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路车用清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5414发布日期:2021-11-03 14:1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扫路车用清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扫路车上所使用的落叶破碎吸入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清扫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扫路车也越来越不能满足高质量扫路的要求。随之发展的清扫车是利用高压水对路面进行冲洗,然后利用负压将垃圾与水吸入储存罐内。
3.现有技术中的扫路车用清扫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4.一、在春秋季节,城市路面上有大量的树枝和落叶,落叶堆有厚有薄,落叶有大有小。虽然目前深度清洁车上使用的清扫装置对能够吸走落叶和落枝,但其没有粉碎装置将大的落叶与落枝粉碎,容易造成吸尘管路阻塞,影响正常的工作。
5.二、道路污染清除车上不携带扫刷机构,不能对路边石处进行清扫。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扫路车用清扫装置,其目的是:(1)对落叶进行粉碎,避免管路阻塞;(2)增加扫刷机构,对路边石进行清扫。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扫路车用清扫装置,包括主框架和安装在主框架上的吸入装置,还包括安装在主框架上的破碎机构和扫盘机构;
9.所述破碎机构位于吸入装置的进风口的前侧;
10.所述扫盘机构包括扫刷和收放机构;所述收放机构用于实现扫刷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间的移动。
11.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扫盘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扫刷回转的动力装置。
12.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放机构包括伸缩缸和转动臂,所述转动臂一端与主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扫刷安装在转动臂的另一端;所述伸缩缸一端与主框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臂转动连接。
13.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扫盘机构还包括调节杆;
14.所述扫刷通过安装架安装在转动臂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架与转动臂之间为转动连接以实现相对于转动臂的角度调整;所述调节杆一端与转动臂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相连接。
15.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破碎机构包括壳体、主轴以及刀片;所述壳体安装在主框架上,所述主轴水平设置且两端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壳体上;所述刀片设置在主轴上。
16.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片在主轴上交错分布。
17.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入装置包括罩体和第一挡板;所述罩体底部设
有开口,所述第一挡板围绕该开口设置;其中安装在罩体前侧的第一挡板与地面之间留有空隙以构成所述进风口。
18.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在罩体前侧的第一挡板通过高度调整机构与罩体相连接。
19.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倾斜设置在破碎机构前侧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用于将杂物引导至破碎机构处。
20.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框架上安装有脚轮。
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吸入装置前侧设置破碎机构,可以将较大的落叶和落枝粉碎,避免吸入装置出现堵塞;(2)具有可收放的扫盘机构,工作时扫刷移动到超出扫路车侧边缘的工作位置,对路边石进行清理,不工作时回收到其它位置,避免影响扫路车的正常行驶;(3)扫刷的高度和角度可以通过调节杆进行调整(如磨损后),保证清扫效果;(4)吸入装置的进风口大小可调整,适应不同时段的落叶情况。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装置的立体图;
23.图2为本装置的剖视图;
24.图3为本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6.实施例一
27.如图1至3,一种扫路车用清扫装置,包括主框架1和安装在主框架1上的吸入装置,还包括安装在主框架1上的破碎机构6和扫盘机构5。
28.主框架1顶部设有铰接机构4,用于与扫路车相连接。主框架1底部设有脚轮7,整个装置落到地面上时,起到支撑和减小摩擦的作用。
29.所述吸入装置包括罩体2和第一挡板8。所述罩体2为左右走向设置,底部设有长条状的开口,顶部设有左右两个吸尘连接孔,用于连接负压装置。所述第一挡板8围绕该罩体2底部的开口设置。其中安装在罩体2前侧的第一挡板8与地面之间留有空隙以构成进风口。所述第一挡板8为弹性挡板。
30.优选的,所述安装在罩体2前侧的第一挡板8通过高度调整机构与罩体2相连接。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1)该处第一挡板8上设有竖槽,通过穿过该竖槽的螺栓螺母组件与罩体2相连接;(2)该处的第一挡板8与罩体2前侧之间通过滑槽机构相连接,滑槽机构处设有紧定螺丝将二者固定。通过高度调整机构可以调整进风口的大小。
31.所述破碎机构6位于吸入装置的进风口的前侧,包括壳体6a、主轴6b以及刀片6c。所述壳体6a安装在主框架1上,前部有入口,后部有与进风口相通的出口。所述主轴6b水平设置且两端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壳体6a上,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旋转;所述刀片6c为弯折状,交错分布在主轴6b上。
32.本装置还包括倾斜设置在破碎机构6前侧的四部第二挡板3,左右各两部,构成左
右两个喇叭口形状的杂物收集口,将落叶、树枝等归拢到破碎机构6中。中间的两个第二挡板3紧靠在一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第二挡板3。第二挡板3的底部为弹性挡条。
33.所述扫盘机构5为左右两组,分别设置在主框架1的左前部和右前部。每组扫盘机构5分别包括扫刷5c和收放机构。所述收放机构用于实现扫刷5c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间的移动。
34.所述工作位置的较为理想的位置是同侧最外的第二挡板3的前方,且扫刷5c的外边缘超出第二挡板3及扫路车的侧边缘,保证对路边石进行清扫时车辆可正常行驶。
35.所述非工作位置一般设置在工作位置的内侧,保证扫刷5c的外边缘不得超出扫路车的侧边缘。图中所示均为非工作位置。
36.所述扫盘机构5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扫刷5c回转的动力装置5d。
37.所述收放机构包括伸缩缸5b(优选气缸)和转动臂5e,所述转动臂5e一端与主框架1转动连接,所述扫刷5c通过安装架安装在转动臂5e的另一端,所述动力装置5d(优选电机)亦安装在该安装架上。所述伸缩缸5b一端与主框架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臂5e转动连接。伸缩杆动作时,带动整个转动臂5e旋转,实现扫刷5c和动力装置5d的移动。
38.进一步的,所述扫盘机构5还包括调节杆5a。所述安装架与转动臂5e之间为转动连接,以实现相对于转动臂5e的角度调整;所述调节杆5a一端与转动臂5e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相连接。调节杆5a通过螺纹机构实现长度的调整,安装架和扫刷5c的角度和高度会跟随调节杆5a同步调整,直至到达理想位置。
39.工作时,先将整个装置落到地面上,伸缩缸5b动作,将扫刷5c移动到工作位置,然后负压装置、破碎机构6开始工作,车辆向前行驶。地面上的落叶等在第二挡板3的作用下归集到破碎机构6中,被粉碎后进入罩体2,在气流的作用下最终从吸尘连接口9输出。
40.进一步的,还可以在罩体2中设置旋转的喷嘴,提高清扫效果。
41.清扫完成后,伸缩缸5b反向动作,将扫刷5c移动到如图所示的非工作位置,然后整个装置抬起,离开地面。
42.实施例二
4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扫盘机构的收放机构包括电机、减速器和转动臂,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转动臂转动,实现扫刷的移动。
44.显而易见,所述转动臂可以是如实施例一和二进行水平转动移位,也可以是通过其它形式的连杆机构进行俯仰转动或直线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