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震防落梁及限位功能的钢混组合梁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9329发布日期:2021-12-31 21:1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震防落梁及限位功能的钢混组合梁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结构抗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抗震防落梁及限位功能的钢混组合梁构造。


背景技术:

2.随着桥梁工业化建造和预制装配发展,钢混组合梁结构逐渐在桥梁建设中广泛应用,目前施工中已推广开来。但是目前主要的桥梁抗震防落梁限位装置设计主要面向于常规板梁、t梁、箱梁等混凝土主梁结构,而针对钢混组合梁结构并不适用,地震作用下,对于桥梁上部结构的结构性损伤危害并不显著,但是结构落梁问题是上部结构面临的关键问题。钢混组合梁结构自重相对较小,传统限位支座目前对于结构落梁问题的防范能力并不足够。
3.目前少有公开地提出针对钢混组合梁结构的抗震防落梁构造措施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钢混组合梁结构抗震防落梁的限位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具有抗震防落梁及限位功能的钢混组合梁构造。该具有抗震防落梁及限位功能的钢混组合梁构造一方面具有抗震防落梁功能,另一方面也为预制装配式施工提供辅助定位作用。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抗震防落梁及限位功能的钢混组合梁构造,能够在强震影响作用下为钢混组合梁这种特殊上部结构提供限位保障作用,有助于钢混组合梁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抗震防落梁及限位功能的钢混组合梁构造,包括混凝土墩柱和钢板梁,所述混凝土墩柱内固定连接有防落梁预埋件,所述防落梁预埋件穿过钢板梁的下翼缘后与锚固装置连接,所述锚固装置和防落梁预埋件将钢板梁与混凝土墩柱固定连接。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落梁预埋件为倒t型螺杆构件,其下端浇筑植入在混凝土墩柱内,上端为螺杆,所述螺杆穿过钢板梁的下翼缘后与锚固装置连接。所述防落梁预埋件的布置形式配合混凝土墩柱和钢板梁的构造形式,也能够为钢板梁的施工装配提供帮助。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落梁预埋件的下端与混凝土墩柱内部钢筋骨架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够在地震作用钢梁滑移过程中提供约束限位作用,其底部倒t型拉杆可以防止较大拉拔力作用下的预埋件拉出,能够为预埋施工提供便利,也为最终结构抗震限位性能提升提供帮助。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落梁预埋件竖直设置,为混凝土墩柱浇筑过程中进行竖向埋置植入的。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锚固装置为与螺杆螺纹连接的构件,包括
锚固挡板、分散螺栓压力的挡板垫圈以及支撑锚固挡板的加劲肋,所述锚固挡板为圆环状结构,所述挡板垫圈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挡板垫圈连接在锚固挡板的中间,且两者同心设置,所述加劲肋连接在挡板垫圈和锚固挡板之间;
12.所述加劲肋设置四个,均布设置在锚固挡板的表面,且相邻两个加劲肋之间的角度为90
°
,所述加劲肋由连接挡板垫圈的一端向另一端高度逐渐下降。
13.所述锚固装置(4)主要用于连接限位螺杆和钢板梁下翼缘,以提供锚固连接作用。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板梁的下翼缘上开设有用于使防落梁预埋件穿过的贯穿孔,所述防落梁预埋件穿过贯穿孔,所述锚固装置位于贯穿孔上方。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贯穿孔的数量与防落梁预埋件的数量相同。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板梁包括下翼缘以及连接在下翼缘上的支座,所述贯穿孔位于支座位置周围,设置4个,4个贯穿孔位于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处,按照四个方向对称排列,所述防落梁预埋件的位置设置对应于贯穿孔。
17.所述贯穿孔的开孔构造布置,与钢板梁下翼缘构造相匹配,其开孔形状设计与支座可活动方向进行对应。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贯穿孔开孔形状包括椭圆形和圆形布置开孔,考虑到桥梁支座的变形需求,当所述支座为单方向支座时,所述贯穿孔按顺桥方向作为椭圆长轴开孔,当所述支座为双向活动支座时,所述贯穿孔按照圆形进行开孔。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贯穿孔的开孔尺寸大于防落梁预埋件的直径,以满足结构活动变形的需要,所述贯穿孔贯穿钢板梁的下翼缘厚度。
2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抗震防落梁及限位功能的钢混组合梁构造,能够利用钢板梁自身结构特性,且对预制装配式施工也有辅助定位作用的装置,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钢混组合梁结构尤为关键。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抗震防落梁及限位功能的钢混组合梁构造,有一关键的功能是在强震影响作用下为钢混组合梁这种特殊上部结构提供限位保障作用。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23.(1)能够利用钢板梁自身结构特性,其关键的功能是在强震影响作用下为钢混组合梁这种特殊上部结构提供限位保障作用。
24.(2)对预制装配式施工也有辅助定位作用的装置,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钢混组合梁结构尤为关键。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钢混组合梁抗震防落梁限位装置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钢混组合梁抗震防落梁限位装置的各部分组件分开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钢混组合梁抗震防落梁限位装置的钢板开孔构造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钢混组合梁抗震防落梁限位装置的限位预埋件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钢混组合梁抗震防落梁限位装置中锚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钢混组合梁抗震防落梁限位装置中锚固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钢混组合梁抗震防落梁限位装置中锚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2.图中标号所示:1、混凝土墩柱,2、钢板梁,21、下翼缘,22、贯穿孔,23、支座,3、防落梁预埋件,4、锚固装置,41、锚固挡板,42、挡板垫圈,43、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34.实施例1
35.参考图1

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抗震防落梁及限位功能的钢混组合梁构造,包括混凝土墩柱1和钢板梁2,所述混凝土墩柱1内固定连接有防落梁预埋件3,所述防落梁预埋件3穿过钢板梁2的下翼缘21后与锚固装置4连接,所述锚固装置4和防落梁预埋件3将钢板梁2与混凝土墩柱1固定连接。
36.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落梁预埋件3为倒t型螺杆构件,其下端浇筑植入在混凝土墩柱1内,上端为螺杆,所述螺杆穿过钢板梁2的下翼缘21后与锚固装置4连接。所述防落梁预埋件3的布置形式配合混凝土墩柱1和钢板梁2的构造形式,也能够为钢板梁的施工装配提供帮助。所述防落梁预埋件3的下端与混凝土墩柱1内部钢筋骨架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够在地震作用钢梁滑移过程中提供约束限位作用,其底部倒t型拉杆可以防止较大拉拔力作用下的预埋件拉出,能够为预埋施工提供便利,也为最终结构抗震限位性能提升提供帮助。所述防落梁预埋件3竖直设置,为混凝土墩柱1浇筑过程中进行竖向埋置植入的。
37.参考图5、图6、图7,所述锚固装置(4)为与螺杆螺纹连接的构件,包括锚固挡板41、分散螺栓压力的挡板垫圈42以及支撑锚固挡板41的加劲肋43,所述锚固挡板41为圆环状结构,所述挡板垫圈42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挡板垫圈42连接在锚固挡板41的中间,且两者同心设置,所述加劲肋43连接在挡板垫圈42和锚固挡板41之间;
38.所述加劲肋43设置四个,均布设置在锚固挡板41的表面,且相邻两个加劲肋43之间的角度为90
°
,所述加劲肋43由连接挡板垫圈42的一端向另一端高度逐渐下降。
39.所述锚固装置4主要用于连接限位螺杆和钢板梁下翼缘,以提供锚固连接作用。
40.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梁2的下翼缘21上开设有用于使防落梁预埋件3穿过的贯穿孔22,所述防落梁预埋件3穿过贯穿孔22,所述锚固装置4位于贯穿孔22上方。所述贯穿孔22的数量与防落梁预埋件3的数量相同。所述钢板梁2包括下翼缘21以及连接在下翼缘21上的支座23,所述贯穿孔22位于支座23位置周围,设置4个,4个贯穿孔22位于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处,按照四个方向对称排列,所述防落梁预埋件3的位置设置对应于贯穿孔22。所述贯穿孔22的开孔构造布置,与钢板梁下翼缘构造相匹配,其开孔形状设计与支座可活动方向进行对应。所述贯穿孔22开孔形状包括椭圆形和圆形布置开孔,考虑到桥梁支座的变形需求,当所述支座23为单方向支座时,所述贯穿孔22按顺桥方向作为椭圆长轴开孔,当所述支座23为双向活动支座时,所述贯穿孔22按照圆形进行开孔。所述贯穿孔22的开孔尺寸大于防
落梁预埋件3的直径,以满足结构活动变形的需要,所述贯穿孔22贯穿钢板梁2的下翼缘21厚度。
41.本实施例中提出的具有抗震防落梁及限位功能的钢混组合梁构造,能够利用钢板梁自身结构特性,且对预制装配式施工也有辅助定位作用的装置,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钢混组合梁结构尤为关键。
42.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具有抗震防落梁及限位功能的钢混组合梁构造,有一关键的功能是在强震影响作用下为钢混组合梁这种特殊上部结构提供限位保障作用。
43.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