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四塔肢交汇段施工的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4114发布日期:2022-11-29 21:4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四塔肢交汇段施工的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跨度桥梁混凝土桥塔塔肢交汇段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四塔肢交汇段施工的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2.桥塔是现代大跨度桥梁的重要支撑结构,随着现代斜拉桥、悬索桥越来越向大跨度、新工艺的方向发展,其桥塔结构也越来越高,体形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与日俱增。空间钻石形混凝土桥塔是大跨桥梁常见的桥塔形式,对于采用多塔肢形式的空间钻石形桥塔,其下部塔肢可通过爬模进行施工,而上部塔肢在高空交汇形成上塔柱的节段需要通过专门的支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交汇段支架在设计施工时常常遇到浇筑段异形、高空风速大、需与平台通道等其他施工设施配合等问题,具有较大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四塔肢交汇段施工的支架结构,其结构用钢量少,拱形结构受力合理,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4.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四塔肢交汇段施工的支架结构,包括:牛腿,其沿施工完成的塔肢侧面间隔设置多个;横梁,其在牛腿上沿纵向和横向分别铺设多根形成底部支撑;竖向支撑,其包括底拱圈和斜拱圈,其均固定于多根横梁形成的底部支撑上,所述底拱圈为圆拱形且沿交汇段内侧平行间隔设置多道,所述斜拱圈也为圆拱形且沿交汇段外侧平行间隔设置多道,多道斜拱圈贴合交汇段轮廓扩大设置呈喇叭形。
5.优选的是,所述牛腿通过预埋于塔肢内的预埋件与塔肢固定连接。
6.优选的是,所述底拱圈内部设置底拱圈支撑进行加强连接。
7.优选的是,所述斜拱圈内部设置斜拱圈支撑进行加强连接。
8.优选的是,相邻的底拱圈、斜拱圈以及底拱圈和斜拱圈之间均通过设置联系梁进行加强连接。
9.优选的是,所述底拱圈在牛腿上沿纵向布设横梁,所述底拱圈上的横梁沿横向在牛腿上对称设置一对,所述斜拱圈在牛腿上从下至上依次沿横向再沿纵向布设多根横梁。
10.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的支架通过多道拱圈实现对模板的支撑,浇筑交汇段混凝土时,混凝土自重及相关模板、施工荷载由模板传递到支架拱圈,最后由牛腿预埋件承担整体受力,另外,由于喇叭段模板与塔柱内侧模板进行了对拉,交汇段支架仅承受较小水平力,支架结构简单且稳定。
12.2、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相对于常规托架,交汇段支架用钢量少,拱形结构受力合理,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13.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
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拱圈对应的剖面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拱圈对应的剖面图;
18.附图标记说明:1-牛腿;2-横梁;3-底拱圈;4-底拱圈支撑;5-斜拱圈;6-斜拱圈支撑; 7-联系梁;8-对拉系统;9-模板;10-走道平台;11-塔肢。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0.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四塔肢交汇段施工的支架结构,包括:牛腿1,其沿施工完成的塔肢11侧面间隔设置多个;横梁2,其在牛腿1上沿纵向和横向分别铺设多根形成底部支撑;竖向支撑,其包括底拱圈3和斜拱圈5,其均固定于多根横梁2形成的底部支撑上,所述底拱圈3为圆拱形且沿交汇段内侧平行间隔设置多道,所述斜拱圈5也为圆拱形且沿交汇段外侧平行间隔设置多道,多道斜拱圈5贴合交汇段轮廓扩大设置呈喇叭形。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的支架为托架形式,通过型钢牛腿1附着在已施工的塔柱阶段上,牛腿1上沿横纵向设置多根横梁2,其上平行设置数道圆拱形型钢拱圈对弧形底模提供竖向支撑,同时最外侧两道拱圈贴合交汇段轮廓扩大呈喇叭形,结合对拉系统8共同对模板9形成侧向约束,实现支架的支撑作用,塔肢11外侧还设置有走道平台10。牛腿1通过预埋件与施工完成的塔肢11进行连接,牛腿1上方在纵横向分别铺设横梁2,横梁2上方吊装、搁置并焊接已在工厂完成加工的拱圈桁架形成竖向支撑。具体工作原理为:桥塔施工至交汇段前一节段时,安设预埋件并焊接牛腿1,同时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搭设横梁2、拱圈。浇筑交汇段时,调整内外模板9,安装整体式钢桁架底模及侧模,进行塔柱内外侧模的对拉,然后浇筑交汇段混凝土,混凝土自重及相关模板9、施工荷载由模板 9传递到本申请的支架拱圈,最后由牛腿1预埋件承担整体受力。由于喇叭段模板9与塔柱内侧模板9进行了对拉,本申请交汇段支架仅承受较小水平力。
23.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牛腿1通过预埋于塔肢11内的预埋件与塔肢11固定连接。
24.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拱圈3内部设置底拱圈支撑4进行加强连接。
25.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斜拱圈5内部设置斜拱圈支撑6进行加强连接。
26.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相邻的底拱圈3、斜拱圈5以及底拱圈3和斜拱圈5之间均通过设置联系梁7进行加强连接。
27.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拱圈3在牛腿1上沿纵向布设横梁2,所述底拱圈3上的横梁2沿横向在牛腿1上对称设置一对,所述斜拱圈5在牛腿1上从下至上依次沿横向再沿纵向布设多根横梁2。由于斜拱圈5对应的交汇段跨度大,因此沿横向及纵向均设置多根横梁2,实现对上方拱圈结构的稳定支撑。
28.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四塔肢交汇段施工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牛腿,其沿施工完成的塔肢侧面间隔设置多个;横梁,其在牛腿上沿纵向和横向分别铺设多根形成底部支撑;竖向支撑,其包括底拱圈和斜拱圈,其均固定于多根横梁形成的底部支撑上,所述底拱圈为圆拱形且沿交汇段内侧平行间隔设置多道,所述斜拱圈也为圆拱形且沿交汇段外侧平行间隔设置多道,多道斜拱圈贴合交汇段轮廓扩大设置呈喇叭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四塔肢交汇段施工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通过预埋于塔肢内的预埋件与塔肢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四塔肢交汇段施工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拱圈内部设置底拱圈支撑进行加强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四塔肢交汇段施工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拱圈内部设置斜拱圈支撑进行加强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四塔肢交汇段施工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底拱圈、斜拱圈以及底拱圈和斜拱圈之间均通过设置联系梁进行加强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四塔肢交汇段施工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拱圈在牛腿上沿纵向布设横梁,所述底拱圈上的横梁沿横向在牛腿上对称设置一对,所述斜拱圈在牛腿上从下至上依次沿横向再沿纵向布设多根横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四塔肢交汇段施工的支架结构,包括:牛腿,其沿施工完成的塔肢侧面间隔设置多个;横梁,其在牛腿上沿纵向和横向分别铺设多根形成底部支撑;竖向支撑,其包括底拱圈和斜拱圈,其均固定于多根横梁形成的底部支撑上,所述底拱圈为圆拱形且沿交汇段内侧平行间隔设置多道,所述斜拱圈也为圆拱形且沿交汇段外侧平行间隔设置多道,多道斜拱圈贴合交汇段轮廓扩大设置呈喇叭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用钢量少,拱形结构受力合理,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很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很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灿 曾健 王超 胡培 顾程磊 付甦 杨柳 陈诚 吴柱 黄健伟 许灿 张锦儒 江晓阳 杨苏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4
技术公布日:2022/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