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箱梁湿接缝附着式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494786发布日期:2022-01-15 03:5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预制箱梁湿接缝附着式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预制箱梁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箱梁湿接缝附着式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交通工程的不断发展,涉铁路桥梁施工越来越多,在上跨桥梁结构为预制 架设拼装时,梁板架设通常采用封锁铁路或者利用铁路窗口时间进行,架设完毕通常在上 跨铁路下方搭设防护棚架,在防护棚架的保护下,进行上跨铁路梁板接缝、防撞护栏等施工。
3.目前涉铁路桥梁预制箱梁湿接缝施工防护都是采用的方式为在两侧坡脚起立柱,架设棚架的方法。然而,当棚架的跨度大,高度较高时,容易引起安全性问题;又或者采用从两侧路基边坡上设置立柱基 础,架设棚架的方法,则必然要挖掘路基边坡,对行车安全有一定影响,且在棚架架设、拆除 过程中需多次利用铁路窗口时间或进行封锁,会造成对铁路运营干扰多,影响时间长等问题。且目前的施工平台不能实现移动,需要移动施工极为不便。
4.中国专利cn205474862u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箱梁湿接缝模板操作平台,属于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装置,包括行走及支撑系统、悬挂系统和施工平台;行走及支撑系统包括框架结构以及与框架结构固定的轮轴机构;悬挂系统为能旋转方向的吊架结构,悬挂系统一端与行走及支撑系统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施工平台固定;施工平台包括框架以及铺于框架上的面板层。该方案移动施工极为不便,安装组装的速度较慢。
5.中国专利cn113202029a明涉及上跨铁路干线公路桥梁施工,具体为一种上跨营业线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兜底防护施工方法。解决了目前上跨营业线桥梁施工中,跨中横隔板施工时容易对下方铁路线造成干扰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跨中横隔板施工和湿接缝施工;跨中横隔板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1)在两个相邻箱梁湿接缝处需要浇注跨中横隔板的位置安装中隔板施工平台; (2)在需要浇注跨中横隔板的位置焊接横隔板连接钢筋并做模板支护; (3)模板支护完成后浇注混凝土; (4)模板拆除拆除的模板从湿接缝空隙处倒运至梁体顶面; (5)拆除中隔板施工平台槽钢、木板、钢丝网、拉筋均通过湿接缝空隙处倒运至梁体顶面;跨中横隔板施工结束后进行湿接缝施工。该方案移动施工极为不便,安装组装的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箱梁湿接缝附着式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目前涉铁路桥梁预制箱梁湿接缝施工防护都是采用的方式为在两侧坡脚起立柱,架设棚架的方法,当棚架的跨度大,高度较高时,容易引起安全性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箱梁湿接缝附着式施工平台,包括锚筋和角钢,锚筋用于安装在预制箱梁一侧,角钢通过第一螺丝设在锚筋,角钢一端面贴在预制箱梁一侧,还设有施工平台,施工平台用于放置在两相邻的预制箱梁
之间,且施工平台两侧下端面分别抵靠在抵靠两相邻的预制箱梁之间的角钢上端面,还设有支撑横架,支撑横架通过多个吊柱与施工平台连接,支撑横架两侧设有多个滚轮,施工平台通过支撑横架在两相邻的预制箱梁之间移动。
8.优选方案中,支撑横架上设有多个支撑脚,支撑脚上设有滚轮,吊柱上端设有折弯的固定座,支撑横架下表面设有多个卡环,固定座设在卡环内部,还设有多个第二螺丝,第二螺丝穿过支撑横架与固定座螺纹连接。
9.优选方案中,滚轮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施工平台,吊柱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驱动轮连接。
10.优选方案中,驱动装置的结构为: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第一驱动杆通过多个转动座设在吊柱上,吊柱一侧设有转动盘,转动盘与第一驱动杆连接,第二驱动杆通过多个转动座设在支撑横架上,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连接,第二驱动杆两端与驱动轮连接。
11.优选方案中,转动盘通过第一锥齿轮组与第一驱动杆连接,第一驱动杆通过第二锥齿轮组与第二驱动杆连接,第二驱动杆两端通过传动带与驱动轮连接。
12.优选方案中,吊柱下端设有吊座,施工平台两侧设有卡口,施工平台的卡口卡在吊柱上且施工平台下端面抵靠在吊座,施工平台通过多个螺丝锁紧在吊座上。
13.优选方案中,施工平台中部设有凹陷的安装台,多块承载板设在安装台上;承载板为钢板网走道板,或者为多层复合板,复合板包括竹胶板,竹胶板下表面设有加强骨架,上表面复合有防火板。
14.优选方案中,支撑横架上设有爬梯,支撑横架两侧设有滑槽,还设有横杆,爬梯上端与横杆滑动连接,横杆两端与滑槽滑动连接。
15.优选方案中,施工平台两侧还设有多个稳定架,施工平台上设有倾斜的卡槽,稳定架倾斜卡在卡槽内部,稳定架上设有螺杆,螺杆与稳定架螺纹连接,螺杆一端设有橡胶头,另一端设有转动手柄;稳定架的橡胶头抵靠在预制箱梁侧面上以使施工平台稳定。
16.该方法包括:s1、在涉及铁路部分的预制箱梁上预埋多个锚筋,多个锚筋通过第一螺丝安装角钢,保证角钢的一端面保持水平,多个长条形的角钢形成直条形结构;s2、先将多个支撑脚安装在支撑横架上,再将第二驱动杆安装在支撑横架上,第二驱动杆两端与驱动轮通过传动带进行连接;s3、将第一驱动杆安装在吊柱上,第一驱动杆下端通过第一锥齿轮组与转动盘连接;s4、将支撑横架架在两相邻的预制箱梁上,稳定整个支撑横架,在支撑横架下方两侧安装吊柱,将吊柱的固定座插在卡环内部进行稳定定位,再通过多个第二螺丝固定吊柱,第一驱动杆上端与第二驱动杆通过第二锥齿轮组螺纹连接;s5、支撑横架上安装爬梯,通过爬梯吊下施工平台,施工平台的卡口卡在吊柱上,且通过多个螺丝将施工平台安装在吊座上,同时,施工平台两侧抵靠在角钢上,使施工平台稳定;s6、在施工平台中部安装多块承载板;
s7、将稳定架倾斜插在施工平台的卡槽上,旋转转动手柄使橡胶头抵靠在预制箱梁表面,稳定整个施工平台;s8、移动施工平台时,松开稳定架上的橡胶头,转动转动盘,转动盘带动驱动轮在预制箱梁上滑动,进行移动施工。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箱梁湿接缝附着式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不需要封闭铁路,对铁路的影响小,而且无需大型设备及临时结构工程,整个过程经济高效。本发明不仅工艺简单,而且经济、安全。在箱梁架设前预埋好螺栓及加固好角钢,为湿接缝附着防护棚施工大大的节约了施工时间,加快了涉及铁路上桥梁湿接缝的施工时间。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可减少用工成本,使用时单人即可安装。本发明可适应不同尺寸的模板,减少需加工吊具数量,节约了人力与材料消耗。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总体主视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总体安装施工结构图;图3是本发明施工平台安装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驱动装置安装结构图;图5是本发明承载板安装结构图;图6是本发明吊柱安装结构图;图7是本发明爬梯安装结构图;图8是本发明稳定架安装结构图;图中:施工平台1;卡口101;安装台102;卡槽103;角钢2;第一螺丝3;锚筋4;吊柱5;固定座501;吊座502;第一驱动杆6;爬梯7;支撑横架8;滑槽801;卡环802;吊耳9;支撑脚10;驱动轮11;第二驱动杆12;承载板13;从动轮14;横杆15;稳定架16;橡胶头1601;螺杆1602;转动手柄1603;传动带17;转动盘18;第一锥齿轮组19;第二锥齿轮组20;第二螺丝21。
具体实施方式
19.实施例1如图1~8所示,一种预制箱梁湿接缝附着式施工平台,包括锚筋4和角钢2,锚筋4用于安装在预制箱梁一侧,角钢2通过第一螺丝3设在锚筋4,角钢2一端面贴在预制箱梁一侧,还设有施工平台1,施工平台1用于放置在两相邻的预制箱梁之间,且施工平台1两侧下端面分别抵靠在抵靠两相邻的预制箱梁之间的角钢2上端面,还设有支撑横架8,支撑横架8通过多个吊柱5与施工平台1连接,支撑横架8两侧设有多个滚轮,施工平台1通过支撑横架8在两相邻的预制箱梁之间移动。角钢2用于稳定施工平台1,起到保护施工平台1的作用,还可以移动整个支撑横架8,使整个施工平台1能够移动施工。
20.优选方案中,支撑横架8上设有多个支撑脚10,支撑脚10上设有滚轮,吊柱5上端设有折弯的固定座501,支撑横架8下表面设有多个卡环802,固定座501设在卡环802内部,还设有多个第二螺丝21,第二螺丝21穿过支撑横架8与固定座501螺纹连接。如图6所示结构,折弯的固定座501卡在卡环802内部先定位,再安装,安装速度较快。
21.优选方案中,滚轮包括驱动轮11和从动轮14,施工平台1,吊柱5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驱动轮11连接。驱动装置的结构为:包括第一驱动杆6和第二驱动杆12,第一驱动杆6通过多个转动座设在吊柱5上,吊柱5一侧设有转动盘18,转动盘18与第一驱动杆6连接,第二驱动杆12通过多个转动座设在支撑横架8上,第一驱动杆6与第二驱动杆12连接,第二驱动杆12两端与驱动轮11连接。转动盘18通过第一锥齿轮组19与第一驱动杆6连接,第一驱动杆6通过第二锥齿轮组20与第二驱动杆12连接,第二驱动杆12两端通过传动带17与驱动轮11连接。如图4所示结构,转动转动盘18,转动盘18带动驱动轮11在预制箱梁上滑动,进行移动施工。
22.优选方案中,吊柱5下端设有吊座502,施工平台1两侧设有卡口101,施工平台1的卡口101卡在吊柱5上且施工平台1下端面抵靠在吊座502,施工平台1通过多个螺丝锁紧在吊座502上。施工平台1的卡口101卡在吊柱5上且施工平台1下端面抵靠在吊座502,施工平台1通过多个螺丝锁紧在吊座502上,安装更加方便,且安装结构更加稳定。
23.优选方案中,施工平台1中部设有凹陷的安装台102,多块承载板13设在安装台102上。承载板13为钢板网走道板,或者为多层复合板,复合板包括竹胶板,竹胶板下表面设有加强骨架,上表面复合有防火板。本方啊优选钢板网走道板。
24.优选方案中,支撑横架8上设有爬梯7,支撑横架8两侧设有滑槽801,还设有横杆15,爬梯7上端与横杆15滑动连接,横杆15两端与滑槽801滑动连接。爬梯7可以多角度移动,使用方便。
25.优选方案中,施工平台1两侧还设有多个稳定架16,施工平台1上设有倾斜的卡槽103,稳定架16倾斜卡在卡槽103内部,稳定架16上设有螺杆1602,螺杆1602与稳定架16螺纹连接,螺杆1602一端设有橡胶头1601,另一端设有转动手柄1603。多个稳定架16用于稳定施工平台1,防止施工平台1出现摇晃的情况。
26.稳定架16的橡胶头1601抵靠在预制箱梁侧面上以使施工平台1稳定。
27.实施例2结合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如图1-8所示,在涉及铁路部分的预制箱梁上预埋多个锚筋4,多个锚筋4通过第一螺丝3安装角钢2,保证角钢2的一端面保持水平,多个长条形的角钢2形成直条形结构。
28.先将多个支撑脚10安装在支撑横架8上,再将第二驱动杆12安装在支撑横架8上,第二驱动杆12两端与驱动轮11通过传动带17进行连接。
29.将第一驱动杆6安装在吊柱5上,第一驱动杆6下端通过第一锥齿轮组19与转动盘18连接。
30.将支撑横架8架在两相邻的预制箱梁上,稳定整个支撑横架8,在支撑横架8下方两侧安装吊柱5,将吊柱5的固定座501插在卡环802内部进行稳定定位,再通过多个第二螺丝21固定吊柱5,第一驱动杆6上端与第二驱动杆12通过第二锥齿轮组20螺纹连接。
31.支撑横架8上安装爬梯7,通过爬梯7吊下施工平台1,施工平台1的卡口101卡在吊柱5上,且通过多个螺丝将施工平台1安装在吊座502上,同时,施工平台1两侧抵靠在角钢2上,使施工平台1稳定。
32.在施工平台1中部安装多块承载板13。
33.将稳定架16倾斜插在施工平台1的卡槽103上,旋转转动手柄1603使橡胶头1601抵
靠在预制箱梁表面,稳定整个施工平台1。
34.移动施工平台1时,松开稳定架16上的橡胶头1601,转动转动盘18,转动盘18带动驱动轮11在预制箱梁上滑动,进行移动施工。
35.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