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路面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7070发布日期:2021-02-23 21:5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施工路面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施工路面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道路施工是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
[0003]
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同其他任何门类的土木工程一样,道路工程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特性,道路在施工以及养护的工程中一定会遇到除尘的难题,特别是积尘厚的道路。
[0004]
现目前的道路施工路面除尘装置,在对道路进行除尘工作时,通常只是通过吸尘机对路面进行除尘,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除尘效果,但是粘附在道路上的大颗粒碎石等杂质就难以进行清理,因此达不到更好的除尘效果,如果通过水的冲击力对道路进行冲刷,冲刷后的污水又难以进行重复利用,不够经济环保,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道路施工路面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施工路面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通过吸尘机对道路除尘的效果有限,大颗粒的碎石等杂质难以进行清理,而水对道路冲刷后,污水难以进行重复利用,不够经济环保等的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道路施工路面除尘装置,包括机体:
[0008]
所述机体内部上端的右侧开有清水箱,且所述机体内部上端的左侧开有污水箱,所述机体左端固定连接有吸尘机,且所述吸尘机下端相接有吸尘管,所述机体下端左侧并相邻于所述吸尘管固定连接有第二电伸缩轴,且所述第二电伸缩轴下端固定连接有毛刷,且所述机体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驱动轮,所述机体下端并靠近于所述第二电伸缩轴固定连接有蓄水箱,且所述污水箱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右端相接有第一抽水管,且所述第一抽水管下端贯穿出所述机体,所述第一抽水管下端延伸进所述蓄水箱内,且所述蓄水箱右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右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缓冲杆,所述弹簧缓冲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且所述液压伸缩杆上端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右下端转动连接有滚筒,且所述污水箱内部右端固定连接过滤网,所述污水箱与清水箱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且所述清水箱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二抽水泵左端相接有第二抽水管,且所述第二抽水管左端贯穿过隔板,所述清水箱内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水泵,且所述排水泵右端相接有排水伸缩软管,所述排水伸缩软管下端依次贯穿出清水箱及机体,且所述排水伸缩软管下端相接有喷水管,且所述机体右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左侧相接有出风伸缩软管,且所述出风伸缩软管左端相接有出风管,所述机体内部下端的右侧镶嵌有第一电伸缩轴,且所述第一电伸缩轴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依次与所述出风管和所述
喷水管固定连接,且所述机体前后端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机与所述吸尘管相通,且所述吸尘管下端呈向右倾斜设置。
[0010]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右侧并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上端为开口端,且所述污水箱通过第一抽水泵及第一抽水管与所述蓄水箱相通。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呈向下倾斜状,所述喷水管及出风管均呈倾斜状,且所述喷水管与出风管的倾斜角度一致。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清水箱通过第二抽水泵及第二抽水管与所述污水箱相通,且所述排水伸缩软管与喷水管相通。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管与出风伸缩软管相通,且所述出风伸缩软管与鼓风机相通。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0015]
通过毛刷对路面灰尘进行清扫,再通过吸尘机上的吸尘管对大部分的扬尘进行吸收,达到了初步清理道路灰尘的效果,而毛刷还可以将粘附在道路上的大颗粒碎石等杂质进行松动,结合喷水管喷出的水流,水流产生冲击力,从而便于将大颗粒碎石等杂质进行冲刷,而冲刷后的杂质及水通过导流板进入到蓄水箱内,再由第一抽水泵及第二抽水泵将水吸入清水箱内,保证了水的重复利用,更加经济实惠,且通过水对扬尘的混合吸附,防止剩余的扬尘漂浮至空气当中,更加环保,出风管吹出的风力则对水流提供更好的动力,更加有利于带有杂质的污水进入到蓄水箱内,保证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
图1-2中:机体1、清水箱2、隔板3、污水箱4、过滤网5、吸尘机6、吸尘管7、第一抽水泵8、第二抽水泵9、排水泵10、鼓风机11、出风管12、喷水管13、第一电伸缩轴14、连接板15、挡板16、导流板17、蓄水箱18、第一抽水管19、第二电伸缩轴20、毛刷21、第二抽水管22、液压伸缩杆23、弹簧缓冲杆24、滚筒25、排水伸缩软管26、出风伸缩软管27、转动轴28、驱动轮2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0]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1]
请参阅图1至图2:
[002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施工路面除尘装置,包括机体1,下面对一种道路施工路面除尘装置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0023]
所述机体1内部上端的右侧开有清水箱2,且所述机体1内部上端的左侧开有污水箱4,所述机体1左端固定连接有吸尘机6,且所述吸尘机6下端相接有吸尘管7,所述机体1下端左侧并相邻于所述吸尘管7固定连接有第二电伸缩轴20,且所述第二电伸缩轴20下端固定连接有毛刷21,且所述机体1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驱动轮29;
[0024]
具体的,驱动轮29有利于带动机体1进行移动使用,在对道路进行除尘时,将第二电伸缩轴20进行向下伸长,并使毛刷21与路面接触,机体1在移动时会使毛刷21与路面产生摩擦,从而将灰尘扫起,即产生扬尘,打开吸尘机6,吸尘机6通过吸尘管7对大部分的扬尘进行吸收处理,从而达到了对道路初步除尘的效果。
[0025]
所述机体1下端并靠近于所述第二电伸缩轴20固定连接有蓄水箱18,且所述污水箱4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泵8,所述第一抽水泵8右端相接有第一抽水管19,且所述第一抽水管19下端贯穿出所述机体1,所述第一抽水管19下端延伸进所述蓄水箱18内,且所述蓄水箱18右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8,所述转动轴28右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7,且所述导流板17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缓冲杆24,所述弹簧缓冲杆24上端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23,且所述液压伸缩杆23上端与机体1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17右下端转动连接有滚筒25,且所述污水箱4内部右端固定连接过滤网5,所述污水箱4与清水箱2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3,且所述清水箱2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水泵9,所述第二抽水泵9左端相接有第二抽水管22,且所述第二抽水管22左端贯穿过隔板3,所述清水箱2内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水泵10,且所述排水泵10右端相接有排水伸缩软管26,所述排水伸缩软管26下端依次贯穿出清水箱2及机体1,且所述排水伸缩软管26下端相接有喷水管13,所述清水箱2通过第二抽水泵9及第二抽水管22与所述污水箱4相通,且所述排水伸缩软管26与喷水管13相通;
[0026]
进一步的,而毛刷21在与路面产生摩擦时,毛刷21还会将粘附在道路上的大颗粒碎石等杂质进行松动,将第二电伸缩轴20带动弹簧缓冲杆24向下移动,并使导流板17上的滚筒25与地面接触,此时导流板17呈倾斜状,通过滚筒25的滚动,避免导流板17直接与地面接触,防止产生磨损,且通过弹簧缓冲杆24的缓冲性,当滚筒25经过的路面不平整时,避免导流板17受到刚性接触而损坏,转动轴28的转动则保证了导流板17在活动时的灵活性,同时打开第一抽水泵8、第二抽水泵9及排水泵10,而排水泵10将清水箱2内的水排入排水伸缩软管26及喷水管13内,喷水管13则将水排出,喷水管13喷出的水对路面进行冲击,大颗粒的碎石等杂质被冲刷至导流板17上,再沿着导流板17进入到蓄水箱18内,第一抽水泵8通过第一抽水管19对蓄水箱18内的污水抽入到污水箱4内,过滤网5对大颗粒的碎石杂质进行过滤处理,以免碎石二次冲刷至道路上,再由第二抽水泵9通过第二抽水管22将污水引入到清水箱2内,以此循环对水的重复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而水也可以对扬尘进行吸附混合,因此更加经济环保。
[0027]
且所述机体1右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11,所述鼓风机11左侧相接有出风伸缩软管27,且所述出风伸缩软管27左端相接有出风管12,所述机体1内部下端的右侧镶嵌有第一电伸缩轴14,且所述第一电伸缩轴14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依次与所述出风管12和所述喷水管13固定连接,且所述机体1前后端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6,所述出风管12与出风伸缩软管27相通,且所述出风伸缩软管27与鼓风机11相通;
[0028]
进一步的,为了加大水的冲击力度,打开鼓风机11,鼓风机11将风力通过出风伸缩软管27引入至出风管12内,出风管12将风力排出,且风力对水流进行推动,加大了水对路面
的冲击力,同时也更加有利于污水沿着导流板17进入到蓄水箱18内,且有利于对污水的收集效率,保证了工作效率,而通过第一电伸缩轴14的上下伸缩,结合连接板15,有利于同时控制喷水管13及出风管12的离地距离,减少操控麻烦,且排水伸缩软管26及出风伸缩软管27都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及柔性,因此保证了喷水管13及出风管12活动时的灵活性,挡板16则避免污水及扬尘扩散至空气当中。
[0029]
所述吸尘机6与所述吸尘管7相通,且所述吸尘管7下端呈向右倾斜设置;
[0030]
进一步的,吸尘管7向右倾斜,更加有利于吸尘管7靠近毛刷21,且保证吸尘机6对扬尘的吸收效率。
[0031]
所述蓄水箱18右侧并位于所述转动轴28的上端为开口端,且所述污水箱4通过第一抽水泵8及第一抽水管19与所述蓄水箱18相通;
[0032]
进一步的,通过蓄水箱18上的开口端,更加有利于污水进入到蓄水箱18内。
[0033]
所述导流板17呈向下倾斜状,所述喷水管13及出风管12均呈倾斜状,且所述喷水管13与出风管12的倾斜角度一致;
[0034]
进一步的,喷水管13及出风管12的倾斜角度一致,更加有利于出风管12吹出的风力吹动喷水管13内喷出的水,更好的保证了风力对水的推动力。
[0035]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