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用移动式安全操作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64525发布日期:2022-10-12 03:5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用移动式安全操作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桥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用移动式安全操作车。


背景技术:

2.桥梁的主要构件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且这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中间设置有多个贯穿的孔洞,为了检测这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通常会在孔洞中穿一根钢丝绳,然后再采用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将钢丝绳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使钢丝绳的两端向中间拉,进而查看钢丝绳是否可以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拉至弯曲状态甚至断裂,以此来判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否合格。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供工作过程中,向中间拉动钢丝绳的力非常大,一旦发生钢丝绳滑脱或者钢丝绳断裂现象,容易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用移动式安全操作车,以改善以下技术问题: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供工作过程中,向中间拉动钢丝绳的力非常大,一旦发生钢丝绳滑脱或者钢丝绳断裂现象,容易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用移动式安全操作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用移动式安全操作车,包括底盘和车轮,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底盘的底部,所述底盘上设置有车体,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在所述车体内工作,所述车体的一侧设置有供钢丝绳进出的操作口,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顶框架,所述顶框架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纵梁,所述纵梁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手拉葫芦,所述纵梁的前端伸出所述车体的外部,所述手拉葫芦用于调整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的高度和位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先将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放置于车体外的地面上,然后使用手拉葫芦将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吊起,并沿着纵梁滑动至车体内部,钢丝绳在穿过桥梁的孔洞之后,经过操作口与车体内的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进行连接,启动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即可正常进行测试工作,工作人员可以站立于车体外部,从而即使钢丝绳滑脱或者钢丝绳断裂现象,也不易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更加安全,同时车轮可以方便该操作车切换位置。
8.可选的,所述车体包括车框和面板,所述车框为长方体形状,所述面板焊接固定于所述车框的外周侧,所述面板上冲压形成有多个凹凸不平的加强结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设计的车体,不仅结构牢固,而且重量较轻,方便转移,同时制作成本还比较低。
10.可选的,所述车轮包括前轮和后轮,所述后轮和所述后轮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后轮
的直径大于所述前轮的直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设计的车轮,在转移该操作车的过程中,会更加稳定,不易侧翻。
12.可选的,所述底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安装杆,所述后轮安装于所述安装杆的后端,所述前轮安装于所述安装杆的前端。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杆为前轮和后轮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
14.可选的,所述安装杆的前端设置有前轮安装座,所述前轮安装座包括弯折板和u形连接部,所述弯折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杆的前端、所述u形连接部的顶部,所述u形连接部的开口朝下布置,所述前轮转动安装于所述u 形连接部的内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设计的前轮安装座,为前轮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从而前轮不易因为直径较小而晃动,结构更加牢固稳定。
16.可选的,所述顶框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块倾斜向下布置的车顶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为车顶板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车顶板具有遮风挡雨的效果,对车体内工作的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具有保护效果。
18.可选的,所述车框、所述顶框架、所述支撑架由方钢管、槽钢和/或角钢制作而成。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材料制作而成的车框、顶框架、支撑架,结构强度较高,而且取材方便、制作成本较低,重量也比较轻,方便工作人员轻松推动转移。
20.可选的,所述纵梁上滑动设置有第一吊钩,所述手拉葫芦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吊钩,所述第二吊钩挂设于所述第一吊钩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配合使用,可以使手拉葫芦和纵梁活动连接,进而在调节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的位置时,更加灵活。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可以先将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放置于车体外的地面上,然后使用手拉葫芦将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吊起,并沿着纵梁滑动至车体内部,钢丝绳在穿过桥梁的孔洞之后,经过操作口与车体内的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进行连接,启动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即可正常进行测试工作,工作人员可以站立于车体外部,从而即使钢丝绳滑脱或者钢丝绳断裂现象,也不易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更加安全;
24.2.支撑架为车顶板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车顶板具有遮风挡雨的效果,对车体内工作的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具有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用移动式安全操作车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底盘;11、安装杆;12、前轮安装座;121、弯折板;122、u形连接部; 2、前轮;3、后轮;4、车体;41、操作口;42、车框;43、面板;5、顶框架; 51、纵梁;52、第一吊钩;6、手拉葫芦;61、第二吊钩;7、支撑架;8、车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1.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用移动式安全操作车。参照图1,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用移动式安全操作车,包括底盘1和车轮,车轮安装于底盘1的底部,底盘1上设置有车体4,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在车体4 内工作,车体4的一侧设置有供钢丝绳进出的操作口41,车体4的顶部设置有顶框架5,顶框架5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纵梁51,纵梁51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手拉葫芦6,纵梁51的前端伸出车体4的外部,手拉葫芦6用于调整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的高度和位置。
35.车体4包括车框42和面板43,车框42为长方体形状,面板43焊接固定于车框42的外周侧,面板43上冲压形成有多个凹凸不平的加强结构,面板43具体为花纹不锈钢板。上述设计的车体4,不仅结构牢固,而且重量较轻,方便转移,同时制作成本还比较低。
36.车轮包括前轮2和后轮3,后轮3和后轮3均设置有两个,后轮3的直径大于前轮2的直径,上述设计的车轮,在转移该操作车的过程中,会更加稳定,不易侧翻。
37.底盘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安装杆11,后轮3安装于安装杆11的后端,前轮2安装于安装杆11的前端,安装杆11为前轮2和后轮3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
38.安装杆11的前端设置有前轮安装座12,前轮安装座12包括弯折板121和 u形连接部122,弯折板12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安装杆11的前端、u形连接部 122的顶部,u形连接部122的开口朝下布置,前轮2转动安装于u形连接部 122的内部。上述设计的前轮安装座12,为前轮2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从而前轮2不易因为直径较小而晃动,结构更加牢固稳定。
39.顶框架5上还设置有支撑架7,支撑架7上设置有两块倾斜向下布置的车顶板8,支撑架7为车顶板8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车顶板8具有遮风挡雨的效果,对车体4内工作的
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具有保护效果。
40.车框42、顶框架5、支撑架7由方钢管制作而成,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用槽钢和角钢等材料,上述材料制作而成的车框42、顶框架5、支撑架7,结构强度较高,而且取材方便、制作成本较低,重量也比较轻,方便工作人员轻松推动转移。
41.纵梁51上滑动设置有第一吊钩52,手拉葫芦6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吊钩61,第二吊钩61挂设于第一吊钩52上,第一吊钩52和第二吊钩61配合使用,可以使手拉葫芦6和纵梁51活动连接,进而在调节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的位置时,更加灵活。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用移动式安全操作车的实施原理为:
43.可以先将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放置于车体4外的地面上,然后使用手拉葫芦6将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吊起,并沿着纵梁51滑动至车体4内部,钢丝绳在穿过桥梁的孔洞之后,经过操作口41与车体4内的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进行连接,启动预应力智能张拉装置即可正常进行测试工作,工作人员可以站立于车体4外部,从而即使钢丝绳滑脱或者钢丝绳断裂现象,也不易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更加安全,同时车轮可以方便该操作车切换位置。
4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