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刨机用刀具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9272发布日期:2021-08-10 14:2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铣刨机用刀具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加工机、筑路机等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铣刨机用刀具架。



背景技术:

道路铣刨机或者类似机器的切削辊通常装配有刀架更换系统。对此,刀架更换系统的基础部件能够与切削辊管的表面相连,特别是焊接或者用螺钉拧紧。对此这样相互定位基础部件,在切削辊的表面上形成装载螺旋。通过基础部件连接刀架,其中,刀架与基础部件能够用螺钉拧紧、焊接或者以其他的方式固定、例如通过夹紧方式。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刀架也可以直接与切削辊管的表面相连。刀架具有刀具接纳座。上述刀具能够可更换地安装在该刀具接纳座中。在使用该机器时刀具以其刀尖撞击到待剥除的地面表层上并且切入其中。同时地面材料被凿开。由此剥除的材料例如能够通过清除以及装载螺旋输送到切削辊的中间,并且在这里借助排料器从切削辊的工作区域输送出去。然后能够通过合适的装置、例如输送皮带将剥除的材料输送走。刀具装配有多个刀尖,这些刀尖由硬质材料构成并且刀尖产生切削作用。因此刀尖受到磨损侵蚀并由此必须由合适的硬质材料构成,以实现尽可能长的寿命。由现有技术已知具有硬质金属构成的刀尖的刀具,为了能够在这种刀具的圆周侧上产生均匀的磨损,通常使刀具可旋转地设置在刀架的刀具接纳座中。由于刀具的高磨损性,因此需要频繁地更换刀具,那么能够快速而轻松地更换刀具便成为影响施工效率、成本,人员劳动强度的主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铣刨机用刀架,该刀架能够快速而轻松地更换刀具。这个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铣刨机用刀具架,包括本体、刀具接纳部,其中刀具接纳部包含用于安装刀具的刀具接纳孔、刀具安装面,所述刀具接纳部下侧壁上加工有退刀口,所述退刀口由相连接的开放面、第一内通面和第二内通面构成,第二内通面设于第一内通面下侧,开放面设于第一内通面和第二内通面内侧。

优选的是,所述退刀口和刀具接纳孔相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退刀口与刀具架的尾部面相贯通,且呈开放状态。

优选的是,所述退刀口在刀具架的中分面m两侧对称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退刀口的开放面倾斜延伸,成为第一内通面和刀具接纳孔之间的过渡面。

优选的是,所述退刀口的开口高度不小于刀具架高度的四分之一。

优选的是,所述退刀口的第一内通面为半圆柱面。

优选的是,所述刀具接纳孔的中心轴线l与第一内通面的中心轴线l1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退刀口的下部宽度,即第二内通面两侧壁之间的距离,与半圆柱面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刀具接纳孔的直径数值不小于退刀口的下部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铣刨机用刀具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铣刨机用刀具架,通过设置退刀口使刀具能够被快速而轻松地拆卸并更换,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刀架的前视图;

图2是刀架的后视图;

图3是基础部件的仰视图;

图4是刀架与基础部件安装的分解视图;

图5是刀架与基础部件安装后的透视前视图;

图6是刀架的正后视图;

图7是图6中刀架的a向剖视图;

图8是刀具接纳部的背部视图;

图9是刀架安装刀具后的侧全剖视图;

图10是道路铣刨机的部分铣刨滚筒总成正视图;

图11是道路铣刨机的部分铣刨滚筒总成立体视图;

图12是道路铣刨机的部分铣刨滚筒总成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图1图2示出了铣刨机用刀具架1,包括本体1.2,刀具接纳部1.8,本体1.2包含定位部件1.6,刀具接纳部1.8包含刀具接纳孔1.1、刀具安装面12。刀具接纳孔能够比较简单的方式和方法通过钻孔或铣削过程加工到合适的尺寸。刀具接纳孔用于安装凿刀3。

图1图2还标出了刀架本体1.2由第一外围面1.2,第二外围面1.3,第三外围面1.4,第四外围面1.7所组成的一个实体。

以及刀架的定位部件1.6位于本体1.2的下部承载面1.7上,并且,包含支撑面1.5。通常优选的是,该定位部件由圆柱体构成,有利于在模具制作过程中的成型,由此可以知道的是,支撑面即是定位部件的圆柱形外圆部分,在径向圆周方向起定位作用。

图1图2描绘了刀具接纳部1.8的刀具接纳孔1.1前端开口处布置有定心面1.9。定心面用于放置刀具垫片的凸出定心部分,结构为凹凸配合关系,定心面完全包容垫片的凸出定心部分,使得垫片的工作面和刀具安装面能够平整的贴合,并且两者的中心轴线能够保持重叠关系,保证其工作时的同轴度,刀具的自由旋转性得以继续保持。由于刀具在工作时,不停的旋转,因此,垫片的工作面和刀具安装面之间发生剧烈摩擦,并产生不断的相互磨损,刀具接纳部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随着磨损在不断地减小,直到其达到磨损极限。

图3和图4所示的刀架系统,包括:

刀架1和一基础部件2,该基础部件2具有一个用于支撑承载面1.7的受力面2.4,以及用于固定定位部1.6的支撑面1.5的定位部2.2。基础部件2的定位部2.2位于受力面2.4上。

刀架1与基础部件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并且,基础部件2的限位面2.1亦通过焊接固定于铣刨滚筒10的外周表面11上。刀架1与基础部件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该受力面2.4用于支撑刀架承载面1.7,并与刀架承载面1.7无间隙的配合。在刀架1与基础部件2的相互位置关系上,基础部件2的定位部用于限制刀架1的定位部件1.6,具体是基础部件2的定位部2.2呈圆柱孔装,刀架1的定位部件1.6为圆柱外圆形式,两者配合成轴和孔的配合关系。

图5示出了在基础部件2的受力面2.4的对面,设有限位面2.1。用于安装和定位基础部件2,该限位面2.1为直面或曲面状,与铣刨滚筒10的外周圆11呈贴合关系,并且,基础部件2的限位面2.1亦通过面20、30、40、50焊接固定于铣刨滚筒10的外周表面11上。

如图6-8所示,刀具架1刀具架具有退刀口100,退刀口100由开放面101、第一内通面102、第二内通面103构成。退刀口100穿过刀具接纳部1.8的外圆面104,并且与刀具安装孔1.1相通且终止,并在刀具接纳部1.8尾部形成。退刀口100与刀具架1的尾部面150相贯通,且呈开放状态。退刀口100在刀具架1的中分面m两侧形成,且关于中分面m两侧对称布置。退刀口100的开放面101由第一内通面102向刀具接纳孔1.1倾斜延伸。退刀口100构成与刀具接纳孔1.1的中心轴线l相垂直的布局关系。退刀口100的开口长度约占刀具架1总长度的三分之一。退刀口100的第一内通面102构成半圆柱面,其具有中心轴线l1,直径φc106,直径φc106的尺寸范围在15-25mm。退刀口100的第二内通面103关于中分面m对称形成宽度a105,a105为退刀口100的下部宽度,即第二内通面103两侧壁之间的距离;a105的尺寸范围在15-25mm,并且,φc106与a105数值相等。刀具接纳孔1.1的直径φb18数值大于或等于φc106和a105。

图9示出了刀具3在刀具架1中安装完毕的状态,拆卸工具300可以很容易的从退刀口100伸入刀具安装孔1.1中,并锤击刀具3的击打面200,从而将刀具3沿着v方向退出刀具安装孔1.1。

图10-12多角度示出了路面铣刨机的部分铣刨滚筒总成的工作视图,铣刨滚筒10表面11排布焊接有若干铣削工具刀架系统。在需要更换刀具3时,由于刀具架系统前后左右之间排布地比较紧密,操作空间小,因此频繁地更换刀具3显得极为困难,常规的方法是在刀具3上设置特殊的环形凹槽210(如图9),并且使用特制的拆卸工具从刀具安装孔1.1内来退出刀具3,即便这样,也需要操作人员使用铁锤重重地敲击特制拆卸工具若干下,才能拆卸下一个刀具3,而一个铣刨鼓总成上焊接有几百个如此的刀具架系统,其拆卸劳动强度和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在刀具架1中设置退刀口100,拆卸工具300可以很容易的从退刀口100伸入刀具安装孔1.1中,并锤击刀具3的击打面200,从而轻松地将刀具3沿着v方向退出刀具安装孔1.1,革命性的解决了拆卸刀具3的常规方法中的难点,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在实际铣削路面过程中,由于铣刨滚筒10顺着x方向作旋转运动,铣削工具刀架系统中安装的刀具3将切入路面中,将废弃的路面材料刨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