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隔离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55884发布日期:2022-03-30 12: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道路隔离带,设置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上凸板、下凹板及两个挡板,第一侧板靠近机动车道一侧设置,第一侧板下端通过销轴铰接于底座右侧边缘,第一侧板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矩形通孔,第二侧板靠近非机动车道一侧设置,第二侧板、两个挡板及底座相互连接;上凸板和下凹板设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上凸板和下凹板均为弧形弹性金属板,上凸板的弧面向上凸,下凹板的弧面向下凹,上凸板右侧边缘垂直向上延伸形成上凸缘,上凸缘的外侧面上固定有多个圆筒形上固定座;下凹板右侧边缘垂直向下延伸形成下凸缘,下凸缘的外侧面上固定有多个圆筒形下固定座,每个上固定座及下固定座内设有一弹簧;第一侧板内侧壁对应上固定座及下固定座设有多个上凸柱及多个下凸柱,多个上凸柱与所述多个上固定座一一对应,多个下凸柱与所述多个下固定座一一对应,上凸柱沿着上固定座的开口进入上固定座内与弹簧抵靠,下凸柱沿着下固定座的开口进入下固定座内与弹簧抵靠;上凸板右侧边缘与下凹板右侧边缘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多个杆体,该多个杆体彼此等距间隔排布,每个杆体外围套设一滚筒,滚筒与杆体可转动地连接,滚筒内侧两端设有套设于杆体外围的轴承;各滚筒与第一侧板的各矩形通孔一一对应,滚筒的一部分对应穿过第一侧板的矩形通孔,从而滚筒的一部分凸出于第一侧板外侧壁;上凸板下表面及下凹板上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吊环,上凸板上的吊环与下凹板上的吊环之间捆绑有多根阻尼绳,用于对上凸板及下凹板发生弹性形变的幅度形成阻尼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下端焊接于底座左侧边缘,两个挡板对应焊接于底座两端及第二侧板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板和下凹板左侧通过销轴对应铰接于第二侧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市政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柱及下凸柱与第一侧板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侧板内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板与上凸缘为一体成型,下凹板与下凸缘为一体成型,上固定座为三排呈阵列排布于上凸缘上,下固定座为一排等距间隔排布于下凸缘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板上方设有一防护板,防护板为一弹性金属板,防护板左侧边缘抵靠第二侧板内壁,防护板右侧边缘焊接于上凸缘的内侧面,防护板两端与两个挡板的内壁相抵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政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与上凸板之间通过一支撑板连接,支撑板两端分别焊接于防护板下表面与上凸板上表面,防护板上设有多个呈阵列状排布的穿孔,上凸板、上凸缘、第二侧板及两个挡板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土壤填充在该容纳空间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隔离带,其特征在于:设于上固定座内的每个弹簧一端通过焊接连接于上凸缘的外侧面,另一端通过焊接连接于上凸柱;设于下固定座内的每个弹簧一端通过焊接连接于下凸缘的外侧面,另一端通过焊接连接于下凸柱。

技术总结
一种市政道路隔离带,设置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包括底座、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上凸板、下凹板及两个挡板,上凸板和下凹板设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上凸板和下凹板均为弧形弹性金属板,上凸板右侧边缘与下凹板右侧边缘之间连接多个杆体,每个杆体外围套设一滚筒,滚筒的一部分凸出于第一侧板外侧壁;上凸板下表面及下凹板上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吊环,上凸板上的吊环与下凹板上的吊环之间捆绑有多根阻尼绳。本实用新型的市政道路隔离带通过上凸板、下凹板、捆绑在上凸板与下凹板之间的阻尼绳、转动地连接于上凸板与下凹板之间的滚筒等结构,对隔离带受到车辆撞击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从而对隔离带形成有效的保护。从而对隔离带形成有效的保护。从而对隔离带形成有效的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李恩辉 范彬 岳永文 王树峰 赵光跃 金生泰 孙若翔 胡斌 李震 冯小亮 谢雪鹏 郭运岭 陈士旺 唐建 惠攀杰 江智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投潍坊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4
技术公布日:2022/3/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