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卵形排水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232497发布日期:2021-08-10 16:33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卵形排水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道路排水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卵形排水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排水沟的断面设计通常按暴雨强度最大时过流要求确定,兼顾不同降雨强度及流速。现有技术中的排水沟大多采用矩形断面,由砖砌或混凝土浇筑。

采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排水沟结构的道路存在以下不足:(1)因排水沟矩形断面面积相对较大,大大增加了冲污水量,加上长距离冲污,使得实际难以进行冲污;(2)降雨强度较大时,由于矩形断面上下宽度一致,大雨或暴雨使得雨水渠内水位增高,水位增高与雨量呈线性增加,而过水面积则不为线性增加(过水截面水平宽度不变,过水断面增加值仅与水深成正比),因此过水面积增加有限,阻碍了大雨或暴雨时快速排放,因此在大雨或暴雨时,极易造成短时地面产生严重积水,形成路面短时洪水,造成交通堵塞。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亟需一种在大雨或暴雨时增加排水量的排水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排水沟在大雨或暴雨时不能快速排放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卵形排水沟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卵形排水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卵形排水沟,包括位于排水沟顶部的进水口、位于排水沟内部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板体,板体两侧连接有挡水板,挡水板与空腔内壁无缝抵接,挡水板位于板体上方,挡水板不伸至进水口正下方,板体与两块挡水板围成的槽用于盛水,板体最低处与空腔底部具有距离,板体与空腔底部通过弹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大雨或暴雨时,排水沟中水量激增,重量的增加使板体下降,弹簧被压缩,由于挡水板与空腔内壁无缝抵接,所以板体、挡水板及空腔内壁围成的空间变大,过水面积大大增加,因此排水效率得到提高。

可选的,所述挡水板为弯曲的韧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韧性的挡水板能够始终抵紧空腔内壁,使挡水板与空腔内壁的相贴处不会大量漏水。

可选的,所述板体和挡水板与空腔内壁顶部围成卵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卵形的排水通道具有过水面积增加快的优点。

可选的,所述板体上固定有两块压块,两块压块关于排水沟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弹簧竖直地连接压块与空腔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簧连接于压块上,可以通过调整压块固定在板体上的姿态,使板体对弹簧的压力竖直向下,使弹簧被压缩时不会歪斜。

可选的,所述空腔两侧壁呈竖直状,两块压块分别与空腔一侧壁滑动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的空腔侧壁对压块的移动起导向作用,使压块能够竖直移动。

可选的,所述板体弯曲朝上的两侧端上设有插槽,挡水板插于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水板与插槽过盈配合,或将挡水板插于填充了粘接剂的插槽内,可以实现挡水板与板体的无缝连接。

可选的,排水沟包括若干段串连的排水槽单体,排水槽单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包围空腔的嵌槽,嵌槽内嵌有密封垫,相邻排水槽单体通过密封垫连接,相邻排水槽单体内的板体对接处通过软质不透水材料无缝连接,相邻排水槽单体内的插槽对接处通过一块挡水板连接,排水槽单体长度方向上的相邻两块挡水板部分重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较长排水沟或呈弯曲状排水沟的组装施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上述卵形排水沟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卵形排水沟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step1.将若干段排水槽单体排成一排放置于挖好的沟槽中,相邻两段排水槽单体之间留空隙;

step2.在所留空隙中放置密封垫,将相邻排水槽单体压紧,使密封垫进入嵌槽中;

step3.在板体上固定压块、在压块上固定弹簧,而后用挡水板和软质不透水材料连接相邻两块板体,一块挡水板分别插于两块相邻板体的插槽中,软质不透水材料用粘结剂粘铺于板体上表面;

step4.将若干段已连接的板体一端连接绳索,通过工具将绳索从排水沟一端穿至另一端;

step5.将若干段已连接的板体推入排水沟一端的排水槽单体内,同时排水沟另一端拉绳索,直至所有排水槽单体内均布置有一块板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出了将多段排水槽单体快速组装成较长排水沟的施工方案。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大雨或暴雨时,自动使过水面积大大增加,使排水效率得到提高;

2.提出了将多段排水槽单体快速组装成较长排水沟的施工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卵形排水沟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卵形排水沟的端面正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相邻板体连接立体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相邻板体连接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排水沟;2、进水口;3、空腔;4、板体;5、挡水板;6、弹簧;7、压块;8、插槽;9、排水槽单体;10、嵌槽;11、密封垫;12、软质不透水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卵形排水沟。参照图1,卵形排水沟1由若干段排水槽单体9串连而成,相邻排水槽单体9之间通过密封垫11密封连接,每个排水槽单体9长度方向的两端均成型有嵌槽10,嵌槽10沿着排水槽单体9端部的边缘设置一圈,密封垫11嵌入嵌槽10内。排水沟1的笔直处所用的密封垫11厚度均相同,而排水沟1的弯曲处所用的密封垫11较厚,较厚的密封垫11可以轻微弯曲,从而使相邻两个排水槽单体9长度方向的轴线形成夹角。

参照图2,每个排水槽单体9内均具有空腔3,空腔3贯通排水槽单体9长度方向的两端,每个排水槽单体9顶部均具有进水口2,进水口2沿排水槽单体9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通至排水槽单体9长度方向的两端。嵌槽10包围排水槽单体9,但嵌槽10不能围成一圈,因嵌槽10顶部避开进水口2。排水槽单体9为预制件,每个排水槽单体9上均已预先成型好进水口2、空腔3及嵌槽10。

参照图2,每个排水槽单体9的空腔3内均布置有一块板体4、两块挡水板5、两块压块7及若干个弹簧6。板体4呈向下凸的弧形,板体4弯曲朝上的两侧端上成型有插槽8,插槽8沿板体4的长度方向延伸且通至板体4长度方向的两端。挡水板5为弯曲的韧性板,挡水板5底端插于插槽8内、顶端抵压于空腔3内壁上,且挡水板5与空腔3内壁的抵接处无漏水的缝隙。挡水板5的顶部不伸至进水口2正下方,以保进水口2向下漏水不受阻挡。

参照图2,两块压块7固定于板体4的下表面,空腔3两侧壁呈竖直状,两块压块7分别与空腔3一侧壁滑动接触。板体4自身关于排水槽单体9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两块压块7也关于排水槽单体9长度方向的轴线对称。板体4和压块7的长度与排水槽单体9的长度相同,板体4和压块7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与排水槽单体9长度方向的两端齐平。一排弹簧6沿排水槽单体9的长度方向,呈竖直状等距地固定于压块7的下表面,弹簧6底端压于空腔3的水平底面上。当板体4上无水时,板体4最低处与空腔3底部具有距离。

参照图2,空腔3内壁接近顶部处呈弧形,板体4和挡水板5与空腔3内壁顶部围成卵形,卵形的空间为排水通道。

参照图3,相邻两块板体4连接时,挡水板5不与板体4长度方向的两端齐平,而是一块挡水板5插于两块相邻板体4的插槽8中,板体4长度方向上的相邻两块挡水板5在一块板体4的插槽8中重叠,重叠处用焊接或胶粘的方式无缝连接,以防漏水。

参照图2,允许卵形的空间少量漏水至板体4下方的空间中,板体4下方空间也具有排水功能。为了阻止弹簧6锈蚀而影响功能,应对弹簧6做防锈处理。

参照图4,相邻两块板体4连接时,相邻板体4的对接处通过软质不透水材料12无缝连接,软质不透水材料12可以是油布、橡胶皮或薄铝板。将软质不透水材料12铺在板体4上表面,使软质不透水材料12覆盖相邻板体4的对接处,然后用混凝土或强力胶等粘接剂将软质不透水材料12粘在板体4上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卵形排水沟的实施原理为:当大雨或暴雨时,排水沟1中水量激增,重量的增加使板体4下降,弹簧6被压缩,由于挡水板5与空腔3内壁无缝抵接,所以板体4、挡水板5及空腔3内壁围成的空间变大,过水面积大大增加,因此排水效率得到提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卵形排水沟的施工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若干段排水槽单体9排成一排放置于挖好的沟槽中,相邻两段排水槽单体9之间留空隙;

第二步,在所留空隙中放置密封垫11,将相邻排水槽单体9压紧,使密封垫11进入嵌槽10中;

第三步,在板体4上固定压块7、在压块7上固定弹簧6,而后用挡水板5和软质不透水材料12连接相邻两块板体4,一块挡水板5分别插于两块相邻板体4的插槽8中,软质不透水材料12用粘结剂粘铺于板体4上表面;

第四步,将若干段已连接的板体4一端连接绳索,通过工具(如遥控小车)将绳索从排水沟1一端穿至另一端;

第五步,将若干段已连接的板体4推入排水沟1一端的排水槽单体9内,同时排水沟1另一端拉绳索,直至所有排水槽单体9内均布置有一块板体4。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