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65953发布日期:2023-04-18 19:3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道路路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技术背景

1、近年来随着经济加速发展,城市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张,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也在跟进建设。为了满足建设和规划需求,出现大量需要在不良地质基础上进行的建设,这使得不同地质基础的处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市政道路是城市扩张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软土质深厚淤泥层的农田、泥塘地段。传统的地基夯实技术,虽然包括抛石挤淤、回填、强夯等步骤,但不能很好匹配深厚淤泥质地质施工。以强夯的单位夯基能为例,从理论上讲,在最佳夯击能作用下,地基土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自重压力,这样的夯击能称为最佳夯击能,因此可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叠加值来确定最佳夯击能。但是,在软土地层中,以富水淤泥质土为例,孔隙水压力增长及消散过程仅需几分钟,因此孔隙水压力不能随夯击能增加而叠加,这对夯击能的确定带来一定干扰。因此,软土地层地基承载问题不能简单套用一般强夯技术,对于不同软质地基,为保证强度,也不宜直接转化使用。

3、为了在工程建设中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安全,针对软土地层地基承载问题,有必要提出一套新的处理技术,适宜深厚淤泥软土地质的工程作业,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

2、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对所需的有效夯实面所在原场地进行排水、清淤,然后在所需的有效夯实面的边缘开挖减压沟;

5、s2.向清淤后的原场地内抛填片石,并进行分层碾压以初步平整所需的有效夯实面;

6、s3.碾压后回填1m素土,再次整平后进行强夯,所述强夯为双层强夯,具体操作为:采用球底形夯锤,第一次强夯以单次2800~3200kn.m/m2的夯击能,按照30×30cm间距正方形布置夯击点进行夯击,每个夯击点夯4~6次;第二次强夯以单次800~1000kn.m/m2的夯击能,按照15×15cm间距正方形布置夯击点进行夯击,每个夯击点夯2~3次;

7、s4.二次强夯完成后,回填素土,用碾压机碾压整平,直至表面达到设计标高。

8、优选的,所述减压沟围绕所需的有效夯实面一圈开设,减压沟深3~4m,宽度至少1m。

9、优选的,步骤s2中,抛填片石自所需的有效夯实面一侧开始,逐渐向相对侧抛石,边抛边夯沉。

10、优选的,所述片石粒径50~400mm,且最大粒径小于抛填厚度的2/3,强度不小于mu30。

11、优选的,若所需的有效夯实面所在原场地15m范围内存在建筑物,还需在建筑物与所述原场地间开挖减振沟,所述减振沟距离建筑物4~5m,减振沟深度2~3m,宽度50~80cm。

12、优选的,所述球底形夯锤重20t,第一次强夯落距为15m,第二次强夯落距为6m。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次强夯完成后,对夯坑回填级配石,碾压平整后,再在夯坑铺一层20cm厚的级配石,等待24小时自然沉降,再进行第二次强夯。

14、优选的,第二次强夯后,再对场地以低能满夯夯击2遍;所述低能满夯以单次300~500kn.m/m2的夯击能,按照75×75cm间距正方形布置夯击点进行夯击,每个夯击点夯4~6次;所述低能满夯的外观标准为:无明显夯坑,无明显凹陷,且标高高于设计标高0~5cm范围。

15、优选的,步骤s4中,碾压整平以30t振动碾压机进行碾压,直至触探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且标高符合设计标准±2cm以内。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通过分层抛石,将片石抛填软基中,利用片石的自重先将部分淤泥挤出,再进行双层强夯,结合土层性质,通过改变夯锤的形状,由传统的平底形改为球底形,可以减少夯锤与夯点的接触面,增强夯锤冲击力。夯锤夯击力大,冲击深度较深,可以加快片石的沉降与路基形成。夯击时,利用起重设备将夯锤提升到计算好的高度,再进行自由落下,这个过程短暂并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的冲击压力使土体体积压缩急速向下推移,土体密度提高。经过两遍强夯,使土体得得加固,地基基础满足设计的承载力。有效解决了软土地质层地基承载问题,特别适宜深厚淤泥质地质的工程。

18、在抛石过程中,沿路基两侧设置减压沟,提高挤淤和强夯效果。在强夯施工临近建筑物附近开挖减振沟,减少对附近建筑物结构的影响。

19、本施工方法特别适合在富水深厚淤泥质软土地质中应用,施工方法简单,主要以机械操作为主,减少人员的投入,节约施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降低了对人身安全的伤害。机械操作还减少了施工所需作业面积,在特定地区可以减少对农田的破环及农田土质、水质的影响,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本方法加快了片石的沉降挤淤和路基的形成,显著缩短了工期。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沟围绕所需的有效夯实面一圈开设,减压沟深3~4m,宽度至少1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抛填片石自所需的有效夯实面一侧开始,逐渐向相对侧抛石,边抛边夯沉。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石粒径50~400mm,且最大粒径小于抛填抛填厚度的2/3,强度不小于mu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需的有效夯实面所在原场地15m范围内存在建筑物,还需在建筑物与所述原场地间开挖减振沟,所述减振沟距离建筑物4~5m,减振沟深度2~3m,宽度50~80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底形夯锤重20t,第一次强夯落距为15m,第二次强夯落距为6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强夯完成后,对夯坑回填级配石,碾压平整后,再在夯坑铺一层20cm厚的级配石,等待24小时自然沉降,再进行第二次强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强夯后,再对场地以低能满夯夯击2遍;所述低能满夯以单次300~500kn.m/m2的夯击能,按照75×75cm间距正方形布置夯击点进行夯击,每个夯击点夯4~6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碾压整平以30t振动碾压机进行碾压,直至触探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且标高符合设计标准±2cm以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道路路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软土地层路基的抛石挤淤强夯组合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S1.对所需的有效夯实面所在原场地进行排水、清淤,然后在所需的有效夯实面的边缘开挖减压沟;S2.向清淤后的原场地内抛填片石,并进行分层碾压以初步平整所需的有效夯实面;S3.碾压后回填素土,再次整平后进行双层强夯;S4.双层强夯完成后,回填素土,并用碾压机碾压整平,直至表面达到设计标高。本方法通过抛石挤出淤泥,并进行双层强夯,可以加快片石的沉降与路基形成,有效解决了软土地层地基承载问题,特别适宜深厚淤泥质地质的工程,适宜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韩久春,邱征,黄国平,杜海峰,张琼,金振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生态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