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防落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1833发布日期:2023-07-20 13:2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防落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防护,尤其涉及一种桥梁防落梁装置。


背景技术:

1、桥梁是指假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主要指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附属构建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在桥梁施工中,需要在桥梁两侧装设防落装置,以保护施工人员安全。

2、但现有技术中的防落装置大多通过焊接搭板的方式来进行安装操作,安装拆卸困难,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桥梁防落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桥梁防落梁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防落梁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为矩形板,连接杆的侧面等距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为“l”状的块,安装块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可以进行上下移动的滑动块,滑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为矩形块,移动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挤压块为梯形状的块,挤压块由柔软的塑料制作,连接杆远离安装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为矩形块,连接杆靠近第一连接块的一侧通过矩形槽卡接有卡块,第一连接块的侧面对应卡块的位置开设有两个卡孔,两个卡孔的内部卡接有卡柱,卡柱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与其对应的卡块的侧面,安装块的上侧对应滑动块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的下端活动连接在滑动块的上侧,螺纹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为圆形柱状,第二连接块的侧面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柄,转动柄为圆形柱状。

3、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卡柱与第一连接块之间形成三角形。

4、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槽为“t”形槽,滑动块为“t”形块。

5、有益效果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桥梁防落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7、(1)、该桥梁防落梁装置,把桥面放置安装块和移动块之间,使滑动块在滑动槽上进行移动滑动块带动移动块对桥的底侧进行挤压,移动块在对桥底侧进行挤压时通过挤压块与桥的底侧进行接触,来提高与桥底侧接触过程中的稳定性,方便安装和拆卸。

8、(2)、该桥梁防落梁装置,通过卡块与卡柱来对第一连接块和防落网进行支撑,使防落网在拦截重物的过程中更加的结实耐用,增强了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桥梁防落梁装置,包括连接杆(16),连接杆(16)为矩形板,连接杆(16)的侧面等距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安装块(1)为“l”状的块,安装块(1)远离连接杆(16)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可以进行上下移动的滑动块(3),滑动块(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移动块(4),移动块(4)为矩形块,移动块(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5),挤压块(5)为梯形状的块,挤压块(5)由柔软的塑料制作,连接杆(16)远离安装块(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7),第一连接块(7)为矩形块,连接杆(16)靠近第一连接块(7)的一侧通过矩形槽卡接有卡块(8),第一连接块(7)的侧面对应卡块(8)的位置开设有两个卡孔(9),两个卡孔(9)的内部卡接有卡柱(10),卡柱(10)远离第一连接块(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与其对应的卡块(8)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柱(10)与第一连接块(7)之间形成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的上侧对应滑动块(3)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2),螺纹柱(12)的下端活动连接在滑动块(3)的上侧,螺纹柱(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3),第二连接块(13)为圆形柱状,第二连接块(13)的侧面开设有活动孔(14),活动孔(1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转动柄(15),转动柄(15)为圆形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2)为“t”形槽,滑动块(3)为“t”形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防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桥梁防落梁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为矩形板,连接杆的侧面等距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为“L”状的块,安装块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可以进行上下移动的滑动块,滑动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为矩形块,移动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挤压块为梯形状的块,挤压块由柔软的塑料制作。本技术中,把桥面放置安装块和移动块之间,使滑动块在滑动槽上进行移动滑动块带动移动块对桥的底侧进行挤压,移动块在对桥底侧进行挤压时通过挤压块与桥的底侧进行接触,来提高与桥底侧接触过程中的稳定性,方便安装和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荣亮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