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波形钢护防护栏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7049发布日期:2021-02-26 17:0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波形钢护防护栏立柱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道路建设的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波形钢护防护栏立柱。


背景技术:

[0002]
波形护栏(corrugated beam barrier),是一种为公路防撞而设施的护栏,是半钢性护栏的主要形式,它是一种以波纹状钢护栏板相互拼接并由主柱支撑的连续结构。
[0003]
现有的环山公路等护栏多采用波形护栏,波形护栏由立柱和波形钢护组成,而立柱与波形护栏之间一般通过环形金属圈作为连接件,该连接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减弱汽车撞击护栏的冲击力,但是这种效果不佳,不能够很好地起到缓冲作用;而且环山公路人员和车辆相对稀少,一旦有车辆撞击护栏,出现车祸,不能够及时报警和急救,耽误救援时间,而且不及时处理,还会影响后来车辆的行驶安全,严重威胁到受伤人员和其他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道路波形钢护防护栏立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缓冲作用和定点报警的道路波形钢护防护栏立柱。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道路波形钢护防护栏立柱包括:立柱;供电结构,所述供电结构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面;设备室,所述设备室设于所述立柱的内部;报警结构,所述报警结构安装于所述设备室的内部,所述报警结构包括报警发射器、通电槽、连通器、第一弹簧和连接板,所述报警发射器安装于所述立柱的内部,两个所述通电槽分别设于所述设备室的顶面和底面,且顶面的所述通电槽与所述供电结构之间电性连接,一个所述连通器安装于所述设备室的侧壁,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设备室的侧壁,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面,且另一个所述连通器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面;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设备室的内部,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缓冲块的底面滑动连接于所述设备室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面,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缓冲块的底面;护栏结构,所述护栏结构安装于所述缓冲块的顶面,所述护栏结构包括波形钢护和螺栓,所述波形钢护安装于所述缓冲块的顶面,所述波形钢护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缓冲块的顶面螺纹连接;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设于所述立柱的内部和所述连接板的内部,所述锁定结构包括伸缩槽、限位柱、第三弹簧、限位槽和挤压杆,两个所述伸缩槽设于所述立柱内部,两个所述限位柱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伸缩槽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三弹簧分别套于两个所述限位柱的外壁,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内部和底端内部,且两个所述限位柱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槽之间卡和连接,两个所述挤压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且所述挤压杆的顶端抵触所述缓冲块的底面,其底端抵触所述限位柱的顶端。
[0007]
优选的,所述供电结构包括太阳能板、蓄电池和电线,所述太阳能板安装于所述立
柱的顶面,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立柱的内部,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池之间通过所述电线电性连接,且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报警发射器、一个所述通电槽和两个所述连通器之间通过所述电线电性连接。
[0008]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通器与所述蓄电池之间电性连接,且两个所述连通器之间抵触并电性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缓冲块的顶面为向下倾斜5度的斜面。
[0010]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呈u型结构,且所述连接板的顶面和底面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通电槽的内部。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最大压缩距离大于两个所述连通器之间的最大距离,且所述连接板在所述通电槽内部的滑动最大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弹簧的最大压缩距离。
[0012]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道路波形钢护防护栏立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波形钢护防护栏立柱,一旦车辆对所述波形钢护进行撞击,所述波形钢护挤压所述缓冲块,所述缓冲块通过压缩所述第二弹簧来初步降低撞击带来的冲击力,如果冲击力很大时,所述缓冲块的底端将会抵触所述挤压杆,所述挤压杆将所述限位杆推离所述限位槽,使得所述连接板能够滑动,冲击力传递到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则通过压缩所述第一弹簧来进一步减小冲击力,最终两个所述连通器相互抵触,说明冲击力巨大,事故严重,急需救援,所述报警发射器将会启动,并向交警监控中心发出指令。这样的设计不仅提高了护栏的保护能力和降低冲击能力,还能够使得所述报警发射器在必要时才会启动,避免一些轻微刮蹭就导致所述报警发射器启动的情况,给救援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道路波形钢护防护栏立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图1所示的报警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0017]
图4为图3所示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8]
图5为图3所示的供电结构的电路示意图。
[0019]
图中标号:1、立柱,2、护栏结构,21、波形钢护,22、螺栓,3、供电结构,31、太阳能板,32、蓄电池,33、电线,4、设备室,5、报警结构,51、报警发射器,52、通电槽,53、连通器,54、第一弹簧,55、连接板,6、缓冲结构,61、缓冲块,62、第二弹簧,7、锁定结构,71、伸缩槽,72、限位柱,73、第三弹簧,74、限位槽,75,挤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道路波形钢护防护栏立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报警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供
电结构的电路示意图。道路波形钢护防护栏立柱包括:立柱1;供电结构3,所述供电结构3安装于所述立柱1的顶面;设备室4,所述设备室4设于所述立柱1的内部;报警结构5,所述报警结构5安装于所述设备室4的内部,所述报警结构5包括报警发射器51、通电槽52、连通器53、第一弹簧54和连接板55,所述报警发射器51安装于所述立柱1的内部,两个所述通电槽52分别设于所述设备室4的顶面和底面,且顶面的所述通电槽52与所述供电结构3之间电性连接,一个所述连通器53安装于所述设备室4的侧壁,所述第一弹簧5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设备室4的侧壁,所述第一弹簧54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板55的一侧面,且另一个所述连通器53安装于所述连接板55的一侧面;缓冲结构6,所述缓冲结构6滑动连接于所述设备室4的内部,所述缓冲结构6包括缓冲块61和第二弹簧62,所述缓冲块61的底面滑动连接于所述设备室4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6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板55的另一侧面,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缓冲块61的底面;护栏结构2,所述护栏结构2安装于所述缓冲块61的顶面,所述护栏结构2包括波形钢护21和螺栓22,所述波形钢护21安装于所述缓冲块61的顶面,所述波形钢护21通过所述螺栓22与所述缓冲块61的顶面螺纹连接;锁定结构7,所述锁定结构7设于所述立柱1的内部和所述连接板55的内部,所述锁定结构7包括伸缩槽71、限位柱72、第三弹簧73、限位槽74和挤压杆75,两个所述伸缩槽71设于所述立柱1内部,两个所述限位柱72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伸缩槽71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三弹簧73分别套于两个所述限位柱72的外壁,两个所述限位槽74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板55的顶端内部和底端内部,且两个所述限位柱72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槽74之间卡和连接,两个所述挤压杆75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槽74的内部,且所述挤压杆75的顶端抵触所述缓冲块61的底面,其底端抵触所述限位柱72的顶端。
[0022]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供电结构3包括太阳能板31、蓄电池32和电线33,所述太阳能板31安装于所述立柱1的顶面,所述蓄电池32安装于所述立柱1的内部,所述太阳能板31与所述蓄电池32之间通过所述电线33电性连接,且所述蓄电池32与所述报警发射器51、一个所述通电槽52和两个所述连通器53之间通过所述电线33电性连接,设置所述供电结构3是因为山路崎岖,供电设施成本高,采用太阳能为所述报警结构5供电可节省成本,同时节能环保。
[0023]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所示,两个所述连通器53与所述蓄电池32之间电性连接,且两个所述连通器53之间抵触并电性连接,为了两个所述连通器53抵触时,电路连通,所述报警发射器51才能够发出信号。
[0024]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缓冲块61的顶面为向下倾斜5度的斜面,所述波形钢护21安装在所述缓冲块61的顶面,所述缓冲块61的顶面为斜面,使得所述波形钢护21向下倾斜,这样车辆撞击所述波形钢护21时,冲击力向下,使得撞击车辆不会冲出护栏。
[0025]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 所示,所述连接板55呈u型结构,且所述连接板55的顶面和底面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通电槽52的内部,为了能够让所述连接板55在所述通电槽52内直线滑动,同时所述蓄电池32可以给所述连接板55侧面的所述连通器53供电。
[0026]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弹簧54的最大压缩距离大于两个所述连通器53之间的最大距离,且所述连接板55在所述通电槽52内部的滑动最大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弹簧54的最大压缩距离,为了所述第一弹簧54到达最大压缩距离之前,所述连接板55侧
壁上的所述连通器53能能够抵触到所述设备室4的侧壁。
[002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道路波形钢护防护栏立柱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8]
所述太阳能板31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所述蓄电池32内,所述蓄电池32通过所述电线33给所述报警发射器51、通电槽52和所述连通器53供电。一旦车辆对所述波形钢护21进行撞击,会使得所述波形钢护21挤压所述缓冲块61,所述缓冲板61在所述设备室4内滑动的同时压缩所述第二弹簧62,所述第二弹簧62推动所述连接板55,冲击力很小时,所述第二弹簧62不会到达最大压缩距离,就不会使得所述限位柱72离开所述限位槽74的内部,所述连接板55则无法滑动。当所述波形钢护21受到的冲击力很大,所述第二弹簧62会被所述缓冲块61压缩到最短位置,所述缓冲块61的底端抵触所述挤压杆75,所述挤压杆75滑进所述限位槽74内,并向下挤压所述限位柱72,所述限位柱72在所述伸缩槽71内向下滑,同时压缩所述第三弹簧73,所述挤压杆75完全进入所述限位槽74内部时,所述限位柱72恰好完全进入到所述伸缩槽71内,即不在与所述连接板55卡和连接,所述连接板55则在所述通电槽52内滑动,压缩所述第一弹簧54,直至所述连接板55一侧壁上的所述连通器53抵触所述设备室4侧壁上的另一个所述连通器53,使得电路连通,触发所述报警发射器51,每一个所述立柱1内的所述报警发射器51都有唯一编号,受到撞击的所述报警发射器51将自身编号发送到交警监控中心,再由交警监控中心发起救援等措施。
[0029]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道路波形钢护防护栏立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0]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波形钢护防护栏立柱,一旦车辆对所述波形钢护21进行撞击,所述波形钢护21挤压所述缓冲块61,所述缓冲块61通过压缩所述第二弹簧62来初步降低撞击带来的冲击力,如果冲击力很大时,所述缓冲块61的底端将会抵触所述挤压杆75,所述挤压杆75将所述限位杆74推离所述限位槽74,使得所述连接板55能够滑动,冲击力传递到所述连接板55上,所述连接板55则通过压缩所述第一弹簧54来进一步减小冲击力,最终两个所述连通器53相互抵触,说明冲击力巨大,事故严重,急需救援,所述报警发射器51将会启动,并向交警监控中心发出指令。这样的设计不仅提高了护栏的保护能力和降低冲击能力,还能够使得所述报警发射器51在必要时才会启动,避免一些轻微刮蹭就导致所述报警发射器51启动的情况,给救援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