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道路管网密集区的地基结构

文档序号:25755753发布日期:2021-07-06 19:5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道路管网密集区的地基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道路管网密集区的地基结构。


背景技术:

2.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路基下方存在人工填土、素填土等软弱地基的情况。一般而言,对于软土层较浅的情况,可采用换填的方式予以处理。对于较深的情况,多采用碎石桩、旋喷桩等对地基进行处理,形成加固土桩复合地基。
3.城市道路下方分布有大量的给排水、强电、弱电、燃气等。对于城市道路改扩建项目,需要在原来的管网上方进行路基施工。此时,若软土层较厚的话,采用加固土桩复合地基的方式进行地基处理存在较大的难度,其原因有三点:
4.一、难以保证有桩设置的空间;
5.二、施工时的机械振捣可能会对正在运营的管线造成较大的影响;
6.三、工程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问题、减小施工难度的城市道路管网密集区的地基结构。
8.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9.提供一种城市道路管网密集区的地基结构,其包括梯形的基坑,基坑的底部铺设有若干层土工格栅层,每层土工格栅层之间填充有填土层,填土层的上方设置有砂砾石层,砂砾石层的上方铺设路面结构层,位于下层的土工格栅层的两端通过尼龙绳绑扎在位于上层的土工格栅层上。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应用于城市管网密集区,舍弃了传统的加固土桩复合地基方案,采用了简单的换填加土工格栅层的方式,对路面结构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体进行加强处理,通过换填合格的填土、铺设土工格栅层和换填砂砾石层的方式对原软弱土体进行部分置换,以满足路基承载力要求。能有效避免对管网的影响,同时有节约了工程造价,使路基强度更高。
附图说明
11.图1为城市道路管网密集区的地基结构的结构图。
12.图2为土工格栅层3的连接示意图。
13.其中,1、路面结构层,2、砂砾石层,3、土工格栅层,4、填土层,5、尼龙绳。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1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方案的城市道路管网密集区的地基结构包括梯形的基坑,基坑的底部铺设有若干层土工格栅层3,每层土工格栅层3之间填充有填土层4,填土层4的上方设置有砂砾石层2,砂砾石层2的上方铺设路面结构层1,位于下层的土工格栅层3的两端通过尼龙绳5绑扎在位于上层的土工格栅层3上,通过尼龙绳5将下层的土工格栅层3反卷回包2m绑扎于上层的土工格栅层3上。
16.本方案优选,基坑的宽度大于30cm,砂砾石层2的厚度为1m,每层所述土工格栅层3之间的间距为50cm,基坑的侧面按1:1坡率进行放坡。土工格栅层3与填土层4配合,加强整体受力,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17.本方案应用于城市管网密集区,舍弃了传统的加固土桩复合地基方案,采用了简单的换填加土工格栅层3的方式,对路面结构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体进行加强处理,通过换填合格的填土、铺设土工格栅层3和换填砂砾石层2的方式对原软弱土体进行部分置换,以满足路基承载力要求。能有效避免对管网的影响,同时有节约了工程造价,使路基强度更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