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68425发布日期:2022-01-26 22: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包括城市路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路面(1)的两侧均设置有沙石过滤层(2),所述沙石过滤层(2)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板(21),所述过滤网板(21)的底部设置有土壤过滤层(3),所述土壤过滤层(3)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蓄水池(4),所述混凝土蓄水池(4)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混凝土蓄水池(4)均等距分布在所述城市路面(1)的两侧,所述混凝土蓄水池(4)的内壁设置有封闭层(5),所述混凝土蓄水池(4)的内部包括蓄水仓(6),所述混凝土蓄水池(4)的一侧壁贯穿设置有第一延伸管道(12),所述第一延伸管道(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延伸管道(13),所述第二延伸管道(1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水通孔(14),所述城市路面(1)的两侧均为植被土壤层(19),所述混凝土蓄水池(4)设置于植被土壤层(19)的内部,所述混凝土蓄水池(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水泥块(16),所述支撑水泥块(16)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17),所述限位槽(17)的上方搭设有第一弹簧伸缩杆(9),所述第一弹簧伸缩杆(9)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伸缩杆(9)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密封板(7),所述第一弹簧伸缩杆(9)的另一端面转动设置有按压架(18),所述密封板(7)与第一弹簧伸缩杆(9)的夹角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伸缩杆(10),所述密封板(7)与第一延伸管道(12)的开口处贴合,所述按压架(18)贯穿所述过滤网板(21)和沙石过滤层(2)且所述按压架(18)的上半部分位于所述城市路面(1)的两侧,所述城市路面(1)的底部设置有透水混凝土(22),所述城市路面(1)和沙石过滤层(2)的两侧均开设有集水槽(29),所述集水槽(29)的内部插合有拱形渗水防护板(30),所述集水槽(29)的上方设置有顶盖(31),所述顶盖(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隔条(32),所述阻隔条(32)的内部横向设置有过滤孔(33),所述透水混凝土(22)的底部设置有透水碎石层(24),所述透水碎石层(24)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土工布(23),所述支撑水泥块(16)位于透水碎石层(24)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逆止阀门(25),所述透水碎石层(24)的两侧均设置有钢筋阻隔带(26),所述钢筋阻隔带(26)的一侧与混凝土蓄水池(4)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土工布(23)和透水碎石层(24)之间设置有防水水泥层(34),所述钢筋阻隔带(26)插合于防水水泥层(3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板(21)架设于混凝土蓄水池(4)的上方,所述过滤网板(21)为高硬度防腐蚀的塑料合成网板,所述第一延伸管道(12)位于所述封闭层(5)一侧的下方,所述第一延伸管道(12)延伸至植被土壤层(19)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孔(14)等距分布在所述第二延伸管道(13)的表面,所述第二延伸管道(13)的数量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延伸管道(13)等距分布在所述第一延伸管道(12)的两侧且呈水平状态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7)和所述按压架(18)分别与所述混凝土蓄水池(4)的两侧壁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伸缩杆(1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防水铰链(11),两端的所述第二防水铰链(11)分别与密封板(7)和第一弹簧伸缩杆(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伸缩杆(9)的一端与密封板(7)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铰链(8),所述第一弹簧伸缩杆(9)的另一端与按压架(18)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铰链(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架(18)的顶部设置有按压横杆,相邻的两个横杆之间设置有隔离链(20),所述钢筋阻隔带(26)由多个不锈钢支撑杆组成,横向的所述钢筋阻隔带(26)之间固定连接有横向阻隔杆(27),纵向的两个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透水阻隔网(28),所述横向阻隔杆(27)呈水平设置,所述透水阻隔网(28)呈交叉设置,所述城市路面(1)为多孔沥青混合料,所述城市路面(1)的表面铺设有sbs改性沥青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海绵城市道路储水结构,包括城市路面,所述城市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沙石过滤层,所述沙石过滤层的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的底部设置有土壤过滤层,所述土壤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蓄水池,所述混凝土蓄水池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混凝土蓄水池均等距分布在所述城市路面的两侧,所述混凝土蓄水池的内壁设置有封闭层,所述混凝土蓄水池的内部包括蓄水仓,通过设置的混凝土蓄水池能够对不同路段的蓄水和放水状态独立调整,路面水流渗入底部多个透水层后进入蓄水池,有利于改善在部分地区全透路面结构易产生塌陷的问题:部分地区透水性能和水稳定性差,土体由于持续渗透产生土体塌陷,蓄放水调控可避免此类路面结构损坏。此类路面结构损坏。此类路面结构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马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阳
技术研发日:2021.08.18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