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盛样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6570发布日期:2023-01-25 00:17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盛样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盛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沥青盛样勺。


背景技术:

2.在进行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时,依据jtge20-2011t0702-2011规定的方法,将加热的粗细集料置于拌和机中,用小铲子适当混合;然后加入需要数量的沥青。在加入沥青时,需要采用沥青盛样装置,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金属盆或金属勺等沥青盛样装置盛沥青试样。具体步骤为先将沥青置于烘箱中加热,烘箱温度设置为沥青需要温度,放置一段时间,然后用沥青盛样装置将热沥青加入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合机。过程中常常因为沥青加入量控制不佳需要多次加入,加入量过多时需要把多余的沥青取出同时会带出少量细集料,导致沥青及集料温度降低及级配变化,且由于普通金属瓢和沥青间具有较强粘附性,在反复加入过程中会有部分沥青滴落拉丝在实验室内,导致沥青损失且污染了周边设备和环境,还会导致实验人员烫伤,用过的金属瓢很难清洗;随着时间的进行,装置内沥青的温度也会逐步降低,并且加入时不能对沥青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加入的沥青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对混合料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沥青和细集料容易粘附在沥青盛样装置上,导致沥青及集料温度降低及级配变化,同时粘附在沥青盛样装置上的沥青影响工作环境,容易发生烫伤;使用过程中,装置内的沥青热量会逐步流失,影响最终混合料的性能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沥青盛样勺。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沥青盛样勺,包括勺体和用于承载沥青的容纳腔,所述勺体和容纳腔之间设有防粘涂层,所述防粘涂层用于隔绝容纳腔内沥青与勺体直接接触,所述沥青在防粘涂层表面呈流态。
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沥青盛样勺,勺体可为半球形壳体或半椭球形壳体,勺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如铜、铁、合金等,作为优选,可选择轻质金属材料铝制作勺体,勺体内部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承载沥青,为防止容纳腔内沥青粘附在勺体上,在容纳腔与勺体之间设置防粘涂层,沥青在防粘涂层表面呈流态,防止沥青粘附在防粘涂层;防粘涂层可采用纳米陶瓷涂层、特氟龙涂层或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涂层等,更为具体的,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白色纳米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能保证液体沥青与勺体不粘黏,且白色涂层与黑色沥青在颜色上形成鲜明对比;为进一步提高防粘性能,也可将防粘涂层包裹整个勺体。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沥青盛样勺,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勺体包括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包括靠近容纳腔的接触层和背离容纳腔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于勺体的外壁面,所述接触层设于勺体的内壁面,所述防粘涂层设于接触层的表面;所述接触层和支撑层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形成保
温填充腔,所述保温填充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用于减缓容纳腔内沥青的降温速度。
9.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勺体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散热较快,不利于勺体内沥青的温度保存,因此将勺体设置为夹层结构,夹层结构由接触层、支撑层和保温填充腔组成,保温填充腔设于接触层和支撑层之间,并用于填充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均匀分布在保温填充腔内,用于减少容纳腔内热沥青的热量损耗,保温材料可选择石棉、硅藻土、珍珠岩、玻璃纤维、泡沫玻璃混凝土、硅酸钙等,接触层与防粘涂层直接接触,支撑层设于勺体的外壁面,对整个勺体起支撑作用。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丝和供电模块,所述电热丝设置于保温填充腔与防粘涂层之间,所述供电模块与电热丝电连接,并用于在接通电源后使电热丝发出热量。
11.在该技术方案中,供电模块可以设置在勺体外部或者嵌入勺体表面,也可设置在勺柄内,供电模块可以为蓄电池或可接通市电的供电单元也可以为以上两者的组合;电热丝均匀分布在保温填充腔与防粘涂层之间,具体的,若干根电热丝呈网状排列并设置在保温填充腔靠近接触层的一侧,此时保温填充腔内填充保温材料还起到提高电热丝的加热效率的作用,减少热量流失。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与勺体相连的勺柄,所述供电模块设置于勺柄,所述勺柄设有用于控制供电模块启闭的按键。
13.在该技术方案中,勺柄用于为手持部分和勺体之间提供一定的间距,勺柄的一端与勺体固定连接,可采用焊接、粘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勺柄的另一端为手持部分,手持部分设置液晶显示器及用于控制的按键,按键设于液晶显示器上,用于对加热装置进行操作控制和显示。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勺柄包括连接段和控制段,所述连接段与勺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段与连接段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按键设于控制段。
15.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段的一端与勺体固定连接,具体可采用焊接连接方式,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控制段可拆卸地连接,如采用螺纹连接、卡扣连接、螺栓连接等方式,液晶显示器和按键均设置在控制段,使用时,操作人员手持控制段位置。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段与控制段之间设有导通结构,所述导通结构包括设于连接段的第一触点和设于控制段的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电热丝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供电模块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段与连接段相连时,所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接触,导通电热丝与供电模块。
17.在该技术方案中,当连接段和控制段分离时,电热丝与供电模块之间的通路断开,当连接段和控制段组装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保持接触状态,电热丝与供电模块之间的通路联通,可通过设置再控制段上的按键控制供电模块的启闭,从而实现电热丝的启用和关闭;具体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均为金属触点。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段的端部设有螺纹凹槽,所述控制段的端部设有螺纹凸起,所述螺纹凹槽与螺纹凸起匹配连接实现连接段与控制段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触点设于螺纹凹槽的底点,所述第二触点设于螺纹凸起的顶点。
19.在该技术方案中,螺纹凹槽与螺纹凸起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将控制段与连接段相连。
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勺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段设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用于显示勺体内沥青的实时温度。
21.在该技术方案中,温度传感器与显示装置可以无线连接或者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时可采用蓝牙连接,有线连接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显示装置相连,显示装置设置在控制段,通过监测沥青内温度,灵活控制加热装置的启闭。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勺体内设有刻度部,所述刻度部设有用于显示勺体内沥青容量的刻度标记。
23.在该技术方案中,刻度部设于接触层,刻度线和刻度微微凸出于勺体内壁面,且表面覆盖有防粘涂层,为突出显示,可将覆盖于刻度线和刻度上的防粘涂层设置为红色,清晰醒目,试验人员可根据容积刻度及沥青密度控制加入沥青的质量。
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勺体边缘设有引流口,使用时,容纳腔内的沥青自引流口倒出。
25.在该技术方案中,引流口用于引导容纳腔内沥青流出。
2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7.通过设置防粘涂层使沥青和细集料不容易粘附在勺体上,方便使用,避免导致沥青及集料温度降低及级配变化,不会影响工作环境;提高了勺体的保温性能,并设置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保证勺体内沥青在加料过程中温度符合要求,在温度降低时,可及时进行加热。
2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沥青盛样勺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沥青盛样勺的立体图;
3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沥青盛样勺中勺体的剖视图。
33.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4.1、勺体;2、容纳腔;3、防粘涂层;4、电热丝;5、供电模块;6、勺柄;7、温度传感器;8、液晶显示器;
35.11、支撑层;12、接触层;13、保温填充腔;14、刻度部;15、引流口;
36.61、连接段;62、控制段;
37.611、第一触点;612、螺纹凹槽;
38.621、第二触点;622、螺纹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1.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沥青盛样勺。
4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沥青盛样勺。
4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沥青盛样勺,包括勺体1和用于承载沥青的容纳腔2,所述勺体1和容纳腔2之间设有防粘涂层3,所述防粘涂层3用于隔绝容纳腔2内沥青与勺体1直接接触,所述沥青在防粘涂层3表面呈流态。
44.本实施例提出的沥青盛样勺,勺体1可为半球形壳体或半椭球形壳体,勺体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如铜、铁、合金等,作为优选,可选择轻质金属材料铝制作勺体1,勺体1内部形成容纳腔2,容纳腔2用于承载沥青,为防止容纳腔2内沥青粘附在勺体1上,在容纳腔2与勺体1之间设置防粘涂层3,沥青在防粘涂层3表面呈流态,防止沥青粘附在防粘涂层3;防粘涂层3可采用纳米陶瓷涂层、特氟龙涂层或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涂层等,更为具体的,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白色纳米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能保证液体沥青与勺体1不粘黏,且白色涂层与黑色沥青在颜色上形成鲜明对比;为进一步提高防粘性能,也可将防粘涂层3包裹整个勺体1。
45.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沥青盛样勺,且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勺体1包括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包括靠近容纳腔2的接触层12和背离容纳腔2的支撑层11,所述支撑层11设于勺体1的外壁面,所述接触层12设于勺体1的内壁面,所述防粘涂层3设于接触层12的表面;所述接触层12和支撑层11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形成保温填充腔13,所述保温填充腔13内填充有保温材料,用于减缓容纳腔2内沥青的降温速度。
46.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勺体1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散热较快,不利于勺体1内沥青的温度保存,因此将勺体1设置为夹层结构,夹层结构由接触层12、支撑层11和保温填充腔13组成,保温填充腔13设于接触层12和支撑层11之间,并用于填充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均匀分布在保温填充腔13内,用于减少容纳腔2内热沥青的热量损耗,保温材料可选择石棉、硅藻土、珍珠岩、玻璃纤维、泡沫玻璃混凝土、硅酸钙等,接触层12与防粘涂层3直接接触,支撑层11设于勺体1的外壁面,对整个勺体1起支撑作用。
47.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沥青盛样勺,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3所示,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热丝4和供电模块5,所述电热丝4设置于保温填充腔13与防粘涂层3之间,所述供电模块5与电热丝4电连接,并用于在接通电源后使电热丝4发出热量。
48.在该实施例中,供电模块5可以设置在勺体1外部或者嵌入勺体1表面,也可设置在勺柄6内,供电模块5可以为蓄电池或可接通市电的供电单元也可以为以上两者的组合;电热丝4均匀分布在保温填充腔13与防粘涂层3之间,具体的,若干根电热丝4呈网状排列并设置在保温填充腔13靠近接触层12的一侧,此时保温填充腔13内填充保温材料还起到提高电热丝4的加热效率的作用,减少热量流失。
49.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沥青盛样勺,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3所示,还包括与勺体1相连的勺柄6,所述供电模块5设置于勺柄6,所述勺柄6
设有用于控制供电模块5启闭的按键。
50.在该实施例中,勺柄6用于为手持部分和勺体1之间提供一定的间距,勺柄6的一端与勺体1固定连接,可采用焊接、粘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勺柄6的另一端为手持部分,手持部分设置液晶显示器8及控制按键,用于对加热装置进行操作控制和显示。
51.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沥青盛样勺,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勺柄6包括连接段61和控制段62,所述连接段61与勺体1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段62与连接段6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按键设于控制段62。
52.在该实施例中,连接段61的一端与勺体1固定连接,具体可采用焊接连接方式,连接段61的另一端与控制段62可拆卸地连接,如采用螺纹连接、卡扣连接、螺栓连接等方式,液晶显示器8和按键均设置在控制段62,使用时,操作人员手持控制段62位置。
53.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沥青盛样勺,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连接段61与控制段62之间设有导通结构,所述导通结构包括设于连接段61的第一触点611和设于控制段62的第二触点621,所述第一触点611与电热丝4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二触点621与供电模块5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段62与连接段61相连时,所述第一触点611和第二触点621接触,导通电热丝4与供电模块5。
54.在该实施例中,当连接段61和控制段62分离时,电热丝4与供电模块5之间的通路断开,当连接段61和控制段62组装后,第一触点611和第二触点621保持接触状态,电热丝4与供电模块5之间的通路联通,可通过设置再控制段62上的按键控制供电模块5的启闭,从而实现电热丝4的启用和关闭;具体地,第一触点611和第二触点621均为金属触点。
55.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沥青盛样勺,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连接段61的端部设有螺纹凹槽612,所述控制段62的端部设有螺纹凸起622,所述螺纹凹槽612与螺纹凸起622匹配连接实现连接段61与控制段62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触点611设于螺纹凹槽612的底点,所述第二触点621设于螺纹凸起622的顶点。
56.在该实施例中,螺纹凹槽612与螺纹凸起622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将控制段62与连接段61相连。
57.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沥青盛样勺,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勺体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控制段62设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温度传感器7相连用于显示勺体1内沥青的实时温度。
58.在该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7与显示装置可以无线连接或者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时可采用蓝牙连接,有线连接温度传感器7通过信号线与显示装置相连,显示装置设置在控制段62,通过监测沥青内温度,灵活控制加热装置的启闭。
59.本实用新型第九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沥青盛样勺,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勺体1内设有刻度部14,所述刻度部14设有用于显示勺体1内沥青容量的刻度标记。
60.在该实施例中,刻度部14设于接触层12,刻度线和刻度微微凸出于勺体1内壁面,且表面覆盖有防粘涂层3,为突出显示,可将覆盖于刻度线和刻度上的防粘涂层3设置为红色,清晰醒目,试验人员可根据容积刻度及沥青密度控制加入沥青的质量。
61.本实用新型第十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沥青盛样勺,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勺体1边缘设有引流口15,使用时,容纳腔2内的沥青自引流口15
倒出。
62.在该实施例中,引流口15用于引导容纳腔2内沥青流出。
63.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4.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