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路面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1436发布日期:2021-12-15 10:4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路面砖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砖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路面砖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混凝土路面砖是以水泥和集料为主要原材料,经加工、振动加压或其他成型工艺制成的,用于铺设城市道路人行道、城市广场等的混凝土路面及地面工程的块、板等。
3.相关技术中的混凝土路面砖通常为实心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当采用上述混凝土路面砖来对路面进行铺设时,先将混凝土路面砖依次紧密铺设在路面上,最后再通过水泥来将混凝土路面砖的连接处进行胶结固定,从而便完成了混凝土路面砖的铺设工作。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当遇到暴雨天时,由于上述混凝土路面砖的排水效果较差,雨水难以通过混凝土路面砖顺利排入下方的泥土层或下水管道内,从而极易导致路面出现积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混凝土路面砖排水性能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路面砖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路面砖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混凝土路面砖结构,包括有呈交叉固定设置的横向连接条以及纵向连接条;所述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的数量至少有两条,相邻的所述横向连接条沿纵向连接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纵向连接条沿横向连接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纵向连接条与横向连接条之间共同围绕形成有贯通的排水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遇到暴雨天时,通过纵向连接条与横向连接条之间共同围绕形成的贯通排水孔,从而能使雨水顺利从路面排入下方的泥土层或下水管道内,大大增强了路面的排水性能;采用交叉固定设置的纵向连接条与横向连接条相较于传统的实心矩形块,减小了整体的重量,节约了材料。
9.优选的,所述横向连接条上设置有位于排水孔一侧的第一引水槽,所述第一引水槽一端与排水孔相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流入第一引水槽内时,通过第一引水槽能实现将横向连接条上的雨水引入至排水孔内,从而起到引流的效果,加快了横向连接条上雨水的排出,提高了排水效率。
11.优选的,相邻的所述纵向连接条之间形成有位于第一引水槽远离排水孔一侧的第一让位孔,所述第一让位孔沿纵向连接条的厚度方向贯通,且所述第一让位孔与第一引水槽相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两块混凝土路面砖进行拼接时,通过将两块混凝土路面砖上的第一让位孔相互对准并实现拼接,此时通过两个拼接在一起的第一让位孔能在纵向连接条一侧形成用于排水的通孔,通孔同样起到了排水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了路面的
排水效果。
13.优选的,所述纵向连接条上设置有位于排水孔一侧的第二引水槽,所述第二引水槽一端与排水孔连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在纵向连接条上集聚时,通过设置在纵向连接条上的第二引水槽能将纵向连接条上的积水顺利引入至排水孔内,从而达到加快纵向连接条上积水排出的效果。
15.优选的,相邻的所述横向连接条之间形成有位于第二引水槽远离排水孔一侧的第二让位孔,所述第二让位孔沿横向连接条的厚度方向贯通,且所述第二让位孔与第二引水槽连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两块混凝土路面砖进行拼接时,通过将两块混凝土路面砖上相邻的两个第二让位孔进行对准并拼接,此时通过两个第二让位孔能在横向连接条一侧拼接形成用于排水的通孔,从而能进一步加快积水的排出。
17.优选的,所述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的一端均设置有插接块,所述所述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供插接块卡入的插接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两块混凝土路面砖进行拼接时,通过将前一块混凝土路面砖上的插接块对准后一块混凝土路面砖上的插接槽插入,通过插接块与插接槽的插接配合便能实现对两块混凝土路面砖的初步插接固定,从而方便后期水泥的进一步胶结固定。
19.优选的,所述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上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呈条形波纹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上表面的防滑纹增大了上表面的摩擦力,从而能对行人起到防滑保护的效果。
21.优选的,所述所述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下表面均设置有突条,所述突条分别沿各自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的长度方向延伸。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突条能进一步增强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的结构强度,从而能进一步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使两者不易发生断裂;并且当将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铺设在土质相对松软的路面上时,突条还能嵌入至路面内从而起到限位的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排水孔能使雨水顺利从路面排入下方的泥土层或下水管道内,大大增强了路面的排水性能;采用交叉固定设置的纵向连接条与横向连接条相较于传统的实心矩形块,减小了整体的重量,节约了材料;
25.2.通过第一引水槽与第二引水槽能实现将横向连接条与纵向连接条上的雨水快速引入至排水孔内,从而起到引流的效果,加快了雨水的排出,提高了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拼接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图2的背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横向连接条;11、第一引水槽;12、第二让位孔;2、纵向连接条;
21、第一让位孔;22、第二引水槽;3、排水孔;4、插接块;41、插接槽;5、防滑纹;6、突条。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混凝土路面砖结构。参照图1,混凝土路面砖结构包括有一体成型的横向连接条1以及纵向连接条2,横向连接条1与纵向连接条2的数量均为两条,且横向连接条1与纵向连接条2呈相互垂直交叉设置。
32.如图2、图3所示,两条横向连接条1沿纵向连接条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条横向连接条1相互平行。两条纵向连接条2沿横向连接条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条纵向连接条2同样呈相互平行设置。纵向连接条2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横向连接条1连接固定。两条纵向连接条2与两条横向连接条1共同围绕形成有位于中心位置且贯通的排水孔3,排水孔3沿纵向连接条2的厚度方向贯通。
33.如图2、图3所示,横向连接条1上设置有位于排水孔3一侧的第一引水槽11,第一引水槽11靠近排水孔3的一端与排水孔3相通。第一引水槽11位于两条纵向连接条2之间,且第一引水槽11沿纵向连接条2的长度方向延伸。两条纵向连接条2之间形成有位于第一引水槽11远离排水孔3一侧的第一让位孔21,第一让位孔21沿纵向连接条2的厚度方向贯通。并且第一让位孔21与第一引水槽11相通,雨水能沿着第一引水槽11分别流入至第一让位孔21或排水孔3内。
34.如图2、图3所示,纵向连接条2上设置有位于排水孔3一侧的第二引水槽22,第二引水槽22位于两条横向连接条1之间,且第二引水槽22沿横向连接条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引水槽22靠近排水孔3的一端与排水孔3连通。两条横向连接条1之间形成有位于第二引水槽22远离排水孔3一侧的第二让位孔12,第二让位孔12沿横向连接条1的厚度方向贯通,并且第二让位孔12与第二引水槽22连通。
35.如图2、图3所示,横向连接条1与纵向连接条2的一端均一体成型有插接块4,插接块4呈柱体且自身沿横向连接条1的厚度方向延伸。横向连接条1与纵向连接条2远离自身插接块4的一端均开设有供插接块4卡入的插接槽41,插接槽41与插接块4相适配。当将两块混凝土路面砖进行拼接时,通过将前一块混凝土路面砖上的插接块4对准后一块混凝土路面砖上的插接槽41插入,通过插接块4与插接槽41的插接配合便能实现对两块混凝土路面砖的初步插接固定,从而方便后期水泥的进一步胶结固定。
36.如图2、图3所示,横向连接条1与纵向连接条2的上表面均一体成型有防滑纹5,防滑纹5呈条形波纹状,位于横向连接条1上的防滑纹5沿横向连接条1的长度方向延伸,位于纵向连接条2上的防滑纹5沿纵向连接条2的长度方向延伸。横向连接条1与纵向连接条2的下表面均一体成型有突条6,突条6分别沿各自所在的横向连接条1与纵向连接条2的长度方向延伸。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混凝土路面砖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在遇到暴雨天时,通过纵向连接条2与横向连接条1之间共同围绕形成的贯通排水孔3,从而能使雨水顺利从路面排入下方的泥土层或下水管道内,大大增强了路面的排水性能。采用交叉固定设置的纵向连接条2与横向连接条1相较于传统的实心矩形块,减小了整体的重量,节约了材料。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