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墙体建设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2175发布日期:2023-07-06 01:2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涵洞墙体建设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涵洞建设工艺,尤其涉及涵洞墙体建设工艺。


背景技术:

1、随着都市圈的形成,城市间联系与发展更加紧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日益增多,道路环境错综复杂。在涵洞施工时需要减少占用施工场地时间,以避免发生妨碍交通的现象。因此,如何提高涵洞的建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2、在现有的盖板涵洞墙体施工中,单组模板的台车整体推进速度较慢,原因在于墙体的每个节段都需要单独安装、拆卸模板,使得浇筑墙体所需时间,以及拆卸模板所需时间都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涵洞墙体建设工艺,其提高了建设涵洞墙体的施工效率。

2、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涵洞墙体建设工艺,包括模板台车、多根第一螺纹式可调节斜撑、多根拉杆、多块内模板、多块外模板;多块所述内模板沿水平方向依序抵接并通过多根第一槽钢固定在一起,以使多块所述内模板组成整体化内模;多块所述外模板沿水平方向依序抵接并通过多根第二槽钢固定在一起,以使多块所述外模板组成整体化外模;所述模板台车的顶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有多台电动滑块模组,各所述电动滑块模组均连接有手动葫芦,所述手动葫芦用于承托和吊挂整体化外模或整体化内模;

4、所述涵洞墙体建设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5、浇筑地基步骤:顺着涵洞的长度方向浇筑混凝土路面,并在路面修建控距导轨;

6、模板台车对接制成导轨步骤:将模板台车驶入或吊上控距导轨,且各所述手动葫芦均吊装有其中一个所述整体化内模或其中一个所述整体化外模,且两个所述整体化内模位于两个所述整体化外模之间;

7、拼装密封模具步骤:所述模板台车行驶至目标位置,所述手动葫芦驱使所述整体化内模或所述整体化外模下降至抵接混凝土路面,然后用端部模板封盖位于所述模板台车同一侧的整体化内模和所述整体化外模围合的区域内,以形成密封模具;

8、加固密封模具步骤:将各根所述拉杆分别贯穿位于所述模板台车同一侧的整体化内模和所述整体化外模,以使位于所述模板台车同一侧的整体化内模和所述整体化外模固定在一起;并且,将所述第一螺纹式可调节斜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模板台车,另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整体化内模,以将所述密封模具与所述模板台车固定在一起;

9、浇筑墙体步骤:向所述密封模具内浇筑混凝土搅拌物,以形成节段涵洞墙体;

10、拆卸步骤:在混凝土搅拌物凝固之前,将所述拉杆拆除,以及将所述第一螺纹式可调节斜撑拆除;然后各所述电动滑块模组带动各自连接的手动葫芦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使与各所述手动葫芦连接的所述整体化内模或所述整体化外模沿涵洞墙体的厚度方向远离涵洞墙体,然后所述手动葫芦驱使由其吊装的整体化内模或整体化外模上升以远离混凝土路面;以及,通过机械化设备或人工将端部模板拆除。

11、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千斤顶和多块承重钢块,在所述拼装密封模具步骤中,所述模板台车行驶至目标位置后,将多个所述千斤顶放置在所述混凝土路面上,并将所述模板台车撑起,然后将多块所述承重钢块放入所述模板台车下置换出多个所述千斤顶。

12、进一步地,还包括多根第二螺纹式可调节斜撑,所述混凝土路面固定有多个地脚螺栓;在所述拼装密封模具步骤中,当所述模板台车被多块所述承重钢块承托后,将所述第二螺纹式可调节斜撑的一端与所述模板台车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脚螺栓连接,以将所述模板台车固定于所述地脚螺栓。

13、进一步地,所述端部模板采用木质材料制成。

14、进一步地,所述模板台车设有施工平台以及楼梯,所述楼梯从所述模板台车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施工平台。

15、进一步地,在拼装密封模具步骤中,所述手动葫芦驱使所述整体化内模或所述整体化外模下降至抵接混凝土路面后,先通过多根临时斜撑杆对整体化内模和所述整体化外模进行承托,待所述第一螺纹式可调节斜撑将所述整体化内模和所述模板台车固定在一起后,再撤离所述临时斜撑杆。

16、进一步地,在所述加固密封模具步骤中,当所述临时斜撑杆对所述整体化内模进行承托后,将所述手动葫芦从所述整体化内模或所述整体化外模上脱下,再将所述拉杆将所述整体化内模与所述整体化外模固定在一起。

17、进一步地,所述涵洞墙体建设工艺还包括位于所述拆卸步骤后的驶离步骤,所述驶离步骤为:所述模板台车沿所述控距导轨前进至下一目标位置,以使所述整体化外模和所述整体化内模沿所述控距导轨的延伸方向平移。

18、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9、通过第一槽钢将多块内模板固定成整体化内模,以及通过第二槽钢将多块外模板固定成整体化外模,然后通过模板台车上的手动葫芦对整体化内模或整体化外模进行承托、运输、吊装,从而大幅地提高了内模板和外模板的搬运、安装、拆卸的效率。以及,模板台车通过第一螺纹式可调节斜撑对整体化内模板进行承托,再通过拉杆将整体化内模和整体化外模固定在一起,从而能够使得整体化内模和整体化外模牢靠地组装在一起,以保证浇筑成型节段涵洞墙体的过程较为稳定,以保证施工质量。另外,通过控距导轨对模板台车进行导向和距离的控制,以使各手动葫芦的位置距离施工位置偏差不大,以降低对准的工作难度;以及,可以防止模板台车偏离方向而驶入待浇筑的区域内。



技术特征:

1.涵洞墙体建设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台车(1)、多根第一螺纹式可调节斜撑(2)、多根拉杆(3)、多块内模板、多块外模板;多块所述内模板沿水平方向依序抵接并通过多根第一槽钢(5)固定在一起,以使多块所述内模板组成整体化内模(4);多块所述外模板沿水平方向依序抵接并通过多根第二槽钢(7)固定在一起,以使多块所述外模板组成整体化外模(6);所述模板台车(1)的顶部设有滑轨(8),所述滑轨(8)滑动连接有多台电动滑块模组(9),各所述电动滑块模组(9)均连接有手动葫芦(10),所述手动葫芦(10)用于承托和吊挂整体化外模(6)或整体化内模(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墙体建设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千斤顶和多块承重钢块(14),在所述拼装密封模具步骤中,所述模板台车(1)行驶至目标位置后,将多个所述千斤顶放置在所述混凝土路面(11)上,并将所述模板台车(1)撑起,然后将多块所述承重钢块(14)放入所述模板台车(1)下置换出多个所述千斤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涵洞墙体建设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第二螺纹式可调节斜撑(15),所述混凝土路面(11)固定有多个地脚螺栓(16);在所述拼装密封模具步骤中,当所述模板台车(1)被多块所述承重钢块(14)承托后,将所述第二螺纹式可调节斜撑(15)的一端与所述模板台车(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脚螺栓(16)连接,以将所述模板台车(1)固定于所述地脚螺栓(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墙体建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模板采用木质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墙体建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台车(1)设有施工平台(17)以及楼梯(18),所述楼梯(18)从所述模板台车(1)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施工平台(1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墙体建设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拼装密封模具步骤中,所述手动葫芦(10)驱使所述整体化内模(4)或所述整体化外模(6)下降至抵接混凝土路面(11)后,先通过多根临时斜撑杆对整体化内模(4)和所述整体化外模(6)进行承托,待所述第一螺纹式可调节斜撑(2)将所述整体化内模(4)和所述模板台车(1)固定在一起后,再撤离所述临时斜撑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涵洞墙体建设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固密封模具步骤中,当所述临时斜撑杆对所述整体化内模(4)进行承托后,将所述手动葫芦(10)从所述整体化内模(4)或所述整体化外模(6)上脱下,再将所述拉杆(3)将所述整体化内模(4)与所述整体化外模(6)固定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墙体建设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涵洞墙体建设工艺还包括位于所述拆卸步骤后的驶离步骤,所述驶离步骤为:所述模板台车(1)沿所述控距导轨(12)前进至下一目标位置,以使所述整体化外模(6)和所述整体化内模(4)沿所述控距导轨(12)的延伸方向平移。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涵洞墙体建设工艺,包括浇筑地基步骤:顺着涵洞的长度方向浇筑混凝土路面,并在路面修建控距导轨。模板台车对接制成导轨步骤:将模板台车驶入或吊上控距导轨。拼装密封模具步骤:模板台车行驶至目标位置,手动葫芦驱使整体化内模或整体化外模下降至抵接混凝土路面,然后用端部模板封盖位于模板台车同一侧的整体化内模和整体化外模围合的区域内,以形成密封模具。加固密封模具步骤:将各根拉杆分别贯穿位于模板台车同一侧的整体化内模和整体化外模;将第一螺纹式可调节斜撑的一端连接于模板台车,另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整体化内模,以将密封模具与模板台车固定在一起。还包括浇筑墙体步骤。其提高了建设涵洞墙体的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洪俊财,包涵,林志杰,钱小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