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透风率的防雪栅栏

文档序号:27327879发布日期:2021-11-10 01:2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透风率的防雪栅栏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吹雪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透风率的防雪栅栏。


背景技术:

2.我国风吹雪灾害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5%以上,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尤其以新疆、内蒙古、吉林为最,这些区域的共同特点是冬季严寒而漫长,降雪量普遍较大,风吹雪往往会对流经区域产生严重的危害,严重影响当地交通建设和农牧业生产,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迫切需要研发出有效的风吹雪灾害防治技术,保障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营。
3.为了避免铁路、公路运输遭受风吹雪灾害,现有的风吹雪灾害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防雪墙、防雪栅栏、挂网以及防雪走廊等方式。其中,挂网式防雪网极易受较大风雪冲毁,修补更换频率较高,至使风吹雪灾害防治人力物力投入较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雪栅栏重量及体积较大,运输以及拼装困难,一次拼装成型,不拆除,需要永久占用大量土地,直接影响周围农民和牧民的收益,赔偿金额高,加大了风吹雪灾害的防治成本并对路基周围动物生活习性产生很大影响;防雪走廊将造成走廊入口大量的风吹雪堆积,防治效果不佳。此外,上述现有技术的采用的防治措施不能够根据不同风吹雪路段实际情况调节防雪栅栏孔隙率,防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透风率的防雪栅栏,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7.一种可调节透风率的防雪栅栏,包括:工型立柱、透风板、挡风板固定组件和挡风板;
8.所述透风板位于相邻的两个工型立柱之间,所述透风板具有通风孔;
9.所述挡风板固定组件固定于透风板上,用于放置所述挡风板;
10.所述挡风板用于遮挡通风孔,通过放置或不放置挡风板调节防雪栅栏透风率。
11.优选地,所述挡风板固定组件包括:主承托凹槽和副承托台;
12.所述主承托凹槽和副承托台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透风板位上;
13.所述主承托凹槽和副承托台位于同一水平线。
14.优选地,所述主承托凹槽为2个,分别设置于副承托台的两侧。
15.优选地,所述透风板形状为工型或矩形。
16.优选地,所述通风孔形状为矩形、椭圆形或六边形。
17.优选地,所述通风孔为单排或多排。
18.优选地,所述工型立柱为钢筋混凝土立柱。
19.优选地,所述挡风板为金属材质。
20.优选地,所述相邻的两个工型立柱之间从上至下放置多个透风板。
21.优选地,所述透风板为木制结构。
22.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透风率的防雪栅栏,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可拆卸的挡风板,可根据现场实际风速调节防雪栅栏透风率,因地制宜,提高了风吹雪灾害的防治效果,降低风吹雪灾害防治成本。同时,选用木制轻质结构透风板,便于移动、安装以及拆卸,可于无风吹雪灾害期间拆除,提高了使用年限,功能上既实现了风吹雪灾害的防治,又很大的减小了土地租用成本,并且减小了对线路周围动物的生活习性的影响;所有透风板样式相同,可以工厂工业化流水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23.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透风率的防雪栅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透风率的防雪栅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透风率的防雪栅栏的透风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透风率的防雪栅栏的挡风板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28.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透风率的防雪栅栏的挡风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34.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透风率的防雪栅栏,如图1所示,包括:工型立柱01、透风板02、挡风板固定组件和挡风板06,透风板02上具有通风孔。挡风板固定组件固定于透风板02上,用于放置挡风板06;挡风板06用于遮挡通风孔,通过放置或不放置挡风板06调节防雪栅栏透风率。其中,挡风板固定组件包括:主承托凹槽03和副承托台04。
36.沿工型立柱01轴向方向,工型立柱01的两侧开设有开口方向与与轴向方向垂直的凹槽。
37.本实用新型中,轴向方向为工型立柱01立放方向,工型立柱01的水平截面为工型。
38.较佳地,工型立柱01为钢筋混凝土立柱。
39.经加工而成的透风板02位于相邻的两个工型立柱01之间,沿工型立柱01轴向方向可以放置多个透风板02,以连接相邻两工型立柱01。
40.透风板02上固定有用于承托挡风板的主承托凹槽03和副承托台04。
41.在本实用新型中,透风板02采用木制结构,透风板形状为工型或矩形,通风孔形状可选为矩形、椭圆形、长条六边形等。
42.实际应用中,透风板02上的通风孔可设为单排或者多排,以实现最大范围的调节透风率。
43.主承托凹槽03和副承托台04通过固定螺栓05固定于透风板02上,且主承托凹槽03和副承托台04位于同一水平线。其中,主承托凹槽03为2个,分别设置于副承托台04的两侧。
44.较佳地,用于固定挡风板的主承托凹槽03和用于承托挡风板的副承托台04选用金属材料。
45.挡风板06放置于主承托凹槽03和副承托台04上,用于调节防雪栅栏透风率。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将挡风板放置于透风板的主承托凹槽03和副承托台04中,用于减小透风率。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钢板制作挡风板06,也可采用其他金属材质制作挡风板06。
4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透风率的防雪栅栏,具体包括:
48.钢筋混凝土材质的工型立柱布置在预先设计好的位置,预先设计好的位置按照预先进行的风吹雪灾害防治工程有关研究成果得到。
49.防雪栅栏透风率根据不同风速条件下预先进行的风吹雪灾害防治工程有关研究成果得到。
50.本实用新型中,根据预先进行的风吹雪灾害防治工程有关研究成果将防雪栅栏高度设置为3~5米,根据防雪栅栏高度设置透风板的宽度。工型立柱设置的水平截面尺寸可以是30
×
30cm,工型立柱深入地面下深度可以设置为不低于1.0m。较佳地,防雪栅栏透风板厚度可以设置为8cm,略小于工型立柱两侧凹槽的宽度。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线路实际需要防雪栅栏布设长度选择工型立柱布设的数量以及透风板长度。
51.由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透风率的防雪栅栏,包括埋于地下的预制工型钢筋混凝土工型立柱,两工型立柱凹槽间,固定可调节透风率的木制结构透风板,该透风板样式唯一,可实现工业化流水生产,提高了防雪栅栏的生产效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风吹雪灾害主要发生在冬季,其他季节防雪栅栏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本实用新型实例中,考虑选用木制结构透风板,便于移动、安装以及拆卸,可于无风吹雪灾害期间拆除,即冬季用于风吹雪灾害防治,春季雪融后拆除,防雪栅栏使用时间大大减小,相当于延长了其有效使用时间,减小了后期修补的工作量,降低了风吹雪灾害的防治成本。功能上既实现了风吹雪灾害的防治,又很大程度的减小了土地租用成本,并且减小了对线路周围动物的生活习性的影响;而且应用本新型实例可以根据不同路段风速情况通过调节得到不同透风率,得到最佳的风吹雪防治效果。
52.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例的施工流程进行描述。施工流程包括:
53.a1,预制钢筋混凝土工型立柱。
54.a2,预制木制结构透风板和挡风板,并将主承托凹槽和副承托台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透风板上。
55.以上两步骤可以实现钢筋混凝土工型立柱、透风板、挡风板和承托台工业流水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时间成本和资金投入。
56.a3,按照预先进行的风吹雪灾害防治工程有关研究成果设定的防雪栅栏与路基间的距离布置防雪栅栏,并按照一定间距埋置工型立柱,在工型立柱周边用混凝土浇筑加固。
57.a4,遭受风吹雪灾害期间立柱顶部设置卡槽以固定透风板,防治防雪栅栏被风吹毁。
5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59.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部件可以合并为一个部件,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部件。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