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裂缝修复用灌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5763发布日期:2023-03-24 19:2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面裂缝修复用灌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裂缝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路面裂缝修复用灌缝结构。


背景技术:

2.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而沥青路面在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可能产生开裂,开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另一种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在沥青路面产生裂缝后,为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隐患,通常需要使用灌缝结构对裂缝进行修复,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现有的公开文献,cn211057575u—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复用灌缝枪枪头结构,枪头管螺纹连接于送胶管末端并与其相通,且夹持板设有两块并分别对称平行于送胶管左右两侧外壁;夹持板包括拉杆、套环、斜板、弹性轴以及垫片,且套环固定于夹持板顶部,拉杆垂直向上焊接于套环上方中间,且斜板固定于夹持板末端并呈“三十度”倾斜,弹性轴设有四个并分别水平固定于斜板外壁四角,垫片通过溶剂粘接于弹性轴末端,且斜板表面开设有至少三个均匀分布的通孔,现有的灌缝结构在使用时,通过对枪头管两侧封闭虽能够避免胶水溢出的现象,但由于工作人员无法明确裂缝中是否灌满胶水,导致施工效率下降,且胶水可能粘附于斜板表面,对灌缝结构表面造成污染;
4.2、现有的路面裂缝修复用灌缝结构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裂缝尺寸不同,在对于裂缝尺寸较小时,枪头管难以插入裂缝中对裂缝内灌入胶水,鹅肉裂缝尺寸较大时,尺寸较小的枪头管灌缝效率较低,且在灌缝结束时,存在少量胶水残留于枪头管底端,虽能够通能过擦除胶水避免枪头堵塞,但多次擦除胶水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5.因此,现有的路面裂缝修复用灌缝结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裂缝修复用灌缝结构,通过连接架和灌缝喷头,解决了现有的路面裂缝修复用灌缝结构在实际使用时,难以看清裂缝内的状况,施工效率较低,且多余的胶水粘附于结构表面对结构造成一定的污染,枪头管的尺寸难以和不同大小的裂缝相配合,多次灌缝结束后,多次擦除枪头的胶水造成一定的浪费会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路面裂缝修复用灌缝结构,包括连接架和灌缝喷头,所述连接架下端边沿卡接有气缸,通过气缸能够带动灌缝喷头的上下移动,便于将灌缝喷头伸入裂
缝中进行灌缝,提高使用的便利度,所述连接架底端中央卡接有波纹管,在进行灌缝时,波纹管配合灌缝喷头的向下移动进行拉伸,在灌缝结束后,通过气缸带动波纹管的拉伸能够降低波纹管内侧气压,使残留于灌缝喷头底端的胶水在气压作用下吸入灌缝喷头内侧,使残余的胶水能够再次利用,避免浪费,所述连接架底端边沿卡接固定有监控组件,通过监控组件能够对裂缝内进行照明和摄像,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显示器等外接设备看清裂缝内的结构,提高灌缝效率,所述连接架底端旋拧固定有灌缝喷头,所述灌缝喷头底端转动卡接有保护盖,在需要灌缝时,根据裂缝的尺寸将适宜的灌缝喷头旋拧固定于连接架下侧,提高使用的灵活性,灌缝结束后,保护盖能够对灌缝喷头底侧进行保护,避免空气进入灌缝喷头内侧使其内侧的胶水凝固,避免灌缝喷头内堵塞,延长灌缝喷头的使用寿命。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上端中央贯穿焊接有第一螺纹管,所述连接架上端边沿贯穿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架底端中央焊接固定有连接管,所述气缸位于连接管外周面;
10.通过气缸能够带动灌缝喷头的上下移动,便于将灌缝喷头移动至裂缝内侧适宜位置进行灌缝,提高使用的便利度,避免胶水的大量溢出。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外周面底端焊接固定有第一限位板,所述气缸卡接于第一限位板上端,所述气缸底端卡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贯穿插接于第一限位板上端,所述波纹管卡接固定于连接管底端,所述波纹管外周面底端卡接固定有第二限位板,所述伸缩管底端卡接于第二限位板上侧,所述波纹管底端卡接固定有第二螺纹管;
12.在进行灌缝时,波纹管能够配合灌缝喷头的向下移动进行拉伸,在灌缝结束后,气缸带动灌缝喷头向下拉伸,增大波纹管内侧的空间,使波纹管内气压降低,进一步使灌缝喷头内和底端残留的胶水吸入波纹管和灌缝喷头内侧,避免残留于灌缝喷头底侧胶水的浪费和对灌缝喷头的堵塞,节能环保。
13.进一步地,所述监控组件上端开设有信号连接口,所述监控组件底侧一端卡接固定有摄像头,所述监控组件底侧另一端卡接固定有照明灯,所述监控组件贯穿卡接于第二限位板上端;
14.通过照明灯能够对裂缝内侧进行照明,通过摄像头能够对照明后的裂缝内侧进行摄像,并通过信号连接口将数据传输至显示器或其他外接设备,便于工作人员准确掌握裂缝内的情况,提高灌缝效率。
15.进一步地,所述灌缝喷头内侧上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灌缝喷头外周面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螺纹槽旋接固定于第二螺纹管外周面;
16.在需要灌缝时,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裂缝的尺寸,选择适宜尺寸的灌缝喷头旋接固定于连接架下侧,使灌缝喷头能够在保证灌缝效率的前提下,伸入裂缝内侧,避免大量胶水的溢出,大大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底侧贴合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端贯穿卡接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贯穿插接于第一连接板上侧,所述第二连接板底端卡接固定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底端卡接有转动杆,所述保护盖卡接于转动杆底端,所述保护盖贴合于灌缝喷头底侧;
18.在灌缝结束后,转动电机能够带动保护盖的转动,关闭灌缝喷头底侧,避免灌缝喷头内的胶水和大量空气接触导致凝固,避免灌缝喷头的堵塞,延长灌缝喷头的使用寿命。
1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架,解决了现有的灌缝结构在使用时,通过对枪头管两侧封闭虽能够避免胶水溢出的现象,但由于工作人员无法明确裂缝中是否灌满胶水,导致施工效率下降,且胶水可能粘附于斜板表面,对灌缝结构表面造成污染的问题,在进行灌缝时,通过照明灯对裂缝内侧进行照明,并通过摄像头对照明后的裂缝进行摄像,便于工作人员准确掌握裂缝内的情况,提高灌缝效率。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架和灌缝喷头,解决了现有的路面裂缝修复用灌缝结构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裂缝尺寸不同,在对于裂缝尺寸较小时,枪头管难以插入裂缝中对裂缝内灌入胶水,鹅肉裂缝尺寸较大时,尺寸较小的枪头管灌缝效率较低,且在灌缝结束时,存在少量胶水残留于枪头管底端,虽能够通能过擦除胶水避免枪头堵塞,但多次擦除胶水会造成一定的浪费的问题,在进行灌缝前,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裂缝的尺寸选择适宜大小的灌缝喷头,保证灌缝效率,在灌缝结束后,通过波纹管的拉伸,能够降低波纹管内侧的气压,使灌缝喷头内侧和底端残留的胶水吸入波纹管内侧,便于下次进行使用,避免浪费,且通过转动电机带动保护盖的转动能够关闭灌缝喷头底端,避免大量空气进入灌缝喷头内侧导致胶水的凝固,延长灌缝喷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效果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架的结构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监控组件的结构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灌缝喷头的结构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盖的结构图。
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8.1、连接架;101、气缸;102、波纹管;103、监控组件;104、第一螺纹管;105、定位孔;106、连接管;107、伸缩管;108、第一限位板;109、第二限位板;110、第二螺纹管;111、信号连接口;112、摄像头;113、照明灯;2、灌缝喷头;201、保护盖;202、螺纹槽;203、第一连接板;204、第二连接板;205、连接螺栓;206、转动电机;207、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0.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路面裂缝修复用灌缝结构,包括连接架1和灌缝喷头2,连接架1下端边沿卡接有气缸101,通过气缸101带动灌缝喷头2的上下移动,使灌缝喷头2伸入裂缝中进行灌缝,连接架1底端中央卡接有波纹管102,在进行灌缝时,波纹管102配合灌缝喷头2的向下移动进行拉伸,随着灌缝的进度,通过气缸101带动灌缝喷头2向上移动并压缩波纹管102,在灌缝结束后,悬垂于修补后裂缝上的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101带动波纹管102拉伸,使波纹管102内侧空间增大,降低波纹管102内侧气压,使残留于灌缝喷头2内侧和底端的胶水在气压作用下吸入灌缝喷头2内侧,连接架1底端边沿卡接固定有监控组件103,通过数据连接线使外接设备和监控组件103连接,通过监控组件103对裂缝内进行照明和摄像,便于工作人员外接设备看清裂缝内的结构和灌缝进度,连接架1底端旋
拧固定有灌缝喷头2,灌缝喷头2底端转动卡接有保护盖201,在需要灌缝时,根据裂缝的尺寸将适宜的灌缝喷头2旋拧固定于连接架1下侧,使灌缝喷头2能够伸入裂缝内侧,灌缝结束后,转动电机206带动保护盖201转动对灌缝喷头2底侧进行关闭,避免空气进入灌缝喷头2内侧使其内侧的胶水凝固。
31.其中如图1-2所示,连接架1上端中央贯穿焊接有第一螺纹管104,连接架1上端边沿贯穿开设有定位孔105,连接架1底端中央焊接固定有连接管106,气缸101位于连接管106外周面,连接管106外周面底端焊接固定有第一限位板108,气缸101卡接于第一限位板108上端,气缸101底端卡接有伸缩管107,伸缩管107贯穿插接于第一限位板108上端,波纹管102卡接固定于连接管106底端,波纹管102外周面底端卡接固定有第二限位板109,伸缩管107底端卡接于第二限位板109上侧,波纹管102底端卡接固定有第二螺纹管110;
32.在进行灌缝前,通过螺栓贯穿于定位孔105对本实用新型定位,并将软管和第一螺纹管104旋接固定,使胶水桶和本实用新型进行连接,通过气缸101带动伸缩管107的伸缩,进一步带动灌缝喷头2的上下移动,使灌缝喷头2移动至裂缝内侧适宜位置进行灌缝,同时波纹管102配合灌缝喷头2的移动进行伸缩,在灌缝结束后,气缸101带动灌缝喷头2向上移动至离开裂缝内,并对波纹管102进行压缩完成一次灌缝,气缸101再次带动灌缝喷头2下移使波纹管102拉伸,增大波纹管102内侧的空间,使波纹管102内气压降低,进一步使灌缝喷头2内和底端残留的胶水在气压作用下吸入波纹管102和灌缝喷头2内侧,避免残留于灌缝喷头2底侧胶水的浪费和对灌缝喷头2的堵塞。
33.其中如图1、3所示,监控组件103上端开设有信号连接口111,监控组件103底侧一端卡接固定有摄像头112,监控组件103底侧另一端卡接固定有照明灯113,监控组件103贯穿卡接于第二限位板109上端;
34.通过数据线使外接设备和信号连接口111进行连接,并通过外接设备开启照明灯113对裂缝内侧进行照明,通过摄像头112对照明后的裂缝内侧进行摄像,并通过数据线将数据传输至外接设备,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摄像对裂缝内侧进行精准的灌缝。
35.其中如图1、4、5所示,灌缝喷头2内侧上端开设有螺纹槽202,灌缝喷头2外周面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接板203,螺纹槽202旋接固定于第二螺纹管110外周面,第一连接板203底侧贴合有第二连接板204,第二连接板204上端贯穿卡接有连接螺栓205,连接螺栓205贯穿插接于第一连接板203上侧,第二连接板204底端卡接固定有转动电机206,转动电机206底端卡接有转动杆207,保护盖201卡接于转动杆207底端,保护盖201贴合于灌缝喷头2底侧;
36.在需要灌缝时,工作人员根据裂缝的尺寸,选择适宜尺寸的灌缝喷头2旋接固定于连接架1下侧,并将保护盖201通过连接螺栓205旋拧固定于第一连接板203下侧,使灌缝喷头2在保证灌缝效率的前提下,伸入裂缝内侧进行灌缝,灌缝结束后,转动电机206带动保护盖201的转动,关闭灌缝喷头2底侧,避免灌缝喷头2内的胶水和大量空气接触导致凝固。
37.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进行灌缝前,通过螺栓贯穿于定位孔105对本实用新型定位,并将软管和第一螺纹管104旋接固定,使胶水桶和本实用新型进行连接,通过数据线使外接设备和信号连接口111进行连接,并通过外接设备开启照明灯113对裂缝内侧进行照明,通过摄像头112对照明后的裂缝内侧进行摄像,并通过数据线将数据传输至外接设备,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摄像对裂缝内侧进行精准的灌缝,根据裂缝的尺寸,选择适宜尺寸的灌缝喷头2旋接固定于连接架1下侧,并将保护盖201通过连接螺栓205旋拧固定于第一连接
板203下侧,使灌缝喷头2在保证灌缝效率的前提下,伸入裂缝内侧进行灌缝,转动电机206带动保护盖201转动打开灌缝喷头2底侧,通过气缸101带动伸缩管107的伸缩,进一步带动灌缝喷头2的上下移动,使灌缝喷头2移动至裂缝内侧适宜位置进行灌缝,同时波纹管102配合灌缝喷头2的移动进行伸缩,在灌缝即将结束时,气缸101带动灌缝喷头2向上移动,并对波纹管102进行压缩使波纹管102内残余的胶水流出完成一次灌缝,气缸101再次带动灌缝喷头2下移使波纹管102拉伸,增大波纹管102内侧的空间,使波纹管102内气压降低,进一步使灌缝喷头2内和底端残留的胶水在气压作用下吸入波纹管102和灌缝喷头2内侧,避免残留于灌缝喷头2底侧胶水的浪费和对灌缝喷头2的堵塞,转动电机206带动保护盖201的转动,关闭灌缝喷头2底侧,避免灌缝喷头2内的胶水和大量空气接触导致凝固。
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