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施工用自动化运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2629发布日期:2021-03-09 15:3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施工用自动化运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沥青施工用自动化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2.近些年来,沥青混合料转运车的使用范围在逐步推广,随着我国蓄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高质快速的水库表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成为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对现代化的面层沥青转运车有了市场需求,为沥青混合料转运车在国内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市场,我国在引进使用国外整机产品的同时,开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转运车研制和生产系统,其产品主要运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
3.然而现有的沥青运送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以下不足:沥青在运输及卸料过程中容易出现材料离析与温度离析,从而导致沥青质量较差,不易卸料等缺陷,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中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沥青施工用自动化运送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框板,外框板设置为三面封闭框板,外框板的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前挡板,外框板的内侧位置嵌入设置有罐体,罐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表面护板,罐体的表面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横向轴体,表面护板固定连接有限位套,限位套设置为橡胶套,横向设置,罐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和罐体进行封闭连接,对应出料口位置设置有出料板,盖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顶轴,罐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底座,缓冲底座设置为弹簧底座,盖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体,罐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框。
6.优选的,所述前挡板位于外框板的前端两侧位置,相对设置,且前挡板的顶端位置呈弧形下凹设置。
7.优选的,所述前挡板设置为加强金属板或者复合塑胶板。
8.优选的,所述表面护板设置为弧形板,贴合罐体的表面两侧位置,且表面护板内部填充设置保温层。
9.优选的,所述横向轴体穿过外框板设置,同时与外框板进行旋转嵌入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罐体的顶端表面开设出料口,出料板设置为弧形板,和连接顶轴同一垂直方向设置。
11.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搅拌棒,搅拌棒交错设置,且棒体呈弯曲交错设置。
12.优选的,所述底框位于罐体的内部底侧位置,且底框环绕罐体底部侧面设置,底框的表面突出设置锥形柱。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沥青施工用自动化运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种沥青施工用自动化运送装置,通过顶端呈下凹弧形设置的前挡板,在罐体进行翻转的时候,对其进行支撑,增强翻转稳定性。
15.2、该种沥青施工用自动化运送装置,通过表面护板,有效的对罐体主体进行防护,同时对其内部的物料进行保温,利于运输。
16.3、该种沥青施工用自动化运送装置,通过横向轴体,带动罐体进行翻转,从而便于罐体对物料进行定量输出。
17.4、该种沥青施工用自动化运送装置,通过罐体出料口对应设置的出料板,辅助罐体出料。
18.5、该种沥青施工用自动化运送装置,通过搅拌轴体,有效的对罐体内部的物料进行均匀搅拌。
19.6、该种沥青施工用自动化运送装置,通过表面设置锥形柱的底框,在进行搅拌的时候,有效的增强搅拌,利于物料的运输。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罐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罐体内部结构剖视图。
23.图1-3中:1-外框板,2-前挡板,3-限位套,4-罐体,5-盖板, 6-表面护板,7-出料板,8-连接顶轴,9-横向轴体,10-缓冲底座, 11-保温层,12-底框,13-搅拌轴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沥青施工用自动化运送装置,包括外框板1,外框板1设置为三面封闭框板,外框板1 的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前挡板2,外框板1的内侧位置嵌入设置有罐体4,罐体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表面护板6,罐体4的表面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横向轴体9,表面护板6固定连接有限位套3,限位套3 设置为橡胶套,横向设置,罐体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盖板5,盖板5 和罐体4进行封闭连接,对应出料口位置设置有出料板7,盖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顶轴8,罐体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底座10,缓冲底座10设置为弹簧底座,盖板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体13,罐体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框12。
26.本实施例中,前挡板2位于外框板1的前端两侧位置,相对设置,且前挡板2的顶端位置呈弧形下凹设置。
27.本实施例中,前挡板2设置为加强金属板或者复合塑胶板,通过顶端呈下凹弧形设置的前挡板2,在罐体4进行翻转的时候,对其进行支撑,增强翻转稳定性。
28.本实施例中,表面护板6设置为弧形板,贴合罐体4的表面两侧位置,且表面护板6内部填充设置保温层,通过表面护板6,有效的对罐体4主体进行防护,同时对其内部的物料进行保温,利于运输。
29.本实施例中,横向轴体9穿过外框板1设置,同时与外框板1进行旋转嵌入连接,通过横向轴体9,带动罐体4进行翻转,从而便于罐体4对物料进行定量输出。
30.本实施例中,罐体4的顶端表面开设出料口,出料板7设置为弧形板,和连接顶轴8同一垂直方向设置,通过罐体4出料口对应设置的出料板7,辅助罐体4出料。
31.本实施例中,搅拌轴体13的表面固定连接搅拌棒,搅拌棒交错设置,且棒体呈弯曲交错设置,通过搅拌轴体13,有效的对罐体4 内部的物料进行均匀搅拌。
32.本实施例中,底框12位于罐体4的内部底侧位置,且底框12环绕罐体4底部侧面设置,底框12的表面突出设置锥形柱,通过表面设置锥形柱的底框12,在进行搅拌的时候,有效的增强搅拌,利于物料的运输。
33.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施工用自动化运送装置时,首先,使用人员将本装置和外部输送相关对应的运输车上,之后在往罐体4内部灌输物料的时候,使得横向轴体9带动罐体4向前进行翻转,罐体 4进行翻转的时候,表面接触到前挡板2,对其进行限位固定,调节翻转角度,之后使用人员使用罐体4内部的物料的时候,便于进行定量使用,在使用人员将物料灌输至罐体4内部的时候,在运输途中,罐体4内部的搅拌轴体13进行旋转,对其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在搅拌的时候,底框12表面的锥形柱体有利于物料的均匀搅拌。
34.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