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59674发布日期:2021-11-25 09:1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岩沥青道路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2.路面结构层指的是构成路面的各铺砌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主要有面层、基层和底基层,路面不但要承受车轮荷载的作用,而且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行车荷载和大气因素对路面的影响作用,一般随深度而逐渐减弱,因而路面通常是多层结构。
3.现有技术中,岩沥青路面通常需要安装排水机构,以用来在雨水多的天气快速疏通道路的积水,保护道路本体,以及避免洪涝,现有技术中,岩沥青路面的排水口通常为细长条形状,因此当有物体横向流动时,容易将排水口堵塞,从而使得岩沥青路面积水,不利于路面的保养,因此需要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具备防堵塞排水等优点,解决了阻塞造成的路面积水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防堵塞排水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岩沥青路面,所述岩沥青路面的底端固定设有路基层,所述岩沥青路面的两端和路基层的两端均固定设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槽,所述通水槽的顶端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防护条,且多个防护条的两端分别与通水槽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通水槽顶部一侧等距离均铰接设有防阻塞条,多个所述防阻塞条的一端均与支撑槽的一侧接触,所述通水槽一侧的顶端固定设有平衡条,所述平衡条的外壁铰接设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的一侧固定设有多个支撑条,多个所述支撑条的顶端分别与多个防阻塞条底部的一端接触,所述平衡板两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把手。
8.优选的,多个所述防阻塞条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弹簧,所述通水槽内壁的一侧等距离固定设有固定板,多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多个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通水槽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控制槽,两个所述控制槽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挡板,两个所述控制槽顶部的另一端均固定设有卡槽,两个所述挡板一侧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卡槽的顶端接触。
10.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板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滤水槽。
11.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板顶端的一侧均开设有受力孔。
12.优选的,所述路基层的底端固定设有垫层。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岩沥青道路结构,通过拉动受力孔,使得控制槽顶端铰接的挡板与另一侧的
卡槽分离,使得工作人员方面操控通水槽,通过拨动把手,使得把手一端平衡板在平衡条的作用下带动另一侧的支撑条从防阻塞条的底端抽离,通水槽顶端一侧铰接的防阻塞条转动到通水槽的内部,使得防护条之间的空隙变大,从而防止较大物体阻塞流水,防止岩沥青路面积水,增加岩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16.2、该岩沥青道路结构,通过通水槽顶端一侧铰接的防阻塞条通过固定板固定的弹簧的缓冲,转动到通水槽的内部,弹簧的缓冲保护防阻塞条,以及通水槽本体,增加岩沥青路面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水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岩沥青路面;2、路基层;3、垫层;4、控制槽;5、通水槽;6、支撑槽;7、防护条;8、防阻塞条;9、弹簧;10、固定板;11、支撑条;12、平衡板;13、平衡条;14、把手;15、挡板;16、卡槽;17、滤水槽;18、受力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3,包括岩沥青路面1,岩沥青路面1的底端固定设有路基层2,岩沥青路面1的两端和路基层2的两端均固定设有通水槽5,通水槽5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槽6,通水槽5的顶端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防护条7,且多个防护条7的两端分别与通水槽5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通水槽5顶部一侧等距离均铰接设有防阻塞条8,多个防阻塞条8的一端均与支撑槽6的一侧接触,通水槽5一侧的顶端固定设有平衡条13,平衡条13的外壁铰接设有平衡板12,平衡板12的一侧固定设有多个支撑条11,多个支撑条11的顶端分别与多个防阻塞条8底部的一端接触,平衡板12两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把手14,路基层2的底端固定设有垫层3,控制槽4的横面积等于通水槽5加支撑槽6的面积。
23.请参阅图2,多个防阻塞条8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弹簧9,通水槽5内壁的一侧等距离固定设有固定板10,多个弹簧9的一端分别与多个固定板10的顶端固定连接。
24.请参阅图3,通水槽5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控制槽4,两个控制槽4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挡板15,两个控制槽4顶部的另一端均固定设有卡槽16,两个挡板15一侧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卡槽16的顶端接触,两个挡板15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滤水槽17,两个挡板15顶端的一侧均开设有受力孔18,滤水槽17和受力孔18均可排水使用,控制槽4与通水槽5连通。
25.在使用时,当岩沥青路面1水流较大时,容易堵塞排水口,工作人员通过拉动受力孔18,使得控制槽4顶端铰接的挡板15与另一侧的卡槽16分离,使得工作人员方面操控通水槽5,通过拨动把手14,使得把手14一端平衡板12在平衡条13的作用下带动另一侧的支撑条11从防阻塞条8的底端抽离,通水槽5顶端一侧铰接的防阻塞条8通过固定板10固定的弹簧9
的缓冲,转动到通水槽5的内部,使得防护条7之间的空隙变大,从而防止较大物体阻塞流水,防止岩沥青路面1积水。
26.综上所述,该岩沥青道路结构,通过拉动受力孔18,使得控制槽4顶端铰接的挡板15与另一侧的卡槽16分离,使得工作人员方面操控通水槽5,通过拨动把手14,使得把手14一端平衡板12在平衡条13的作用下带动另一侧的支撑条11从防阻塞条8的底端抽离,通水槽5顶端一侧铰接的防阻塞条8转动到通水槽5的内部,使得防护条7之间的空隙变大,从而防止较大物体阻塞流水,防止岩沥青路面1积水,增加岩沥青路面1使用寿命。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包括岩沥青路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沥青路面(1)的底端固定设有路基层(2),所述岩沥青路面(1)的两端和路基层(2)的两端均固定设有通水槽(5),所述通水槽(5)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槽(6),所述通水槽(5)的顶端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防护条(7),且多个防护条(7)的两端分别与通水槽(5)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通水槽(5)顶部一侧等距离均铰接设有防阻塞条(8),多个所述防阻塞条(8)的一端均与支撑槽(6)的一侧接触,所述通水槽(5)一侧的顶端固定设有平衡条(13),所述平衡条(13)的外壁铰接设有平衡板(12),所述平衡板(12)的一侧固定设有多个支撑条(11),多个所述支撑条(11)的顶端分别与多个防阻塞条(8)底部的一端接触,所述平衡板(12)两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把手(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防阻塞条(8)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弹簧(9),所述通水槽(5)内壁的一侧等距离固定设有固定板(10),多个所述弹簧(9)的一端分别与多个固定板(10)的顶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槽(5)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控制槽(4),两个所述控制槽(4)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设有挡板(15),两个所述控制槽(4)顶部的另一端均固定设有卡槽(16),两个所述挡板(15)一侧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卡槽(16)的顶端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15)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滤水槽(1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15)顶端的一侧均开设有受力孔(1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层(2)的底端固定设有垫层(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沥青道路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包括岩沥青路面,所述岩沥青路面的底端固定设有路基层,所述岩沥青路面的两端和路基层的两端均固定设有通水槽,所述通水槽的顶端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防护条,且多个防护条的两端分别与通水槽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通过控制槽顶端铰接的挡板与另一侧的卡槽分离,使得把手一端平衡板在平衡条的作用下带动另一侧的支撑条从防阻塞条的底端抽离,通水槽顶端一侧铰接的防阻塞条转动到通水槽的内部,使得防护条之间的空隙变大,从而防止较大物体阻塞流水,防止岩沥青路面积水,增加岩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韩亚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漯河市立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