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42544发布日期:2021-11-29 18:0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2.桥梁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大跨径或中跨径桥梁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钢构——连续箱梁组合体系,其横截面结构为单箱多室或单箱单室。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一般为混凝土现浇施工,现浇施工的支架的稳定性和变形量是决定支架现浇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施工安全的保障。为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弹性变形与非弹性变形,需要通过对支架进行预压保证其稳定性,并获取相关变形数据,及时对支架的荷载设计进行调整。
3.目前对于支架的预压方法主要是采用沙袋或者水箱对其进行堆载预压来消除弹性变形,现有的堆载预压虽然可以达到对支架进行预压以消除变形的目的,但是,堆载预压需要的沙袋或水箱数量多,导致材料浪费严重、施工周期长、安全风险高、难以均匀堆载、预压力控制精度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通过安装在水平钢板上的穿心式千斤顶和钢绞线对纵向分配梁张拉,以实现对支架的预压,简化施工工艺,节省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安全风险,并且预压力均匀。
5.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座,所述混凝土基座上设有墩柱和用于桥梁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支架,所述墩柱上安装有抱箍,所述支架包括立柱、横梁和纵向分配梁,所述横梁设置在立柱的顶端,所述纵向分配梁设置于横梁上,位于墩柱上方的纵向分配梁与墩柱的上端搭接;所述抱箍上设有水平钢板,所述水平钢板上安装有穿心式千斤顶,所述穿心式千斤顶通过钢绞线与纵向分配梁连接;所述纵向分配梁上设有位移传感器。
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安装在水平钢板上的穿心式千斤顶和钢绞线对纵向分配梁张拉,以实现对支架的预压,不需要吊装大量的沙袋或水箱进行施工,简化了施工工艺,节省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安全风险,并且预压力均匀;(2)通过设置位移传感器,能够在预压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支架的变形量,以实现预压力的精确控制;(3)穿心式千斤顶设置在抱箍上,施工简便,并且抱箍距离墩柱顶端较近,所需钢绞线的长度短,抱箍、穿心式千斤顶都可重复利用,节省了施工成本。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抱箍包括两块半环形箍板,所述半环形箍板的两侧设有腹板,两块半环形箍板的对应腹板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所述水平钢板与半环形箍板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水平钢板与半环形箍板之间设有加强筋,用于提高水平钢板的抗压能力。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还包括柔性橡胶垫,所述柔性橡胶垫套设在抱箍与墩柱之间。采用本技术方案,柔性橡胶垫保证抱箍工作时与墩柱紧密贴合,并保证抱箍与墩柱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穿心式千斤顶沿桥梁的延伸方向、在墩柱的两侧对称间隔布置。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a、桥梁的墩柱施工完成后,在墩柱下方设置抱箍,在水平钢板上安装穿心式千斤顶;
13.b、在立柱上铺设横梁,在横梁上铺设纵向分配梁;
14.c、用钢绞线连接穿心式千斤顶和纵向分配梁;
15.d、在纵向分配梁上布控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后期张拉力加载和卸载时采集预压数据;
16.e、通过穿心式千斤顶反向张拉预压到规范要求后,对钢绞线的张拉力分级卸载,并通过位移传感器采集纵向分配梁上对应位置处的位移数据;
17.f、对预压过程中的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拆卸抱箍。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一中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实施例一中抱箍的立体图。
20.图中:1、混凝土基座,2、墩柱,3、立柱,4、横梁,5、纵向分配梁,6、水平钢板,7、穿心式千斤顶,8、钢绞线,9、位移传感器,10、半环形箍板,11、腹板,12、螺栓组件,13、加强筋,14、柔性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因本实用新型比较复杂,因此实施方式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部分进行详述,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均可采用现有技术。
22.实施例一:
23.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
24.一种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座1,所述混凝土基座1上设有墩柱2和用于桥梁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支架。
25.所述支架包括立柱3、横梁4和纵向分配梁5,所述横梁4设置在立柱3的顶端,所述纵向分配梁5设置于横梁4上,位于墩柱2上方的纵向分配梁5与墩柱2的上端搭接。
26.所述墩柱2上安装有抱箍,所述抱箍包括两块半环形箍板10,所述半环形箍板10的两侧设有腹板11,两块半环形箍板10的对应腹板11通过螺栓组件12连接。所述半环形箍板10设有水平钢板6,所述水平钢板6与半环形箍板10之间设有加强筋13。所述水平钢板6上安装有穿心式千斤顶7,所述穿心式千斤顶7沿桥梁的延伸方向、在墩柱2的两侧对称间隔布置。所述穿心式千斤顶7通过钢绞线8与纵向分配梁5连接。
27.在所述抱箍与墩柱2之间套设有柔性橡胶垫14,保证抱箍工作时与墩柱2紧密贴合,并保证抱箍与墩柱2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
28.所述纵向分配梁5上设有位移传感器9。
2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a、桥梁的墩柱2施工完成后,在墩柱2下方设置抱箍,在水平钢板6上安装穿心式千斤顶7;
31.b、在立柱3上铺设横梁4,在横梁4上铺设纵向分配梁5;
32.c、用钢绞线8连接穿心式千斤顶7和纵向分配梁5;
33.d、在纵向分配梁5上布控位移传感器9,所述位移传感器9用于后期张拉力加载和卸载时采集预压数据;
34.e、通过穿心式千斤顶7反向张拉预压到规范要求后,对钢绞线8的张拉力分级卸载,并通过位移传感器9采集纵向分配梁5上对应位置处的位移数据;
35.f、对预压过程中的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拆卸抱箍。
3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座(1),所述混凝土基座(1)上设有墩柱(2)和用于桥梁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支架,所述墩柱(2)上安装有抱箍,所述支架包括立柱(3)、横梁(4)和纵向分配梁(5),所述横梁(4)设置在立柱(3)的顶端,所述纵向分配梁(5)设置于横梁(4)上,位于墩柱(2)上方的纵向分配梁(5)与墩柱(2)的上端搭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上设有水平钢板(6),所述水平钢板(6)上安装有穿心式千斤顶(7),所述穿心式千斤顶(7)通过钢绞线(8)与纵向分配梁(5)连接;所述纵向分配梁(5)上设有位移传感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包括两块半环形箍板(10),所述半环形箍板(10)的两侧设有腹板(11),两块半环形箍板(10)的对应腹板(11)通过螺栓组件(12)连接,所述水平钢板(6)与半环形箍板(1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钢板(6)与半环形箍板(10)之间设有加强筋(13)。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橡胶垫(14),所述柔性橡胶垫(14)套设在抱箍与墩柱(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心式千斤顶(7)沿桥梁的延伸方向、在墩柱(2)的两侧对称间隔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桥梁支架预压施工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座,所述混凝土基座上设有墩柱和用于桥梁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支架,所述墩柱上安装有抱箍,所述支架包括立柱、横梁和纵向分配梁,所述横梁设置在立柱的顶端,所述纵向分配梁设置于横梁上,位于墩柱上方的纵向分配梁与墩柱的上端搭接;所述抱箍上设有水平钢板,所述水平钢板上安装有穿心式千斤顶,所述穿心式千斤顶通过钢绞线与纵向分配梁连接;所述纵向分配梁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纵向分配梁张拉,以实现对支架的预压,简化施工工艺,节省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安全风险,并且预压力均匀。力均匀。力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申永利 王向刚 辛星 李光岳 贾坚 李新刚 周鑫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8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