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0471发布日期:2022-05-07 14:2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道路安全防护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各个地方的道路都在不断建设和完善,在道路建设中,通常需要设置防护栏对车辆进行防护,防止车辆失控而偏离道路。
3.现有的防护栏结构大多较为简单,仅仅能够对车辆提供刚性的防护,在车辆失控撞击防护栏时,车辆容易发生反弹而重新进入道路中间,此时的车辆极易发生旋转乃至侧翻现象,从而产生二次伤害,并且车辆在重新进入道路中间时,还会对后续行驶的其他车辆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继续对现有的防护栏进行改进,以提高车辆的防护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板、围挡部、触压板以及减震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道路边缘并沿所述道路长度方向分布,所述触压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朝向道路的一侧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所述减震部相连,在所述触压板遭受车辆撞击时,触压板可向支撑板方向移动,所述减震部可对所述触压板进行缓冲,所述围挡部铰接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朝向道路的一侧,在所述触压板向所述支撑板方向移动时,所述围挡部可进行转动,以限制车辆移动。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减震部包括弹性件以及柔性储气层,所述弹性件以及所述柔性储气层一端与所述触压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柔性储气层内部填充有气体。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围挡部包括围挡横臂、围挡竖臂以及柔性围挡层,所述围挡横臂一端与所述支撑板铰接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围挡竖臂固定连接,所述围挡横臂与所述围挡竖臂相互垂直,所述柔性围挡层一端与所述围挡竖臂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减震部还包括输气管道以及伸缩软管,所述输气管道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柔性储气层内腔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伸缩软管连通,所述伸缩软管远离所述输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围挡横臂相连。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围挡横臂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还通过压簧连接,围挡横臂朝向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触压板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还设
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触压板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并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位置对应的通孔。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柔性围挡层为橡胶层或网状结构的尼龙层。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道路的一侧还设置有限位部,在所述围挡部相较于所述支撑部移动后,所述限位部用于对所述围挡部进行限位。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限位部包括基座、转杆、棘轮以及棘爪,所述基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一侧,所述围挡竖臂远离所述围挡横臂的一端通过所述转杆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棘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杆外部,所述棘爪一端与所述支撑板铰接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棘轮相贴,所述棘爪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还通过拉簧相连。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车辆失控向支撑板方向移动时,车辆可撞击触压板,触压板向支撑板方向移动,利用减震部实现触压板的缓冲,从而抵消车辆的撞击力,实现车辆的防护,并且在触压板移动时,围挡部相较于支撑板转动,从而限制车辆的后续移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将失控的车辆限定在支撑板一侧,避免车辆撞击后的反弹以及后续移动,进而保障车辆及其内部人员的安全,具有车辆防护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方向剖视图;图4为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图中:10-支撑板、20-限位部、201-棘爪、202-棘轮、203-转杆、204-基座、30-围挡部、301-围挡横臂、302-围挡竖臂、303-柔性围挡层、40-触压板、50-减震部、501-弹性件、502-柔性储气层、503-输气管道、504-伸缩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1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16.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路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板10、围挡部30、触压板40以及减震部50,所述支撑部10设置在道路边缘并沿所述道路长度方向分布,所述触压板40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朝向道路的一侧并与所述支撑板10之间通过所述减震部50相连,在所述触压板40遭受车辆撞击时,触压板40可向支撑板10方向移动,所述减震部50可对所述触压板40进行缓冲,所述围挡部30铰接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朝向道路的一侧,在所述触压板40向所述支撑板10方向移动时,所述围挡部30可进行转动,以限制车辆移动。
17.当车辆失控向支撑板10方向移动时,车辆可撞击触压板40,触压板40向支撑板10方向移动,利用减震部50实现触压板40的缓冲,从而抵消车辆的撞击力,实现车辆的防护,并且在触压板40移动时,围挡部30相较于支撑板10转动,从而限制车辆的后续移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18.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部50包括弹性件501以及柔性储气层502,所述弹性件501以及所述柔性储气层502一端与所述触压板4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0相连,所述柔性储气层502内部填充有气体。
19.在车辆撞击触压板40时,可驱使触压板40向支撑板10方向移动,此时弹性件501受力压缩,柔性储气层502同时被压缩,利用弹性件501以及柔性储气层502的变形,从而对触压板40的移动进行缓冲,实现车辆的减震。
20.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挡部30包括围挡横臂301、围挡竖臂302以及柔性围挡层303,所述围挡横臂301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0铰接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围挡竖臂302固定连接,所述围挡横臂301与所述围挡竖臂302相互垂直,所述柔性围挡层303一端与所述围挡竖臂30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0相连,所述减震部50还包括输气管道503以及伸缩软管504,所述输气管道503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10并与所述柔性储气层502内腔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10并与所述伸缩软管504连通,所述伸缩软管504远离所述输气管道503的一端与所述围挡横臂301相连。
21.在触压板40遭受撞击时,可挤压柔性储气层502内腔的气体,气体可通过输气管道503进入伸缩软管504中,进而驱使围挡横臂301向远离支撑板10方向转动,以带动围挡竖臂302同步转动,围挡竖臂302转动时可自车头前方绕至车辆侧方,同时牵引柔性围挡层303展开,通过围挡竖臂302作用于车辆侧方,进而限制车辆撞击触压板40时的反弹,通过柔性围挡层303可对车辆的前进进行限制,如此可将车辆限制在支撑板10一侧,防止车辆的后续移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22.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触压板40遭受撞击时,为实现围挡部30的转动,所述围挡横臂301与所述支撑板10之间还可通过压簧连接,围挡横臂301朝向支撑板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触压板40朝向所述支撑板10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触压板40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10并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所述支撑板1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位置对应的通孔。
23.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吸引作用,以将围挡横臂301限定在支撑板10一侧并与支撑板10平行,在触压板40遭受撞击时,触压板40可带动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移动,第二连杆带动第二磁铁远离第一磁铁,随着第二磁铁的远离,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之间的吸引力逐渐减小,通过压簧的支撑作用,驱使围挡横臂301向远离支撑板10方向转动,以带动围挡竖臂302同步转动,围挡竖臂302自车头一侧绕至车辆侧方,并牵引柔性围挡层303展开,实现车辆的围挡。
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围挡层303可以是橡胶层,也可以是网状结构的尼龙层,此处不做限制,所述柔性储气层502可以是橡胶层,也可以是硅胶层,此处不做限制,所述弹性件501可以是弹簧,也可以是金属弹片,此处不做限制。
25.请参阅图1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10朝向所述道路的一侧还设置有
限位部20,在所述围挡部30相较于所述支撑部10移动后,所述限位部20用于对所述围挡部30进行限位。
26.在围挡竖臂302转动至车辆侧方并牵引柔性围挡层303展开时,通过限位部20对围挡横臂301以及围挡竖臂302进行限位,以维持围挡横臂301以及围挡竖臂302的稳定,从而提高对于车辆围挡时的稳定性。
27.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20包括基座204、转杆203、棘轮202以及棘爪201,所述基座204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一侧,所述围挡竖臂301远离所述围挡横臂302的一端通过所述转杆203与所述基座204转动连接,所述棘轮202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杆204外部,所述棘爪201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0铰接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棘轮202相贴,所述棘爪201与所述支撑板10之间还通过拉簧(图中未示出)相连。
28.通过拉簧对棘爪201提供弹性拉力,使得棘爪201一端嵌入至棘轮202的齿片内部,在触压板40遭受撞击,气体自输气管道503进入伸缩软管504内部时,围挡横臂301可带动转杆203带动基座204转动,转杆203转动时可带动棘轮202转动,利用棘爪201与棘轮202之间的限位作用,进而对围挡横臂301以及围挡竖臂302的反向转动进行限制,使得围挡竖臂302以及柔性围挡层303能够对车辆提供稳定围挡。
29.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车辆失控向支撑板10方向移动时,车辆可撞击触压板40,触压板40向支撑板10方向移动,利用减震部50实现触压板40的缓冲,从而抵消车辆的撞击力,实现车辆的防护,并且在触压板40移动时,围挡部30相较于支撑板10转动,从而限制车辆的后续移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将失控的车辆限定在支撑板10一侧,避免车辆撞击后的反弹以及后续移动,进而保障车辆及其内部人员的安全,具有车辆防护效果好的优点。
30.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