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2714发布日期:2021-01-15 11:49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



背景技术:

常规预制混凝土桥梁根据截面分可分为预制小箱梁、预制t梁、预制组合梁等。通常采用分片预制架设,预制梁翼缘伸出连接钢筋,后浇现浇接缝的方式施工,即使用结构湿接缝处理方式,如图1所示。

结构湿接缝处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现场绑扎接缝钢筋,野外工作量大;

2、接缝混凝土现浇,龄期与预制梁相差较大,易沿接缝界面产生收缩裂缝;

3、接缝位于正弯矩区域,下缘受拉,接缝质量直接影响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4、现浇质量不可控、存在后期收缩,而接缝处处于正弯矩最大位置,受力又非常关键,所以对它进行改进很有必要。

常规的改进方案为:将现浇混凝土改为现浇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需求量大,工程造价显著升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免模板、工序简便、接缝现浇量较小、构造合理的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包括:多个预制梁,多个所述预制梁沿桥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梁之间预留有接缝空间;所述预制梁内埋设有第一环筋,所述第一环筋包括伸出所述预制梁并延伸至所述接缝空间内的第一弧形受力段;

预制块,所述预制块安装在所述接缝空间内,所述预制块与所述预制梁之间预留有浇灌空间;所述预制块内埋设有第二环筋,所述第二环筋包括伸出所述预制块并延伸至所述浇灌空间内的第二弧形受力段;所述第二弧形受力段与所述第一弧形受力段在所述浇灌空间内搭接并固定连接;所述预制块内还埋设有中空的预埋套管,所述预埋套管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预制块;

uhpc灌浆层,所述uhpc灌浆层由uhpc混凝土浇筑于所述浇灌空间内形成,以包裹所述第一弧形受力段和所述第二弧形受力段,并将所述预制块与所述预制梁连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预制块上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预制块两侧的两个所述预制梁均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安装有第一杆卡,所述第一螺杆的底端贯穿所述预埋套管并螺纹安装有螺母组件,所述螺母组件与所述预制块相接触,所述第一杆卡上套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对称套接有两个第二杆卡,所述第二杆卡上套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底端安装有杆座,所述杆座与对应的所述预制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预制块呈倒t型,所述预制块包括条块和翼缘,所述条块内部设置有多根纵筋,所述翼缘内设置有横筋。

优选的,所述纵筋两端伸出所述预制块两侧的长度大于锚固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筋和所述第二环筋均包括两个直段和两个弧形段,两个所述直段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翼缘的顶侧设置有止浆条,所述条块侧面、所述翼缘顶面与所述uhpc灌浆层的接触面均为凿毛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均包括下螺杆,所述下螺杆的顶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螺纹安装有内螺杆,所述内螺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螺纹槽外并转动套接有上螺杆,所述内螺杆上固定套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槽。

优选的,所述上螺杆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多个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内螺杆固定套接,所述第一杆卡和所述第二杆卡均与所述上螺杆相套接,所述杆座与所述下螺杆相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施工免模板,工序简便;

2、接缝现浇量较小,小型施工机具即可满足要求;

3、弯矩最大处为预制结构,受力性能可靠;

4、现浇接缝处弯矩接近0,构造更为合理;

5、相比全uhpc接缝,uhpc用量较小,经济性好;

6、施工用固定装置可重复利用,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结构湿接缝处理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4为预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预制梁,2、第一环筋,3、预制块,4、第二环筋,5、uhpc灌浆,6、预埋套管,7、第一螺杆,8、第一杆卡,9、横杆,10、螺母组件,11、第二杆卡,12、第二螺杆,13、杆座,14、止浆条,15、纵筋,16、横筋,17、凿毛面,18、下螺杆,19、螺纹槽,20、内螺杆,21、把手,22、防滑槽,23、上螺杆,24、凹槽,2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包括:多个预制梁1,多个所述预制梁1沿桥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梁1之间预留有接缝空间;所述预制梁内埋设有第一环筋2,所述第一环筋2包括伸出所述预制梁1并延伸至所述接缝空间内的第一弧形受力段;

预制块3,所述预制块3安装在所述接缝空间内,所述预制块3与所述预制梁1之间预留有浇灌空间;所述预制块3内埋设有第二环筋4,所述第二环筋4包括伸出所述预制块3并延伸至所述浇灌空间内的第二弧形受力段;所述第二弧形受力段与所述第一弧形受力段在所述浇灌空间内搭接并固定连接;所述预制块3内还埋设有中空的预埋套管6,所述预埋套管6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预制块3;

uhpc灌浆层5,所述uhpc灌浆层5由uhpc混凝土浇筑于所述浇灌空间内形成,以包裹所述第一弧形受力段和所述第二弧形受力段,并将所述预制块3与所述预制梁1连为一体。

所述第一环筋2和所述第二环筋4两端延伸至所述uhpc灌浆层5是为了加强所述预制梁1和所述预制块3之间的连接强度,使预制块3更加稳固。

所述uhpc灌浆层5是由uhpc混凝土灌浆而成的,uhpc混凝土即超高性能混凝土百,简称uhpc(ultra-highperformanceconcrete),也称作活性粉末混凝土(rpc,reactivepowderconcrete),uhpc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低孔隙率的超高强水泥基材料,它的基本配制原理是:通过提高组分的细度与活性,不使用粗骨料,使材度料内部的缺陷(孔隙与微裂缝)减到最少,以获得超高强度与高耐久性。

所述预制块3上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预制块3两侧的两个所述预制梁1均相接触,固定装置用于在uhpc混凝土凝固之前将预制块3固定在所述接缝空间内。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螺杆7,所述第一螺杆7上安装有第一杆卡8,所述第一螺杆7的底端贯穿所述预埋套管6并螺纹安装有螺母组件10,所述螺母组件10与所述预制块3相接触,所述第一杆卡8上套接有横杆9,所述横杆9上对称套接有两个第二杆卡11,所述第二杆卡11上套接有第二螺杆12,所述第二螺杆12的底端安装有杆座13,所述杆座13与对应的所述预制梁1相接触。

所述预制块3呈倒t型,所述预制块3包括条块和翼缘,所述条块内部设置有多根纵筋15,所述翼缘内设置有横筋16,所述预制块3倒t型设置是为了防止灌浆混凝土凝结前不会从浇灌空间底侧泄漏。

所述纵筋15两端伸出所述预制块3两侧的长度大于锚固长度。

所述第一环筋2与和所述第二环筋4均包括两个直段和两个弧形段,两个所述直段相互平行,所述弧形段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直段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施工方法为:

s1:将预制梁1架设就位,将预制块3粗就位;

s2:通过调节杆卡高度,调节预制块3的高度、角度及与预制梁1匹配的松紧程度;

s3:精确就位后浇注接缝uhpc灌浆;

s4:uhpc灌浆养护到达强度后,松开并取下螺母组件10,固定装置即可移动至下一个工点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预制梁1架设就位,两个相邻的预制梁1之间预留有接缝空间,将预制块3粗就位,即将预制块3放在对应的接缝空间内,预制块3与相邻的两个预制梁1之间预留有浇灌空间,然后安装固定装置,即把第一螺杆7插入预埋套管6内,第一螺杆7的底端安装上螺母组件10,再将第一杆卡8、横杆9、螺母组件10、第二杆卡11、第二螺杆12、杆座13进行组装,通过调节第一杆卡8和第二杆卡11的高度,调节预制块3的高度、角度及与预制梁匹配的松紧程度,精确就位后向浇灌空间内浇注uhpc灌浆,等待uhpc灌浆养护到达强度后,松开并取下螺母组件10,固定装置即可移动至下一个工点重复使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施工免模板,工序简便;

2、接缝现浇量较小,小型施工机具即可满足要求;

3、弯矩最大处为预制结构,受力性能可靠;

4、现浇接缝处弯矩接近0,构造更为合理;

5、相比全uhpc接缝,uhpc用量较小,经济性好;

6、施工用固定装置可重复利用,绿色环保。

第二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5,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收缩的免模板桥面接缝构造,所述第二螺杆12均包括下螺杆18,下螺杆18的顶侧开设有螺纹槽19,螺纹槽19内螺纹安装有内螺杆20,内螺杆20的底端延伸至螺纹槽19外并转动套接有上螺杆23,内螺杆20上固定套接有把手21,把手21上设有防滑槽22。

所述上螺杆23的底端开设有凹槽24,凹槽24内安装有多个轴承25,轴承25的内圈与内螺杆20固定套接,第一杆卡8和第二杆卡11均与上螺杆23相套接,杆座13与下螺杆18相连接。

通过下螺杆18、把手21和上螺杆23的配合,便于调节第二螺杆12的长短,便于调节预制块3的高度、角度及与预制梁匹配的松紧程度。

当需要调节预制块3的高度、角度及与预制梁匹配的松紧程度时,则需要对第二螺杆12进行长度调节,用手握住把手21进行转动,由于杆座13,下螺杆18位置固定无法转动,此时内螺杆20在螺纹槽19内转动的同时向上移动,内螺杆20带动上螺杆23向上移动,上螺杆23带动横杆9向上移动,横杆9通过第一杆卡8带动第一螺杆7向上移动,达到了调节预制块3的高度、角度及与预制梁匹配的松紧程度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