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

文档序号:34996313发布日期:2023-08-03 23:1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

本公开属于健身步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


背景技术:

1、目前健身步道面层采用的的塑胶虽然达到了一定软质触感,但由于其相较于其他道路类型,使用频繁,难以抵抗行人高强度运动,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往往出现使用年限不长路面就皲裂的现象。不均匀沉降加剧了道路结构的损坏,一旦路基结构遭受损坏,面层的皲裂现象使健身步道表面凹凸不平,严重影响使用者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当前健身步道使用频率高,运动时对路面的高强度不均匀受力导致的健身步道结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这种不均匀沉降现象将进一步导致健身步道面层皲裂,从而出现健身步道美观度降低及排水性差等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面层,基层,垫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嵌入至面层,基层和垫层的整体内部,所述骨架至少为一个。

3、所述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部,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嵌入在面层内,所述第一固定部由下往上呈扩口状,连接部贯穿基层至延伸至垫层,第二固定部嵌入在垫层内,所述第二固定部为由下往上进行弯曲。

4、处于同一个连接部下端的第二固定部为多个,第二固定部以连接部作为轴线进行周向分布。

5、所述第二固定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吸水部,吸水部分布在第二固定部周侧,吸水部自由延伸在垫层内,吸水部为由静电纺丝编织制成。

6、骨架为多个时,骨架均匀填充在面层,基层,垫层的整体内部。

7、相邻骨架的第二固定部之间相近,骨架的吸水部延伸至相邻骨架区域,相邻骨架的连接部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

8、面层和垫层之间设有弹力层,骨架贯穿弹力层和基层延伸至垫层内,所述弹力层为静电纺丝编织而成。

9、所述垫层下方设置有素土夯实层。

10、所述素土夯实层两侧呈“v”字型,与大地水平面之间有角度,素土是天然沉积形成的土层中没有掺杂白灰、河流带来的砂石的土,其密度均匀,有粘稠度。

11、上述技术方案,其原理和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素土夯实层两侧呈“v”字型,与大地水平面之间有角度,从步道上方落下渗透到素土夯实层的雨水液体沿着排水坡排出,能够起到快速排水的作用;使用时,实际施工作业流程中,因提前定制聚乙烯骨架,首先将素土夯实层向两侧挖出3%的排水坡度,呈“v”字型底部结构;在“v”字型素土夯实层上的垫层铺粗粒级碎石,压平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在压平后的垫层上放置骨架,骨架布局好后,在基层上铺设c25轻骨料混凝土并找平,浇筑完毕后在弹力层铺设静电纺丝网,随后在面层铺设聚氨酯橡胶;骨架从上往下贯穿面层、弹力层、基层、垫层,起到加固道路结构,减缓健身步道不均匀沉降的左右;面层、弹力层、基层、垫层均采用透水材料,避免道路出现积水的现象。

13、关于上述技术方案中涉及的名词、连接词或者形容词部分解释如下:

14、静电纺丝:静电纺丝就是高分子流体静电雾化的特殊形式,此时雾化分裂出的物质不是微小液滴,而是聚合物微小射流,可以运行相当长的距离,最终固化成纤维;静电纺纤维能够有效调控纤维的精细结构,结合低表面能的物质,可获得具有超疏水性能的材料。

15、聚乙烯材料:聚乙烯树脂为无毒、无味的白色粉末或颗粒,外观呈乳白色,有似蜡的手感,吸水率低,小于0.01%。聚乙烯膜透明,并随结晶度的提高而降低。聚乙烯膜的透水率低但透气性较大,不适于保鲜包装而适于防潮包装。易燃、氧指数为17.4,燃烧时低烟,有少量熔融落滴,火焰上黄下蓝,有石蜡气味。聚乙烯的耐水性较好。制品表面非极性,难以粘合和印刷,经表面处理有所改善。支链多其耐光降解和耐氧化能力差。

16、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能够解决当前健身步道使用频率高,运动时对路面的高强度不均匀受力导致的健身步道结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这种不均匀沉降现象将进一步导致健身步道面层皲裂,从而出现健身步道美观度降低及排水性差等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面层(1),基层(3),垫层(4),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6),所述骨架(6)嵌入至面层(1),基层(3)和垫层(4)的整体内部,所述骨架(6)至少为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部(61),连接部(62),以及第二固定部(63),第一固定部(61)嵌入在面层(1)内,所述第一固定部(61)由下往上呈扩口状,连接部贯穿基层(3)直至延伸至垫层(4),第二固定部(63)嵌入在垫层(4)内,所述第二固定部(63)为由下往上进行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其特征在于:处于同一个连接部(62)下端的第二固定部(63)为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63)以连接部(62)作为轴线进行周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其特征在于:处于同一个连接部(62)下端的第二固定部(63)为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部(63)以连接部(62)作为轴线进行周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6)为多个时,所述骨架(6)均匀填充在面层,基层(3),垫层(4)的整体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骨架(6)的第二固定部之间相近,所述骨架(6)的吸水部(7)延伸至相邻骨架(6)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骨架(6)的连接部之间通过固定杆(8)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和所述垫层(4)之间设有弹力层(2),所述骨架(6)贯穿弹力层(2)和基层(3)延伸至垫层(4)内,弹力层(2)为静电纺丝编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其特征在于:垫层(4)下方设置有素土夯实层(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其特征在于:素土夯实层(5)两侧呈“v”字型,与大地水平面之间有角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减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透水健身步道,属于健身步道领域,包括骨架,所述骨架贯穿所设弹力层,所述弹力层的下方设有素土夯实层,所述素土夯实层的底端为大地;所述骨架与所述弹力层之间设有面层,所述骨架顶部位于所述面层内部,位于所述弹力层与所述素土夯实层之间的所述弹力层的下表面设有基层,位于所述基层与所述素土夯实层之间设有垫层,所述骨架底端位于所述垫层内,所述垫层的下方设有素土夯实层。所述弹力层由静电纺丝编织而成;所述基层由C25轻骨料混凝土填充浇筑;所述垫层由粗粒级碎石填充;解决了当前健身步道使用频率高,运动时对路面的高强度不均匀受力导致的健身步道结构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畅,梁启凡,尹千禧,翟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