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隔离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2116发布日期:2022-06-02 03:1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隔离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交通辅助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隔离带。


背景技术:

2.现如今许多城市中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黑车非法运营问题,以重要地铁站出入口和长途客运站周边最为严重,黑车长时间随意占用非机动车道停靠,造成交通秩序混乱,人们出行困难。
3.通过对黑车违停区域调查可知,黑车占用辅路非机动车道违停现象较为普遍,目前一般采用现场交通秩序管理、设置禁停区、安装非现场执法设备等措施进行治理。
4.为规范地铁站及省际客运站周边停车秩序,解决慢行系统被路侧非法停车占用问题,针对黑车违停点采用隔离带设置方式是可行手段。
5.但是现有的隔离带大多采用预埋在地面的方式与地面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对路面造成较大的破坏,而隔离带需要根据车流量变化、上下班高峰期变化以及施工需要进行调整,但是预埋于地面的隔离带不便于调整,调整工作费时费力,且调整后,需要对预埋位置路面修复,修复后的路面需要一定的路面硬化时间后,才能使用,影响车辆和行人通行,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隔离带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隔离带以解决现有的慢行系统被路侧非法停车占用以及隔离带不便于调整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隔离带,包括第一隔离柱和第二隔离柱,所述第一隔离柱和所述第二隔离柱之间矩形阵列有多个隔离块,所述隔离块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单元和导流单元,隔离块用于隔离人行道和机动车道,所述定位单元用于将隔离带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导流单元用于对雨水导流,减少路面积水。
9.优选地,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插接于所述隔离块的底端,所述定位轴的一端对应所述隔离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齿槽,所述隔离块的顶端设置有顶盖,且所述顶盖与所述隔离块的顶端滑动连接,所述隔离块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上均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槽啮合连接,所述顶盖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齿条,且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
10.优选地,所述顶盖的两侧开设有第二齿槽,所述隔离块的两侧转动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上开设有第三齿槽,且所述第三齿槽与所述第二齿槽啮合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导流单元包括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开设于所述隔离块的底端,所述隔离块的一侧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端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所述隔离块的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轮,两个所述第一转轮上均张紧有同一第一皮带,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叶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槽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转轮,另一个
所述第一转轮通过转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轮固定连接,两对所述第二转轮上分别张紧有同一第二皮带。
12.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皮带上均固定连接有同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滑动连接有刮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刮板固定连接,所述刮板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轴,所述导流槽上对称开设有滑槽,且所述限位轴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上。
13.优选地,所述集水槽的底端一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隔离块上开设有出水孔,且所述出水口与所述隔离块相邻的另一个所述隔离块上的出水孔相适配。
14.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离柱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所述第一隔离柱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隔离块的一端拼接,所述第二隔离柱的一侧开设有凸槽,且所述第二隔离柱通过所述凸槽与所述隔离块的一端拼接。
15.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离柱和所述第二隔离柱的一侧均为弧形结构。
16.优选地,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叶轮的上方。
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隔离块、定位单元和导流单元,第一隔离柱、第二隔离柱和多个隔离块拼装形成隔离带结构,便于隔离带的安装,解决了慢行系统被路侧非法停车占用问题,通过第一隔离柱和第二隔离柱上的弧形侧,减少机动车意外撞上隔离带时对机动车造成损坏,通过定位单元代替现有的将隔离带预埋于地面的安装方式,便于安装和拆卸,方便隔离带的调整,通过导流单元对路面雨水进行导流,防止路面雨水积聚。
19.通过设置顶盖和防护板,在路面预先开设定位孔,然后将多个隔离块进行拼装,最后再隔离带的两端安装第一隔离柱和第二隔离柱,推动防护板,通过防护板上的第三齿槽和顶盖上第二齿槽的配合,带动顶盖上升,通过顶盖上齿条的作用,带动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槽的配合,通过齿轮带动定位轴向下移动,使得定位轴插接于定位孔内,完成该隔离带的安装,当需要调整隔离带位置时,工作人员可直接推动顶盖向下移动,通过顶盖上齿条带动齿轮反向转动,通过齿轮和第一齿槽的配合,带动定位轴向上移动,使得定位轴与地面分离,此时随着顶盖向下移动,通过第三齿槽与第二齿槽的配合,带动防护板转动打开,此时将多个隔离块移动到合适位置处后,可直接推动防护板,带动定位轴向下移动插入到定位孔内,完成隔离带的调整工作,该种定位方式拆装方便,代替了现有预埋地面的方式,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可根据需要快速调整,便于使用,防护板为倾斜设置,且防护板外表面为柔性结构,受到撞击时,推动防护板移动,使得防护板带动定位轴向下移动,保证该隔离带的稳定,且该防护板受到撞击时,倾斜柔性结构的防护板,具有分解和减小冲击力的作用,有利于隔离带的稳定,减少车辆损坏。
20.通过设置叶轮和刮板,雨水通过导流槽收集,通过导流板的导流后,冲击叶轮,带动叶轮转动,通过叶轮带动第一转轮转动,通过第一皮带和转轴的配合,带动第二转轮的转动,通过第二转轮带动第二皮带传动,通过第二皮带带动安装板移动,在安装板移动到第二皮带上方时,在滑槽和限位轴的作用下,使得刮板收缩到安装板内,不影响安装板在第二皮带的上方传动,在安装板移动到第二皮带底端时,通过刮板对导流槽进行清理,防止导流槽堵塞,通过弹簧的作用,使得刮板长时间使用缩短后,仍能与地面接触,提高刮板的使用寿命和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21.并入本文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进一步用来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解释,并且使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使用本公开。
22.图1为拼装式市政道路隔离带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拼装式市政道路隔离带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定位单元立体放大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隔离块第一视角局部剖切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隔离块第二视角局部剖切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导流单元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图6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
[0030]
1、第一隔离柱;2、第二隔离柱;3、隔离块;4、定位单元;5、导流单元;6、定位轴;7、第一齿槽;8、齿轮;9、顶盖;10、齿条;11、第二齿槽;12、防护板;13、第三齿槽;14、导流槽;15、集水槽;16、出水孔;17、叶轮;18、第一转轮;19、第一皮带;20、第二转轮;21、第二皮带;22、安装板;23、刮板;24、弹簧;25、限位轴;26、滑槽。
[0031]
如图所示,为了能明确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在图中标注了特定的结构和器件,但这仅为示意需要,并非意图将本发明限定在该特定结构、器件和环境中,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这些器件和环境进行调整或者修改,所进行的调整或者修改仍然包括在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隔离带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在这里做以说明的是,为了使实施例更加详尽,下面的实施例为最佳、优选实施例,对于一些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替代方式而进行实施;而且附图部分仅是为了更具体的描述实施例,而并不旨在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限定。
[0033]
需要指出的是,在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指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另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其它实施例(无论是否明确描述)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应在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
[0034]
通常,可以至少部分从上下文中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取决于上下文,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另外,术语“基于”可以被理解为不一定旨在传达一组排他性的因素,而是可以替代地,至少部分地取决于上下文,允许存在不一定明确描述的其他因素。
[0035]
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标称/标称地”是指在生产或制造过程的设计阶段期间设置的针对部件或过程操作的特性或参数的期望或目标值,以及高于和/或低于期望值的值的范围。值的范围可能是由于制造过程或容限中的轻微变化导致的。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大约”指示可以基于与主题半导体器件相关联的特定技术节点而变化的给定量的值。基于特
定技术节点,术语“大约”可以指示给定量的值,其例如在值的5%-15%(例如,值的
±
5%、
±
10%或
±
15%)内变化。
[0036]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的“在
……
上”、“在
……
之上”和“在
……
上方”的含义应当以最宽方式被解读,以使得“在
……
上”不仅表示“直接在”某物“上”而且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
……
之上”或“在
……
上方”不仅表示“在”某物“之上”或“上方”的含义,而且还可以包括其“在”某物“之上”或“上方”且其间没有居间特征或层的含义。
[0037]
此外,诸如“在

之下”、“在

下方”、“下部”、“在

之上”、“上部”等空间相关术语在本文中为了描述方便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如在附图中示出的。空间相关术语旨在涵盖除了在附图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的在设备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设备可以以另外的方式被定向,并且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可以类似地被相应解释。
[0038]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拼装式市政道路隔离带,包括第一隔离柱1和第二隔离柱2,第一隔离柱1和第二隔离柱2之间矩形阵列有多个隔离块3,隔离块3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单元4和导流单元5,隔离块3用于隔离人行道和机动车道,定位单元4用于将隔离带固定于地面上,导流单元5用于对雨水导流,减少路面积水,第一隔离柱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第一隔离柱1通过凹槽与隔离块3的一端拼接,第二隔离柱2的一侧开设有凸槽,且第二隔离柱2通过凸槽与隔离块3的一端拼接,第一隔离柱1和第二隔离柱2的一侧均为弧形结构,通过第一隔离柱1、第二隔离柱2和多个隔离块3拼装形成隔离带结构,便于隔离带的安装,解决了慢行系统被路侧非法停车占用问题,通过第一隔离柱1和第二隔离柱2上的弧形侧,减少机动车意外撞上隔离带时对机动车造成损坏,通过定位单元4代替现有的将隔离带预埋于地面的安装方式,便于安装和拆卸,方便隔离带的调整,通过导流单元5对路面雨水进行导流,防止路面雨水积聚。
[0039]
如图1-3所示,所述定位单元4包括定位轴6,定位轴6插接于隔离块3的底端,定位轴6的一端对应隔离块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齿槽7,隔离块3的顶端设置有顶盖9,且顶盖9与隔离块3的顶端滑动连接,隔离块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安装架,两个安装架上均转动连接有齿轮8,齿轮8与第一齿槽7啮合连接,顶盖9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齿条10,且齿条10与齿轮8啮合连接,顶盖9的两侧开设有第二齿槽11,隔离块3的两侧转动连接有防护板12,防护板12上开设有第三齿槽13,且第三齿槽13与第二齿槽11啮合连接。
[0040]
在路面预先开设定位孔,然后将多个隔离块3进行拼装,最后再隔离带的两端安装第一隔离柱1和第二隔离柱2,推动防护板12,通过防护板12上的第三齿槽13和顶盖9上第二齿槽11的配合,带动顶盖9上升,通过顶盖9上齿条10的作用,带动齿轮8转动,通过第一齿槽7的配合,通过齿轮8带动定位轴6向下移动,使得定位轴6插接于定位孔内,完成该隔离带的安装,当需要调整隔离带位置时,工作人员可直接推动顶盖9向下移动,通过顶盖9上齿条10带动齿轮8反向转动,通过齿轮8和第一齿槽7的配合,带动定位轴6向上移动,使得定位轴6与地面分离,此时随着顶盖9向下移动,通过第三齿槽13与第二齿槽11的配合,带动防护板12转动打开,此时将多个隔离块3移动到合适位置处后,可直接推动防护板12,带动定位轴6向下移动插入到定位孔内,完成隔离带的调整工作,该种定位方式拆装方便,代替了现有预埋地面的方式,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可根据需要快速调整,便于使用,防护板12为倾斜
设置,且防护板12外表面为柔性结构,受到撞击时,推动防护板12移动,使得防护板12带动定位轴6向下移动,保证该隔离带的稳定,且该防护板12受到撞击时,倾斜柔性结构的防护板12,具有分解和减小冲击力的作用,有利于隔离带的稳定,减少车辆损坏。
[0041]
如图1-7所示,所述导流单元5包括导流槽14,导流槽14开设于隔离块3的底端,隔离块3的一侧设置有集水槽15,集水槽15的底端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17,隔离块3的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轮18,两个第一转轮18上均张紧有同一第一皮带19,其中一个第一转轮18与叶轮17的一端固定连接,导流槽14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转轮20,另一个第一转轮18通过转轴与其中一个第二转轮20固定连接,两对第二转轮20上分别张紧有同一第二皮带21,两个第二皮带21上均固定连接有同一安装板22,安装板22上滑动连接有刮板23,安装板22的内部设置有弹簧24,且弹簧24的一端与安装板22的内部固定连接,弹簧24的另一端与刮板23固定连接,刮板23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轴25,导流槽14上对称开设有滑槽26,且限位轴25滑动连接于滑槽26上,集水槽15的底端一侧开设有出水口,隔离块3上开设有出水孔16,且出水口与隔离块3相邻的另一个隔离块3上的出水孔16相适配,集水槽15内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设置于叶轮17的上方。
[0042]
雨水通过导流槽14收集,通过导流板的导流后,冲击叶轮17,带动叶轮17转动,通过叶轮17带动第一转轮18转动,通过第一皮带19和转轴的配合,带动第二转轮20的转动,通过第二转轮20带动第二皮带21传动,通过第二皮带21带动安装板22移动,在安装板22移动到第二皮带21上方时,在滑槽26和限位轴25的作用下,使得刮板23收缩到安装板22内,不影响安装板22在第二皮带21的上方传动,在安装板22移动到第二皮带21底端时,通过刮板23对导流槽14进行清理,防止导流槽14堵塞,通过弹簧24的作用,使得刮板23长时间使用缩短后,仍能与地面接触,提高刮板23的使用寿命和清理效果。
[0043]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隔离块、定位单元和导流单元,第一隔离柱、第二隔离柱和多个隔离块拼装形成隔离带结构,便于隔离带的安装,通过第一隔离柱和第二隔离柱上的弧形侧,减少机动车意外撞上隔离带时对机动车造成损坏,通过定位单元代替现有的将隔离带预埋于地面的安装方式,便于安装和拆卸,方便隔离带的调整,通过导流单元对路面雨水进行导流,防止路面雨水积聚。
[0044]
通过设置顶盖和防护板,在路面预先开设定位孔,然后将多个隔离块进行拼装,最后再隔离带的两端安装第一隔离柱和第二隔离柱,推动防护板,通过防护板上的第三齿槽和顶盖上第二齿槽的配合,带动顶盖上升,通过顶盖上齿条的作用,带动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槽的配合,通过齿轮带动定位轴向下移动,使得定位轴插接于定位孔内,完成该隔离带的安装,当需要调整隔离带位置时,工作人员可直接推动顶盖向下移动,通过顶盖上齿条带动齿轮反向转动,通过齿轮和第一齿槽的配合,带动定位轴向上移动,使得定位轴与地面分离,此时随着顶盖向下移动,通过第三齿槽与第二齿槽的配合,带动防护板转动打开,此时将多个隔离块移动到合适位置处后,可直接推动防护板,带动定位轴向下移动插入到定位孔内,完成隔离带的调整工作,该种定位方式拆装方便,代替了现有预埋地面的方式,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可根据需要快速调整,便于使用,防护板为倾斜设置,且防护板外表面为柔性结构,受到撞击时,推动防护板移动,使得防护板带动定位轴向下移动,保证该隔离带的稳定,且该防护板受到撞击时,倾斜柔性结构的防护板,具有分解和减小冲击力的作用,有利于隔离带的稳定,减少车辆损坏。
[0045]
通过设置叶轮和刮板,雨水通过导流槽收集,通过导流板的导流后,冲击叶轮,带动叶轮转动,通过叶轮带动第一转轮转动,通过第一皮带和转轴的配合,带动第二转轮的转动,通过第二转轮带动第二皮带传动,通过第二皮带带动安装板移动,在安装板移动到第二皮带上方时,在滑槽和限位轴的作用下,使得刮板收缩到安装板内,不影响安装板在第二皮带的上方传动,在安装板移动到第二皮带底端时,通过刮板对导流槽进行清理,防止导流槽堵塞,通过弹簧的作用,使得刮板长时间使用缩短后,仍能与地面接触,提高刮板的使用寿命和清理效果。
[0046]
本发明涵盖任何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另外,为了避免对本发明的实质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并没有详细说明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等。
[0047]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004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