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工程抗压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99886发布日期:2023-02-07 18:1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工程抗压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桥梁工程抗压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桥梁工程指桥梁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的工作过程,以及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它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桥梁工程学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交通运输对它的需要。
3.在桥梁的建造过程中,由于桥梁两端的距离过远,桥梁两端之间无支撑作用,易使桥梁两端之间承受不住自身重力,会产生断裂的现象,因此需对桥梁两端之间进行支撑,现有技术中,建筑工人通常采用在桥梁底部搭建支架的方式对桥梁进行支撑,而搭建支架的过程较为繁琐,耗时较长,且抗压性较差,随着地面的下陷其对桥梁的支撑力度会逐渐降低,失去原有的支撑作用,同时难以以此方式对桥梁的侧面进行支撑,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桥梁工程抗压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工程抗压支撑装置,它可以实现在桥梁建造的过程中,可对桥梁两端之间进行支撑,并可调节对桥梁的支撑力度,具有良好的抗压支撑效果,可避免桥梁产生断裂的现象,同时本支撑装置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支撑过程中不易发生下陷,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6.2.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桥梁工程抗压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升降杆的四周转动连接有四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抵接块,所述底板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套筒的内腔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支撑柱的外端设有拨动装置。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包括转动连接于升降杆外端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升降杆的一端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套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套管的一端与抵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套管的内腔。
10.进一步的,所述拨动装置包括套设于支撑柱外端的拨动板,所述拨动板的前后两端开凿有滑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滑动连接于滑
槽的内腔,所述拨动板的下端位于其中一个限位块的外侧。
11.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插杆,若干个所述插杆呈四行四列分布。
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三支撑杆,四个所述第三支撑杆位于四个支撑柱的上侧,四个所述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的下端。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水平面呈七十度倾斜角。
14.3.有益效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插杆、底板、支撑筒、升降杆、第一支撑板、支撑柱、抵接块、限位块、第二支撑板、套筒、支架和第二弹簧,在桥梁的建造过程中,通过将支撑柱向支撑筒靠近可致使升降杆在支撑筒内上升,从而使第一支撑板顶在桥梁的底部,并在套筒和第二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可使两个第二支撑板分别贴在桥梁的左右两侧,从而对桥梁的两端之间进行支撑,具有良好的抗压支撑效果,防止在桥梁建造的过程中桥梁发生断裂,同时本支撑装置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支撑过程中不易发生下陷,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板、限位块、支撑柱、抵接块、固定柱和拨动装置,初步将第一支撑板顶在桥梁底部后,根据实际情况,可向支撑筒方向推动拨动板的上端,通过拨动板与固定柱的杠杆作用,并在拨动板下端与限位块的相互作用下,可致使支撑柱下端向支撑筒靠近,支撑柱内的第一弹簧受到压力后产生回弹支撑,可进一步提高对桥梁两端之间的支撑压力,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拨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结构仰视示意图。
23.图中标号说明:
24.1、底板;2、支撑筒;3、升降杆;4、第一支撑板;5、支撑柱;501、第一支撑杆;502、套管;503、第二支撑杆;504、第一弹簧;6、抵接块;7、连接板;8、限位块;9、套筒;10、支架;11、第二弹簧;12、第二支撑板;13、拨动装置;1301、拨动板;1302、滑槽;1303、固定柱;14、插杆;15、第三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
27.请参阅图1-5,一种桥梁工程抗压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
支撑筒2,支撑筒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升降杆3,升降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升降杆3的四周转动连接有四个支撑柱5,支撑柱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抵接块6,底板1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块8,第一支撑板4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对套筒9,套筒9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支架10,支架10与套筒9的内腔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1,支架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2,支撑柱5的外端设有拨动装置13,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桥梁建造的过程中,可对桥梁两端之间进行支撑,并可调节对桥梁的支撑力度,具有良好的抗压支撑效果,可避免桥梁产生断裂的现象,同时本支撑装置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支撑过程中不易发生下陷,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28.请参阅图1-2,支撑柱5包括转动连接于升降杆3外端的第一支撑杆501,第一支撑杆501远离升降杆3的一端套设有套管502,套管502远离第一支撑杆501的一端套设有第二支撑杆503,第二支撑杆503远离套管502的一端与抵接块6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503与第一支撑杆50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504,第一弹簧504位于套管502的内腔,通过设置支撑柱5,将支撑柱5的下端由外向支撑筒2靠近的过程中,可迫使升降杆3在支撑筒2内向上升高,从而使第一支撑板4抵在桥梁的下端,在支撑柱5移动的过程中,支撑柱5受到挤压,第一支撑杆501和第二支撑杆503同步向套管502内回缩,第一弹簧504受到压力后产生回弹支撑,通过调节支撑柱5下端距离支撑筒2的远近可改变第一支撑板4对桥梁支撑压力的大小。
29.请参阅图1和图4,拨动装置13包括套设于支撑柱5外端的拨动板1301,拨动板1301的前后两端开凿有滑槽1302,第二支撑杆503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303,固定柱1303滑动连接于滑槽1302的内腔,拨动板1301的下端位于其中一个限位块8的外侧,通过设置拨动装置13,当需将支撑柱5下端向支撑筒2移动靠近时,若支撑柱5所受的支撑力度较大,可向支撑筒2方向推动拨动板1301的上端,通过拨动板1301与固定柱1303的杠杆作用,并在拨动板1301下端与限位块8的相互作用下,可致使支撑柱5下端向支撑筒2靠近,使得操作更加省力。
30.请参阅图1和图5,底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插杆14,若干个插杆14呈四行四列分布,通过设置若干个插杆14,在利用本装置对桥梁两端之间进行支撑时,可将插杆14插入地面对本支撑装置进行固定,防止在工作的过程中本装置产生移动,升降杆3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三支撑杆15,四个第三支撑杆15位于四个支撑柱5的上侧,四个第三支撑杆15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4的下端,通过设置四个支撑柱5,可对第一支撑板4的底部进行支撑,提高了第一支撑板4的结构强度。
31.请参阅图1和图3,第二支撑板12与水平面呈七十度倾斜角,通过将第二支撑板12与水平面呈七十度倾斜角设置,此角度符合大多数桥梁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使得第二支撑板12能更好的与桥梁的侧面贴合,能够更好的对桥梁进行支撑,同时第二支撑板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局限于七十度,其可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做出改变。
32.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本支撑装置运输至指定地点,通过将插杆14插入地面对本支撑装置进行固定,根据桥梁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对本支撑装置进行升高,具体操作方式为,首先将四个支撑柱5的底部向支撑筒2移动靠近,移动过程中,支撑柱5两端所受的压力会逐渐增大,第一支撑杆501和第二支撑杆503同步向套管502内回缩,第一弹簧504受到压力后产生回弹支撑,从而致使升降杆3在支撑筒2内向上升高,使第一支撑板4抵在桥梁的下端,为使第一支撑板4对桥梁保持一定的压力,可继续使用拨动装置13提高支撑柱5的支撑
力度,具体操作方式为,首先向支撑筒2方向推动拨动装置13的上端,通过拨动板1301与固定柱1303的杠杆作用,并在拨动板1301下端与限位块8的相互作用下,致使支撑柱5下端进一步向支撑筒2靠近,第一弹簧504进一步受到挤压,从而提高了支撑柱5的支撑力度,支撑柱5移动的同时同步带动抵接块6向支撑筒2进行移动,抵接块6依次经过若干个限位块8,最终抵接在某一个限位块8上,对支撑柱5的下端进行限位,保持支撑柱5的支撑,在完成对桥梁底部的支撑后,在套筒9和第二弹簧11的共同作用下,使两个第二支撑板12分别贴在桥梁的左右两侧,从而对桥梁进行支撑,具有良好的抗压支撑效果,防止在桥梁建造的过程中桥梁发生断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可以实现在桥梁建造的过程中,可对桥梁两端之间进行支撑,并可调节对桥梁的支撑力度,具有良好的抗压支撑效果,可避免桥梁产生断裂的现象,同时本支撑装置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支撑过程中不易发生下陷,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