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柔过渡段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67798发布日期:2022-11-05 01:1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刚柔过渡段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路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刚柔过渡段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2.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过渡段是路基与结构物等衔接时需特殊处理的地段;是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的关键。
3.目前,过渡段路基施工时,一般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方法,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将软土或沙等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基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随后在硬化后软基上进行;路基的施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水泥搅拌桩端进入地基内的距离有限,导致水泥搅拌桩存在无法进入天然土体持力层的可能性,导致路基存在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降低路基沉降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刚柔过渡段路基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刚柔过渡段路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刚柔过渡段路基结构,包括预制成型的多根固定桩,多根所述固定桩进入天然土体的持力层内,多根所述固定桩背离持力层的端部均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固定桩背离持力层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铺设路基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面积大于固定桩围绕成的面积;路基结构还包括开设在相邻固定桩之间的第一浇筑通道和第二浇筑通道,所述第一浇筑通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固定桩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浇筑通道位于第一浇筑通道和固定桩之间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浇筑通道和固定桩所在成孔连通,所述第一浇筑通道和第二浇筑通道用于混凝土凝固成型。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路基进行施工时,首先将固定桩打入地基内,并使固定桩进入天然土体的持力层内,随后在固定桩之间开挖第一浇筑通道,第一浇筑通道开挖至所需深度后,在第一浇筑通道侧壁开挖第二浇筑通道,使得第二浇筑通道与固定桩成孔连通,随后将混凝土浇筑在第一浇筑通道内,进入第一通道内的混凝土进入第二浇筑通道内,待混凝土凝结后,第二浇筑通道内的混凝土将固定桩与第一浇筑通道内的混凝土连接为一个整体,以加强固定桩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了路基沉降的可能性;随后在固定桩上安装承接板,再在承接板上进行路基的施工。
8.可选的,所述第一浇筑通道和固定桩之间的第二浇筑通道开设有多条,所述第二浇筑通道倾斜设置在第一浇筑通道和固定桩之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浇筑通道倾斜设置在固定桩与第一浇筑通道之间,使得第二浇筑通道内的混凝土倾斜在固定桩与第一浇筑通道之间,增加了第二浇筑通道的长度,进而提高了第二浇筑通道对固定桩以及第一浇筑通道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
10.可选的,所述承接板中空设置,所述承接板背离固定桩的面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承接板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承接板的侧壁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进入路基的地基后,易导致地基松软,从而导致固定桩等与地基之间附着性能较差;承接板对固定桩所处地基进行覆盖,以减少雨水地基的侵蚀,提高了地基的稳定性;同时,雨水渗透至承接板后,雨水存在渗透至承接板边缘的可能性,导致雨水依旧存在渗透至地基内的可能性;雨水经过进水孔进入承接板内,对雨水进行汇集,并从承接板的出水口导出,以降低雨水对地基的影响,提高了地基的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承接板内设置有多根承接杆,所述承接杆位于承接板的空腔内且两端均抵接在空腔的内壁;所述承接杆上转动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以承接杆为转动轴线转动,路基结构还包括用于驱使刮板转动,以分离空腔底壁泥土的第一驱动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接杆的作用下,对承接板的内部进行支撑,以提高承接板的稳定性,降低了承接板破碎的可能性;进一步的,雨水经过进水孔进入承接板内时,可能携带泥沙进入承接板内,不慎导致承接板内堵塞的可能性;在第一驱动件的作用下,驱使刮板转动,刮板转动对空腔底壁的泥土进行刮除,随后在雨水的冲刷下,移出承接板,以降低承接板内堵塞的可能性,便于及时排出承接板内积水。
14.可选的,所述承接杆上同轴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转动设置在承接杆上,所述刮板设置在套杆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承接板内的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横跨出水口,所述第一叶片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承接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驱动件还包括转动设置在空腔内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承接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叶片和驱动杆之间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驱动件还包括设置在驱动杆和套杆之间的第一皮带。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经过出水口排出的过程中,雨水冲击第一叶片转动,第一叶片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运行,第一皮带运行带动套杆转动,套杆转动带动刮板以承接杆为转动轴线转动,进而对空腔底壁的泥沙进行刮除;同时,在水流的冲击下,将刮除后泥沙及时排出;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可靠的优点。
16.可选的,所述套杆靠近空腔底壁的端面、驱动杆与空腔的连接端,第一锥齿轮和第一皮带均背离空腔底壁。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泥沙附着在套杆、驱动杆、第一锥齿轮以及第一皮带上的可能性,以便于对承接板内的泥沙进行清理;同时,套杆与驱动杆与空腔底壁分离,降低了套杆与驱动杆承载受力的可能性,以便于驱使刮板转动对空腔底壁泥沙进行清除。
18.可选的,所述承接板上设置有出污管,所述出污管与出水口连通设置,所述出污管的排污口位于承接板的下方且远离第二浇筑通道,所述出污管的端部连通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内转动设置有螺旋输送轴,所述螺旋输送轴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导流管的长度方向,路基结构还包括用于驱动螺旋输送轴转动,以输出导流管内泥水的第二驱动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板内的雨水经过出水口进入出污管内,并经过出污管的开口进入导流管内,雨水经过导流管排出,在上述过程中,雨水中的泥沙存在沉积在导流管内的可能性,易引发导流管堵塞;上述过程中,通过第二驱动件驱使螺旋输送轴转动对导流管内的泥沙进行移出,以减少导流管堵塞的可能性;同时,在雨水的冲击下,对导流管出水口处的天然土进行冲刷,以便于导流管内的泥沙排出。
20.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出污管内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转动轴线及长度方向均平行于出污管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驱动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叶片和第一连接轴上且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出污管与导流管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驱动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轴与螺旋输送轴之间的万向节。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叶片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轴转动带动万向节转动,万向节转动带动螺旋输送轴转动,操作简单便捷。
22.可选的,套接所述万向节设置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位于出污管和导流管之间,所述第一连接轴和螺旋输送轴均进入防护管内与万向节连接,所述防护管的两端均闭合设置。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管的作用下,对万向节进行防护,以降低泥沙卡塞万向节的可能性,以便于承接板内泥沙清除以及导流管内泥沙清除。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对路基进行施工时,首先将固定桩打入地基内,并使固定桩进入天然土体的持力层内,随后在固定桩之间开挖第一浇筑通道,第一浇筑通道开挖至所需深度后,在第一浇筑通道侧壁开挖第二浇筑通道,使得第二浇筑通道与固定桩成孔连通,随后将混凝土浇筑在第一浇筑通道内,进入第一通道内的混凝土进入第二浇筑通道内,待混凝土凝结后,第二浇筑通道内的混凝土将固定桩与第一浇筑通道内的混凝土连接为一个整体,以加强固定桩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了路基沉降的可能性;随后在固定桩上安装承接板,再在承接板上进行路基的施工。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刚柔过渡段路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刚柔过渡段路基结构中固定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刚柔过渡段路基结构中承接板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刚柔过渡段路基结构中出污管和导流管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桩;2、承接板;3、第一浇筑通道;4、第二浇筑通道;5、进水孔;6、出水口;7、承接杆;8、刮板;9、套杆;10、第一驱动件;101、第一叶片;102、驱动杆;103、第一锥齿轮;104、第一皮带;105、第二皮带;11、出污管;12、导流管;13、螺旋输送轴;
14、第二驱动件;141、第一连接轴;142、第二锥齿轮;143、万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刚柔过渡段路基结构。参照图1和图2,刚柔过渡段路基结构包括预制成型的多根固定桩1,多根固定桩1呈矩形排布在地基内,多根固定桩1进入天然土体的持力层内,多根固定桩1背离持力层的端部均位于同一平面,固定桩1背离持力层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铺设路基的承接板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承接板2固定设置在固定桩1的端部,承接板2的面积大于固定桩1围绕成的面积;参照图1和图2,路基结构还包括开设在相邻固定桩1之间的第一浇筑通道3和第二浇筑通道4,第一浇筑通道3以及第二浇筑通道4的截面均为圆形,以便于混凝土流动以及成型,第一浇筑通道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固定桩1的长度方向,第二浇筑通道4位于第一浇筑通道3和固定桩1之间,第二浇筑通道4一端与第一浇筑通道3连通,另一端与固定桩1所在成孔连通,第一浇筑通道3和第二浇筑通道4用于混凝土凝固成型。
29.路基铺设前,首先将固定桩1打入地基内,并使固定桩1进入天然土体的持力层内,随后在相邻固定桩1之间开挖第一浇筑通道3;第一浇筑通道3开挖至所需深度后,施工人员进入第一浇筑通道3内,在第一浇筑通道3的侧壁上开挖第二浇筑通道4,使得第一浇筑通道3与固定桩1的成孔连通;再将混凝土浇筑在第一浇筑通道3内,当混凝土液面超过第二浇筑通道4底部时,混凝土进入第二浇筑通道4内,并充满第二浇筑通道4,待混凝土凝固后,将第一固定桩1以及第一浇筑通道3内的混凝土连接为一个整体,以提高固定桩1的稳定性,降低固定桩1倾斜或下沉的可能性。
30.参照图2和图3,第一浇筑通道3和固定桩1之间的第二浇筑通道4开设有多条,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浇筑通道3与固定桩1之间开设有两条第二浇筑通道4,两条第二浇筑通道4倾斜设置在第一浇筑通道3和固定桩1之间,两条第二浇筑通道4呈交错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内,进一步的,两条第二浇筑通道4沿两条第二浇筑通道4的中线对称设置;第二浇筑通道4的混凝土成型后,对固定桩1和第一浇筑通道3进行连接,以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增大了第二浇筑通道4与泥土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31.参照图3和图4,为进一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承接板2水平铺设在地面上且中空设置,承接板2背离固定桩1的面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5,承接板2上开设有出水口6,出水口6位于承接板2的侧壁上;承接板2四周的渗透水朝向进水孔5处渗透,因进水孔5处的阻力较小,使得渗透水进入承接板2内,并通过出水口6排出,在上述过程中,降低了部分渗透水对承接板2下方的地基冲刷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地基的稳定性;同时,减轻了渗透水对固定桩1的影响,提高了固定桩1与抵接的沾附力,进一步降低了地基沉降的可能性。
32.参照图3和图4,当路基负载较大,易导致中空的承接板2压损,为延长承接板2的使用寿命,承接板2内设置有多根承接杆7,承接杆7位于承接板2的空腔内且两端均抵接在空腔的内壁,承接杆7均布在空腔内;在承接杆7的作用下,将承接板2顶面负载传递至地基,进而降低了承接板2损坏的可能性。
33.参照图3和图4,承接杆7上转动设置有刮板8,刮板8以承接杆7为转动轴线转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承接杆7上同轴设置有套杆9,进一步的,套杆9靠近承接板2顶部的面转动
设置在空腔顶部,套杆9转动设置在承接杆7上,套杆9以承接杆7的轴线为转动轴线转动,刮板8设置在套杆9上;参照图3和图4,路基结构还包括用于驱使刮板8转动,以分离空腔底壁泥土的第一驱动件10,第一驱动件10包括转动设置在承接板2内的第一叶片101,第一叶片101横跨出水口6,进一步的,第一叶片101横向横跨出水口6,第一叶片10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承接杆7的长度方向,第一驱动件10还包括转动设置在空腔内的驱动杆102,进一步的,驱动杆102转动设置在承接板2空腔的顶部,驱动杆102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承接杆7的长度方向,第一叶片101和驱动杆102之间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103,第一驱动件10还包括设置在驱动杆102和套杆9之间的第一皮带104,其余套杆9之间设置有第二皮带105,进一步的,第一锥齿轮103以及第一皮带104均背离空腔底壁。
34.渗透水以及雨水进入承接板2内后,渗透水流动至出水口6处,并冲击第一叶片101,第一叶片101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03转动,第一锥齿轮103转动带动驱动杆102转动,驱动杆102转动带动第一皮带104运行,进而带动与第一皮带104连接的套杆9转动,同时,上述套杆9转动带动第二皮带105运行,进而带动其余套杆9转动,进而带动刮板8转动对空腔底部的泥沙进行刮除,并在水流的冲刷下移出承接板2,降低了空腔堵塞的可能性,以便于及时排出雨水以及渗透水。
35.参照图5,为降低承接板2排出雨水对承接板2下方地基的影响,承接板2上设置有出污管11,出污管11与出水口6连通设置,出污管11的排污口位于承接板2的下方且远离第二浇筑通道4,进一步的,出污管11倾斜设置在承接板2上,以便于排出承接板2内的雨水以及泥沙。
36.参照图5,为降低泥沙堆积在出污管11出水口的可能性,出污管11的端部连通设置有导流管12,导流管12沿水平方向,导流管12与出污管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导流管12内转动设置有螺旋输送轴13,螺旋输送轴13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导流管12的长度方向,路基结构还包括用于驱动螺旋输送轴13转动,以输出导流管12内泥水的第二驱动件14;参照图5、图6和图7,第二驱动件14包括转动设置在出污管11内的第一连接轴141,第一连接轴141的转动轴线及长度方向均平行于出污管11的长度方向,第二驱动件14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叶片101和第一连接轴141上且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42,第二驱动件14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轴141与螺旋输送轴13之间的万向节143。
37.第一叶片10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锥齿轮142转动,第二锥齿轮142转动带动第一连接轴141转动,进而带动万向节143转动,从而带动螺旋输送轴13转动,操作简单便捷;同时,在水流的冲击下,在导流管12出水口处形成有空穴,进而便于泥沙移出导流管12。
38.参照图5、图6和图7,为降低泥沙对万向节143的影响,套接万向节143设置有防护管,防护管位于出污管11和导流管12之间,第一连接轴141和螺旋输送轴13均进入防护管内与万向节143连接,防护管的两端均闭合设置,进一步的,防护管为橡胶管,以便于在转动中,防护管形变,从而便于螺旋输送轴13的转动。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刚柔过渡段路基结构的实施原理为:过渡段路基进行施工时,首先将固定桩1打入地基内,使固定桩1进入天然土体的持力层内,随后在相邻固定桩1之间开挖第一浇筑通道3;第一浇筑通道3开挖至所需深度后,施工人员进入第一浇筑通道3内,在第一浇筑通道3的侧壁上开挖第二浇筑通道4,使得
第一浇筑通道3与固定桩1的成孔连通;再将混凝土浇筑在第一浇筑通道3内,当混凝土液面超过第二浇筑通道4底部时,混凝土进入第二浇筑通道4内,并充满第二浇筑通道4,待混凝土凝固后,将第一固定桩1以及第一浇筑通道3内的混凝土连接为一个整体,以提高固定桩1的稳定性,降低固定桩1倾斜或下沉的可能性。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