱体1的底板16上;所述加热气腔2侧壁上设置有加热管11和透气管12,加热管11和透气管12分别穿过外箱体1侧壁与外箱体1外连通;所述电加热件固定连接在加热气腔2外的底板16上;外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与摊铺机固定的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从加热管11处通入加热气,加热气在具有隔热功能的加热气腔2内聚集,而在加热气腔2外的底板16上还布设有用于电加热的电加热件,电加热件由外接电源给电加热件供电加热。两种加热空间进行分隔,互不影响,如遇到极端天气,单一加热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也可以同时进行,有效的提高了加热的效率。

加热气腔2具有的隔热功能,是通过设置在加热气腔2外表面的隔热材料如现有技术的玻璃棉、硅酸铝等保温材料来实现;其中的加热管11以及透气管12数量不唯一,可以根据加热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实施例二:

根据图1和图5所示的一种熨平板箱,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外箱体1是由板架前板3、板架后板4、左侧板5、右侧板6、隔板7和底板16围成的为中空箱体结构;所述板架前板3上部两端固定有连接部,板架前板3中部开有用于透气管12通过的通孔;所述板架后板4中部开有用于加热管11通过的通孔;所述左侧板5的底部开有方形孔;所述隔板7水平连接在外箱体1上部。

在实际使用时,外箱体1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能够较好地实现路面平整功能,而且方便对两种加热空间的有效隔离。

实施例三:

根据图1、图3-5所示的一种熨平板箱,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加热管11和透气管12设置有多个,且在加热气腔2上均匀布设。

在实际使用时,加热管11和透气管12采用本技术方案,使得在使用气加热时的加热效果更好。

实施例四:

根据图2-4所示的一种熨平板箱,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加热气腔2外侧壁上连接有固定筋板13;所述的加热气腔2通过固定筋板13与外箱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

在实际使用时,设置固定筋板13使得加热气腔2与外箱体1的连接更加稳固。

实施例五:

根据图2-4和图6所示的一种熨平板箱,与实施例四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加热气腔2侧壁由加热槽8、隔热层9和隔热护板10组成;所述的加热槽8、隔热层9和隔热护板10从内之外依次设置;所述的加热管11和透气管12穿过隔热护板10和隔热层9与加热槽8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加热槽8为倒u形,开口朝向外箱体1底面。

加热气腔2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能够在采用气加热时,用于加热的热气进入加热气腔2内聚集,使本实用新型保持良好的加热状态,而且能够使气加热的空间与电加热空间进行有效隔离,使气加热时对电加热元器件无损伤。

透气管12用来调节储能腔的温度和压力,使储能腔式中保持良好的加热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槽8采用倒u形,在具体应用时,也可以采用其他机构形状,只要能够较好的聚集热气并实现对熨平板箱体加热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隔热层9采用的是玻璃棉或硅酸铝制成的。

实施例六:

根据图4所示的一种熨平板箱,与实施例五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隔热层9采用耐高温隔热涂料层代替。

在实际使用时,隔热层9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能够有效的隔热,而且成本较低。

在具体应用时,采用耐高温隔热涂料层代替隔热层9,使得使用简单方便,隔热效果好且气密性有保证,避免的了传统隔热材料多层结构。

实施例七:

根据图3、图6和图7所示的一种熨平板箱,与实施例五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电加热件包括加热条14、压板15、插座盒18、导线19和插头20;所述加热条14通过压板15固定连接在外箱体1的底板16上;所述插座盒18固定在外箱体1上,所述加热条14的一端通过穿过外箱体1的导线19与插座盒18连接,所述插头20通过导线19与插座盒18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所述加热条14是由两段组成的l形一体结构,加热条14其中的一段通过压板15固定连接在外箱体1的底板16上,加热条14的另一段与底板16垂直设置且此段端头连接有导线19。

在实际使用时,压板15通过固定压板螺栓17连接在外箱体1的底板16上。加热条14设置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电加热件采用加热条14的技术方案,不仅能够较好的实现电加热的功能,而且方便其在外箱体1内的固定。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用于与摊铺机固定的连接部的外箱体、连接在外箱体内底面且具有隔热功能的加热气腔、固定连接在加热气腔2外的底板16上的电加热件及两端分别与加热气腔和外箱体外部连通的加热管和透气管的有机设置,将两种加热区域进行分隔,使得气加热时对电加热元器件不产生损伤,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在极端条件下,气加热和电加热两种方式能够同时进行,提高了加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