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用抗裂聚酯玻纤布

文档序号:29378094发布日期:2022-03-23 11:41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路面用抗裂聚酯玻纤布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路面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路面用抗裂聚酯玻纤布。


背景技术:

2.聚酯玻纤布是一种全新玻纤复合防裂材料,是由60%玻璃纤维和40%聚酯纤维组成的一种复合土工合成材料,是继土工布、土工格栅、条带聚合物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复合土工合成材料,并且聚酯玻纤布这种材料与沥青混合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因此聚酯玻纤布被广泛应用于沥青混凝土罩面、市政道路加罩工程以及桥面防水层等工程。但现有的聚酯玻纤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着抗裂性能不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沥青路面用抗裂聚酯玻纤布来处理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用抗裂聚酯玻纤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抗裂性能不佳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路面用抗裂聚酯玻纤布,包括聚酯玻纤布主体,所述聚酯玻纤布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聚酯玻纤基层,所述聚酯玻纤基层上方以及下方的聚酯玻纤布主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强化单丝,所述聚酯玻纤基层上方的聚酯玻纤布主体内部顶端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聚酯玻纤基层下方的聚酯玻纤布主体内部底端设置有防腐层。
5.优选的,所述聚酯玻纤基层上方以及下方的聚酯玻纤布主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粘黏层,所述强化层上方以及下方的聚酯玻纤布主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二粘黏层。
6.优选的,所述强化层在聚酯玻纤布主体的内部关于聚酯玻纤基层的水平中心线对称,所述强化层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缓冲腔。
7.优选的,所述强化层的内部分别分别设置有第二强化单丝,所述第一强化单丝和第二强化单丝分别在强化层的内部呈交错分布。
8.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耐磨凸条,所述耐磨凸条在耐磨层的内部呈交叉分布,所述耐磨凸条之间涂覆有氧化硅涂层。
9.优选的,所述防腐层的内部设置有聚四氟乙烯纤维,且聚四氟乙烯纤维在防腐层的内部呈均匀分布。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沥青路面用抗裂聚酯玻纤布不仅实现了抗裂性能好,实现了耐磨性佳,而且实现了防腐性能优异;
11.(1)通过在聚酯玻纤基层上方以及下方的聚酯玻纤布主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强化层,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粘黏层将强化层以及其内分别设置的第一强化单丝和第二强化单丝粘连固定在聚酯玻纤布主体内聚酯玻纤布基层的上方和下方,通过呈交错分布的第一强化单丝和第二强化单丝提高了聚酯玻纤布多的抗拉扯性,并通过强化层内部设置的缓冲腔给
受拉扯变形的第一强化单丝和第二强化单丝进行缓冲,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聚酯玻纤布的抗裂性能;
12.(2)通过在聚酯玻纤基层上方的聚酯玻纤布主体内部顶端设置有耐磨层,在使用时通过第二粘黏层将设置在耐磨层内部的耐磨凸条粘附在聚酯玻纤布主体的内部,从而通过呈交叉排列的耐磨凸条使得聚酯玻纤布在铺设之后的耐磨性能更强,并通过均匀涂覆在耐磨凸条之间的氧化硅涂层进一步提高了聚酯玻纤布的耐磨性能,从而有效的延长了聚酯玻纤布铺设沥青路面后的使用寿命;
13.(3)通过在聚酯玻纤基层下方的聚酯玻纤布主体内部底端设置有防腐层,在使用时将防腐层通过第二粘黏层连接在聚酯玻纤布主体内部的底端,通过防腐层内部均匀设置的聚四氟乙烯纤维可有效的防止聚酯玻纤布铺设后路面下的潮湿水汽上侵,长此以往腐蚀损坏聚酯玻纤布影响其正常使用,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聚酯玻纤布的性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耐磨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腐层仰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聚酯玻纤布主体;2、聚酯玻纤基层;3、第一粘黏层;4、强化层;5、耐磨层;6、防腐层;7、第二粘黏层;8、聚四氟乙烯纤维;9、第一强化单丝;10、缓冲腔;11、第二强化单丝;12、耐磨凸条;13、氧化硅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沥青路面用抗裂聚酯玻纤布,包括聚酯玻纤布主体1,聚酯玻纤布主体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聚酯玻纤基层2,聚酯玻纤基层2上方以及下方的聚酯玻纤布主体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强化层4,强化层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强化单丝9,聚酯玻纤基层2上方的聚酯玻纤布主体1内部顶端设置有耐磨层5,聚酯玻纤基层2下方的聚酯玻纤布主体1内部底端设置有防腐层6,聚酯玻纤基层2上方以及下方的聚酯玻纤布主体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粘黏层3,强化层4上方以及下方的聚酯玻纤布主体1内分别设置有第二粘黏层7;
21.强化层4在聚酯玻纤布主体1的内部关于聚酯玻纤基层2的水平中心线对称,强化层4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缓冲腔10,强化层4的内部分别分别设置有第二强化单丝11,第一强化单丝9和第二强化单丝11分别在强化层4的内部呈交错分布;
22.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粘黏层3将强化层4以及其内分别设置的第一强化单丝9和第二强化单丝11粘连固定在聚酯玻纤布主体1内聚酯玻纤布基层2的上方和下方,通过呈交错分布的第一强化单丝9和第二强化单丝11提高了聚酯玻纤布多的
抗拉扯性,并通过强化层4内部设置的缓冲腔10给受拉扯变形的第一强化单丝9和第二强化单丝11进行缓冲,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聚酯玻纤布的抗裂性能。
23.实施例2:耐磨层5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耐磨凸条12,耐磨凸条12在耐磨层5的内部呈交叉分布,耐磨凸条12之间涂覆有氧化硅涂层13;
24.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使用时通过第二粘黏层7将设置在耐磨层5内部的耐磨凸条12粘附在聚酯玻纤布主体1的内部,从而通过呈交叉排列的耐磨凸条12使得聚酯玻纤布在铺设之后的耐磨性能更强,并通过均匀涂覆在耐磨凸条12之间的氧化硅涂层13进一步提高了聚酯玻纤布的耐磨性能,从而有效的延长了聚酯玻纤布铺设沥青路面后的使用寿命。
25.实施例3:防腐层6的内部设置有聚四氟乙烯纤维8,且聚四氟乙烯纤维8在防腐层6的内部呈均匀分布;
26.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在使用时将防腐层6通过第二粘黏层7连接在聚酯玻纤布主体1内部的底端,通过防腐层6内部均匀设置的聚四氟乙烯纤维8可有效的防止聚酯玻纤布铺设后路面下的潮湿水汽上侵,长此以往腐蚀损坏聚酯玻纤布影响其正常使用,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聚酯玻纤布的性能。
2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一粘黏层3将强化层4以及其内分别设置的第一强化单丝9和第二强化单丝11粘连固定在聚酯玻纤布主体1内聚酯玻纤布基层2的上方和下方,通过呈交错分布的第一强化单丝9和第二强化单丝11提高了聚酯玻纤布多的抗拉扯性,并通过强化层4内部设置的缓冲腔10给受拉扯变形的第一强化单丝9和第二强化单丝11进行缓冲,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聚酯玻纤布的抗裂性能,并通过第二粘黏层7将设置在耐磨层5内部的耐磨凸条12粘附在聚酯玻纤布主体1的内部,从而通过呈交叉排列的耐磨凸条12使得聚酯玻纤布在铺设之后的耐磨性能更强,并通过均匀涂覆在耐磨凸条12之间的氧化硅涂层13进一步提高了聚酯玻纤布的耐磨性能,从而有效的延长了聚酯玻纤布铺设沥青路面后的使用寿命,并且将防腐层6通过第二粘黏层7连接在聚酯玻纤布主体1内部的底端,通过防腐层6内部均匀设置的聚四氟乙烯纤维8可有效的防止聚酯玻纤布铺设后路面下的潮湿水汽上侵,长此以往腐蚀损坏聚酯玻纤布影响其正常使用,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聚酯玻纤布的性能。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