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形阻车器模块及包括该模块的阻车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1316发布日期:2021-11-06 04:3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L形阻车器模块及包括该模块的阻车单元的制作方法
一种l形阻车器模块及包括该模块的阻车单元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车单元,具体的说,涉及一种l形阻车器模块及包括该模块的阻车单元。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外汽车存量越来越大,故在应对违法犯罪、武装反恐等工作中,保证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及提高执法效果成为重要的课题。然而,现有的执法设备存在安全度不高和拦阻效果差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今国际形势。急需一种可以通过不同的布置排列组成检查卡口,能有效对违法闯岗逃逸车辆进行破坏阻停的装置,来提高执法的效率,减少公共财产、人身财产的损失。同时这种装置要具备轻量化、携带方便、组装简洁,方便执法人员应对突发活动能够快速应对。
3.现有技术中的阻车设备一般为立杆和横杆通过铰接方式组装成的l形结构,并且在l形结构上设置破胎钉,然而这种l形的阻车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的l形阻车设备连接结构不够牢固,承受撞击力较小,阻车效果较差。
5.2、现有的阻车设备的破胎钉扎破轮胎后放气过程较慢,对车辆的阻停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不能快速阻拦车辆。
6.3、现有的阻车设备不能实现快速展开和收拢,并且单个构件损坏后,维修过程费时较长,不能实现快速装卸更换。
7.4、现有的阻车设备重量较重,耗材多且搬运困难。
8.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l形阻车器模块及包括该模块的阻车单元,可以使结构连接更牢固,承受撞击力增大;可以实现对轮胎的快速放气,实现快速阻拦车辆的目的;可以实现快速展开和收拢,并能实现快速维修更换;可以使设备轻量化,耗材少,搬运容易。
10.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l形阻车器模块,包括底杆架和立杆架,所述底杆架和立杆架分别插接在l连接座的两端,形成l形主架;所述l形主架上设有连杆和破胎钉架,所述连杆、破胎钉架均是一端与l形主架铰接,另一端与l形主架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l连接座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座板;两个连接座板之间通过第一l固定架、第二l固定架连接,形成l形插接槽;所述底杆架和立杆架分别插接在l形插接槽的两端;
12.所述l形插接槽与底杆架连接的一端与地面呈6
°
倾斜角设置;所述l形插接槽与立杆架连接的一端竖向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破胎钉架包括钉板,所述钉板为设有中空内腔的梯形长杆结构,所
述钉板的中空内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钉板上设有多个破胎钉,所述破胎钉的顶部设有楔形尖角,且内部设有连通钉板内腔的放气通道。
14.进一步地,多个破胎钉分成两排设置,两排破胎钉之间呈夹角α设置;每排破胎钉的尖角方向各不相同。
15.进一步地,所述l连接座两侧设置阻止架板,所述阻止架板的底部设有阻止架连板,所述阻止架连板对应l连接座的拐角处设置有尖齿;所述阻止架连板的底部设有阻止架齿板;所述阻止架齿板呈尖齿状设置。
16.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破胎钉架分别设置在底杆架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分别设置在立杆架的两侧。
17.进一步地,所述底杆架包括底方管;所述底方管前部切割成尖角;所述立杆架包括立方管;
18.所述底方管前端、后端的两侧和立方管上端、下端的两侧均设有耳板。
19.进一步地,所述破胎钉架一端采用铰轴铰接在底杆架前端一侧的耳板上,另一端采用快卸销轴可拆卸固定在底杆架后端一侧的耳板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快卸销轴可拆卸固定在底杆架前端另一侧的耳板上,另一端采用铰轴铰接在底杆架后端另一侧的耳板上;
20.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采用铰轴铰接在立杆架下端一侧的耳板上,另一端采用快卸销轴可拆卸固定在立杆架上端一侧的耳板上;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采用铰轴铰接在立杆架上端一侧的耳板上;另一端采用快卸销轴可拆卸固定在立杆架下端一侧的耳板上。
21.进一步地,所述立杆架上与底杆架相对的一侧设有把手;
22.所述l形主架底部设置两个脚轮,所述脚轮通过螺栓固定在l形主架上;
23.所述 l连接座、 底杆架、 立杆架、连杆的材质均为铝镁合金,破胎钉架的材质为碳钢。
24.一种阻车单元,包括所述的l形阻车器模块,所述l形阻车器模块数量为多个,多个l形阻车器模块依次连接成单排或多排。
2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6.本实用新型中采用l连接座,使得立杆架和底杆架的连接更牢固,结构稳定,使l形阻车器模块能承受更大撞击力,阻车效果好。
27.本实用新型中破胎钉具备快速放气功能,且破胎钉两排呈角度α设置,且破胎钉顶端设有楔形尖角,能够快速将车辆轮胎扎破并进行快速放气,实现快速阻拦车辆的目的。
28.本实用新型中l形阻车器模块各构件通过销轴连接,实现的快速展开与收拢,单个构件损坏后可快速装卸更换,实现快速维修更换的目的。
29.本实用新型中单个l形阻车器模块安装2个脚轮,组装形成阻车单元后可保证成排的阻车单元灵活移动位置。
30.本实用新型中l形阻车器模块采用铝镁合金和碳钢混合结构,其中l连接座、 底杆架、 立杆架、连杆均采用铝镁合金材质,破胎钉架采用碳钢材质,使本阻车器模块总重量≤23kg,耗材少,搬运容易。
31.本实用新型中l形阻车器模块组装成多排阻车单元后,可阻止重6.8t、时速60km/h车辆冲击,阻止距离不大于20m。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33.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阻车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阻车器模块的左视图;
35.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阻车器模块展开结构示意图;
36.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阻车器模块收拢结构示意图;
37.附图5是l连接座的剖面图;
38.附图6是破胎钉架的结构示意图;
39.附图7是由阻车器模块组成的阻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40.图中,
[0041]1‑ꢀ
l连接座,101

连接座板,102

第一l固定架,103

第二l固定架,104

阻止架板,105

阻止架连板,106

阻止架齿板,107

第一插接端,108

第二插接端,2

底杆架,201

底方管,202

第一耳板,3

立杆架,301

立方管,302

第二耳板,4

破胎钉架,401

钉板,402

破胎钉,403

贯穿孔,5

第一连杆,6

第二连杆,7第三连杆,8

螺栓副,9

快卸销轴,10

铰轴,11

把手,12

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3]
实施例1
[0044]
如图1

6共同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l形阻车器模块,包括l连接座1,所述l连接座1两端分别插接有底杆架2和立杆架3,形成l形主架;所述l形主架上设有连杆和破胎钉架4,所述连杆和破胎钉架4均能够展开或者收拢。
[0045]
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和第三连杆7。
[0046]
所述l连接座1与底杆架2插接后使用螺栓副8固定;所述l连接座1与立杆架3插接后使用快卸销轴9固定。
[0047]
所述l连接座1包括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座板101;两个连接座板101之间通过第一l固定架102、第二l固定架103连接,形成l形插接槽;所述底杆架2和立杆架3均插接在l形插接槽内;所述l形插接槽设有第一插接端107和第二插接端108,所述底杆架2和立杆架3分别插接在第二插接端108和第一插接端107内;所述第一插接端107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插接端108与地面呈6
°
倾斜角设置,使得底杆架2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6
°

[0048]
所述l连接座1两侧设置阻止架板104,所述阻止架板104的底部设有阻止架连板105,所述阻止架连板105对应l连接座1的拐角处设置有尖齿;所述阻止架连板105的底部设有阻止架齿板106;所述阻止架齿板106呈尖齿状设置;在车辆撞击后推进时,阻止架连板105上的尖齿和阻止架齿板106通过与地面接触,增加阻力,并且能够作为支点使阻车器模块整体向行进方向翻转,抬高车辆前轴,使前驱车失去牵引力。
[0049]
所述底杆架2包括底方管201;所述底方管201前部切割成尖角;所述底方管201的前端、后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耳板202; 所述底杆架2一侧设有破胎钉架4,另一侧设有第一
连杆5;所述破胎钉架4和第一连杆5均通过第一耳板202与底杆架2连接;具体地,所述破胎钉架4一端采用铰轴10铰接在底杆架2前端一侧的第一耳板202上,另一端采用快卸销轴9可拆卸固定在底杆架2后端一侧的第一耳板202上;所述第一连杆5的一端快卸销轴9可拆卸固定在底杆架2前端另一侧的第一耳板202上,另一端采用铰轴10铰接在底杆架2后端另一侧的第一耳板202上,所述第一连杆、破胎钉架均与底杆架一端铰接一端可拆卸连接,可以实现快速展开和收拢的目的,并在展开的状态下将第一连杆、破胎钉架通过快卸销轴连接到另一个l形阻车器模块上。
[0050]
所述破胎钉架4到立杆架3的距离为935mm;所述破胎钉架4包括钉板401,所述钉板401为设有中空内腔的梯形长杆结构,所述钉板401的中空内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钉板401上设有多个破胎钉402,所述破胎钉402的顶部设有楔形尖角,且内部设有连通钉板401内腔的放气通道,以使破胎钉具有快速放气功能;所述放气通道具体为贯穿孔403。
[0051]
多个破胎钉402分成两排设置,两排破胎钉402之间呈夹角α设置;每排破胎钉402的尖角方向各不相同;所述破胎钉402的有效长度为72mm,每排中相邻两个破胎钉402的间距为43mm。
[0052]
所述立杆架3包括立方管301,所述立方管301的上端、下端两侧均设有第二耳板302,所述立杆架3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杆6,另一侧连接有第三连杆7;所述第二连杆6、第三连杆7均通过第二耳板302与立杆架3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杆6的一端采用铰轴10铰接在立杆架3下端一侧的第二耳板302上,另一端采用快卸销轴9可拆卸固定在立杆架3上端一侧的第二耳板302上;所述第三连杆7的一端采用铰轴10铰接在立杆架3上端一侧的第二耳板302上;另一端采用快卸销轴9可拆卸固定在立杆架3下端一侧的第二耳板302上;所述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均与立杆架一端铰接一端可拆卸连接,可以实现快速展开和收拢的目的,并在展开的状态下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通过快卸销轴连接到另一个l形阻车器模块上。
[0053]
所述立杆架3上与底杆架2相对的一侧设有把手11。
[0054]
所述l形主架底部设置两个脚轮12,所述脚轮12通过螺栓固定在l形主架上;
[0055]
所述 l连接座1、 底杆架2、 立杆架3、连杆均采用铝镁合金材质,破胎钉架4采用碳钢材质,使所述阻车器模块总重量≤23kg。
[0056]
实施例2
[0057]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阻车单元,包括多个实施例1所述的l形阻车器模块,每个l形阻车器模块展开,并通过快卸销轴连接形成成排设置的阻车单元;具体地,将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第三连杆7以及破胎钉架4采用快卸销轴9与耳板连接的一端展开,然后将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第三连杆7以及破胎钉架4展开的一端用快卸销轴与相邻的阻车器模块相应的耳板连接,形成成排设置的阻车单元,阻车单元可以为一排也可以为多排。
[0058]
所述阻车单元包括破胎部分、减速部分和前部拦截部分;具体的,所述破胎部分由每个阻车器模块中的破胎钉架4组成,减速部分为由每个阻车器模块中的底杆架2组成,前部拦截部分由每个阻车器模块中的立杆架3组成。
[0059]
通过三部分的共同作用,对冲撞车辆进行破胎放气、阻拦抬升前轴、减速操作,达到截停车辆的效果。
[0060]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l连接座,使得立杆架和底杆架的连接更牢固,结构稳定,使l形阻车器模块能承受更大撞击力。
[0061]
本实用新型中破胎钉具备快速放气功能,且破胎钉两排呈角度α设置,且破胎钉顶端设有楔形尖角,能够快速将车辆轮胎扎破并进行快速放气,实现快速阻拦车辆的目的。
[0062]
本实用新型中l形阻车器模块各构件通过销轴连接,实现的快速展开与收拢,单个构件损坏后可快速装卸更换。
[0063]
本实用新型中单个l形阻车器模块安装2个脚轮,组装形成阻车单元后可保证成排的阻车单元灵活移动位置。
[0064]
本实用新型中l形阻车器模块采用铝镁合金和碳钢混合结构,其中l连接座、 底杆架、 立杆架、连杆均采用铝镁合金材质,破胎钉架采用碳钢材质,使本阻车器模块总重量≤23kg。
[0065]
本实用新型中l形阻车器模块组装成多排阻车单元后,可阻止重6.8t、时速60km/h车辆冲击,阻止距离不大于20m。
[0066]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