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大钢结构桥梁的减震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0029发布日期:2021-12-29 09:0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大钢结构桥梁的减震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特大钢结构桥梁的减震座装置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属于特大钢结构桥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大钢结构桥梁的减震座装置。
3.

背景技术:

4.减震座装置是连接上部桥梁结构与下部墩台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它能将上部桥梁结构的反力和变形可靠地传递给下部墩台,从而使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与计算的理论图式相符合,减震座装置将承受在上部桥梁结构的各种力,可靠地传递给下部墩台结构,在载荷、温度、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下,能适应上部桥梁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使上部桥梁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
5.现有的减震座装置仅实现纵向方向的缓冲吸能,对于实现侧方位的缓冲新能,尤其针对于特大钢结构桥梁,在桥梁转弯部分的侧向缓冲极其重要,因此急需要提出一种实现纵向及侧向缓冲吸能的减震座装置。
6.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特大钢结构桥梁的减震座装置,可实现纵向及侧向缓冲吸能,提高抗震减震效果,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特大钢结构桥梁的减震座装置,包括底座以及置于底座上方的多个支撑缓冲柱机构,多个支撑缓冲柱机构分布在底座的四周,多个支撑缓冲柱机构的上端共同连接有上连接座,上连接座与底座之间具有吸能减震机构,吸能减震机构置于底座上方的中心位置,多个支撑缓冲柱机构与吸能减震机构均对上连接座实现侧向及纵向吸能减震。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吸能减震机构包括置于底座上端的吸能筒,吸能筒为开口朝上设置的u型状结构,吸能筒的上端为敞开式结构,吸能筒内具有聚氨酯缓冲块,吸能筒内具有纵向设置的杆体,杆体的上端与上连接座固定连接,杆体的下端与吸能筒内的聚氨酯缓冲块接触,杆体的侧端与吸能筒的内壁之间具有多个横向设置的第一弹簧。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撑缓冲柱机构包括置于上连接座下方的上支撑柱以及置于底座上方的下支撑柱,上支撑柱与下支撑柱实现贯穿式缓冲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下支撑柱内具有容上支撑柱的下端纵向嵌入的槽体,下支撑柱的槽体内壁具有第一聚氨酯缓冲层,上支撑柱的下端为球形状的凸块,第一聚氨酯缓冲层的内壁为由多个开口远离凸块的弧形部组成的波浪状结构,弧形部的底部与凸块相切,凸块与槽体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二弹簧。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支撑柱与上连接座之间以及下支撑柱与底座之间通过缓冲组实现卡合式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缓冲组包括上连接座或底座向对应的上支撑柱、下支撑柱延伸的凸起部,以及置于上支撑柱的上端或下支撑柱的下端的凹槽部,凸起部与对应的凹槽部相互卡合,且凸起部与凹槽部之间具有第二聚氨酯缓冲层,上支撑柱与上连接座的侧壁之间或下支撑柱与底座的侧壁之间均通过连接件实现缓冲式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连接件包括置于上连接座或底座侧壁上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置于上支撑柱或下支撑柱侧壁上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上连接座或底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上支撑柱或下支撑柱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与对应的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弹性部实现缓冲式连接。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支撑缓冲柱机构与吸能减震机构,从而实现对上连接座实现侧向及纵向吸能减震,尤其在特大钢结构桥梁弯道处具有较好的缓冲减震效果。
17.2、吸能减震机构在纵向受力时,杆体的下端与聚氨酯缓冲块接触从而实现缓冲减震,在侧向受力时,杆体侧边缘的第一弹簧对上连接座实现缓冲罐减震,同时满足侧向与纵向的缓冲减震效果。
18.3、支撑缓冲柱机构的第二弹簧对上连接座实现纵向缓冲作用,当上连接座在侧向受力时,上支撑柱随着侧向力而挤压该侧的第一聚氨酯缓冲层,从而实现侧向缓冲减震,其中第一聚氨酯缓冲层既起到便于侧向缓冲的作用,又对上支撑柱与下支撑柱之间起到较好的防尘作用。
19.4、上支撑柱与上连接座之间以及下支撑柱与底座之间均通过缓冲组连接,实现连接处的缓冲减震,避免连接处结构损坏。
20.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特大钢结构桥梁的减震座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结构a的放大示意图。
23.图3为图1中结构b的放大示意图。
24.图中标号:
[0025]1‑
底座、2

支撑缓冲柱机构、3

上连接座、4

吸能减震机构;
[0026]
21

上支撑柱、22

下支撑柱、23

槽体、24

第一聚氨酯缓冲层、25

凸块、26

弧形部、27

第二弹簧、28

缓冲组;
[0027]
281

凸起部、282

凹槽部、283

第二聚氨酯缓冲层、284

连接件;2841

第一连接部、2842

第二连接部、2843

弹性部;
[0028]
41

吸能筒、42

聚氨酯缓冲块、43

杆体、44

第一弹簧。
[0029]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如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2]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
ꢀ“
连接”“设有”“具有”等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说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基本含义。
[0033]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特大钢结构桥梁的减震座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底座1以及置于底座1上方的多个支撑缓冲柱机构2,多个支撑缓冲柱机构2分布在底座1
的四周,多个支撑缓冲柱机构2的上端共同连接有上连接座3,上连接座3与底座1之间具有吸能减震机构4,吸能减震机构4置于底座1上方的中心位置,多个支撑缓冲柱机构2与吸能减震机构4均对上连接座3实现侧向及纵向吸能减震。
[0034]
进一步的,吸能减震机构4包括置于底座1上端的吸能筒41,吸能筒41为开口朝上设置的u型状结构,吸能筒41的上端为敞开式结构,吸能筒41内具有聚氨酯缓冲块42,吸能筒41内具有纵向设置的杆体43,杆体43的上端与上连接座3固定连接,杆体43的下端与吸能筒41内的聚氨酯缓冲块42接触,杆体43的侧端与吸能筒41的内壁之间具有多个横向设置的第一弹簧44。
[0035]
进一步的,支撑缓冲柱机构2包括置于上连接座3下方的上支撑柱21以及置于底座1上方的下支撑柱22,上支撑柱21与下支撑柱22实现贯穿式缓冲连接。
[0036]
进一步的,下支撑柱22内具有容上支撑柱21的下端纵向嵌入的槽体23,下支撑柱22的槽体23内壁具有第一聚氨酯缓冲层24,上支撑柱21的下端为球形状的凸块25,第一聚氨酯缓冲层24的内壁为由多个开口远离凸块25的弧形部26组成的波浪状结构,弧形部26的底部与凸块25相切,凸块25与槽体23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二弹簧27。
[0037]
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支撑缓冲柱机构2与吸能减震机构4,从而实现对上连接座3实现侧向及纵向吸能减震,尤其在特大钢结构桥梁弯道处具有较好的缓冲减震效果。
[0038]
其中,吸能减震机构4在纵向受力时,杆体43的下端与聚氨酯缓冲块42接触从而实现缓冲减震,在侧向受力时,杆体43侧边缘的第一弹簧44对上连接座3实现缓冲罐减震,同时满足侧向与纵向的缓冲减震效果。
[0039]
支撑缓冲柱机构2的第二弹簧27对上连接座3实现纵向缓冲作用,当上连接座3在侧向受力时,上支撑柱21随着侧向力而挤压该侧的第一聚氨酯缓冲层24,从而实现侧向缓冲减震,其中第一聚氨酯缓冲层24既起到便于侧向缓冲的作用,又对上支撑柱21与下支撑柱22之间起到较好的防尘作用。
[0040]
进一步的,上支撑柱21与上连接座3之间以及下支撑柱22与底座1之间通过缓冲组28实现卡合式连接。
[0041]
进一步的,缓冲组28包括上连接座3或底座1向对应的上支撑柱21、下支撑柱22延伸的凸起部281,以及置于上支撑柱21的上端或下支撑柱22的下端的凹槽部282,凸起部281与对应的凹槽部282相互卡合,且凸起部281与凹槽部282之间具有第二聚氨酯缓冲层283,上支撑柱21与上连接座3的侧壁之间或下支撑柱22与底座1的侧壁之间均通过连接件284实现缓冲式连接。
[0042]
图2示出了上支撑柱21与上连接座3之间的缓冲连接,图3示出了下支撑柱22与底座1之间的缓冲连接,实现连接处的缓冲减震,避免连接处结构损坏。
[0043]
进一步的,连接件284包括置于上连接座3或底座1侧壁上的第一连接部2841,以及置于上支撑柱21或下支撑柱22侧壁上的第二连接部2842,第一连接部2841与上连接座3或底座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2842与上支撑柱21或下支撑柱2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2841与对应的第二连接部2842之间通过弹性部2843实现缓冲式连接。
[0044]
本实用新型中未全部公开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常识,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
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