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7536发布日期:2022-07-26 20:2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柱预制盖梁预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及其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桥梁建设施工过程中,预制拼装施工技术可以显著缩短建设工期以及减少施工占道时间,同时,具备施工质量高、安全风险低以及环保等优点。因此,预制拼装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这样以下问题:在现实施工过程中,吊装预制侧模板时,随着吊机的摆动,往往在定位时通过手动定位和肉眼判断导致侧模板定位的位置不精确,且在定位时若初步定位不清准,靠人力很难推动侧模板进行二次定位。当拼接剩余侧模板时,时常会因为触碰导致拼接完成的侧模板发生移位,甚至发生倾斜乃至侧翻。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制立柱侧模板预定位装置及其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施工方法,有效解决预制盖梁侧模板拼接定位易发生偏移,且定位不精确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底板,设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有周向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侧边的多个安装位;至少一个预制模板,通过所述多个安装位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至少一个预制模板和固定底板配合形成预制浇筑容纳腔,所述预制模板,包括:预制底模板,设于所述预制模板的底部;两个预制侧模板,分别设于所述预制底模板的两侧,且所述预制侧模板上设有第一安装件;预制顶模板,盖设于所述两个预制侧模板;多个第一垫块,设于所述预制底模板的下侧,且所述第一垫块的两端上分别设有第二安装件;多个侧模板定位装置,可伸缩的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设置在预制侧模板上设置第一安装件以及在第一垫块上设置第二安装件,且在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侧模板定位装置。一方面,当安装定位预制侧模板时,侧模板定位装置可以起到简易精确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当安装完预制侧模板后,侧模板定位装置可以起到固定预制侧模板的作用,防止安装完后的预制侧模板发生偏移。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模板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杆,一端上设有第一固定孔,相对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螺纹杆;第二调节杆,一端上设有第二固定孔,相对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螺纹杆;第三调节杆,内设有贯穿的螺纹孔,且所述第三调节杆套接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三调节杆中间设有和所述螺纹孔垂直的通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旋转第三调节杆,实现缩
短或增长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的距离,且在第三调节杆的中间设置有和螺纹孔垂直的通孔,当需要旋转第三调节杆时,只需在通孔处插入棍子或者钢筋等细长物即可轻松的旋转第三调节杆,且对第三调节杆旋转的量可以起到更好的把控。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杆上的螺距不等于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的螺距;所述螺纹孔,包括: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其中,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螺纹杆配合,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杆配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将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螺距设置为不同,通过不同方向的旋转第三调节杆,可实现侧模板定位装置的伸缩。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杆上的旋向和所述第二螺纹杆的旋向相反;所述螺纹孔,包括: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其中,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螺纹杆配合,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杆配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将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旋向为相反设置,通过不同方向的旋转第三调节杆,可实现侧模板定位装置的伸缩。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底模板,包括:第二安装面;两个侧模板安装位,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两侧;其中,所述侧模板安装位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一侧上设有限位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第二安装面的两侧上设置两个侧模板安装位,且在侧模板安装位靠近第二安装面的一侧上设置限位块,通过限位块可在初步安装预制侧模板起到定位作用,也方便后期对预制侧模板进行精确定位。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预制底模板和/或所述两个预制侧模板和/或预制顶模板的两端;其中,通过所述连接件配合,使相邻的所述预制模板相互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连接件,在多个预制模板时相互拼接时,可通过多个连接件将其更好的固定。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底模板,还包括:多个第一加强件,设于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一侧,且所述多个第一加强件沿着所述预制底模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第二加强件,设于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一侧,且所述多个第二加强件沿着所述预制底模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加强件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加强件的高度,相邻的所述第二加强件之间形成垫块安装位。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在预制底模板远离第二安装面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件和多个第二加强件,在对预制模板进行浇筑的时候可防止预制底模板发生形变。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垫块,设于所述预制底模板的下侧,且设于所述多个第一垫块之间。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预制底模板上设置多个第二垫块,使预制底模板在安装时可以有好的稳定性。
21.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施工方法,将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安装,具体包括:步骤s10:将所述多个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铺设至平面上;步骤s20:将第一预制底模板安放至所述多个
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上,且每个所述第一垫块和所述第二垫块均位于垫块安装位上;步骤s30:将所述多个侧模板定位装置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安装件上;步骤s40:将第一预制侧模板分别初步安装于侧模板安装位上;步骤s50:将所述多个侧模板定位装置的相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安装件上;步骤s60:通过调节多个所述侧模板定位装置的长度,调节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的位置,使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精确的安装至所述侧模板安装位上;步骤s70:第二预制侧模板通过所述步骤s40、所述步骤s50和所述步骤s60,安装至所述侧模板安装位上;步骤s80:将所述固定底板安装至所述第一预制底模板、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和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的底部;步骤s90:将第一预制顶模板盖设于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和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上,且与所述固定底板连接;其中,当所述预制底模板、所述预制侧模板以及所述预制顶模板之间相互连接时的位置出现小偏差时可通过伸缩所述侧模板定位装置进行调节。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预制模板可进行拼接从而延长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的长度,具体包括:将所述多个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铺设至平面上;将另一个所述预制模板的第二预制底模板安装至所述多个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上,且每个所述第一垫块和所述第二垫块均位于垫块安装位上;将所述第二预制底模板和所述第二预制底模板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将第三预制侧模板和第四预制侧模板通过所述步骤s40、所述步骤s50和所述步骤s60,安装至所述侧模板安装位上,且所述第三预制侧模板通过连接件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所述第四预制侧模板通过连接件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将第二预制顶模板盖设于所述第三预制侧模板和所述第四预制侧模板上。
2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24.(1)当安装定位预制侧模板时,侧模板定位装置可以起到简易精确定位的作用;
25.(2)当安装完预制侧模板后,侧模板定位装置可以起到固定预制侧模板的作用,防止安装完后的预制侧模板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中所示固定底板10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1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图3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30.图5为图3中预制底模板21和预制侧模板22的连接示意图。
31.图6为图5中区域b处的局部放大图。
32.图7为图1中所示侧模板定位装置30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侧模板定位装置30的剖视图。
34.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35.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施工方法的步骤s80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00为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10为固定底板;11为第一安装面;12为安装位;20为预制模板;21为预制底模板;211为第二安装面;22为预制侧模板;221为第一安装件;23为预制顶模板;24为预制浇筑容纳腔;25为第一连接板;251为第一连接孔;26为第二连接板;261为第二连接孔;27为限位块;271为第一限位块;272为第二限位块;28为侧模板安装位;30为侧模板定位装置;31为第一调节杆;32为第二调节杆;33为第三调节杆;40为第一垫块;41为第二安装件;50为第二垫块;61为第一加强件;62为第二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39.【第一实施例】
40.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100例如包括:固定底板10、至少一个预制模板20、多个第一垫块40以及设于预制模板20和第一垫块40之间的多个侧模板定位装置30。
41.具体的,参见图2,固定底板10上设有第一安装面11以及周向设于第一安装面11的多个安装位12,且预制模板20通过多个安装位12安装至第一安装面11上。
42.优选的,第一安装面11高于多个安装位12,形成伸出的安装面;其中,预制模板20可通过伸出的安装面,紧贴所述伸出的安装面,使第一安装面11不仅可以起到安装的作用,又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
43.具体的,参见图3,预制模板20例如包括:预制底模板21、两个预制侧模板22以及预制顶模板23,且预制底模板21设于预制模板20的底部,两个预制侧模板22分别设于预制底模板21的两侧,预制顶模板23盖设于两个预制侧模板22,再通过和固定底板10配合形成预制浇筑容纳腔24。
44.进一步的,所述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100例如还包括:多个第一垫块40和多个第二垫块50。其中,多个第一垫块40和多个第二垫块50均设于预制底模板21的底部,且多个第二垫块50设于多个第一垫块40之间。
45.举例来说,由于在安装完预制模板20和固定底板10之后,需要将预制模板20和固定底板10从横向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再进行浇筑。因此,在安装预制模板20和固定底板10时,在预制模板20的底部设置多个第一垫块40和多个第二垫块50,一方面,可以使预制模板20和固定底板10更便捷的进行吊正,使预制模板20和固定底板10从横向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另一方面,可防止预制底模板21的底部滑动从而发生磨损。
46.具体的,预制侧模板22的外侧上设有第一安装件221,多个第一垫块40上设有第二安装件41上,且多个侧模板定位装置30依次可伸缩的安装于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41之间。
47.优选的,第一安装件221分别设于预制侧模板22的两侧,使侧模板定位装置30可分别设于预制侧模板22的两侧。举例来说,一方面,当对预制侧模板22进行安装时出现偏差时,通过设于预制侧模板22的两侧的侧模板定位装置30进行调整,若预制侧模板22向内侧
偏移时,缩短侧模板定位装置30的长度;若预制侧模板22向外侧偏移时,伸长侧模板定位装置30的长度;另一方面,当安装完预制侧模板22后,侧模板定位装置30可以起到固定预制侧模板22的作用,防止安装完后的预制侧模板22发生偏移,且在吊装剩余预制侧模板22时若预制侧模板22进行碰撞则会导致安装完后的预制侧模板22发生倾斜从而侧翻。
48.具体的,侧模板定位装置30例如包括:第一调节杆31、第二调节杆32、以及第三调节杆33。其中,第一调节杆31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固定孔,相对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螺纹杆;第二调节杆32一端上设有第二固定孔,相对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螺纹杆;第三调节杆33内设有贯穿的螺纹孔,且第三调节杆33套接第一调节杆31和第二调节杆32。
4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一安装件22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孔和第二安装件41之间均通过插销或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50.优选的,结合图7,第三调节杆33的中间设有和所述螺纹孔垂直的通孔。举例来说,侧模板定位装置30通过旋转第三调节杆33可起到伸缩侧模板定位装置30的效果,但是由于预制侧模板22的重量较大,直接旋转第三调节杆33需要较大的力,但是在所述通孔上插入棍子或者钢筋等细长物,通过转动棍子或者钢筋等细长物可轻松的旋转第三调节杆33,且对第三调节杆33旋转的量可以起到更好的把控,从而使预制侧模板22更精确的安装于预制底模板21上。
51.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上的螺距不等于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的螺距;所述螺纹孔,包括: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其中,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螺纹杆配合,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杆配合。
52.举例来说,若所述第一螺纹杆上的螺距大于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的螺距时,当沿着一个方向旋转第三调节杆33时,第三调节杆33和所述第一螺纹杆之间啮合的距离变大,而第三调节杆33和所述第二螺纹杆之间啮合的距离变小,且距离变小的量小于距离变大的量,侧模板定位装置30的长度会逐渐缩短;当沿着另一个方向旋转第三调节杆33时,第三调节杆33和所述第一螺纹杆之间啮合的距离变小,而第三调节杆33和所述第二螺纹杆之间啮合的距离变大,且距离变小的量大于距离变大的量,侧模板定位装置30的长度会逐渐伸长。
53.优选的,参见图8,所述第一螺纹杆上的旋向和所述第二螺纹杆的旋向相反;所述螺纹孔,包括: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其中,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一螺纹杆配合,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杆配合。
54.举例来说,当沿着一个方向旋转第三调节杆33时,第三调节杆33和所述第一螺纹杆之间啮合的距离变大,第三调节杆33和所述第二螺纹杆之间啮合的距离也变大,侧模板定位装置30的长度会逐渐缩短;当沿着另一个方向旋转第三调节杆33时,第三调节杆33和所述第一螺纹杆之间啮合的距离变小,第三调节杆33和所述第二螺纹杆之间啮合的距离也变小,则侧模板定位装置30的长度会逐渐伸长。
55.具体的,参见图4,所述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100例如还包括:多个连接件。其中,每个所述连接件设于预制底模板21和/或所述两个预制侧模板22和/或预制顶模板23的两端。
56.举例来说,由于预制盖梁的高度会根据实际所需的大小有长度不一设置,因此有较高的预制盖梁也有较低的预制盖梁。因此,为了使预制模板20可适用于更多高度的立柱,将预制模板20设置为长度较短且长度不一设置,当需制作较低的预制盖梁时,可直接使用
适合的预制模板20;当需制作较高的预制盖梁时,可将多个预制模板20拼接在一起达到预制盖梁的高度。通过多个所述连接件,将多个预制模板20更好的固定在一起。
5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例如包括:第一连接板25、设于第一连接板25上的第一连接孔251以及第二连接板26、设于第二连接板26上的第二连接孔261。举例来说,第一预制模板的末端上设置多个第一连接件25和第二预制模板的首端上设置的第一连接件25对接,并用多个紧固件分别穿过其相对的第二连接孔261,从而实现对预制模板20的加长。当还需安装其余的预制模板20时,安装方法长过程与上述操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于是,由此得到了加长的预制模板,以满足对所述预制盖梁的长度要求。
58.具体的,结合图5和图6,预制底模板21例如还包括:第二安装面211以及分别设于第二安装面221两侧的侧模板安装位28。其中,第二安装面211设于靠近预制侧模板22的一侧。
59.优选的,侧模板安装位28为伸出第二安装面221的圆角台。一方面,侧模板安装位28使第二安装面211从水平的安装面过度成竖直的安装面;另一方面,侧模板安装位28形成的面使预制侧模板22更好的安装至预制底模板21上。
60.进一步的,侧模板安装位28上还设有限位块27,相对应的预制侧模板22上设有对应的凹槽。举例来说,当对预制侧模板22进行吊装时,可将预制侧模板22上的所述凹槽和限位块27配合,使预制侧模板22实现初步安装。
61.优选的,限位块27例如包括:第一限位块271以及第二限位块272。其中,第一限位块271位于侧模板安装位28远离第二安装面211的长度一侧;第二限位块272位于侧模板安装位28远离第二安装面211的宽度一侧。举例来说,预制侧模板22与预制底模板21配合连接的过程中,第一限位块271能够限位预制侧模板22向远离其长度的方向运动;第二限位块272能够限位预制侧模板22向远离其宽度的方向运动。
62.优选的,预制顶模板23的形状可以是和预制底模板21的形状相同的模板;预制侧模板22可以是一平行的面板,通过两个预制侧模板22分别安装至侧模板安装位28上,再将预制底模板21上的侧模板安装位28扣合在两个预制侧模板22,从而完成预制模板20的拼接。
63.优选的,所述多个侧模板定位装置30例如包括:第一侧模板定位装置和第二侧模板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侧模板定位装置设置靠近所述限位块27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模板定位装置设于远离限位块27的一侧,且所述第一侧模板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侧模板定位装置分别设于预制侧模板22的两侧边上。
6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模板定位装置上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的螺距均小于所述第二侧模板定位装置上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的螺距。
65.举例来说,由于定位安装预制侧模板22时,预制侧模板22的靠近限位块27的一侧可通过限位块27进行初步定位,且此侧之间会产生的偏差较小;但是远离限位块27的一侧之间会产生的偏差较大,因此将所述第一侧模板定位装置上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的螺距设置较小可精准的使靠近限位块27一侧进行精确的调整;将所述第二侧模板定位装置上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的螺距设置为较大,可快速调整较大偏差,从而节省时间。
66.优选的,预制底模板21例如还包括:多个第一加强件61和多个第二加强件62。其
中,多个第一加强件61设于远离第二安装面211的一侧,且多个第一加强件61沿着预制底模板2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第二加强件62设于远离第二安装面211的一侧,且多个第二加强件62沿着预制底模板2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第二加强件62的高度高于第一加强件61的高度,相邻的第二加强件62之间形成垫块安装位。
67.举例来说,一方面,在预制底模板21远离第二安装面211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件61和多个第二加强件62,在对预制模板20进行浇筑的时候可防止预制底模板21发生形变;另一方面,通过垫块安装位可使第一垫块40和第二垫块50,可使预制底模板21在安装时和第一垫块40以及第二垫块50发生相对滑动。
68.优选的,预制侧模板22和预制顶模板23上也分布设有多个第一加强件61和多个第二加强件62。
69.【第二实施例】
70.参见图9,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施工方法的流程图。所述一种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施工方法将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100进行定位安装,具体例如包括:
71.步骤s10:将多个第一垫块40和第二垫块50铺设至平面上;
72.步骤s20:将第一预制底模板安放至所述多个第一垫块40和第二垫块50上,且每个第一垫块40和第二垫块50均位于垫块安装位上;
73.步骤s30:将多个侧模板定位装置30的一端连接至第二安装件41上;
74.步骤s40:将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分别初步安装于侧模板安装位28上;
75.步骤s50:将多个侧模板定位装置30的相对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安装件上221;
76.步骤s60:通过调节多个侧模板定位装置30的长度,调节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的位置,使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精确的安装至侧模板安装位28上;
77.步骤s70:第二预制侧模板通过所述步骤s40、所述步骤s50和所述步骤s60,安装至侧模板安装位28上;
78.步骤s80:将固定底板10安装至所述第一预制底模板、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和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的底部;
79.步骤s90:将第一预制顶模板盖设于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和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上,且与固定底板10连接。
80.具体的,在所述步骤s10之前例如还包括:对所述第一预制底模板、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以及所述第一预制底模板的内侧分别进行打磨处理,并涂刷脱模剂。
81.具体的,参见图10,通过吊机将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和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吊至所述低于预制底模板上。一方面,当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和所述预制底模板之间相互连接时的位置出现小偏差时可通过伸缩所述侧模板定位装置进行调节,当完成图8中所示的安装时,再将所述第一预制顶模板盖设至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和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上。
82.进一步的,多个预制模板20可进行拼接从而延长预制盖梁侧模板预定位装置100的长度,具体包括:将多个第一垫块40和第二垫块50铺设至平面上;将另一个预制模板20的
第二预制底模板安装至多个第一垫块40和第二垫块50上,且每个第一垫块40和第二垫块50均位于所述垫块安装位上;将所述第二预制底模板和所述第二预制底模板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将第三预制侧模板和第四预制侧模板通过所述步骤s40、所述步骤s50和所述步骤s60,安装至所述侧模板安装位上,且所述第三预制侧模板通过连接件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所述第四预制侧模板通过连接件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将第二预制顶模板盖设于所述第三预制侧模板和所述第四预制侧模板上。
83.优选的,在靠近固定底板10的一侧设置多个缓冲件,所述多个缓冲件可以是多个轮胎或者海绵垫,将侧模板定位装置30拆除,并在预制模板20远离固定底板10的一端上设置多个起吊件,使所述吊机通过所述多个起吊件对预制浇筑容纳腔24进行起吊操作,在起吊过程中,预制模板20和固定底板10由水平放置状态发生翻转,最后使固定底板10置于所述多个缓冲件上,此时预制浇筑容纳腔24的开口朝上。
84.进一步的,将预制模板20和固定底板10起吊至目标场地,使固定底板10设于所述目标场地上的预制台座上,并调整预制模板20和固定底板10竖直方向的角度,直至其达到要求的位置,将其与所述预制台座连接;之后,在预制浇筑容纳腔24的开口的周围搭建施工平台,并向其中伸入混凝土浇筑串筒,并使其与浇筑面保持1.2-2m;在向所述串筒内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使用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动作业,使混凝土能够完全填充预制浇筑容纳腔24,直至达到目标要求为止,停止浇筑,此时得到预制盖梁,浇筑完成。
8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