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0290发布日期:2021-10-30 10:2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路面养护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


背景技术:

2.沥青路面养护车一种专业的沥青道路综合再生修复设备。主要由底盘、滚筒加热系统、液压系统、储料箱体、乳化沥青喷洒系统、路面加热墙、旧料回收系统等组成,具有完备的沥青混合料加热和保温功能、乳化沥青喷洒、沥青路面加热修补、旧料回收等多项功能。适用于全国范围高等级公路、机场、市政道路等各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作业。施工不受季节限制;做到了公路养护所要求的快速到位、快速修补和快速撤离。具有率、能耗低、少污染、操作方便等特点。
3.现有的沥青路面养护车尾部出料系统下方有接料板和下料槽,沥青再生混合料通过出料系统落入接料板,再通过下料槽落入沥青路面病害区进行路面维护,出料系统的下料槽自重大,不便于操作者调整方向;在实际施工作业中,沥青路面养护车的下料槽通常不再路面病害区的正上方,需要依靠人工利用小推车或者其它工具,将再生的沥青混合料运送到路面待养护区进行病害填补作业,工人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制约沥青路面养护车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实现下料槽落料位置、落料高度的可控可调,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满足高效率养护作业要求。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包含车架、回转台、机架、落料漏斗、第一下料槽、第二下料槽、第一直线驱动器、第二直线驱动器;所述回转台通过第一转动副安装在车架上,所述第一转动副为主动副,由电机驱动,在电机驱动下,回转台可以受控回转运动;所述落料漏斗安装在沥青路面养护车出料系统出料口的正下方,并通过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机架固定安装在回转台上;所述第一下料槽通过第二转动副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二下料槽通过移动副安装在第一下料槽上;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与第一下料槽连接,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的伸缩,可实现第一下料槽的俯仰;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一端通过第五转动副与第一下料槽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转动副与第二下料槽连接,当第二直线驱动器伸缩时,第二下料槽将相对第一下料槽移动;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的伸缩,可实现第一下料槽、第二下料槽的俯仰运动,进一步实现第二下料槽落料高度的调整;在第一转动副可控转动以及第二直线驱动器的伸缩作用下,通过回转台的回转运动,以及第二下料槽相对第一下料槽移动,可实现第二下料槽落料位置的调整。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第二直线驱动器为电液推杆。
6.该种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的落料位置、高度调整过程如下:沥青路面养护车停靠在沥青路面待养护区域,通过进料口将沥青路面病害区的沥青废料装入沥青再生设备中,对沥青混合料再处理;根据沥青路面病害区位置,通过第一转动副、第一直线驱动器、第二直线驱动器耦合驱动,调整第一下料槽、第二下料槽的俯仰角度和第二下料槽相对第一下料槽的伸缩长度,实现沥青混合料落料位置和落料高度的调整;再生沥青混合料通过沥青路面养护车出料系统出料口落入落料漏斗,通过落料漏斗下方的出料口,沥青混合料落入第一下料槽端部,在重力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沿着第一下料槽滑入第二下料槽,进而落入沥青路面病害区,实现沥青混合料的无人化落料,大幅提高沥青路面养护效率。
7.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在于:
8.1、该种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通过第一下料槽、第二下料槽的俯仰角度调整和第二下料槽相对第一下料槽的伸缩长度调整,实现沥青混合料落料位置和落料高度的自动化调整,避免了依靠人工利用小推车或者其它工具,将再生的沥青混合料运送到路面待养护区进行病害填补作业的工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
9.2、该种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通过一个转动副和两个直线驱动器实现沥青混合料下料位置和高度的调整,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第一直线驱动器、第二直线驱动器为电液推杆,相比液压缸驱动不需要设立独立的液压泵和回路,成本低,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作业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三维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主视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俯仰示意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伸缩示意图。
15.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的第一下料槽示意图。
16.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作业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18.对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一种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包含车架1、回转台9、机架15、落料漏斗5、第一下料槽7、第二下料槽8、第一直线驱动器13、第二直线驱动器14;所述回转台9通过第一转动副10安装在车架1上,所述第一转动副10为主动副,由电机驱动,在电机驱动下,回转台9可以受控回转运动;所述落料漏斗5安装在沥青路面养护车出料系统出料口4的正下方,并通过支架21固定在车架1上;所述机架15固定安装在回转台9上;所述第一下料槽7通过第二转动副11安装在机架15上,所述第二下料槽8通过移动副12安装在第一下料槽7上;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13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16与机架15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17与第一下料槽7连接,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13的伸缩,可实现第一下料槽7的俯仰;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14一端通过第五转动副19与第一下料槽7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转动副18与第二下料槽8连接,当第二直线驱动器14伸缩时,第二下料槽8将相对第一下料槽7移动;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13的伸缩,可实现第一下料槽7、第二下
料槽8的俯仰运动,进一步实现第二下料槽8落料高度的调整;在第一转动副10可控转动以及第二直线驱动器14的伸缩作用下,通过回转台9的回转运动,以及第二下料槽8相对第一下料槽7移动,可实现第二下料槽8落料位置的调整。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13、第二直线驱动器14为电液推杆。
19.对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该种沥青路面养护车可控可调下料槽的落料位置、高度调整过程如下:沥青路面养护车停靠在沥青路面待养护区域,通过进料口2将沥青路面病害区的沥青废料装入沥青再生设备3中,对沥青混合料再处理;根据沥青路面病害区位置,通过第一转动副10、第一直线驱动器13、第二直线驱动器14耦合驱动,调整第一下料槽7、第二下料槽8的俯仰角度和第二下料槽8相对第一下料槽7的伸缩长度,实现沥青混合料落料位置和落料高度的调整;再生沥青混合料通过沥青路面养护车出料系统出料口4落入落料漏斗5,通过落料漏斗5下方的出料口6,沥青混合料落入第一下料槽7端部,在重力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沿着第一下料槽7滑入第二下料槽8,进而落入沥青路面病害区,实现沥青混合料的无人化落料,大幅提高沥青路面养护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