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防护栏

文档序号:28923906发布日期:2022-02-16 13:5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防护栏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防护栏。


背景技术:

2.市政道路护栏具有美观新颖,易安装,安全可靠,价格优惠。适用城市交通要道、高速公路中间绿化隔离带、桥梁、二级公路、乡镇公路及各公路收费口等的隔离。由于一般直线道路距离较长,通常采用分体式护栏或将分体式护栏相互之间进行紧固后安装于道路中线处,为对向车道进行有效的分隔及标识。
3.而分体式的护栏由于相邻的单体护栏之间互不相连,安装方便,但安装时,整体护栏的直线性难以保证,存在安装偏差,造成占用车道的弊端;而将分体护栏相互连接的护栏则由于相邻护栏之间连接紧固且强度高,在受到车辆外力及人体撞击后,对人体造成较大的硬性伤害、及车体造成较大的损伤,对事故发生后造成较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市政防护栏,由多个单体护栏拼接而成。该防护栏通过该连接结构可以使得相邻的单体护栏进行连接及快速分离,避免硬性连接的护栏难于分离而对车体及人体造成的反作用力阻力过大,造成人体及车体受伤及损伤过于严重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市政防护栏,所述防护栏由多个单体护栏拼接而成,在相邻所述单体护栏的拼接处设有可在单体护栏受外力作用下、使相邻单体护栏分离的连接结构,并且每个所述单体护栏底部均设有在单体护栏受外力作用下可脱离的底座。
6.优选的,所述单体护栏包括上下水平设置的顶杆和底杆,在所述顶杆和底杆之间间距设有支撑竖杆,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在所述顶杆和底杆相同一侧的端部均对应设置的凸起,及在顶杆和底杆另一侧端部对应设置的与相邻所述单体护栏上的所述凸起配合镶嵌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顶杆和底杆端部贯穿。
7.优选的,所述凸起和凹槽均设为用于其两者转动脱离的圆弧状结构。
8.优选的,在所述凸起中部沿所述顶杆及底杆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所述凸起形变的形变凹槽,并在所述形变凹槽的底侧边角处开设有形变间隙。
9.优选的,所述底杆底部两侧对称设有方形结构的插杆,所述底座为锥台状结构,在其顶端设有配合所述插杆插入的紧固筒,所述紧固筒具有在外力作用下相互分离的侧边。
10.优选的,所述紧固筒的相邻所述侧边构成的边角处从顶端朝向底端切割有深度逐渐减小的分离间隙。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护栏通过该连接结构可以使得相邻的单体护栏进行连接及快速分离,避免硬性连接的护栏难于分离而对车体及人体造成的反作用力阻力过大,造成人体及车体受伤及损伤过于严重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人体受伤程度及车体的
损伤程度。而通过该连接结构也可以整体上保证防护栏的直线性,解决目前分离式安装的防护栏直线性较差,占用行车道的弊端。可脱离的底座在单体护栏受外力作用下可与其脱离,以进一步减少防护栏反作用力的阻力作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栏连接(单体防护栏连接图)状态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俯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杆俯视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a处放大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单体防护栏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紧固筒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19.参照附图1-6所示的一种市政防护栏,所述防护栏由多个单体护栏1 拼接而成,在相邻所述单体护栏1的拼接处设有可在单体护栏1受外力作用下、使相邻单体护栏1分离的连接结构。其目的是,在对防护栏发生撞击的情况下(一般包括如汽车撞击及电动车等交通工具的撞击情况),通过该连接结构可以使得相邻的单体护栏1进行快速分离,避免硬性连接的护栏难于分离而对车体及人体造成的反作用力阻力过大,造成人体及车体受伤及损伤过于严重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人体受伤程度及车体的损伤程度。而通过该连接结构也可以整体上保证防护栏的直线性,解决目前分离式安装的防护栏直线性较差,占用行车道的弊端。
20.一般由于防护栏底部与地面之间会设置支撑底座,为了实现单体护栏 1与底座2的分离,以进一步降低防护栏的反作用力,每个所述单体护栏 1底部均设有在单体护栏1受外力作用下可脱离的底座2。由于底座2通常固定在地面上,因此,在单体护栏1受外力作用下可与底座2脱离,以进一步减少防护栏反作用力的阻力作用。
21.具体的,所述单体护栏1包括上下水平设置的顶杆11和底杆12,在所述顶杆11和底杆12之间间距设有支撑竖杆13,具体的,所述底座2设置在所述底杆12底部,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在所述顶杆11和底杆12相同一侧的端部均对应设置的凸起1a,及在顶杆11和底杆12另一侧端部对应设置的与相邻所述单体护栏1上的所述凸起1a配合镶嵌的凹槽1b,所述凹槽1b与所述顶杆11和底杆12端部贯穿。在进行防护栏装配时,通过相邻单体护栏1上的凸起1a与凹槽1a的嵌套配合(具体装配是将一侧单体护栏1举升,使其上的凸起1a或凹槽1a与相邻单体护栏 1上的凹槽1a或凸起1a上下对应,并将该举升的单体护栏1下移,与相邻的单体护栏1之间通过凸起1a和凹槽1a嵌套配合连接),实现防护栏的装配操作。而当防护栏上承受撞击外力作用时,可使得凸起1a对其相配的凹槽1a发生外力形变,使凹槽1a形成“敞口”结构,实现凸起1a 的脱离及相邻单体护栏1的分离。较佳的,在制作单体护栏1时,将凹槽 1a与单体护栏1之间的厚度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基础上可以优选的做薄,以实现在外力作用下,凹槽1a能发生形变,形成“敞口”结构,便于凸起 1a脱离。
22.较佳的,所述凸起1a和凹槽1a均设为用于其两者转动脱离的圆弧状结构。由于在撞击作用下,相邻单体护栏1会形成三角形状,凸起1a和凹槽1a之间会存在相互转动,因此,将两者均设置成圆弧状结构,使得在撞击作用下,相邻的单体护栏1会同步相向转动,形成三角夹角结构,避免对人体及车体造成的硬性阻力。
23.为了使得凸起1a和凹槽1a在外力作用下快速脱离,在所述凸起1a 中部沿所述顶杆11及底杆12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所述凸起1a形变的形变凹槽1a1。通过该形变凹槽1a1使得在凹槽1a在发生“敞口”形变的基础上,凸起1a两侧通过该形变凹槽1a1结构上向其中心方向形变“靠拢”以减小凸起1a的整体大小,便于快速从“敞口”结构的凹槽1a脱离。
24.为了进一步使得凸起1a和凹槽1a在外力作用下快速脱离,如图4所示,在所述形变凹槽1a1的底侧边角处开设有形变间隙1a11。通过该形变间隙1a11减小凸起1a与防护栏连接的强度,并能有效的“辅助”凸起1a 的两侧向其中心“靠拢”而发生形变,减小其整体大小,与凹槽1a快速脱离。
25.具体的,所述底杆12底部两侧对称设有方形结构的插杆14,所述底座2为锥台状结构,在其顶端设有配合所述插杆14插入的紧固筒21,所述紧固筒21具有在外力作用下相互分离的侧边21a。紧固筒21优选为硬塑料材质,在防护栏受外力作用下,插杆14作用在紧固筒21上,可使紧固筒21发生形变,内径变大而使插杆14及单体护栏1与其脱离。
26.进一步为了便于插杆14与紧固筒21快速脱离,如图6所示,所述紧固筒21的相邻所述侧边21a构成的边角处从顶端朝向底端切割有深度逐渐减小的分离间隙21b。也就是紧固筒21的边角的顶端的厚度小于底端的厚度,便于在外力作用下,两侧边从边角的顶部“撕裂”形变的分离作用,便于插杆14与底座2整体的脱离。
2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该防护栏通过该连接结构可以使得相邻的单体护栏进行连接及快速分离,避免硬性连接的护栏难于分离而对车体及人体造成的反作用力阻力过大,造成人体及车体受伤及损伤过于严重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人体受伤程度及车体的损伤程度。而通过该连接结构也可以整体上保证防护栏的直线性,解决目前分离式安装的防护栏直线性较差,占用行车道的弊端。可脱离的底座在单体护栏受外力作用下可与其脱离,以进一步减少防护栏反作用力的阻力作用。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